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王二的故事(6篇)

王二的故事(6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王二的故事1

王二是龍鳳村出了名的乖孩子,他經常幫爸爸推車,給媽媽按摩,幫奶奶穿針讀報,給隔壁的爺爺打掃房間。他總是心甘情願地做著這些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過著自己認為雖清苦卻簡單快樂的生活

王二的故事(6篇)

直到有一天,王二的爸爸好端端的拖出一個行李箱,只擱下一句:“我外出掙錢去了!”便頭也不回地走了,留給王二的只是一個漸行漸遠的模糊背影。王二的爸爸走後的第二天,他的媽媽也翻箱倒櫃地找起東西來,當天下午也提起行李包匆匆忙忙地走了。走前還給王二的奶奶留下了一句話:“媽,你好好照顧二兒,我去找二兒他爸。”

或許王二的爸媽真的是為了能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又或許是兩人之間的感情出現了問題,總之不管何種可能,導致的結果都是,王二原本簡單快樂的生活變成只有奶奶在身邊的陰暗日子。年幼的他第一次知道‘留守兒童’這個概念,還是聽別人說的。剛開始,他無法接受父母不在身邊的事實,把自己鎖在小小的房間裡,不吃不喝也不和奶奶講話。而手足無措的奶奶也只能看著乾著急。可讓奶奶寬心的是,王二把自己關了兩天兩夜後就自己出來了,還吃了幾大碗飯。奶奶以為他想通了,還笑呵呵地說:“二兒,千萬別傷心,爸媽不在,奶奶會好好照顧你的。”王二隻是點了點頭,還是啥也沒說。

奶奶本以為王二隻是會傷心難過幾天,過了心理關就好了。可誰知道,此後的王二性情大變。他不再幫奶奶疼奶奶,不再給隔壁的爺爺幹活,也不再逗小孩子玩。取而代之的是,和同為留守兒童的孩子一起去掏鳥蛋、罵粗話、打群架、捉雞、偷錢。奶奶對於他的所作所為,也只能無奈的嘆息,因為在她的眼裡,王二永遠是她的寶貝孫子。而村民們對王二從一個原本很乖的孩子變成如今品質這麼惡劣的孩子這一殘忍的事實,除了厭惡,更多的是同情惋惜。王二就這樣,打架是一天,偷東西又是一天的過著。或許在他心裡,沒有了父母的陪伴與關愛,自己就是一個飄搖的草,怎樣都無所謂。

時間過得可真快!眨眼間,王二就這樣糊里糊塗地填滿了8歲到15歲間的空白,儘管這些年裡的回憶只有打架鬥毆、偷雞摸狗和一位稱要給自己滿世界的愛的奶奶。

如果王二沒記錯,爸爸曾打過電話給奶奶,說他們會在他15歲的生日回來。眼看明天就是他15歲的生日,他卻莫名的恐慌起來。自己並不是期待見到他們,而是恐懼見到他們,這其中的原因,他自己也弄不清楚。“叭,叭叭……”第二天一大早,王二就被汽車的喇叭聲吵醒了。以至於讓他覺得自己在做夢,因為龍鳳村除了電視機裡的汽車聲,從沒有過真正的汽車聲。“媽!二兒!我們回來了。”那一聲聲叫喚是那麼熟悉。“是他們回來了。”王二總算反應過來了,但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叫他們而不是爸媽,這時奶奶也激動地拄著柺杖加快步子走到門口。雙手顫抖地開了門,王二呆呆地望著眼前原本熟悉卻又陌生的兩個人,什麼也沒說。畢竟他們在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歲月裡逃離了很多年。在這些年裡,關於父母的,留下的只是一紙空白,破碎的空白。“二兒,開心嗎?爸媽回來了!”他們可能想到了很多見面的場景,抱頭痛哭,撅著嘴假裝不理睬。但他們怎樣也想不到,真正相見時,自己曾經那麼活潑的孩子竟會眼神空洞、沉默寡言地站在那兒,活像一個木偶。

或許是生活所迫,或許是感情糾葛,又或許是其他原因,讓父母在自己的孩子最美好的年輪裡消失,留給他們的只是一個年邁的老人。而老人們是無論如何也沒法填補那缺失父愛與母愛,留下的仍是一紙空白。

所以,留守兒童問題,到底該何去何從?

王二的故事2

一直都聽說“經濟”這個名詞,但是對它並無感。直到進入大學,選擇了“經濟學”的專業,便知道,我和經濟的不解之緣開始了。經濟似乎是深奧的,自己又是淺薄的,便覺得緣分還是太淺。學校開展了讀書沙龍的活動,我開始接觸一些經濟學類的書-《王二的經濟學故事》和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我對經濟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也覺得與經濟學更近距離,去感受經濟的魅力。

知道《經濟學原理》這本書時,是因為剛學《微觀經濟學原理》,朋友說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更便於去學習課程,可以說它不僅是一本細細咀嚼的課外書,更是一本課內書,幫助學習認識經濟,分析經濟,解決經濟問題。

相比於《經濟學原理》,我更喜歡《王二的經濟學故事》。可能是因為名字的差異。“故事”一詞更想讓我去探索它。

在讀《王二的經濟學故事》前,先看了作者郭凱的簡介,對其也是極其佩服。故事類的書有化深奧為淺顯的妙用,讓大眾都能夠去接受的初衷。我很慶幸我成為了能接受它理解它的故事迷之一。這本書中,所有的主人公的名字都是王二,他擁有不同的身份,一會兒是地主,一會兒是打工仔,一會兒又變成企業老闆,他經歷了不同的事情,比如:買地、分糧、買票等。王二似乎成為了成百上千的縮影。王二在做出經濟決策時,朦朧中也會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

印象化較深刻的一篇是關於《王二買地和投資性購房的無奈》的文章,能夠體現經濟決策,以及這種決策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王二是種糧好手,但由於村子的閉塞,糧食只能在村內流通,存放在穀倉裡的餘糧便很多。糧食堆積,資產受損,於是他用糧食換地,結果地少糧多,地價開始上漲,村裡人開始抱怨-王二在“吵高”地價。

再來看我們現在房價以及投資。現代人假設有一筆閒置的資金,他們不願將錢閒置,而是想要一種安全的穩定的投資。於是便出現買房投資的現象,這便體現了人們的經濟決策。

但再深入地去思考問題,會疑問為什麼造成“炒房價”呢?難道人們認為的最好的投資方式竟然是買房?由此可以發現經濟體系出現了缺陷,國家是否應當採取措施,帶頭尋找更好的投資方式,有效地配置資源,緩解房價,達到一定的效果?想要改變王二村裡的高地價,可能需要一條通往山外的道路,那麼高房價的解決方法便是有更好的投資渠道。

這本書用的最多的是類比的修辭手法,如此便能直接了當,幫助我們直觀的體驗經濟與政治,國家與個人之間的關係。

王二的故事3

某地發洪水,道路被阻斷。裡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進不來。不久,就有不少人家斷炊了。

王二是個開糧店的,所以手裡有點糧。王二決定施粥行善,解決災民一時的困難。王二面臨的問題很現實也很嚴峻:有1000個人需要吃飯,但是王二隻有供100個人吃的糧食。

王二為此事感到很苦惱,100個人的糧食分給1000個人,給誰不給誰?王二的兒子學過一點入門的經濟學,覺得此事很容易。他說:“爸,需求曲線向下傾斜,價格越高需求越少。最好的方式是,你不應該施粥,而是應該賣粥,賣給出價最高的那100個人。這樣事情不就簡單了?大家不用排隊,也不用打架,你也不用操心分給誰不分給誰,看不見的手都替你搞定了,人家亞當·斯密幾百年前就把這件事情想通了。你看,還是學點經濟學有用吧?”

王二覺得此事不妥,說:“你這不是讓我賺黑心錢嗎?而且,這樣一來,最後粥不都給那些富人買去了,窮人不就只能捱餓?”

兒子的回答很簡單:“爸,你怎麼就想不明白?你不賣高價,別人拿去之後,照樣能轉手高價賣出去,最後還不是一樣?這就叫‘黃牛’。再說,你賣粥的價格公開透明,又沒有公開歧視窮人。窮人要是真餓了,一樣也會願意出高價;不出高價,說明人還沒有餓到非吃不可的地步。你不用覺得有什麼不安的。”

王二還是覺得不妥,說:“我還是按先來先得的順序免費施粥吧。這樣,我覺得更公平一點。”

王二的兒子立刻說:“爸,這一點也不公平!憑什麼先來的就是最需要喝粥的?先來的都是時間寬裕的。而且,這樣會造成很大的浪費。許多人都要排一晚上的隊,這不是浪費時間嗎?最後,你還是不能阻止人拿到粥之後再轉手賣掉,最後粥不是還會落到願意出高價的人手裡?你想違背經濟規律,最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增加麻煩。”

王二說:“麻煩就麻煩吧,我覺得先來先得更合理,你別再多說了。”

每年到春運時,火車票該不該漲價就成了一個熱門話題。需要看明白的是,火車票票價問題實際上是有限的火車運力如何在人群中分配的問題。有1000個人想坐火車回家,鐵路系統卻只能提供800個座位,讓誰上車誰不上車就成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事實上,對供不應求這個基本矛盾,火車票的分配是不存在完美的解決方案的,因為無論怎麼解決,最後都會有200個人不能坐火車回家。任何覺得自己有絕妙方案解決車票問題的人恐怕都得虛心承認,其實不存在絕妙方案。

面對供不應求的情況,最經典的解決方案,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是正確的解決方案,就是提價。物以稀為貴,火車票少,所以貴,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所以那些主張提價的建議是完全有其合理的一面的。

但我們必須意識到,火車票提價是有分配後果的。這裡面有兩層不同含義的分配後果。如果整個人群的收入是完全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只是他們坐火車回家過年的意願,那通過提價,可以有效地讓那些最想坐火車回家的人最終買到票,這樣的分配後果恐怕無可厚非。問題是我們的人群收入不完全一樣,有些人很有錢,有些人一般有錢,有些人沒什麼錢。

在我們很輕鬆地提出通過價格手段擠出200人的時候,我們必須意識到,這被擠出的200人不會是一個隨機的群體。因此,第一層次的分配含義是,通過提價,我們擠出的是否恰恰是社會裡的弱勢群體?這就像王二所擔心的,如果他讓出價高者得粥,會不會最後沒粥吃的都是窮人?

還有就是,即便那些最終買到票的人,提價之後,他們都必須付更多的錢才能回家。因此,提價的另一個分配含義就是,乘客要給鐵道部交更多的錢,才能獲得與過去相同的服務。和王二一樣,鐵道部確實得面對是不是在賺黑心錢的問題。

因此,反對火車票提價的人也是有理由的,而且他們的理由在任何意義上也不比支援提價的人更弱。

有人會說,等等,反對提價的理由似乎適用於任何商品,難道說任何時候提價都得考慮分配後果?從某種程度上說確實如此,這也是通貨膨脹是經濟面臨的一個大敵的原因之一。不是所有人都會在通脹的時候受損,通脹對低收入群體的影響更大,所以通脹往往會導致嚴重的政治後果。但應對通脹的辦法當然不應該僅是限制提價,而是從根源上消除通脹,比如說收緊貨幣。

回到春運火車票的問題,春運火車票至少有4點使得它很特殊,使得它不同於一般商品。一是春運回家的需求是一種彈性很小的需求。雖然說春節回家是一種剛性需求恐怕過度了,剛性需求是指人們會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滿足的需求,但一般人大概都會同意,春節團聚對中國人來說很重要,因此不會因為票貴一點就不回家。這意味著,如果通過提價來抑制客流,那價格必須提得很高才可能奏效,這就加劇了前面提到的分配後果問題。

二是春節回家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回家或者不回家。房子也是必需品,但房子貴了,你還可以選擇買得小一點,住得遠一點,而不是完全沒有房子住。回家不一樣,你不能選擇回一半家,只能是回或者不回,因此,火車票提價和比如說居民用水提價的後果是不一樣的。居民用水提價的結果是所有人可能都會少用一點水,最後達到節水的目的。

火車票提價的結果是硬硬地用價格擠出200人,而不是說1000個人每個人少坐20%,這還是加劇了前面說的分配後果問題。三是鐵路的供給對價格不敏感,不論是短期還是長期。正常的商品,如果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很快供給就會上來,然後把價格拉下去,因此價格的上漲是一個有效的'訊號,可以拉動供給。

鐵路是個壟斷部門,鐵路運力的增長恐怕和價格沒有直接關係。四是春運票價的水平並不直接影響效率。水價定低了,會造成水的浪費;電價定低了,會造成電的浪費;春運票價定低了,不會造成運力的浪費——沒有人會因為火車票便宜就多坐幾次火車的。

王二的故事4

王二家裡很窮, 一天他上山砍柴,發現了一條受傷的小蛇,王二把它帶回家養,小蛇長的很大了,可以獨立了,王二就把小蛇放到山下的大洞裡,天天去看他,一天王二去買菜,看見牆上貼了一張紙,便走過去看,上面寫著:王后病了,只有蛇眼才能治好王后的病,若是誰能獻上一隻蛇眼,國王給他重賞,王二聽了非常高興,就到那個山洞裡,對蛇說了這個事情,為了報答王二的救命之恩,忍著痛讓王二挖了一隻眼睛,王二把眼睛給了國王,國王賞給他許多金子,王二很高興,王二現在能住豪華的宮殿、穿金銀絲做的衣服、吃肉、喝酒,一天國王又通知說:國王生病了,只有蛇心才能治病,要是誰能獻上一顆蛇心,國王給他重賞,王二知道了 ,又去問蛇要,把事情告訴了蛇,蛇想這不是要我的命麼?蛇說:“那好吧!你進去取吧!王二剛想進去,蛇就把王二給吃掉了。

這就是貪財喪命的結果,大家可不要向王二學習哦!

王二的故事5

走進煙臺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龍達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一種別緻的場景展現在眼前:假山、池沼、花草、樹木、涼亭、碑石、山泉。無處不體現出企業掌門人的性情。

現年55歲的美籍華人王厚堂,經過十幾年打拼,他所經營的龍達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固定資產已達3000多萬元,在同行業中頗具影響力。然而,王厚堂的創業卻是從一輛腳踏三輪車起家的。

靠的就是一股憨勁

“你成功的祕訣是什麼?”筆者探問。“要是非總結一點的話,可能就是我有一股憨勁吧。”王厚堂淡淡地笑了。

王厚堂19歲高中畢業後,回老家務農。1971年底,他被安排在一家自來水廠當工人,從此他把在農村幹活時的憨勁帶到了工廠,刻苦學技術學文化,他的苦幹實幹精神鋪就了其成功的基石。

1984年,他放棄了當時很“吃香”的汽車駕駛員的工作,與朋友一起建立了一家扳金廠並任廠長。開始時工廠“一窮二白”,車間是露天的,辦公室是草棚子,唯一的運輸工具是一輛三輪車。

不過,王厚堂不服輸,他市內市外來去匆匆,幾個月中行程二萬二千多公里,奔赴各廠家招攬業務,最終承建了一座300噸冷庫的工程。從開工的第一天起,他吃住在工地,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冷庫在3個月內保質完工,提前交付使用。

也就是這種憨勁,使得王厚堂在創業初期就收穫了果實。這一炮打響之後,企業的知名度一下子就得到了提高,加之良好的服務、各項安裝業務和扳金加工活接連不斷,經濟效益也提高很快。

與水結緣二次創業

除了憨勁,王厚堂還頗有靈勁,他善於捕捉機會,與水結緣就是一例。

“與水結緣,其實也挺偶然的。”王厚堂說,下海兩年後,一份節能雜誌上刊發的介紹矽酸鹽被膜水處理技術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他。他馬上意識到這一新事物將會大有前途,繼而產生了與之合作的想法,於是他當即派人去詳細考察了該技術的應用情況與效果。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掌握了這門技術後,又研製成功了填補國內空白的YSW系列矽酸鹽被膜自給器。該裝置集除汙與新增矽酸鹽被膜緩蝕劑於一體,實現了一機多用,佔地面積小,可操作性強,無需化驗員進行水質分析化驗,只要鍋爐工用試紙測一下水的PH值即可確定是否需要加藥。這一專案先後獲得省、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列入國家星火計劃。

1993年,王厚堂在煙臺開發區科技園購地2萬平方米,建設新廠區,成立了煙臺龍達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王厚堂的事業漸入佳境。

“一個雞蛋的家當,人家一巴掌就能把你打個粉碎。要站穩腳跟,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把企業做大做強。”回顧自己的創業歷程,王厚堂道出了他的感悟。

談到未來的發展,王厚堂說:“我還得再上一個臺階,我要打造一個百年的品牌。”

老闆原是“武林掌門人”

見過王厚堂的人,都覺得他很儒雅。王厚堂說,不管是管理企業還是日常生活,他都深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

王厚堂的雙手結滿了厚繭,那是因為他自幼習武。王厚堂師出名門。素有“煙臺武林第一人”之稱的“二林派”創始人林世欽先生,上世紀40年代是紅遍重慶的全國散打冠軍,其徒弟李英奇精通武術理論,擅長鐵砂掌。1997年李先生去世前當眾宣佈,王厚堂為其第一大弟子,因此王厚堂名副其實地成了“二林派”的第三代掌門人。

習武也習文。爺爺是私塾老師,喜愛琴棋書畫,王厚堂繼承了爺爺的雅緻。在他的辦公樓裡有一間專供練習書法的書房,他幾乎每天都要在這裡練習6個小時以上。如今,王厚堂已經小有名氣,他的書法曾獲北京書法比賽一等獎。

王厚堂1998年加入美國籍,現在是美國國際羲皇藝術家協會的會長。他說:“我的故鄉在中國,走到哪兒都有濃濃的中華文化情結,現在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更應該為弘揚中國的文化和促進國際間的交流盡一份力。”

王二的故事6

大楊是農民,他種了不少香瓜,沒想到豐收時連降大雨,這一下雨,收瓜的都不來了,大楊只好趕著驢車去城裡零售,可賣不出去多少,照這個進度,瓜得扔一大半。

大楊正在發愁,同村的王二來了,這王二學過幾天獸醫,腦子很活。他問大楊為什麼不便宜點賣,大楊嘆氣說,便宜就更沒人買了,一便宜都懷疑瓜不好,這樣下去,瓜都要熟過頭了。王二想了想說:“這樣吧,明天我跟你去賣。”

大楊苦笑:“你去也好,我不讓你白忙,給你提成。不過明天我有個親戚結婚,你自己先去賣一天,後天咱一起去。”王二說好。

第二天晚上,大楊回到家,不一會兒王二趕著驢車回來了,他把錢袋子扔給大楊,說:“今天賣了四車,不賴吧?”大楊喜出望外,他自己一天還賣不了一車呢,這小子怎麼能賣出去這麼多?王二卻賣起了關子:“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一大早,兩人摘了一車瓜往城裡趕。到了城裡,王二把驢卸了,然後拿出一根獸醫用的針,灌了一管藥水,給驢打了一針。大楊不解:“這驢沒病,打什麼針?”王二說:“這就是賣瓜的訣竅,你瞧好吧。”不一會兒,驢晃了晃栽倒了,王二大叫:“我的驢啊,怎麼就要死了呢?我的瓜可怎麼賣啊?”大楊明白了,悄聲問:“你給驢打的是麻醉針?”王二點點頭。

很快,人們圍了過來,王二給大家講,這驢早晨還好好的,不知怎地突然就倒了,“我得趕緊回家給驢看病,瓜便宜賣了,一塊八一斤,多好的瓜啊!賣這價可惜了。”

不少人圍攏過來買瓜,人們互相轉告:賣瓜的驢病了,他的瓜不賤賣不行了,這回能撿大便宜!很快,一車熟過頭的瓜被一搶而空。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