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教育的隨筆

教育的隨筆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你知道什麼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讚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的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的隨筆

教育的隨筆1

我認為家庭教育應該首先搞清楚你的教育主體,也就是說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教育好孩子或者說如何通過某件事情讓孩子受教育,而實施教育的自然是家長了,所以在家長想對孩子實施教育之前,應該像教師上課那樣,認真備課,也就是說起碼自己心理有個充分準備,今天我想給孩子教什麼,要通過什麼手段,達到什麼目的,使用的方式是什麼等等。

第二因為受教育者是孩子,所以應該無條件的尊重孩子,也就是備課時應該做到因材施教育,針對自己孩子的個性和特點去好好動腦筋,相辦法,真正和孩子平等對話,引起孩子的共鳴。

第三不要讓孩子感覺到你是有目的的在教育他,也就是說應該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讓孩子不知不覺的受到了教育,別忘了,逆反心理是任何一個孩子才都有的,而父母如果把握不住就可能讓孩子與你期望的方向背道而馳了。

第四父母不要過多的考慮自己的感受,覺得為了教育孩子自己去吃那麼多苦,下那麼多功夫值得嗎?還有一種觀點,自己小的時候自己的父母也沒有那樣去教育自己,自己還不是挺好的嗎,孩子嘛主要是靠學校。其實是大錯特錯,社會在發展,人類文明就是靠一代更比一代強來實現的,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向前發展呀,所以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父母應該不惜代價。

其實什麼都是有規律的,包括教育在內,只要我們尊重教育規律,多瞭解一些每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徵,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然後對症下藥,一定能取得效果的,但要掌握一個原則那就是教育的主體是孩子,也就是說通過教育要讓孩子懂得什麼,知道什麼,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父母沒有必要太計較自己的感覺,只要孩子受到了教育,你的目的就達到了。

我在教育孩子時最大的感受就是對自己充滿了挑戰,有時對孩子的教育可能走進了死衚衕,自己也氣孩子也氣,與孩子的關係緊張到了極點,甚至一觸既發,但我還是冷靜不來,認真反思自己在教育過種中的問題,有點操之過急,所以重新調整心態再找突破口或者叫切入點,從頭再來,當你收到效果時,那種喜悅心情是不言而喻的,也有一種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感覺。

教育的隨筆2

有了孩子後,我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要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基於此,孩子出生後,我有意識去尋找這個無頭無腦的目標。

怎樣才算是身心健康?如何引導孩子才能身心健康成長?我由此,大海撈針,毫無頭緒!開始也走過很多誤區,一旦意識到不是自己想要學的,立刻放棄,雖然那時不明白自己到底要學什麼。

就在這樣渾濁不明的狀態下,我不斷了解不斷放棄,也許因為感動老天爺,也許這就是吸引力法則,讓我遇見終生感恩的老師——龔老師!他所說的,所表達的就是我需要的,雖然我聽得糊里糊塗。

那時的我,猶如抓到一根救命稻草,緊緊抓住老師不放,當時還只是網路上認識,而且很幸運,他後來來深圳定居並創立工作室,很久以後我才知道,我是第一個給孩子報名參加他的工作室的家長,何況當時我女兒還不到入工作室的年紀。

也是從那時,我才知道,孩子的身心健康源於父母如何引導、如何影響、如何對待……而這些,很關鍵在於,家長的心理,真的健康嗎?也是從那時起,改變自我,成了我的功課!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不斷調整自我,過程很難很難,就像這是你的舊習慣,卻非要用一個新習慣代替,舊習慣怎可輕易放棄,於是乎,新舊不斷交織,不斷打架。記得老師和我說過,這麼多年,就因為你要改變這個念頭的執著,你才能這麼堅持去改變。

是的,我太清楚改變對於我的意義,何況,我的改變,讓我的孩子、我的先生受益無窮,我何來放棄?

在我印象中特別深的一件事,孩子啃指甲。半年多了,十個手指甲,從來看不到一丁點的指甲,孩子一直在咬,那時還沒遇見老師,所以我身邊所有的朋友都出謀劃策,無外乎就是缺維生素,那時不停給孩子補這補那的,依舊無效。

直到遇見老師的那天,他看到後,問了我好多事情,最後告訴我,孩子壓力太大了,你們知道那種感覺嗎?猶如五雷轟頂,孩子才三歲,我就給孩子壓力到啃指甲?

我馬上按著老師的指點,每天在照顧好孩子飲食起居的同時關注自己,調整再調整,一週後,孩子不啃指甲了!!!

我花了半年多時間去看她啃指甲的事,老師卻讓我一週解決了,當時我哭了,也就是在那時,我第一次知道,關注自己,調整自己,才能知道如何教育好孩子,才知道這才能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教育的隨筆3

今日孩子們的早點是圓圓的芝麻餅乾和方方的薄餅乾還有小饅頭。說實話,孩子們每一天的早點都差不多,所以孩子們吃這些餅乾的時侯興趣都不太濃,異常是小餅乾,好多孩子都不要吃了,對於方方的薄餅乾孩子們是最喜歡的,所以都盯著方方的餅乾吃,動作較慢的孩子有時吃不到。

孩子們開始吃了,看到他們興趣不高的樣貌,我也拿起一盤餅乾說:“我吃小小的饅頭”說完就吃了一個小饅頭,我又說:“我吃圓圓的芝麻餅乾。”就這樣我按順序邊說邊吃,把三種餅乾都吃到了,孩子們看到我吃餅乾的樣貌,興趣一下子被激發了,也開始一邊說一邊吃,並且也把三種餅乾都吃了,平時不愛說話的悅悅也邊說邊吃。待孩子們吃完點心後,我發現今日的盤子裡沒有留下以前一向吃剩的小饅頭,個盤子裡的所有餅乾都吃完了,並且今日吃餅乾的速也快了很多。雖然他們說說、吃吃,但在這過程中他們也會到了“安規律排序”領。其實一天的工作中,有時隨性很強,但都充滿了教育性。

善於發現,善於思考,經驗和知識會更加豐富。有時我們教師動一下腦筋,孩子才會真正在玩玩中學到本領!

教育的隨筆4

當今社會由於家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孩子普遍存在嬌氣,霸氣、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象。這種狀況怎麼解決呢?

一、消除家長對孩子造成的恐懼

由小學到初中孩子處於過渡轉型時期。因此,學習成績不穩定。家長心情比較著急,如果輕易對孩子發火,孩子與家長之間容易產生對立情緒。這時,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希望家長不要一看到考差了就發火,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長要對孩子的學習從過程去要求,這樣比從結果去要求更科學,效果更理想。

二、為孩子建立自信心

當孩子需要幫助時,家長的幫助要留有餘地。當孩子問你這道題該怎樣算時,不要隨口告訴他。要問做難題時老師都教你們用什麼方法解決?多讀幾遍題能想出來嗎?畫畫圖看看,想好了告訴我怎麼做。這樣既培養了孩子的學習方法,又能使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建立起了自信心。

三、與孩子一起學習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與孩子一起學習。讓孩子體會到人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要活到老學到老。家長要與孩子溝通,建立朋友式的關係,教育孩子健康成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不要使用“沒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語言,更不要諷刺、挖苦孩子。這樣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阻礙了孩子的成長和進步。

四、加強與班主任及老師的溝通和聯絡。

孩子是否能順利成長,家長很重要,老師是關鍵。這樣通過班主任及老師的培養,孩子看電視少了,看書多了。家長感到很欣慰。

五、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

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品質,有利於增強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多給孩子以欣賞的目光,就會看到孩子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到他的點點進步,肯定他,堅持鼓勵他,耐心引導他,平和看待他,並以實際行動支援他,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不斷進步。

教育的隨筆5

劉平是我們班的“小公主”,不僅僅長得乾淨漂亮,並且聰明懂事,深得教師們的喜愛,異常是有一頭洋娃娃的頭髮,每當看到她的頭髮亂了我就給她梳梳,並給她紮好看的小辮,她似乎也很清楚這是教師對他的偏愛,總是跟我形影不離。

這天早上,我看到寧寧的頭髮亂蓬蓬的,梳也沒梳,我叫過她來問:“你為什麼不梳頭髮?”寧寧說:“教師我是故意不梳的,讓你給我梳,你為什麼每次只給劉平梳小辮,我也要,”一時間我竟不知說什麼好了。

我恍然大悟,無意中我犯了一個錯誤,梳頭事雖小,但在孩子們心中卻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覺這樣對誰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幾次上課寧寧在扯自我的頭髮,我還批評他,他卻無動於衷,如果這是我主動給她梳梳頭髮,就能滿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於給孩子造成心靈的陰影,我們的宗旨是讓鮮花和小草都受到陽光的溫暖,我們做到了嗎?

教育的隨筆6

隨筆,顧名思義:隨筆一記,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有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樣,寫作者慣常用各種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是言禁未開之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教學的隨筆,請參考.

不再直接給幼兒餵飯

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一個幼兒因為吃了涼的飯菜而嘔吐。嚇壞的我馬上帶幼兒到洗漱間進行清洗,並告訴了其他的教師,而大家卻覺得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熟視無睹。當時給了我很大的刺激。由於幼兒吃飯比較慢,冬天飯菜沒有吃完就已經冰涼。加之教師不停督促讓幼兒吃乾淨,有的甚至一天吃三頓涼飯。所以我從那時起堅持每個中午晚回家一個小時,對平常吃飯慢的幼兒直接進行餵食。

我以為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去照顧好了孩子,是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做的。殊不知,由於我的餵食而剝奪了幼兒自己進食技能的培養。代勞不是幫助幼兒。

我們老師平時在工作的時候,往往是關心幼兒吃飯的多少,快慢、挑食等問題。很少考慮到幼兒進食時的心情,胃口等。這樣一味的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幼兒,所以才會出現催食、餵食等現象。有時,教師在反覆催食,或著特殊強調照顧時,也會給幼兒小小心靈帶來無形的壓力。進而更加恐懼甚至厭惡吃飯。

對待吃飯慢的,可以先給幼兒少盛,循序漸進。不要刻意的強調或者批評幼兒吃飯慢,少。或者直接代勞,拿過碗勺餵飯。但是我絕不讓幼兒吃涼了的飯菜。飯前食慾的調動,舒適進餐環境的培養,及時的表揚等等方面做足功夫,也會有利於幼兒的進食。看似無所為,其實功效卓著。

孩子是我們的監督者

記得我第一次下幼兒園見習時……

早上,我起了個大早來到幼兒園,跟主班老師打過招呼後,便來到洗手間洗手。這時第一位到園的孩子也來到洗手間洗手,小女孩望著我叫“老師”。“哎”我心裡高興的應著。不一會兒小女孩突然瞪著我說:“鄧老師昨天才說要節約水資源,洗手時不能開那麼大的水,你還開那麼大,哼!”我聽完她的話後又驚又羞地冒一身冷汗。愣了一下後,我連忙整理一下臉部尷尬的表情。蹲下來對孩子說:“不好意思,我昨天沒來聽課,不過謝謝你告訴我,我以後一定注意的。你真聰明,老師說過的話都記著呢!”這時小女孩高興的對我說:“不用謝。”然後蹦蹦跳跳地出去了。真是深受教育啊……在幼兒園裡你的一行一舉都有這麼多的孩子在監督著,可不容得有一絲的錯誤和馬虎啊!

見習生活中,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

不要剝奪孩子動手的機會

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只可惜太多的家長卻因為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而在有意無意中剝奪了孩子許多成長的機會。比如,生活中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孩子吃的橘子、雞蛋、蘋果、核桃等等,都是父母事先去了皮的,為的是孩子吃起來容易,更不會遇到什麼危險。可是不知道這些父母有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為孩子提供這些方便的同時,不僅剝奪了孩子親手實踐的機會,而且剝奪了孩子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甚至會因此養成孩子害怕挫折、不思進取的不良品性,從而耽誤孩子的一生。

多給孩子講故事

幼兒園的孩子們,大多3-6歲,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能讓孩子多聽故事,多說兒歌,多朗誦散文,將對孩子以後的口語表達、說話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孩子年齡不大,但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聽故事。

早上,孩子們到園的時間等等不一,為了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不讓早到的孩子感到無事可幹。每天早上,我都播放故事磁帶或音樂磁帶。我發現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針對孩子們愛聽故事的特點,我將聽故事這一環節穿插在午飯、睡覺前後和放學前,個多月下來,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孩子們在午飯期間邊聽故事,邊做飯前的準備工作,一舉多得。

孩子們從聽的故事中學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規,自覺性提高了。

孩子們敢大膽舉手講話,並且口語表達能力大幅度提高。

講故事有諸如以上的好處和功效。我們當老師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關注每一位幼兒

今天剛走進活動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掉在地上的兩幅畫。通過我的仔細觀察,屬人為破壞。

“一定是維鎮乾的。”我心想。

維鎮是我班年齡最小的孩子,活潑聰明又調皮,類似的事件他幹過不止一次,這次肯定也不例外。

維鎮來園後,我把它摟在懷裡說:“告訴老師,你昨天干了什麼?”“我跟媽媽去姨媽家,跟妹妹玩了。”我這才記起維鎮昨天沒來園。

“老師,這是寒寒弄下來的。”鑫源大聲喊道。

怎麼可能呢?寒寒是個愛靜的孩子,說話聲音也很小,經常讓人注意不到她的存在。

“真的是你弄下來的嗎?”我問寒寒。她笑眯眯的看著我沒有辯解。“是不是你看到畫太陳舊了,想換張新的?”“不是,我想讓老師叫我的名字。”

原來是這麼回事,每天老師都會表揚很多優秀的孩子,鼓勵一些表現較差的孩子,而寒寒既不優秀,也不頑皮,所以老師極少叫到她的名字,她想用這種方法引起老師的注意。

這件事給了我不小的啟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讓他們都能享受到老師的關懷和照顧,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對於搶站排頭的孩子我是這樣做的

每次放學,我們班的孩子總喜歡搶佔排頭,喜歡插隊。目的是想跟老師挨的近一點,以“小老師”的身份在前面帶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站隊搶排頭的孩子們越來越多。

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滿足孩子們的心願,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站隊前,我對孩子們說:“請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孩子們高興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們身邊,一一和他們拍手,親切地在他們的耳邊說一句:“你的小手真有勁”。或者說:“你的小手熱乎乎的……”孩子們笑了,高興的也在我耳邊說一聲:“你的手也熱乎乎的。”或者說:“你的手和我媽媽的手一樣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隨後孩子們臉上都露出得意和滿足的表情。我說:“站隊吧!”話音剛落,孩子們個個忙著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隊,沒有搶排頭的了。

教育的隨筆7

今日是個難忘的日子,我永遠不會忘記那顆鈕釦給我們帶來的驚嚇!

和以往一樣,我認真地帶著班,孩子們開心地唱著跳著,做著遊戲,不知不覺中就到了中午午睡時間了,我組織小朋友上床睡覺了,突然寢室裡傳來一陣緊張急促的孩子哭聲,一看是林芳蕾小朋友躺在床上哭著,我趕忙問:出了什麼事了她說鼻子裡有東西……

我一聽,嚇了一跳,怎樣會呢上午還好好的啊!容不得我多想,急切地抱起孩子,只見小朋友的鼻子裡有一顆亮亮的東西,這時孩子嚇得越哭越大聲,我親切的對她說:別害怕,教師必須會把它取出來的!孩子的情緒穩定了下來,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們。這時我和保育員教師想起了保健醫生所講過的,意外事故正確的處理方法。我們首先讓孩子站起來,不要仰頭,張開嘴,提醒她別吸氣,鼻子使勁往外呼氣,慢慢地按壓她的鼻子,我們期望那個鈕釦能快點出來。還真管用,不大一會,那個東西就出來了。我們都很高興,一看原先是顆鈕釦!這時孩子的情緒好了很多,見她高興了,我笑著問她鈕釦的來歷。原先是散步時撿到的,躺在床上就隨手往鼻孔塞。

針對這一突發事件,我在午時特意對小朋友們進行了一次安全教育,並讓林芳蕾小朋友把她當時的感受給大家講述了一遍,我還給小朋友看了那顆鈕釦。

就這件事我也作了小結:告訴小朋友們不要往耳朵、鼻子、嘴裡亂塞小東西,如:小珠子、大豆、花生、釦子等等還要告訴小朋友不要亂撿地上的東西,要是見到了也要及時交給教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認真。在離園時我把鈕釦交給了家長,並請家長一齊跟我們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並強調了此事的嚴重後果。

其實,我們經常進行安全教育。還有個別小朋友喜歡在家裡就亂塞東西。我們要時時刻刻的提醒小朋友安全注意事項,時刻觀察幼兒的行為。除了這些還不夠,還要做好入園晨檢工作,防止孩子把危險物品帶入園,同時經常提醒家長檢查幼兒衣兜,看看是否有不該帶的危險物品,等等。我們和家長共同努力,讓孩子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今後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讓我們的小朋友健康歡樂的成長。

教育的隨筆8

欣欣是我們班有名的“小淘氣”活動課上不光自我有好多小動作,還總是去打擾別的小朋友,孩子們常告他的狀,我多次對他進行嚴厲地批評教育,但都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這個孩子令我頭疼,但一向沒找到好的辦法令他改變。

有一天,我看見電風扇上很髒,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夠得著,我爬上去站在那裡心裡怦怦直跳,生怕摔下來,心裡這樣想就更緊張了雙腿也顫抖起來,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頭一看是欣欣兩隻小手使勁的扶著椅子,那股認真勁真讓人感動,我想想平時對他那麼凶,可孩子呢、、、、、、我眼睛溼潤了。

我下來,向他豎起了大拇指說:“欣欣,你真懂事,教師多謝你了”,並在他臉上親了一下。

也許以前從沒這樣誇過他,他臉騰地一下紅了,轉身走了。

從那以後,奇蹟出現了,上課欣欣聽話了,偶爾也犯小錯誤,但一觸到我讚許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動時,他也異常喜歡和我在一齊,邀請我做遊戲,從他那帶著稚氣的臉上我看得出他的內心充滿了激動和自信。

教師不經意的表揚,對孩子來說太珍貴了,也許會改變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蹟!

教育的隨筆9

當孩子們淘氣時,先壓壓火,對本身說:“別激動,從孩子的角度想一想,想個好辦法來指導一下!”這樣,往往會想出一個個極美妙的辦法;當與同事孕育發生牴牾時,先作個深呼吸,換位思考一下,想一想本身的緣故原由,主動溝通,寬容氣量寬巨集會讓你領有很多朋友;當家長不理解時,我們更要用真誠的笑容感動家長,以本身對孩子無所不至的愛來打動家長。

只要我們心中都種上一棵忘憂樹,鋪滿一塊芳草坪,盛開一朵日頭花,湧動一股歡樂泉,只要我們領有一份歡愉的心境,完美的事物便會離我們很近很近,那麼煩末路都會離我們遠去,笑容便會溢滿你的心窩,你便會永遠年青美麗。

歡愉是一天,不歡愉也是一天,為啥子不天天歡愉?仔細想一想:今日,你笑了嗎?

教育的隨筆10

當今社會,孩子的教育成為家庭中一件大事。之所以這樣,原因很多,憑藉高考改變命運後的家長有意無意地感受到學習帶來的生活改變,希望自己孩子有更好地改變,同時擔心已有的改變也會因為孩子的學習而失去;一部分學校轉嫁教育責任,家長承擔了越來越多課後作業監督與檢查的任務;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學校補課,課後輔導等氛圍給家長帶來無形壓力;競爭的環境給教師與家長無形壓力,這些壓力轉嫁到家庭教育中……

在如此這般的境遇之下,很多家長犧牲了自己,為了孩子的學習辭掉工作做了全職媽媽;有的家長放棄職業規劃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長甚至陪讀;陪考……

是的,父母能夠陪伴孩子的關鍵期沒有幾年,這種陪伴的缺失會給孩子成長帶來較多問題。但是這不能成為父母犧牲自己成全孩子的充足理由。每個人都有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這種需要與家人和社會的認可聯絡在一起的。如果體會不到價值感,多數人會焦慮、失望或者煩躁,這樣的狀態對家人和孩子來講都不是好事。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滋味母親帶著一雙兒女要去跳樓,原因是丈夫出軌。我不知道這位媽媽是不是全職媽媽,但很顯然她把重心完全放在家裡,才會出現遇事後用這種極端方式威脅來解決問題。

我見過,也聽說過很多做得特別好的父母,尤其是媽媽。為孩子包攬一切日常事務,為孩子安排好一切課餘時間,為孩子學習自己重新學習中小學內容,還有的家長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不惜夫妻分離……昨天聽到一位學習很好的孩子,每週額外做八套試題,中學生考試和滿分差一分挨一巴掌……這樣的孩子心理負擔有多重!

我不是說,父母不要管孩子,適度地慢慢放手,在孩子嬰幼兒階段,陪伴很重要,家長要抽出較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但小學以後,家長就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慢慢退出,給孩子越來越多自主選擇的權利和機會,讓孩子逐漸學會自己對自己負責,學會在不同狀態下去調整自己心態。

同時,家長的自身發展是很重要的,家長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成長自己,發展自己。用自己積極的狀態、上進的工作態度和獲得的社會成就激勵孩子,給孩子塑造一個積極健康的生活狀態和工作作風。

另外,學習成績不是孩子成長的唯一。家庭裡有爸爸媽媽,有爸爸的擁抱和幽默,有媽媽的嘮叨與微笑,有爸爸媽媽相互支援、相互欣賞帶來的幸福溫暖的感覺會伴隨孩子成長,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溫度、有責任感的人。

教育的隨筆11

大一班的音樂活動開始啦,我正帶領小朋友一起學唱歌曲。這時,有兩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時,在人群堆裡你推我打。待這個活動單元結束後,我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教育。“剛才小朋友在唱歌時你們為何打鬧?”“我們沒有打鬧。”他倆竟然不承認。我問全班小朋友有沒有看到他倆打鬧,大家都說看到啦,並大聲喊:“老師,罰他倆站到前面去!不給上音樂!不許吃飯!”等等。看他們的神情個個歡呼雀躍,異常興奮。我不禁陷入啦思考……

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我想這和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發生啦偏差有關。由於教師平時在教育活動中有意或無意地有過這種批評幼兒的行為,如孩子打鬧得出格時,教師有時會沉不住氣,表現出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就給孩子留下啦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歡順應老師的心理,於是在發生同類現象時,孩子為啦討好老師就會說出這樣的話。被指責的孩子在班裡會覺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壓抑,從而不喜歡上幼兒園乃至影響孩子的個性健康發展。而指責別人的孩子,剛開始,並不懂得幸災樂禍,但長期這樣,也會發展成為一種習慣心理,成為一個自私、狹隘的人。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啦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其次當孩子犯錯時,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藝術的方式,耐心引導,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換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錯原因,從而提高孩子的評價能力。問題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實還是要追溯到教師的教育,“從孩子的行為看教師的觀念”這話很有道理。

晨間活動在進行戶外遊戲時,大家都玩得非常開心。這時,我突然聽到“哇”的一聲大哭,原來是特特把順之給撞倒啦。特特不以為然地說啦一句“對不起”就要離開。看到這一情景,我知道特特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後果。他認為自己說聲“對不起”就行啦,就跟他沒關係啦。所以,應該引導他用行動來道歉。於是我趕忙叫住啦他,並伸手將順之小朋友輕輕扶起,一邊哄著一邊問:“你為什麼哭呀?”順之說:“疼。”“特特跟你說對不起啦,你還疼嗎?”我故意奇怪地問。“疼。”順之不解地答道。聽啦順之的話,我問特特:“你摔過跤嗎?”他點點頭。“你摔跤時有什麼感覺?”特特低頭說:“疼。”“那你疼時希望別人怎麼樣呢?”我又問。“揉揉。”他想啦想,小聲說道。然後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給順之揉一揉,還把她身上拍打幹淨,嘴裡還說著“真對不起,還疼不疼?我給你吹吹。”他這樣一來還真見效。剛才哭得很厲害的順之,竟然不哭啦,嘴裡還說著:“沒關係,我不疼啦。”看見特特認真地在做這件事,我摸著他的頭對他說:“你看,光說聲對不起,順之還在哭,說明她還疼、還委屈呢。你幫她拍拍土,揉一揉,這樣關心她,她的疼痛就減輕啦。她也很快地原諒你啦。所以,以後不小心碰啦小朋友除啦說對不起,還可以幫他減輕傷痛。這樣,小朋友就會原諒你的。”他點點頭。

看著他倆跑走的背影,我想,教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一些偶發的不愉快的事情時,光教育孩子說“對不起”是不夠的,還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對他進行移情教育,讓他看到自己的行為給同伴造成的影響,使他們能夠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達歉意。

教育的隨筆12

在幼兒園工作過程中,各類小事繁不勝繁,但卻都不能忽視。作為一名年輕的幼兒教師,自認為記憶力尚可,但也會在繁忙之餘忘卻一些注意的事項,特別到了中午,交接班時,上午班的教師忙於照顧尚未用完餐的及已用完餐在玩的幼兒,下午班的教師就開始忙於鋪被準備午睡等事了,有些事一忙就忘了交代,由此也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煩,年輕教師是如此,更別說年紀大一些的。

針動這一情況,除了反覆提醒自己要記住的事外,我還將各種事情寫在紙上,放在風琴上來提醒自己,但因為紙成平面狀放置,有時還是與琴上一些其他的書件等混合,不夠醒目,因此效果有提高但並不理想。怎樣使自己非常自然地被提醒?經過思索和設計,我找了張吹塑紙,將它製成一個兩面為三角形的

立柱體,再在三角形兩端別上兩枚回形針,提示紙條就夾在回形針上,由於是立柱體,不會同一些平面書件混淆,且色彩又與風琴對比較大,因此很能吸引人的視線,自然而然地就讓人注意到該記住的事了,“***今天身體不好,要注意照顧。”“下午別忘了發家長通知。”“告訴***家長……。”一個小小的架子,不但幫助我記錄了所有瑣碎的小事,又提醒了我該做些什麼,還為我們的交接班工作起到了好的作用,接班教師可以在一進教室或幼兒午睡後,靜下心來細閱一日狀況變化及應注意的事項。如果在立柱體上挖個小洞,還可以作為筆筒插筆呢!

得意洋洋之時,我為之取了個小小的名稱“勿忘冊”,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在教學過程中獲得更多類似的小訣竅,使我以後的工作更為細緻、完美。

教育的隨筆13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啊,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對你們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讓我們在愛中幸福成長。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之後對它又有新的感觸。

愛到底是什麼呢?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在為這個簡單卻深奧的字眼兒不斷地詮釋,卻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其實,每一個善良的人都能瞭解什麼是愛。因為,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兒都可以感受到愛的`存在,每一個心中有愛都在讓愛的真諦不斷延伸、昇華。如果一個人從不愛他人,那麼他就是一個無情的人,他的生活也將失去色彩,人生將失去意義。如果我們能夠用心去感受生活的點點滴滴,就會發現:媽媽對你嘮嘮叨叨,那是她對你的關愛;爸爸對你嚴格要求,但卻嚴中有愛;老師給你耐心教導,他們用愛傳播了知識;同學熱心幫助你,因為你們有純真的友誼。在這個世界上,有人為你自豪,也有人默默地為你擔憂,為你提供幫助。所以,愛是無處不在的。那麼,我們也去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吧,用真誠去對待每一個人,用愛去創造更美麗動人的世界!

我認為,素質教育其實就是愛的教育,是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愛是教育的根本。愛的教育有詩人般細膩優美的風度與品格。把我們帶到社會中去,娓娓而談,循循善誘。它講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這深刻的哲理,使學生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教育的隨筆14

眼看著班級牌變成啦大一班,腦子裡依稀記憶著他們剛入園時哭鬧不休的樣子,可眼前的孩子都長高啦,長壯啦,做事能力強啦,速度快啦,孩子嗓門也大起來,跑動的速度也快啦,班級裡總是熙熙攘攘的。上課前,我總是獅子半大吼一聲,他們才靜下來。

一天一位老師幫我帶班,下午,她向我反映:孩子們太吵啦,今天我來到這個班上,用啦各種方法,喊破啦嗓子,叫他們安靜,可總是安靜不下啦。該怎麼辦?

怎麼凶他們呢?

我陷入啦思考……平時也有教師說我不夠凶,可是我覺得除啦凶還是應該用別的方法來吸引幼兒,來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或運動慾望。一味地凶,什麼都不能,什麼都不許,就安靜地坐那兒,象木頭一樣,我認為從幼兒身心方面來考慮都是不合適的。於是我就會允許幼兒在活動中小聲地交流,或小範圍地活動。如音樂活動中自己找地方和同伴結伴跳舞做動作等。可是有時候,我的好心並沒有得到好報。有個別幼兒會自由地穿梭,或故意搗亂,推擠邊上小朋友,引起告狀。於是,接下來,我把跳舞的事情先放一邊,把他們先訓一通。接下來孩子們安靜多啦,可是我和他們的心情已經沒有啦剛才的輕鬆和愉悅,活動只好草草收場。

面對這種情況我應該怎麼辦?

從同事那兒找到啦一些方法:

1、加強培養幼兒的常規

讓幼兒明白上課要安靜的聽老師,課餘是孩子的時間可以自由玩.上課時間不能長,整頓好紀律,馬上講課。你的課要提前做好準備。要生動,擬人化,要把孩子吸引住。在講的過程中,要動用全身器官,聲音、表情,動作都要吸引孩子。還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稍微有孩子要亂啦,你要用手勢去制止,不要用聲音。不要因為一個小朋友不注意,而分散啦大多數小朋友的注意力。

2、讓幼兒有事情可做

孩子們都是一樣的,愛玩愛鬧。常規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們吵的原因是他們沒事情可做啊,你應該讓幼兒有可以做的或者是想的,這樣他們才不會去鬧啊,方法很多。首先要啦解孩子,啦解他們的特性,你就會發現很多。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安排好他們的學習、遊戲時間,孩子會配合老師的,常規自然就會好起來。

3、及時分析原因

大班幼兒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對孩子的吵鬧現象,我們應該及時分析原因。

如今天的活動內容是否合適,活動準備是否恰當,對幼兒的指導是否清晰等等。

有時候往往是一個小的細節,影響啦整個活動。有時當孩子做錯事啦,如果是小事,我通常不先說什麼,而是先沒有表情的望著他,他就會改正自己的行為。若是打人、瘋鬧,我也會先看他幾秒鐘,然後再問他在幹什麼,發生啦什麼事,你覺得這件事做的對嗎?他說不出,就先問旁邊的孩子,再讓他自己說。孩子大啦,都懂事啦,可以讓他們自己判斷對錯,學習自己管自己。

4、選派一些小隊長和值日生

大班的孩子喜歡幫助老師做事情,所以請一些能力較強的幼兒當我們的小手、小腳、小耳朵,來約束某個別幼兒的自由散漫,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有時候也可以對個別幼兒實施換位思考。如,某幼兒比較吵鬧,就安排他來管大家,跟他交代清楚要求,讓他體會一下,大家一起吵鬧所帶來的無序和危害。提醒他自己自我約束,一起改善班級常規。

5、在孩子們的心裡建立起威望

讓孩子真心喜歡你,其實也不難。如注意自己說話的技巧:對全體孩子們說的,要聲音洪亮,節奏放慢些,眼睛要不時的掃向每一個孩子,根據語氣和說話的內容或微笑或皺眉。注意在提要求時,表揚某個孩子。(例如,“請小朋友們把椅子搬到教室裡去。###真能幹,搬啦兩把椅子!***很能幹,椅子擺的好整齊!對,***排隊走真整齊”在幼兒搬時,看著他們微笑。。

寫啦很多,看看好象都有用,可是在實際中可能又都成啦紙上談兵。不管怎樣,個人認為堅持大方向,針對個別,給予修改和調整,在整齊劃一和個別對待的相輔相成中,相信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懂事,班級常規也會逐漸改觀。

教育的隨筆15

一般孩子對喜歡吃的某種食物就吃得很多,而對不喜歡吃的食物則吃得很少,甚至乾脆不吃。很多時候,當孩子表現出不喜某些食物時,家長並不是勸說或講道理,而是一味地遷就。他們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自然而然改掉挑食的毛病。但事實並非如此。專家提醒,孩子的過分挑食會導致某些營養的攝入不足或過量,導致孩子容易生病或是過度肥胖,嚴重影響他們的生長和發育。

孩子挑食成因醫學專家表示,嬰兒時期的孩子僅有單味覺,沒有分辨復合味道的本事,此時母親應儘量採取母乳餵養,或者給孩子喝的牛奶中不加糖、輔食果汁,堅持原汁原味,這樣孩子的味覺記憶中沒有口味過重的東西,長大後就不容易挑食。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挑食的現象,這與家長的態度很有關係。比如孩子這一餐某種食品多吃一點,那一餐另一種食品多吃一點,而假如家長過於縱容就會促成孩子吃飯挑食的壞習慣。吃自我喜愛和可口的食物是人的天性,家長一味地滿足孩子的“口腹之慾”,就可能使孩子得不到平衡的膳食,從而導致孩子發生食物富足型的營養不良。

另一方面,為了讓孩子能得到合理均衡的飲食,媽媽們往往使盡渾身解數,甚至追著孩子餵食,可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弄得又累又急的媽媽火冒三丈。

對此,專門研究兒童挑食行為的專家認為,如果家長用強制或粗暴的手段逼孩子吃東西,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因為不愉快情緒不僅僅會降低食慾、影響消化,並且會讓孩子產生對立情緒或恐懼心理,這種強制進食往往也會增加兒童挑食的可能性。

糾正挑食妙招家長的職責是將適宜的飯菜在適宜的時間供給給孩子,許多兒童在成長期都會有一些正常的“挑食”行為,這與他們的個性和個人喜好密切相關,而這類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是能夠糾正的。但如果孩子的挑食行為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長髮育,不如試試以下幾招:

例如,合理安排和指導孩子吃零食的時間、數量,儘量減少或逐漸取消零食;不要強迫孩子吃某種食物,以免加深孩子對這種食物的反感;經常變化花樣、調整口味以及創造愉快的進餐環境等,引起孩子的食慾;用生動形象的教育方法,誘導孩子懂得吃各種食物的好處。其實,孩子的偏食或挑食習慣往往是受到成人的飲食觀念和習慣的影響。有的家長本身就挑食或偏食,見樣學樣,孩子是受到了家長的影響。有的是因為家長餵養不當造成的,比如對於孩子愛吃的東西,有的家長就隨意讓他吃,有時一次吃得太多,孩子容易吃傷。當然也有孩子的原因,比如孩子的口味比較挑剔、吃零食影響進餐時的食慾、飯前或吃飯時喝過多的果汁或含糖飲料等。

所以,專家提議,家長要想豐富孩子的口味,首先要以身作則,以自我良好的飲食習慣為孩子做出示範。在合理的範圍內,能夠允許孩子選擇自我喜歡的食物;在指導孩子的飲食時,不要威脅或哄騙,孩子做得好時要及時表揚和鼓勵。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