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黃梅戲觀後感400字

黃梅戲觀後感400字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黃梅戲觀後感400字,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影響十分深遠。它發源於湖北黃梅縣,是由民間的山歌小調發展而成的。以下是黃梅戲觀後感400字範文參考。

黃梅戲觀後感400字1

“黃梅戲”,大家一定很熟悉。現在,黃梅戲以有了二百多年的歷史。今天,我算是初次看黃梅戲。首先是一個小品展現在我的面前。隨後,今天的戲曲開始了。

故事是這樣的:薛老爺的大夫人不會生小孩,薛老爺又娶了二夫人,二夫人很快便懷上了孩子,大夫人很是嫉妒。正好,薛老爺上京趕考,大夫人就想乘機虐待二夫人。老爺走後,大夫人將二夫人鎖在磨房之中,天天叫她磨麵粉。時不時還用鞭子抽打,有一次,大夫人打罵完後,又狠心地用力踢了一腳二夫人的肚子,疼得直叫喚。大夫人的貼身丫環紅蓮是個好人,很可憐二夫人。送走大夫人後,便急匆匆地趕去看二夫人。剛到門口,便聽到嬰兒的啼哭聲,一個小生命在磨房裡誕生了。二夫人生了個男孩兒!為了防止大夫人禍害小公子,二夫人狠了狠心,讓紅蓮把小公子送走。13年後,小公子繼保長大了。薛老爺也當了官,準備接全家到京城。大夫人在三更天時放火燒了磨房,好在紅蓮事先把二夫人放走了。不久,出來尋母的繼保與二夫人相認,大夫人被薛家趕了出去。5年過去了,繼保高中狀元。養父養母想與他相認,沒想到,這繼保只顧面子,不認人,把雙親害死,自己也遭到報應。

剛開始,大家都以為繼保可能不會認養父養母,果然,被大家猜中了。忘恩負義的繼保只顧自己的面子,什麼別人回笑話,什麼認了在朝庭上沒有立足之地。還不都是藉口,認了,百姓肯定說他是個好官,不認,反而會遭到別人的斥責,說他是個不孝之子。養父養母含辛茹苦地把他帶大,怕他餓著,夜裡凍著。頓頓給他吃好的,生怕他吃不飽,覺得不好吃......

總之,大家不要做向薛繼保這樣忘恩負義的小人,別人待你好,你也要待別人好。

黃梅戲觀後感400字

一、《鳥人》觀後感

聽說《鳥人》復排就很想去看這部話劇。很早就知道這部戲的時候我還很小,只是依稀知道,就怎樣的劇情,我很是模糊。抱著回憶和期待的心情在上週觀看了此劇。

大幕來開,舞臺上背景及那充滿京韻的吆喝聲,車聲,鳥聲,調嗓聲。。。。一下子把我拉到了童年的記憶中去了。一個從海外歸來的心理醫生,硬說遛鳥的人有病,一定要辦一個“鳥人康復中心”,免費為“鳥人”治療。“鳥人”果真有病嗎?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人自己本身的衝突。鳥類學家與販鳥人、心理醫生與”鳥人”們、”鳥人”們之間都存在著矛盾衝突,”鳥人”們的眼中只有自己養的鳥,他們只關心自己籠中的鳥,卻不關心人,不關心周圍的事物,他們養鳥的同時也將自己關在”籠中”,尤其是”百靈張”的鳥殉將這種”籠子”表現到極至。而作為心理醫生的丁保羅同樣也只關心自己的治療成效,為自己的分析成果沾沾自喜,他也成了”籠中鳥”,劇中最後一幕將他與眾”鳥人”的位置倒置,原來他也不過是另一種”鳥人”而已。鳥類學家雖千辛萬苦的尋找那隻珍貴的”鳥”,但他真正關心的並不是鳥,是自己的研究,他將尋找到的鳥不是加以保護,使之存活下去,而是將之製成標本,為自己揚名立萬。作為藝術家的三爺,他十分珍愛自己從事的藝術,甚至人間找不到好的繼承人,就轉而訓練鳥,從訓鳥中填補了自己無法教導後一代戲劇學生的心靈的空虛,他隱於了訓鳥,從而忽略了身邊的一切人和事,他看著處在鳥籠裡的鳥,實則同時他自己就是處在這樣一種狀態下籠子裡的“鳥”,當他找到一棵好苗子時,不管人家是否願意,他不由分說,熱情高漲的開始教了起來,甚至使用威嚇與哄騙的方式。他們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自拔,不是去真心關心他人,只是為自己從事的事業得到成功,他們被自己的追求拌住了腳步,被所謂的”養鳥事業”迷住了眼睛,為自我所羈絆。歸根結底,他們敗在自己手裡,最終只是成為了更大一個籠子裡的“鳥”。

看似荒唐並有些和現實脫離的劇情,這荒唐是那麼的真實,給每一個看過此劇後的人們留下了太多思考。人本身就是自私的,誰都可以為了自己那專屬自己的無發實現的夢,用這樣那樣的方法去自我所羈絆,甚至犧牲利用周圍的一切人和物。這發生的.一切均緣一個“痴”字。。。。我們固有的思維邏輯是多麼的固執和主觀;我們狹隘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多麼的荒謬和可笑!真是直指人心!

這是一部值得觀賞的好作品,不僅劇情有深度有思想將人性剖析的很真實。在表演上更是可圈可點的。每一個演員表演上都很到位,抓住了每個角色的靈魂,值得一提是何冰的那兩段京劇更是景上添花。

黃梅戲觀後感400字 第2張

《茶館》觀後感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真的年齡大了,看話劇《茶館》也哭一場。隨著場景的替換,人物粉墨登場,心在其中,忘了人在戲外。難怪很小時候聽的那句歌詞我仍然記得很清楚“演戲的人是瘋子,看戲的人是傻子,有的時候悲,有的時候喜,人生就是一場戲”。

話劇一共分三幕,第一幕是發生在清朝戊戌變法那年,譚嗣同維新失敗而被砍了頭,清朝政府腐敗,得勢的仗著權勢欺壓百姓;第二幕到了民國時期,軍閥們為奪權勢,連年混戰,老百姓民不聊生;第三幕抗日戰爭之後的國民黨政府和美國霸權,政治空前黑暗。而穿插三幕的主線就是老裕泰茶館和王掌櫃。茶館風雲變幻,影射了動盪社會下人民對和平的渴望和對黑暗統治的百般無奈,日子就像踐踏在政權的鐵蹄下,四分五裂卻又不得不繼續。劉麻子宋恩子吳祥子二德子和他們的子孫之流,憑著坑蒙拐騙、見風使舵、仗勢欺人的看家本領,橫行霸道。正義倔強的常四爺、誓要建實業保國家的秦二爺、老實本分的王掌櫃卻最終走的走,死的死,終究敵不過那般烏合和權力的蹂躪。

康老太太和王掌櫃的離別,那句“您要硬朗朗的”,聽得我哭了:多年如同家人般的關照,看似簡單的話別,卻飽含多少複雜的心理,這一別將是永別。小花母女的叩別同樣的淒涼;待到常四爺和秦二爺最後和王掌櫃的聚首,當他們提前為自己唱誦輓歌和紛紛拋灑紙錢時,我的眼淚即如雨下。或許是心思太過細膩,又或許是太多愁善感?看《孔子》一樣隨著劇情就那樣入戲了。小時候看動畫片《雪孩子》,因看見雪孩子融化在太陽下,歌聲一響起就哭,就算是現在看同樣無法控制,哭得稀里嘩啦。

演出結束我們一直等到演員出來謝幕,掌聲雷鳴般久久不能停息,樑冠華、濮存昕、楊立新率全體演職人員再三謝幕,劇場不得已將帷幕放下,大家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黃梅戲觀後感400字2

黃梅戲是我國戲曲的主要地方劇種。黃梅戲發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區。一百多年以前,這裡流行"黃梅調"也叫"採茶戲"。這種小戲中的一個支派逐漸東移,在安徽安慶地區成了氣候,形成了後來的黃梅戲。 早期的黃梅戲多是把當地的民歌小調直接搬上舞臺,表現當地生活尤其是農村生活的故事。比如《打豬草》說的就是一個農村男孩與一個女孩因打草損壞了農作物產生矛盾,通過對歌化解矛盾的故事。其中的"郎對花,姐對花,一對對到田埂下……"早已成了流行歌曲。又如《夫妻觀燈》,通過一對青年夫婦元宵節觀燈的見聞,描繪了市井生活的豐富多彩。不久,黃梅戲在搬演大戲上也有了成績。

這些大戲主要是受"青陽腔"、"徽調"的影響而產生的故事完整的整本大戲,像《烏金記》,《七仙女下凡》等。其中的《七仙女下凡》幾經磨礪修改,最終定為《天仙配》,成了黃梅戲最有影響的代表作品。要指出的是,早期的黃梅戲,基本上是農民自娛自樂的一種文藝形式。 從20世紀20年代起,黃梅戲日趨成型,也逐漸走上了職業演出的道路,其重要標誌之一即是演出地點從農村走上了城市舞臺。先是在安徽懷寧一帶出現了專業班社。懷寧素有"戲鄉"的稱號。這裡唱黃梅調十分興盛。從演出一方來說,戲目多、人才多、班社多;從看戲者一方來說,觀眾多、市場多。於是,一批戲班應運而生。

黃梅戲觀後感400字 第3張

1926年,著名演員丁永泉(旦角)、曹增祥(小生)、丁和壽(丑角)等所在的班社活躍於安慶市區,此後在這裡紮根。 黃梅戲進入城市以後,受到了京劇、越劇、揚劇、淮劇、評劇等劇種的影響,在表演上有了很大的改進。從劇目上看,改編、移植了其他劇種的好戲如《文素臣》、《巨集碧緣》、《華麗緣》、《蜜蜂記》等。從音樂上看,傳統唱腔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主要是減少了傳統唱腔中帶有濃郁方言土語色彩的墊字,這樣,唱腔簡潔、明快,從字面上也好讀易懂。從表演上看,吸收了兄弟劇種的一些程式化動作。 如開門、關門、圓場、喝酒等動作。其他在服裝、道具、裝置、伴奏等許多方面都比農村演出時有了發展。這一時期的黃梅戲尤其是40年代的黃梅戲,已經成熟。 黃梅戲的更大發展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由於國家對地方戲曲給予足夠的重視,為加強藝術力量,安徽省陸續選派一些文學、戲劇、音樂、美術方面的專門人才參加了黃梅戲的改革工作。新老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黃梅戲的整體面貌煥然一新。黃梅戲從安慶小戲一躍而成為安徽省最大的劇種。至今,黃梅戲與黃山一起,並稱"安徽二黃",成為安徽省的驕傲。

這一時期的黃梅戲,唱腔唱法都有了改革,音樂方面增強了"平詞"類唱腔的表現力,突破了"花腔"只能專戲專用的束縛,同時,巧妙地借鑑民歌和其他音樂成分,創造出與傳統唱腔相協調的新腔。伴奏上,也不再是若斷若續的"三打七唱",而是建立了以中樂為主的中西混合樂隊,從音樂氣氛上大大提高了劇種的表現力。這一時期演出的劇目很多,但大都進行了整理、重編。如《打豬草》、《夫妻觀燈》、《天仙配》、《藍橋汲水》、《補背褡》、《梁山伯與祝英臺》、《秦雪梅弔孝》、《柳樹井》、《春香傳》、《女駙馬》、《牛郎織女》、《黨的女兒》、《江姐》、《劉三姐》等不勝列舉。 其中的《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拍成了電影,為黃梅戲的廣泛流傳,為保留黃梅戲藝術家的卓越風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提到黃梅戲藝術,就不能不提起為黃梅戲藝術做出巨大貢獻的一批老藝術家,如嚴鳳英、王少舫、潘璟琍等。其中,尤其以嚴鳳英最為突出。至今,人們只要提起黃梅戲,就會提起《天仙配》,只要提起《天仙配》,就會提起七仙女的扮演者嚴鳳英。試想,在今天的中國,有多少人會唱嚴鳳英那段"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呀!

黃梅戲觀後感400字3

黃梅戲作文 篇1

說實話,我以前一點也不喜歡中國的傳統戲曲,因為在我的印象裡,它們一般都只是依依呀呀的唱個不停一點也沒有趣味。

但是,幾年前在電視上看到的一段黃梅戲,改變了我對他們的看法。

表演者的嗓音是那麼輕柔,音樂也那麼優美,聽過以後,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我想,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黃梅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據史料記載,早於唐代時期,黃梅採茶歌就很盛行,經宋代民歌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黃梅縣戲風更盛。明崇貞年間,黃梅知縣曾維倫在《黃梅風教論》中就有“十月為鄉戲”的記述。清道光九年,在別霽林的《問花水榭詩集》中,一首竹枝詞的描述就更為生動:“多雲山上稻蓀多,太白湖中漁出波。相約今年酬社主,村村齊唱採茶歌”。

黃梅戲不但優美動人,而且還有這麼悠久的傳說呀。

我覺得,現在中國的傳統戲曲越來越不受歡迎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歌曲,雖然流行歌曲確實有它的優點,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它而忘了中國的傳統戲曲呀!我們只要用心去體會不難發現傳統戲曲的美妙之處。所以,請大家和我一起,去體會中國傳統戲曲的優美,相信大家一定會愛上它們!

黃梅戲作文 篇2

黃梅戲發展於我的故鄉安徽,它是民族文化中一顆耀眼的明珠,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熠熠生輝。

記憶中一個蟬鳴不斷的深夏,我與家人們一起看電視。一段廣告後,電視播放起了黃梅戲。我本對這一類戲曲不太感興趣,認為不過就是唱幾句歌詞而已,站起身正準備離開時,媽媽卻興致勃勃地叫住了我:“哎,你快過來看看,這可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黃梅戲呢!”母親都發話了,我還能選擇不看嗎?於是,我只好懶洋洋地答應了一聲,重新坐到了沙發上,看著螢幕上逐漸出現字幕:黃梅戲《女駙馬》。當電視中傳出第一聲歌聲時,我便被震撼到了:表演者的聲音無比的輕柔婉轉,配樂也十分動聽,令我心曠神怡。還沒聽幾句,我便完全沉迷在了那鑼鼓與歌詞編織成的世界之中。“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我被深深吸引在了故事的劇情中。為馮素貞的執著感動,為最後的美好結局欣喜若狂。我想,這應該就是黃梅戲的魅力所在了吧。我會隨著劇情的發展,或是欣喜、或是憂慮、或是緊張,好像自己也成為了那曲折故事中的一個小成員似的。

黃梅戲雖然並不如京劇那般華麗多彩,但它擁有質樸細緻的表演,如行雲流水般委婉動聽的曲調,令我深深折服其中。

黃梅戲,充分體現出了安徽文化的多姿多彩與美麗,我愛家鄉的黃梅戲!

黃梅戲觀後感400字 第4張

黃梅戲作文 篇3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官花好呀好新鮮……”這是我最喜歡的戲曲唱段。按說作為河南人的我應該喜歡豫劇《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等,可我偏偏就是喜歡黃梅戲,特別是《女駙馬》。

那天我稱媽媽不注意,偷偷開啟電視準備看我最喜歡的動畫片。這時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正在播放黃梅戲《女駙馬》中那女扮男裝的馮素珍和公主在洞房裡的唱段。那演員俊俏的扮相、高亢的唱腔一下吸引了我。通過媽媽的講解讓我知道了,民女馮素珍自幼許配李兆廷,後來李家敗落,岳父母嫌貧愛富,逼其退婚。馮素珍在花園贈銀於李兆廷被馮父撞見,誣李為盜,將其送宮入獄,逼素珍另嫁宰相之子。馮素珍男裝逃出,在京冒李兆廷之名應試中魁,被皇家召為駙馬,花燭之夜冒死陳詞感動公主。帝赦免之罪,馮李終成眷屬的故事。這個故事塑造了一個善良、勇敢、聰慧過人的古代少女形象,演員的一顰一笑得得的吸引著研婉轉的唱腔顯示。顯示演員的薄厚功底我簡直佩服的不得了,我開始喜歡上了黃梅戲。現在的我還不時也會很上幾句。

中華戲曲博大精神,希望大家不要把“遺忘”了,因為每部戲都是之不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還要繼承戲曲的博大精神,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黃梅戲作文 篇4

我的家鄉樅陽古鎮是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因之沉澱出豐厚獨特的民風民俗文化。在家鄉,最大的文化特色,就一定是在街衢巷尾飄蕩的黃梅戲了。記得很久以前,學校裡舉辦了一次黃梅戲大賽。那天的演出場景,至今仍在我的腦海裡迴盪。

演出的前一天,老師就通知了我們,說明天下午會有一場活動在學校舉行。最初聽到有活動時,我心花怒放,但聽到老師說是黃梅戲表演的時候,就立刻像洩了氣的氣球一般沒了興致。說實話,當時我對戲曲一點興趣也沒有,印象中只記得會咿咿呀呀地唱個沒完沒了的。

終於到了開演的時刻了。演員們穿著精美的戲服上臺了。從他們開嗓的那一瞬間起,我對黃梅戲的印象,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觀。那甜美的歌聲猶如百靈鳥一般,婉轉、清脆、纏綿悠長,瞬間叫醒了我的耳朵。她猶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說是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也不為過。她如同暖陽下的春風,溫柔地撫摸著你的臉龐,令人心曠神怡。然而,她又是如此的質樸,帶著濃濃的鄉風和地道的方言,樸實無華,讓人覺得親切熱情。不僅如此,黃梅戲題材來源於生活的點點滴滴,她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每一首都是民間故事,蘊含哲理,充滿著生活氣息,令人回味無窮。她的歌詞雖不華麗,但卻寓義深刻,不由人深深地愛上了。

曾經,人人會來上一句樹上的鳥兒成雙對郎對花、姐對花,一對對到田埂下,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追捧流行樂曲,幾乎將黃梅戲遺忘了。但是我卻對家鄉的黃梅戲情有獨鍾。她像家鄉那隨處可見的油菜花,讓人感到無比親切。她是家鄉的魂,讓遊子們聽著聽著,就油然想起了家鄉。我希望家鄉的黃梅戲能夠源遠流長、發揚光大,讓她那悠美的曲調迴盪在每一個人的記憶深處。

黃梅戲觀後感400字 第5張

黃梅戲作文 篇5

10月2號,爸爸開車送大舅舅回蘭州,順便帶我、暢姐和冉哥去參觀安慶黃梅戲藝術博物館。

一進門,就看見了兩邊的櫃子,一邊是服務檯,一邊是賣紀念品的。天花板和牆壁都是大紅色的,更顯現出戲劇國色純粹。再往裡走,看見一個黑白的大電視正在播放《天仙配》。拐個彎兒,還有一個正在《天仙配》唱詞的小螢幕。再往前走,還有很多扇子排成兩豎排,每個扇子上都有一張黑白的戲劇照片和那個戲劇的名字。在它們的後面有很多關於戲劇的展覽品。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鳳冠。

這個鳳冠是藍色的,上面鑲嵌著許多藍色的珠寶,鳳冠兩邊各有一條綴著珠寶的銀線。鳳冠是給戲劇中富貴人家的女子戴的,非常重,但戴上後非常好看。

我們一上二樓就看見了一個很大的黑白電視機在播放《女駙馬》,下面放了很多凳子。我很喜歡這個黃梅戲,所以就看了一會兒。

接著,我們拐了個彎兒,看到了一個很大的玻璃展櫃,裡面裝了很多戲劇裡的服飾。第一個是皇帝穿的龍袍,上面有五條龍,還有一頂紅色的帽子,上面有很多珠寶。放在它旁邊的是皇后的衣服:一頂鳳冠、紅色的袍子,不過袍子上沒有龍。後面還擺了很多服飾,都差不多,但最後一組卻十分樸素,一套是白色上衣,腰間繫了一條粗布繩,搭配的是淡綠色的褲子。另一套是淡粉色的上衣搭配白色的裙子。

最後我們到了三樓,三樓展示的是聶耳與國歌。聶耳是人民音樂家,出生於1912年2月14日,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作曲。他在1935年7月17日因游泳不幸溺水而亡。那時,他才23歲。

這裡讓我懂得了很多知識,你想來玩玩嗎?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