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他有些自卑了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他有些自卑了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他有些自卑了,在大多數家長看來,孩子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強,也喜歡接觸新鮮的東西,可是對於自信不足的孩子而言,他們往往喜歡守在自己的舒適圈內,不太喜歡接受新奇的事物。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他有些自卑了,一起來看看吧。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他有些自卑了1

封閉自己,不敢結交新朋友

小孩子正處在好奇心,新鮮感很強烈的階段,他們很願意去接觸新事物,去結交新朋友。可是,如果你家孩子特別封閉自己,從不主動去認識和結交新朋友,這可能就說明孩子內心比較自卑,他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害怕別人瞧不起,所以不敢踏出那一步。

建議: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應該多鼓勵讚美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很棒,然後多帶孩子出去轉轉,多認識一些新的小夥伴,同時也可以邀請同齡的小朋友來家裏做客,給孩子創造條件,讓孩子多認識,多結交朋友。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他有些自卑了

不敢主動表達自己

有些孩子明明多才多藝,可就是不敢主動表現自己,需要自己站出來時,也是立馬退縮拒絕。或者做事很沒有主見,什麼都聽從家長的安排。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可能就是家長總拿孩子和別人做比較,對自家孩子期望過高,孩子怕家長失望從而滋生出來的自卑感。

建議: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和長處,別總是盯着別人家的孩子。對於孩子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幫助孩子發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提高自信心。

難以接受別人的批評

身邊總有些人聽不得別人的批評,不管是老師、領導還是長輩批評自己,就鬱鬱寡歡,特別難以接受。其實,這也是自卑的一種表現,因爲內心自卑,所以害怕別人說出自己的不足與錯誤,自己也不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更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如果孩子從小就不敢聽到批評的聲音,別人一批評就耿耿於懷,家長就要留意了。

建議:從小就告訴孩子,人都是不完美的,做錯事很正常,別人批評是爲了讓你更進步。同時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告訴他哪裏做錯了,爲什麼批評他。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他有些自卑了2

1. 自尊心過強,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

當孩子過分在意他人的評價時也許不是因爲他想要追求完美,而是因爲他們的內心深處有着深深的自卑。而自卑的孩子自我評價較低,於是來自他人的一點“差評”都會在孩子的心裏不斷地發酵。越是自卑的孩子也是對他人的看法耿耿於懷,過度敏感的心理狀態讓他們深受困擾。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他有些自卑了 第2張

2. 膽小怯懦,不敢輕易地拒絕別人

自卑的孩子很容易把自己放在比別人“低一等”的位置之上,這使得他們在與他人接觸的時候更加習慣於“委屈自己”。於是一直處於討好別人的狀態中的孩子便會不敢輕易地拒絕他人的要求,即便這些要求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承受範圍,孩子們也會因爲自卑而默默忍受。

3. 喜歡嫉妒別人,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自卑的孩子更加希望自己可以被肯定,於是在聽到他人被表揚時,這種對比之下的落差感便會很容易激發他們的嫉妒心理。越是自卑的.孩子越是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孩子也就更容易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舉動。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他有些自卑了3

和別人說話喜歡僞裝自己

自卑的孩子對於社交擁有一定的牴觸心理,當和別人在一起時,他們往往無法自然的展現自我,很可能會爲了讓別人看到自己光鮮的一面,而故意僞裝自己。

在和一個人交談時,我們可以通過對方的音量判斷對方是否充滿自信,如果對方說話聲音很小,往往會認爲對方不夠自信,因此當孩子說話聲音過小時,往往是自卑的表現,家長要積極識別。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他有些自卑了 第3張

做事情缺乏堅定的信念

在做事情之前,缺乏自信的孩子沒有堅定的信心,他們並沒有把握將這件事情做好,一旦出現了危難,他們便一味否定自我,很容易會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

由於自己總是半途而廢,往往給身邊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在這種狀態之下,孩子的人際關係往往很糟糕,也會因爲自己沒有能力將事情做好,而被身邊的人看扁。

適應能力差

在大多數家長看來,孩子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強,也喜歡接觸新鮮的東西,可是對於自信不足的孩子而言,他們往往喜歡守在自己的舒適圈內,不太喜歡接受新奇的事物,只有毫無波瀾的生活才能給予他們安全感。

生活出現了新的挑戰,孩子往往擔心自己無法應對,喜歡安於現狀,對於出現的挑戰充滿了畏懼,他們往往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這件事情,也不敢大方的展現自我。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他有些自卑了4

一、做事畏縮,不敢輕易嘗試。

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生怕孩子吃一點苦,於是,事事爲孩子操心。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

但這種不讓孩子動手、不讓孩子嘗試的結果是破壞了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提出的,就是:

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爲的自信程度”。

而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一個人自己的成敗體驗。

對於孩子來說,他嘗試的每件事情,要調動頭腦、身體來完成,每完成一個他認爲的重大嘗試,都會讓孩子感覺到“我自己行”,久而久之就幫助孩子形成了強大的自我效能感。

而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處處“幫”孩子完成各種事情,這意味着,破壞了孩子形成自我效能感的過程。

孩子沒有形成自我效能感,失去了“我能行”的信心,當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就往往會有手足無措,無能的感覺,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因而,做事就會畏畏縮縮,不敢輕易去嘗試。

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他有些自卑了 第4張

二、過於敏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些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粗暴、簡單,動不動就打擊孩子,殊不知,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自卑、敏感。

心理學上有一個"鏡中我效應",即我們只能通過鏡子發現自己的長相,我們對自我的認識也需要一面"鏡子‘’。這面鏡子就是來自於他人的看法和行爲,通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而父母是孩子最信任、最親近的人,孩子的“鏡子”就主要來自於父母的看法和態度。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打擊或否定,會讓孩子覺得"我不行”,從而產生自卑感。

正如《中毒父母》書中寫道:

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經常遭受父母打擊的人,常常容易自卑,並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很多極端行爲。

孩子由於經常受到父母的打擊,心裏自卑,因而更害怕別人的眼光,怕被人看不起。

因此,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會顯得更爲敏感,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比如父母或老師無意間批評孩子的一句話,會讓孩子覺得他們是在歧視自己或看不起自己,因而可能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三、常常有自負表現。

藝術家馬良曾在《坦白書》裏有一句這樣的話:我所有的自負,都來自我的自卑。

有句這樣的話:一個人越缺什麼,就越喜歡炫耀什麼。

自負,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是自卑的一種常見變相。

因此,有些孩子對他人的好的成績或好的表現,不屑一顧,“我學習不好,只是我沒有好好努力,如果我努力了,你們誰都不如我。”

其實,產生的自負總是比較顯著地出現在一個人最自卑的地方,以便身體的平衡系統幫他從自卑的鬱結中解放出來。

也就是說,孩子在學習上有自卑感,纔會用這種自負的想法,來讓自己從自卑的鬱結中解放出來。

四、喜歡挑剔他人。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爲:

很多愛挑刺的人有深刻的自卑感,自我評價很低、內心怯弱,需要通過挑別人毛病來取得心理上的優勢。

自卑的孩子,由於自我評價低,常常陷入“我不行”的負面心理中,他會通過挑剔他人,獲得了一種心理自我安慰,這也是自卑的孩子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安慰自己的擁有優越感的一種方法。

比如:自卑的孩子考試沒考好,但爲了讓自己心裏好受些,他會這樣想,“雖然我沒考好,同桌的英語也考得不好,有道題我做對了,他還錯了。”

五、過於懂事。

作爲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聽話,但一個孩子過於懂事,事事順從父母,很少反抗父母,有可能是孩子心理自卑,怕如果自己不懂事、不聽話,會失去父母的愛和關注。

就如知名作者韓大茄在《懂事的背後是深深的自卑》一文中寫道:

發現懂事的背後是深深的自卑。感覺自己隨時都有可能失去,不敢對抗,所以一直活得小心翼翼。

六、習慣於討好他人。

自卑的孩子常常有種‘’不配感”,因此,爲了贏得別人的好感,處處討好別人,迎合別人。

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松子的父親爲了照顧生病的松子妹妹,從小就對松子很忽視,缺少父愛的松子,心裏一直都很自卑,偶爾一次做鬼臉,讓父親對她露出了笑臉。

從此以後,松子爲了討好父親,就養成了做鬼臉的習慣。但是,松子的這種總是想討好別人的性格,卻造成了她的悲慘的人生。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