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美食 > 元宵節南北方的差異

元宵節南北方的差異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元宵節南北方的差異,在不同的節日裡,我們可能需要吃不同的特色食物,這是傳統和傳承的體現,所以元宵節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會有吃元宵的習慣,下面分享元宵節南北方的差異。

元宵節南北方的差異1

差異一: “滾”元宵、“包”湯圓

元宵和湯圓並不是一種食物。相比之下,元宵原來在北方更為盛行,而湯圓原先則盛行於南方。在北方,“滾”元宵意味著好兆頭。將和好、凝固的餡切成一小塊一小塊,過一遍水,扔進盛滿糯米麵的笸籮內滾,然後反覆過水反覆滾,直到沾滿糯米麵變身大圓球才作罷,這樣反覆“滾”也是預示開年好兆頭,有財源滾滾的含義。不同做法,但是吃湯圓,吃元宵都是為了慶祝元宵佳節,祝福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差異二:傳統習俗不同

北方在春節和元宵節的時候,喜歡舉行的廟會,也是我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現在基本上發展成為,過年期間一個主要的吃喝玩樂的`場所。但是在南方,廟會的主要活動形式是舞龍燈,相當於一個流動的廟會,集“舞獅、舞龍、劃綵船、跑竹馬、踩高蹺、魚燈、蚌殼精”等於一體,一到過年就挨家挨戶的舞個遍,非常喜慶有意思。

元宵節南北方的差異
  

差異三:菜品不同

南方人講究菜品的精細,講究食材的選料,不但色香味俱全,而且盛放的器具花色、菜盤的細節裝飾,格外講究。而北方人,菜餚則以色豔味重取勝,最大特點就是就地取材,講究火候。北方做菜的原料,沒有南方的種類豐富,也沒有太多花樣,即便是極其普通的東西,北方的廚師,也能做出與眾不同的味道來。不管南北,習俗不同,心情相同。

差異四:文化習俗的差別

不單單是在吃方面,在文化上面,南方跟北方在元宵節就有很多不同。東北天寒地凍,當地人在元宵節也愛吃凍果、凍魚肉。廣東人過元宵節時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據說這種食品代表吉祥。江北地區民間流傳有“上燈元宵,落燈面,吃了以後望明年”的民諺,當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麵條,聽起來與元宵不相關,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所以說,以後要是去不同的地方過元宵節,千萬不要太吃驚。

元宵節南北方的差異2

1、代表食物

元宵和湯圓並不是一種食物。相比之下,元宵原來在北方更為盛行,而湯圓原先則盛行於南方。

①湯圓

材料:糥米粉200克,澄粉15克,黑芝麻100克,糖粉60克,豬油55-60克(可用黃油替代)、溫水125克,開水15克

做法:糯米粉加入溫水攪拌均勻,澄粉加開水拌勻後加入糥米粉中,多揉幾次至麵糰柔軟光滑,靜置10分鐘備用。黑芝麻炒熟,炒熟的黑芝麻放入攪拌機磨砂碎,加入糖粉和半融化狀態的豬油拌勻(如果使用砂糖與黑芝麻一起磨碎),做好的餡料冰箱冷藏半小時後,取出團成大小一致的黑芝麻團。

糥米麵團同樣均勻成大小均勻的小齊劑子,取一塊糥米麵團揉圓,壓成麵皮,放入餡料,包緊收口,全部做好好之後,坐鍋燒水,水開後把湯圓下鍋煮沸,湯圓浮起再煮兩三分鐘就可以享用了。

元宵節南北方的差異 第2張
  

②元宵

黑芝麻餡做法同上。

取一個較大、較深的容器,另需要一盆清水,一個漏網,容器裡放入糥米粉,放入團成小球的黑芝麻餡。搖晃盆,使餡均勻的沾滿糯米粉,放入漏網中,浸入清水三秒後拿出,繼續放入粉中滾圓。此步重複大概八至十次。滾好的元宵表面會有小裂紋,可手沾清水粘一下再沾些粉即可。滾好的元宵體積大概是餡料的兩倍大。

2、菜譜特色

南人的菜餚,多以精緻細微見長,並格外講究情致,最大的特點就是選料講究。南方的菜餚自然也打上這鮮明的地域烙印,不但色香味俱全,而且盛放的器具花色、菜盤的細節裝飾,格外講究。就烹飪方法來講,無論是烤、是燜、是蒸、是燉,還是炙、是熘、是炒、是拌,南人都有一套繁雜而講究的程式,追求的是個鮮、嫩、香、滑,以求滿足味蕾的各類微妙體驗。

北人的菜餚,則以色豔味重取勝,最大特點就是就地取材,講究火候。北方作菜的原料沒有南方的種類豐富,也沒有太多花樣,可便是極其普通的`東西,北方的廚師也能做出與眾不同的味道來。譬如說蘭州有名的烤羊頭,先將羊頭煮得半熟,然後一刀剁成兩半,刷上一層羊油,再放在烤爐上用急火燒烤。烤羊頭的整個工序很是複雜,共計要刷油九次,刷醬油兩次、醋兩次、孜然兩次,辣椒油三次。做好後,整個羊頭呈紫黑色,雖不是很好看,但味道卻格外誘人。

南方和北方,除了食米食麵、食魚食肉的差異。在烹調習慣、口味風格方面亦有巨大不同。比方稀飯,北方就是小米粥、大米粥,最多放幾顆棗。但南方人,不僅粥裡放菜,就連火腿、松花蛋,一鼓腦往裡放,甚至粽子裡都裹香腸等。另外南方人喜甜,北方人喜鹹。南方人吃菜喜歡分別炒,北方人偏愛一鍋熬等等。就總體來講,南方飲食講究的是精細,而北方體現的是粗獷。

3、文化習俗

河北省: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

元宵節南北方的差異3

元宵節的習俗來歷是什麼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節南北方的差異 第3張
  

習俗:

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在我國由來已久。在宋代,民間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二、鬧花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等習俗,故也稱燈節。

三、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