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怎麼克服孩子的害羞

怎麼克服孩子的害羞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怎麼克服孩子的害羞,好孩子的發展離不開家庭的努力,努力幫助孩子解決成長的煩惱,父母要多多鼓勵孩子,家長們應當抓住每一個可以教育好孩子的機會。怎麼克服孩子的害羞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怎麼克服孩子的害羞1

1、父母以身作則,多帶孩子外出社交

有些孩子從小被老人帶大,由於老人精力和身體的原因很少帶孩子四處玩,而父母又由於忙於工作,於是孩子經常在家待著或是在小區裡,缺少社會活動,這也會導致孩子內向、害羞。

要想讓孩子緩解害羞的問題,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多帶孩子外出,去一些放鬆身心的地方,讓孩子多接觸新鮮環境、多接觸人,增長見識、開拓眼界,自然有助於孩子社交能力的提高。最好是多讓孩子和熟悉的朋友一起外出,選擇的外出地點應由近及遠,既能消除陌生感,又能增加孩子社交經驗。

怎麼克服孩子的害羞

2、充分鼓勵並尊重孩子的想法

如果孩子本來是很開朗活潑的,但經歷了某些事後就變得內向、害羞,或者平常開朗,只是在面對某些事或人時會害羞,那家長就需要及時瞭解原因。比如很多孩子在家唱兒歌、做自我介紹都很好,可一旦到了幼兒園或是人多的話,他就會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來,讓大家都誤以為他不會。

還有一些孩子平常和小朋友都玩得很好,可一旦看到某個小朋友來了,就會趕緊躲開。家長一定要清楚孩子在哪些事情上害羞,看看孩子的害羞是因為和人不熟、做事能力不行,又或者是不願意見到某些人,家長可鼓勵孩子說出原因,並表示理解與尊重,幫助孩子一起改變,使他變得自信堅強。

3、切忌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給孩子隨意貼標籤,尤其是一些不好的標籤是非常忌諱的。有些父母帶孩子外出,孩子還沒來的及開口和人打招呼,父母就趕忙說:“我家孩子就是內向,逢人不敢說話”,這樣就算孩子本來想說現在也不想說了。

當父母一味給孩子貼上內向、害羞、膽小的標籤時,就會給孩子形成一種心理暗示,使孩子進一步變得內向、害羞。父母應及時鼓勵孩子,對他說“你今天好勇敢啊!”、“媽媽相信你自己能做好”等,給孩子形成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

4、遊戲是孩子交友並建立自信的重要方式

遊戲是最容易使孩子全身心放鬆的方式,孩子們在遊戲中最容易交友和表達。很多害羞的孩子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追逐打鬧,但也可以做一些比較安靜的遊戲,如堆沙堡、拼積木、做手工等。如果父母想改善孩子害羞、內向的問題,就應多鼓勵孩子參與遊戲,尤其是戶外活動,大自然輕鬆愉悅的氛圍更有助孩子放鬆身心,增強自信。

怎麼克服孩子的害羞2

為什麼有的孩子特別害羞

1、時而害羞時而大膽的孩子

從幼兒情緒正常的發展上來講。害羞的情緒是孩子正常的一種心理活動的發展的過程,是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會逐漸的明顯起來。所以有的孩子在某一時期並不怕生,屬於那種大膽的孩子,但是長大一些反而害羞了。這樣是孩子自我意識更強了。他開始關注到周圍的環境,周圍的人會對他有一些評價。這種正常發展出來的害羞情緒是需要家長正確去對待的,否則也會加重孩子的害羞情緒和行為表現。

2、藏在孩子性格里的害羞

害羞同時也是一種性格上的特質,也就是說是孩子與生俱來的一種天性。具有這樣的性格的孩子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非常容易產生焦慮,退縮,壓抑的行為。

從他的認知上來講他對自己是一種消極的負面的評價,行為上也會表現出來相對的慢,害羞,總是扭扭捏捏的。這樣的表現其實是孩子內心裡面有衝突有矛盾。

怎麼克服孩子的害羞  第2張

衝突和矛盾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害羞的孩子,他內心裡又渴望去和小朋友玩,去展示,去上臺表演,但是這樣的願望就被隱藏,被壓制下去了。同時他又害怕又很膽小,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產生很多複雜不好的情緒。

對於容易害羞的幼兒來說,接觸新的適應的環境是很有壓力,很難以克服。或者面對很多人的`時候,他也會感受到並表現出壓力這樣的一種心情和感受,使得他不能完全集中在自己要進行的活動上面。

父母的教養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這樣害羞呢?是完全是天生的性格嗎?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講,孩子容易害羞和父母的教養方式也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孩子自我的發展最初是和父母的關係是密切相關的,不安全的親子關係也是讓孩子容易感覺到害羞,焦慮的原因之一。

1、忽視孩子的父母

如果親子互動比較消極,也就是父母對孩子是一種忽視的態度,和孩子很少互動。尤其是年輕的父母,他們會覺得孩子很小而且他們自己也是孩子,他們也需要自己的空間。所以把孩子交給老人,自己跟孩子之間互動就會很少。即使不外出活動,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也是和孩子很少交流,自己在玩兒手機,玩遊戲。這樣會造成孩子跟父母之間的信任,親子連線會非常的不好,非常不安全。

孩子非常年幼的時候,他是需要建立安全感,信任感的。如果這個時期父母角色缺失的話,幼兒會覺得周圍環境是沒辦法預測的,不安全的。“我說了也沒人重視,我可能是不可愛的”等等的這樣的一種自我概念和認知的模式。這會使得幼兒和別人交往的過程當中非常退縮,非常容易恐懼。

容易害羞的孩子和父母交流的互動的過程當中的行為,也會影響家長對孩子的反應。例如因為孩子是這種害羞,不願主動的表現。父母對他也會更容易採取忽略忽視的這樣的反應。

2、專制的父母

但是也有的孩子父母是屬於專制型的溺愛型的。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也會容易發展出來,遇事退縮,動力不足等等的表現。如果孩子的母親傾向於用高控制策略來對待孩子的話,孩子的害羞的情緒也會比較多。在孩子成長的某一個階段,他的害羞情緒已經發展出來了,也就是自主意識也發展出來。但是這種情況下家長尤其是母親還是高度的控制還是嚴格的管教的話

強制性的母親會更加強調,我要直接的指導,我要直接的告訴你要怎麼怎麼做,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不斷的給孩子講道理,也會經常用一些強迫的策略,比如說“必須”“立刻”這樣的語言那會非常的多。在這種高壓的母親控制下,孩子會產生更多的逃避的行為。這對於他的自我意識發展就不太好,一方面又想自己做,一方面又要按照母親的要求去做,此時他的內心衝突是很強烈。

3、過度保護

有一種父母,是屬於過度保護型。對於孩子的獨立意識缺乏鼓勵和支援,這樣也會增加孩子的害羞,消極的表現。

什麼樣的父母是過度保護的呢?他們對孩子的安全過分的焦慮“這也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這個太高了,那個太危險”等等。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其實內心裡面是覺得孩子是無能的,是容易受到傷害的,容易被小朋友欺負的。因此他們會比較強烈的干預、抑制孩子的這種發展。

家長會認為孩子需要幫助,也會認為自己是非常需要幫助孩子遠離危險的。這樣無形當中增加了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打擊了孩子自信心。

怎麼克服孩子的害羞3

孩子為什麼會害羞

1、階段性害羞

在3歲之前,因為年齡還小,加上家長工作忙,有些孩子很少外出,很少接觸到外面的環境以及陌生人。

如果孩子忽然到了一個很陌生的地方,周圍有很多自己不認識的人,難免會產生恐懼心理,進而形成“恐懼型害羞”。

2、遺傳原因

一項科學研究表明,害羞也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

如果爸爸媽媽其中有一個人比較害羞,那麼一般情況下,孩子也會受到遺傳,在害羞方面會比同齡的孩子表現得更為明顯。

怎麼克服孩子的害羞  第3張

3、還不懂得怎樣與人相處

有研究人員認為,如果一個人很害羞,那他就是還沒有學會怎樣與他人交往。

如果家長很少帶孩子外出活動,孩子接觸陌生人的機會比較少,那麼孩子就會缺乏與人相處的經驗,更容易害羞。

4、心理負擔大

有精神學方面的專家表示,如果孩子所處的家庭氛圍不溫馨,家長和孩子缺乏溝通,或者孩子曾經在和他人相處的過程中遭到打擊,這些都會造成孩子內向的性格。

孩子面對陌生人時,心理負擔加重,進而有害羞的表現。

5、被他人覺得害羞

專門研究社會認知的學者認為,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會被他人貼上“害羞”的標籤。

有些孩子在小時候,害怕面對陌生人,所以經常會得到一些評價——這小孩有點內向、這孩子膽子小、這娃娃很害羞。

因為孩子經常聽見這些評價,所以孩子都認為自己的確是這樣,進而用逃避他人評價的辦法來保護自己。

怎樣逐漸引導孩子戰勝害羞

雖然孩子只是階段性的害羞,但家長也要重視這個問題,耐心的引導孩子去克服這個問題。

如果孩子長時間的害羞,就會形成沉默、內向、膽小、神經過敏、缺乏自信、疑惑不安、孤獨難與人相處等問題。

影響到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限制了孩子正常的社交活動。

所以,家長要逐漸的引導孩子改善害羞的心態。

1、孩子天性使然

家長們首先要認識到,害羞並不是孩子的缺陷,而是一種天性,也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家長可以先看看自己是否也有一定程度的害羞。

家長沒必要因為孩子害羞而感到焦慮,並把這種焦慮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要不然孩子會感到緊張不安。

家長們要放鬆自己的心態,溫和的對待孩子,積極鼓勵孩子。

2、理解孩子

孩子害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家長逼著孩子不要害羞,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孩子會更加不安焦躁。

家長們要換位思考,多理解孩子,平心靜氣的跟孩子說“你還沒有做好準備對嗎?沒事的,爸爸媽媽都知道”。

如果孩子得到家長的理解與寬容,心裡會更加放鬆,更愉快的接受陌生的環境和人。

3、帶著孩子多走出去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一句話:膽小的孩子就一點,缺練。

家長們可以邀請朋友帶著孩子來家裡玩,或者多帶自家孩子參加聚會等活動,增加孩子“見多識廣”的機會。

當孩子見到陌生人時,家長可以提前跟孩子說,一會要怎麼問好,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當孩子慢慢克服內心的不安,表現的自然而大方時,家長要積極的鼓勵孩子“寶寶真懂禮貌,大家都要給你點贊呢”。

孩子感覺到其實自己可以做到,其實和陌生人說話並沒有那麼難。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