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健康养生 > 宁红茶道的表演

宁红茶道的表演

来源:时尚达人圈    阅读: 2.7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宁红茶道的表演,“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存礼节,也被以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宁红茶道表演则分为太子茶、礼宾茶、乡俗茶、保健茶表演。下面分享宁红茶道的表演,一起来看下吧。

宁红茶道的表演1

茶道,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品茶艺术的程序化,它追求幽静,讲究表演。宁红茶道表演则分为太子茶、礼宾茶、乡俗茶、保健茶表演四种。

宁红茶道太子茶表演开始了,高雅、庄重的宫延音乐在演出大厅内回荡。“宫女”们手托玉制茶具缓缓步入“宫殿”。太子茶,原名贡茶。因1891年俄国太子游历汉口,品尝宁红茶时赠与“茶盖中华,价高天下”的奖匾;之后,俄国大量进购宁红茶并用于宫廷饮品而易名。这种茶道分为8道程序:焚香净室、超尘脱俗、摆盏净杯、仙子卸妆、明球入宫、玉泉催花、云腆献主、评点江山。一道道程序是那么的高雅、文静,仿佛把宾客们带入了一座宫殿。

当“宫女”们把太子茶的茶杯盖子揭开时,泡在杯中的太子茶由一颗颗“明球”变成了“一朵朵盛开的花”。用嘴轻轻一吹,茶水立即掀起一层层微波,金鳞片片,璀璨夺目。顿时,热烈的掌声在全场爆发。随即,摄影机、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了这一特殊的“景观”。

宁红茶道的表演

接着,国内外的记者、宾客纷纷索取解说词,联合国专家吉姆·桑塞尔博士翘起大拇指称赞道·:“一个多么美妙的‘茶芭蕾’啊!优雅、细腻、美妙,它使我想喝茶,谢谢你们。这是一个我们所看到的由一群最可爱的'女士所表演的难忘的舞蹈。”

一阵典雅、轻松的音乐,引出了宁红茶道的礼宾茶。这是一种专门用来接待远方贵宾的茶道。这道茶分为:煮水备器、荡尘制娘、溶糖和茶、敬客宴宾四道程序。这道茶采用的茶叶是“宁红金毫”。“宁红金毫”在世界红茶类中享有很高声誉。当小姐将泡制的“茶娘”注入溶解了的白糖开水中时,宾客们睁大了双眼,那茶娘水在白糖开水中像“天边飘来一朵朵红云,慢慢地散开”。杯中乾坤,果然是“气象万千”。坐在左边一席的几位欧洲女士,将一席仅有一小杯的茶水视为珍品,分给同席的宾客,让同伴们都能品一品这种其色红亮,其味甜润清爽,被美国威廉·乌克斯称为“极有价值”的宁红茶。

民俗文化,在当今世界十分风靡。民俗文化中的茶文化是一个别具特色的品种。当工作人员将一座“火炉”推入表演区时,全场宾客的目光被这由“石条”拼成的、“房梁”上吊着推筒钩并挂有铜壶的民间“火炉”所吸引。在活泼、欢快的江南民间音乐声中,“农家主妇”忙上了乡俗茶。这种乡俗茶在修水地方又叫菊花茶。它的表演程序是:看坐、升火、净手、洗碗、拈碗、泡茶、上茶、接碗。作为一种茶道,它是修水人民数千年来文明生活的一个浓缩。可不是么,奉神敬祖二敬老尊贤、婚丧喜庆、交朋结友乃至调解纠纷等等。无处不与茶紧密相连。“主妇”既利索又充满热情的动作,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动作在修水地方人看来是极为普通,不足为奇的。然而,在宾客面前,这种茶道就是一大赏心悦目的奇葩了。“农家主妇”那“水打筒车”式的洗碗和将那称之为“十样锦”的茶叶、菊花、姜丝、萝卜丁、花椒、茶芍、芝麻、豆子、花生米、食盐等佐料分拣到8个茶碗中的80个敏捷的拈碗动作;以及被称为“风调雨顺”的跑圈式筛水和“一泻千里”之势的冲水动作,不仅是一种难得的技巧,而且是主妇热情好客的外部表现。

当“上不见水,下不见底”的菊花茶送到宾客面前时,客人们争相品尝,赞语不断。台湾某理事会的理事长对电视台的一位记者说:这种茶风味特别,好喝好喝!

明快的音乐节奏中,小姐们捧出了宁红保健茶。这是茶道表演的尾声。小姐们经过一系列礼仪式的表演之后,灵巧地打开茶叶包装,取出茶袋,冲泡了8杯宁红强力茶送到宾客面前。接着,又给宾客送上一份礼品—宁红保健茶,场内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整个茶道表演进行了I小时零5分。数十架照相机频频发出闪光,将每道程序的精彩之处摄入镜头。省、市等三家电视台将整个表演或表演的主要片断进行拍摄。尤其是几位“老外”,简直有点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多方位地抢拍每一个表演细节。

茶道表演结束了,一些宾客仍不肯离开。新加坡、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宾客一再恳切地发出邀请,要求到他们那儿去进行茶道表演,并互留了通讯地址。此时,虽然表演区的布景已经拆除,宾客们仍然邀请茶道表演队的领队们合拍纪念照,以记下这次别具风情的九江幸会。

宁红茶道的表演2

茶道知识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存礼节,也被以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泡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制,是很益的一种以及美典礼。中国的茶道知识也是博大精深的。茶道最先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者唐曩昔,就在世界上起首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代《封氏闻见记》中就有如许的纪录:“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于茶道的最先纪录。

宁红茶道的表演 第2张

其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盛行的社交活动。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于茶宴的优雅氛围以及品茶的美好韵味,作了无比生动的刻画。在唐宋年间,人们对于饮茶的情况、礼仪、操纵方法等饮茶仪程都很讲求,有了一些商定俗称的端正以及典礼,茶宴已有宫廷茶宴、庙宇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于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至关深刻的了解,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以为茶的芳香品尝,能使人闲以及平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清秀,钟山水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以及,则非庸人童子可得悉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在茶事运动中融入哲理、伦理、品德,通过喝茶?葱奚硌性、品尝人生,到达精力上的享受?

宋、元两朝福建涌现了以“龙凤盛世”“茗战成风”为特性的宫庭茶文化与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中国皇家茶园——御茶园不但代表是武夷茶的汗青光辉,并且象征闽茶在中国茶叶的特别职位地方。当斗茶之兴渐减,明清时代的福建茶进入了立异时代,创制了多种茶类。继宋朝贡茶以及斗茶之后的又一次光辉。

明末清初福建创制了乌龙茶,释超全(1625-1711) 《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陆廷灿(1734)《续茶经》引的《王草堂茶说》;清?董天工编(1751)《武夷山志》等纪录了乌龙茶的制作技能。乌龙茶问世后就受到人们的喜好并涌现了适于乌龙茶的奇特品饮方法,俗称工夫茶。清?彭光斗(1766) 《闽琐记》、梁章钜撰(1845)《归田琐记》、施鸿保撰(1857)《闽杂记》、连横(1878-1936)《雅堂文集》等都有纪录。此间,乌龙茶也传入了台湾。

福建出产光阴红茶,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在福安坦洋村试制成功,经广州运销欧洲,很受欢迎。今后大批茶商络绎不绝,入山求市,开设茶行,周边茶叶云集坦洋,“坦洋光阴”的名声也风行一时。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