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早期教育 > 七種教育 孩子成長必不可少

七種教育 孩子成長必不可少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寶寶成長,也是適應社會的過程,在成長過程中會有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也正是寶寶成長的各種需求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七種教育 孩子成長必不可少

1、語言教育,孩子需要學習語言

嬰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學習的,就是語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對他說話,其實就是教他語言。學習母語,對一般孩子來說,都不成問題。正常的孩子,不到6足歲,都能運用母語應付日常生活遇到的各種狀況。除了母語,孩子還應學一門外語,首選自然是國際語言——英語。精通英語可以擴大一個人的視野,提高一個人成就的上限。學習英語顯然也和學習母語一樣重要和迫切!

爲什麼說迫切呢?因爲語言是一種很奇怪的能力,愈早學習,學習的效果愈好。晚學,不只是辛苦,而且很難學好。還有,對幼年孩子來說,同時學習多種語言,不會互相干擾。對孩子來說,每一種語言都是外來語。另外,孩子學習語言,對他來說,是遊戲,不是功課。

七種教育 孩子成長必不可少 第2張

2、知識教育,孩子需要認識生活環境

孩子所有能接觸到的人、物和現象,他都好奇。最早,孩子對環境做到能區別就夠:這個人是媽媽,這個人是爸爸,那個人是叔叔,那個人是阿姨;這是桌面,這是椅子,那是牀;這是汽車、這是火車,那是飛機、那是船……孩子逐漸長大,對環境的認識增多了:媽媽陪我的時間最長,爸爸只有晚上出現;叔叔和阿姨很多,便並不常見到……

孩子的好奇心擴大得很快。有些孩子還未認識家、學校和他的國家,他就要認識地球和宇宙了;孩子還會好奇過去和未來;好奇森林裏的鱷魚和蟒蛇,也好奇要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細菌和原子。

孩子在他很小的時候,已經感覺到環境可以加以利用:哭了,大人會着急,因此知道哭可以給他帶來方便;火是燙的,最好遠遠躲開,但是控制在火爐裏,可以炒菜、燒開水;坐着汽車可以到公園,那你就不必走路……這是孩子最初對環境的利用觀念。孩子認識環境越多,他就越想控制和利用。這就是科學發明的起源。

孩子對環境的觀察和認識,片面而且膚淺,深入的認識需要大人的幫助,而更深入的認識就非讀書不可了。

孩子對他生活的環境認識越多,他越有自信。幫助孩子有計劃、有選擇地觀察和認識生活環境,鼓勵他閱讀,孩子將會自信地進入成人世界。

七種教育 孩子成長必不可少 第3張

3、創意教育,孩子需要發展想象世界

孩子整天玩玩具,他不覺得寂寞,爲什麼?因爲他不覺得玩具是沒有生命的,他認爲玩具是他的朋友,它和他一樣,會餓、會渴、會哭、會笑。孩子讀童話故事,或者聽大人講童話故事,他很快融入故事的情節中,故事裏的人就是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好朋友。童話故事對孩子來說,不是幻想,是真實的故事。

幻想是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幻想不是逃避現實。孩子從幻想遊戲中,學習語言,認識環境,學習做人做事。幻想對孩子的長大有重要的意義。

孩子的幻想就是人類的夢想。幻想是創作和發明的開始。反應遲鈍的孩子幻想世界很窄。孩子的幻想,需要父母的刺激和鼓勵。爲什麼有些大人會被覺得單調、乏味?很簡單,他的童年生活的幻想世界太窄——他因爲少聽少讀童話故事,而狹窄了他的想象世界,長大成人後,自然顯得較少創意,讓人感到他單調而乏味。顯而易見的,多讀童話故事,可豐富孩子的幻想世界,增強孩子的想象能力。

七種教育 孩子成長必不可少 第4張

4、品格教育,孩子需要學習做人做事

怎樣和自己相處,怎樣和別人相處,怎樣和環境相處,這是做人。事情要怎樣進行,才容易達到目標,這是做事。懂得做人做事,他愉快,別人也愉快;相反的,不會做人做事的,他難過,別人也難過。

和自己相處困難嗎?當然,許多大人到老都不懂得怎樣和自己相處;不但別人討厭他,自己也不喜歡自己。不喜歡自己的人,表示他不能和自己相處。

和別人相處得好也不容易。動作、說話少考慮別人,多考慮自己的,在大人世界裏處處可見。這種人也許不討厭自己,但是別人人定討厭他。

和環境相處得好更不容易。因爲環境有所抱怨的話,不會馬上反應,不會馬上給你臉色。當代發現環境不高興的時候,你差不多沒有時間後悔了。隨便丟垃圾袋,隨便砍掉一棵樹,不節省用水,不節省用電,不節省用紙……都是和環境作對的行爲。

人和人在一起,遊戲或者工作,都不免有衝突。什麼時候堅持己見,什麼時候讓步,怎樣讓步,讓多少。這是很難的決定。做一件事情,如果純粹只是一個人的,不妨埋頭苦幹,不理別人。但是一牽涉到別人,你就要考慮別人怎麼想、怎麼講。這些都是做人做事困難的地方。

做人做事的問題,隨着年齡的增加,會越來越困擾着孩子。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教導孩子學習做人做事。

七種教育 孩子成長必不可少 第5張

5、生涯教育,孩子需要認識人生

孩子要長大,最後要成爲能獨立生活的大人,因此,在童年的時候,多認識不同的人生,就不是哲學上的考慮,而是實際上的需要。

“我長大要做什麼?”這一個問題並不困擾着孩子,孩子認識人生,是從看電視卡通和電視連續劇,講童話故事和連環漫畫開始。故事中的主角(英雄或者美麗的公主)就是孩子最早認同並想模仿的對象,而主角的冒險經歷和神奇遭遇,就是孩子最早想要體驗的生活。

孩子上了學校,課本上的大人物:偉大的科學家、偉大的將軍、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政治家……是他們另一個認同並想模仿的對象。

當孩子嚮往的目標鎖定於有限的幾種之後,對他自己,挫折將多於鼓勵;對別人,他將很難識別的方向的成就。顯然,父母有責任告訴孩子:人生之路百條千條,條條道路認真走下去,路上都有許多動人、感人之處。所謂“行行出狀元”就是這種意思。

尊重別人的選擇,努力於自己的方向。只有人生認識廣泛的人才有這樣的胸襟。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