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科普 > 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

来源:时尚达人圈    阅读: 2.6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很多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长,积极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培养孩子的能力,下面小编分享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方法。

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1

1、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3岁的孩子可训练自我服务的各项本领,如吃饭、洗手、刷牙等;4岁孩子可学习折叠被子、整理床铺以及自己照料生活;5、6岁的孩子要求穿脱衣服迅速、整齐,洗脸洗手要洗得很干净等,还要逐步教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浇花等。

2、为孩子生活自理创设必要的、合理的条件。

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橱里,便于孩子取放;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等。

3、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如:教孩子擦脸顺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前额,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

4、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从而养成自觉爱劳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

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

5、如何引导爱贪玩的孩子?

玩能让孩子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在玩中,孩子们要摸、要闻、要尝、要看、要听、要唱、要跳,促进了身体的生理发育;在玩中,逐渐学会了人际关系交往;在玩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感受了喜悦,获得了满足。

孩子们需要快乐,喜欢玩,这中间包含着孩子对未来的追求,也包含着对人生乐趣的渴望。因而家长绝不能以扼杀孩子玩的兴趣来做为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前提。

引导孩子在玩中学习

在玩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说玩的经过和感受,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孩子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物,提高观察能力。还可以在孩子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说出自己的理由,以提高思维能力。

启发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家长被问得张口结舌,有的则会不耐烦,不愿意被孩子缠得没完没了。其实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

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2

孩子的自理能力是他们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一个孩子顺利进入青年时期的前提,也对他们以后的成人化和社会化行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孩子的'一生中,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大量的时间都是孩子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孩子是家庭的宠儿,但孩子更是社会的未来,孩子未来必竟是孩子在社会中闯出来的,对孩子来说,自理能力是将来孩子独步天下的必备技能。

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健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社会活动能力,也影响着孩子对困难的挑战能力,更会导致孩子不自信,退缩和缺少勇气以及有胆有智的性格发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孩子的自我能力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孩子的自理能力是从小培养出来的。作为家长,就应该从小培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只有这样,当孩子走出家门求学或自我发展的时候才能够放心。孩子也能更好的照顾自已,更好的发挥自已的才能。

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就应该从“小事”上。小孩子正在读书,所接触到的都是些扫地洗碗的小事,有时候看上去很杂乱,但是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更多的家长在心底的私下有不正确的认为,认为孩子小,是好好读书的黄金时间,除了读书,啥也不让孩子去做,也有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书读的好,孩子以后出自成了,自已还干啥,啥也不用干了,这些琐事,孩子是不用做的。只要学习好,啥都有了。

孩子的一生并不是只要学习好啥都有了的问题,爱因斯坦也要扫地吃饭,爱迪生也要吃饭卖报为生存的。伟人的自理能力更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自已都照顾不好,却想着孩子要学习好,是做大事的人才,小事妈妈包了。这是一条“美好设想坏结果的”羊肠小道。只有让孩子做他该做的事,动他该动的手,才是孩子通向未来康庄大道的条件。

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 第2张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自已照顾自已的能力,现在是网络遍地开花的时代,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故事,儿歌等来培养孩子服务自已的能力,只有先会为自已服务,才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从小开始就引导孩子洗手、剪指甲、洗碗、洗祙子。这些事情孩子在婴儿期都是喜欢去做的,而是家长给孩子断送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小,最主要的是认为孩子洗不净,还有怕孩子会把碗摔烂,等到孩子大了,父母再让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孩子不愿意做了,错过了孩子自理能力的最佳培养时期。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可以给孩子提供“自已的事情自已做”的家庭空间,许多家长都怕孩子动手,吃饭怕孩子烫着,穿衣慢了怕孩子冻着,孩子自已洗脸怕洗不干净,孩子走路怕孩子累着,还要背着。是父母的行为剥夺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这个不准动,那个不准动,把孩子限制的条条框框。更别说去引导孩子的自理能力了,给孩子一个独立做事的空间,孩子的事是孩子的,不要包孩子的一切,还给孩子一个宽松的自求生存的能力。

家庭中的长辈不要溺爱孩子,更多的时候“隔代亲”比父母还溺爱孩子,啥事也不让孩子动手,怕伤着,怕冻着,更怕孩子累着,一切包办,当父母想让孩子做些事情的时候,长辈们还和孩子争着去做,不让孩子去做,还有一句合理的名言“现在我还能动,等我动不动了在让大孙子去干”。累了自已,伤了孩子的理论。

“吃自已的饭,流自已的汗,自已的事情自已办,靠人、靠天、靠祖上,不是好汉。”把这句话贴在孩子的床头,时时提醒孩子,同时也是提醒家长:强调学习也不要忘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怀孕科普
新妈科普
育儿科普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