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熱點 > 感受是自己的

感受是自己的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感受是自己的,在生活中,每一天我們都在感受著自己的感受,只是我們沒有去留意,我們做很多的事情都會考慮自己的感受,這也是我們生存的法則,以下感受是自己的。

感受是自己的1

一個人,心越靜,身體越柔軟,能夠感知和捕捉到的東西就越多。而當我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真實狀態,也能夠感知到外界人事物的狀態的時候,我們就能夠以最適宜的方式作出反應,從而生活。

感受是自己的

1、健康就是“平常”,“中和”

整個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就像是一個巨大的交響樂,跟天地這個大的交響樂一起走,走得平常中和,這是健康的標準。生病了,其實就是給老天踢出去了。

所以,病在古代叫做“失常”,病因叫“失節”,或者“失勢”。

那什麼叫健康呢? 健康就是“常”。

健康不是說你面色紅潤,精神飽滿什麼的,不是這些東西,也不是肌力多少,心跳多少……

“常”是什麼東西?與自己、與社會、與這個大千世界處在相對和諧的關係中,能跟著自然的節奏玩,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天氣熱,別人都出汗,你也能出出汗;別人走兩個小時不累,你也能走得動。但如果別人都怕冷,你還覺得熱;別人都困了,你半夜三點還睡不著覺,其實已經開始跟不上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健康的,這已經病得不輕了。

中醫眼中的病有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神”病。神散,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這是一種。請搜公號經絡疏通關注,百萬大號疾病搜尋

敏感,容易被外界引動,動心、動情、動欲,自控力差,這是第二種。

平常生活中,睡不好,易驚醒,怕吵,怕黑,怕鬼,這是神弱。

神病嚴重了,形神分離,心口不一,表裡衝突,你跟自己不在一起了,言不由衷,甚至喜怒哀樂發不出來,或者發之太過。

比如說,現在很多綜藝節目都屬於“太過”,目的就是渲染、挑動情感爆發,製造痴迷粉絲,容易亂神。

還有“不及”。你該高興的時候卻要壓抑一下,習慣了,就真的高興不起來了。

太過,不及,都是失常。

“當其時而無其氣”,也是失常。該高興的時候突然哭了。原本是傷心的,卻強迫自己堅強,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情況,這是反常。

什麼是健康?健康就是“平常”,還有“中和”。

所以,學了中醫就知道,“祝您天天平常”是最大的祝福。

感受是自己的 第2張

以前老師教給我一個看病的訣竅:一個病,西醫不知道是什麼,中醫也看不出是什麼原因,你也不知道怎麼治的時候,怎麼辦?調常。

每次病人來複診的時候,要問他的生活狀態,吃喝拉撒睡,這才是中醫看病的基本指標。吃得好嗎?睡得好嗎?動得好嗎?拉得好嗎?出汗正常嗎?尤其是慢性病,把他的這些基礎指標調到正常了,就意味著生機恢復,氣機趨常,這個時候,人體本來的生命力,就能把這個病給化解掉。任何病都是這樣。

現在有一個很大的誤區:有病就要根治,不停地治,一直治下去。因此,病人甚至整個家庭會忘記正常的生活,沒有運動,沒有生活,沒有娛樂,沒有戀愛,什麼都沒有,只剩下緊張、焦慮地跟病魔做鬥爭。

這是什麼?失常。你的鞦韆正在被人為擾亂,甚至停擺!這種情況,即使你有資源,能找到全世界最好的醫生,也是沒用的。一個人要康復,必須進入真實有序的正常生活中,與萬物共沉浮、互交感的狀態裡,才能把病慢慢化掉。 請搜公號經絡疏通關注,百萬大號疾病搜尋

所以關於養生和調理,真正重要的是儘可能地去找讓自己安心和舒服的狀態。健康人也是這樣,要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方,與合適的人,以合適的方式,做合適的事,這個就是養生。佛法裡叫“正行”“正業”。

感受是自己的 第3張

2、一切病先是神病

中醫認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後是氣病,再到血病,最後才到什麼呢?形病。疾病先從生命無形的部分,即從精神、資訊的層面開始出問題;第二個階段,到氣的部分,能量格局和執行規律發生紊亂;第三個階段,到有形的疾病層面。

很多人的病,其源頭是某種很大的煩惱,很大的怨恨,或者很多他們無法解決的困惑,很多時候,病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去面對、澄清、解決。

為什麼儒、釋、道這麼重視“慚愧”、“反省”、“懺悔”,先得覺察到自己錯了,才有“知非即離”的可能。心念一轉,神氣也就轉了,生命列車的方向也轉了。

當一個人的身體有大病的時候,已經是生命列車的方向錯了很久了。但有一點一定要記得,信念隨時有機會轉回,信念一轉,神氣隨時有機會修正。

很多人對自己的生活、內心狀態、身心感受無知無覺,卻指望通過吃一把綠豆、幾根草藥就能改變很多。這個對簡單輕靈的小雞、小鳥還行,我們這麼大、身心這麼複雜的人,要靠它來改變,不那麼容易。除非你是非常乾淨的肉體、非常清淨的心靈,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否則,一把綠豆是調不動你的,一包湯藥也不太容易做到。

《黃帝內經》裡有一段對話。“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黃帝問岐伯,當一個人形體破敗了,氣血也耗幹了,治療就很難見效,這是為什麼啊?

“岐伯曰:神不使也。”病人的神氣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醫生也沒有辦法調動了。

黃帝接著問,什麼是神不使呢?岐伯回答:“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壞神去,榮衛不可復收。何者?嗜慾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馳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這段話大家慢慢玩味,為什麼現在病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好治,可以從這裡找原因。

一切的`源頭,在於無形的思想、精神,然後才有了能量,然後才化生為物質。所有的病,或者說這個世界的開始,都是這麼來的。

感受是自己的 第4張

3、真正的養生,是去感受自己

當一個人用自己的感受生活的時候,是從他的內心出發,原點是自己,沒有錯位。

現代人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什麼呢?我們去求一個東西、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總是有很多遠大的發展計劃,一直思考,想得很遙遠。或者關注一個明星,念念不忘。不停地看這個看那個,或者不停地講話,不停地做事。

我們以外物為原點,那就會失去對當下的自己和周圍的感受。這個狀態在中醫叫什麼呢?是“形神分離”。

打坐安靜的狀態是什麼呢?是《黃帝內經》說的“形與神俱”,或者“身心合一”。

現在講營養,要吃得好,早上一個蛋,晚上一頓肉,這樣對不對呢?

小時候我們都燒過爐子,爐火的大小決定了你應該往裡面加多大的柴火,道理很簡單吧?那麼,為什麼我們在吃的問題上就不明白這些道理呢?你的爐火明明很小很弱了,已經沒有什麼消化力了,煙道也都堵住了,大便不通,汗也不出,也沒運動,你還吃牛排,還喝牛奶,只會增加肥料和堵塞,把爐火壓滅。

這些道理不需要通過學習醫學知識就能明白,都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常識,要在生活當中去體會。體會吃什麼東西有什麼不同的感覺,有知有覺地去生活,吃了某個東西你感到不舒服,哪怕吃到第十次你才發現,也是有知有覺的開始。合適自己才是最好的,不是去外面尋找一個外在的統一標準。

所以,在生活中要養成用心的習慣。去感受自己、觀察自己,然後至少知道:

吃了什麼東西舒服,什麼東西不舒服;

跟誰在一起舒服,跟誰在一起不舒服;

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會比較安心,或者反之,會睡不著、糾結和難過。

生活中時時刻刻留意觀察自己,就可以時時刻刻調整自己,這是真正的養生。

4、調柔身心

《黃帝內經》對養生和養神還有一個更高的要求——“恬淡虛無”,接近道家、佛家成就者的狀態。

“恬”是安靜、安然的意思,帶著放鬆的、微微的甜美。而電視劇裡常見的大喜大悲是相對偏執、失中、失守的狀態,不是一個平常的中和狀態。

這個“恬”如果換成“甜”,即“甘”的意思,中藥有一個原則叫做“甘以緩之”,意思是所有的藥,只要是甜的,比如甘草,就能讓人的精神、身體的運轉,包括人看待問題的方式及態度柔和、緩和起來。

現在很多病,源自缺乏“緩”,比如神經衰弱、焦慮症、躁鬱綜合徵等,都是這個時代常見的,其實是大家陷入了一種太快、太急了的精神心理生活狀態。

太急了,神就飄在外面,氣機也浮動不定,既緊且亂,生理功能也就跟著失調了。

“淡”是什麼意思呢?“不那麼在意,無可無不可,都可以。”於是就有了很大的空間,這樣也可以,那樣也可以;而不是有所期待,執著於目標,也沒有想要控制局面。

所求所想的少一點,有為的習性輕一點。佛法常說“自淨其意”,儒家講“思無邪”,道家說“為道日損”,都在講要簡單一些,樸素一些。

對身體差的人,我有個建議,不要學得太多太雜。現在不少人身心疲憊,但學習熱情很高,什麼中醫、國學、身心靈樣樣都不放過。無論是善意還是惡意,都是意,意最好不要動得太多。當身體弱的時候,神氣是不容易收住的。

從中醫養生,從道家、佛家來說,修心都是第一位的,因為那個時候你的身體像電子天平一樣敏感,一個想法湧動就會有很大的變化。

南懷瑾老師的書裡常常提到,打坐坐到比較細微的時候,你的一個念頭,身體都會有變化,都會有感覺,那個時候自然就不敢亂動念了。亂想亂看就會不舒服。

感受是自己的 第5張

5、精微感知力-虛己的功夫

人類的認知有兩套模式,一是元神,另一個是識神(現代會用心或腦來指代)。識神是邏輯思維、經驗判斷,偏於社會化,是由長期的後天教育、環境暗示、媒體引導,從外部世界載入而入,為“我”所用的認知模式。

前者是本能和直覺。中國文化裡常常提到的“心法”“悟性”,比如書畫、古琴、中醫、武術的高階,能夠達到“出神入化,物我一體”,都是在直覺和本能的層面講的。

《易經》裡有一句話:“《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中國古代的聖賢認為,對於天地萬物、宇宙人生的真正認識,非思維所得,非有為可近,乃是當心靈處於寂然不動的狀態,與天地宇宙相交感的時候,自然而通達一切。

通過傳統的訓練方法,靜坐、站樁、太極……讓我們慢慢學會不再過度依賴於五官和邏輯思維,用心直接就能體會當下的真實。

我記得大學碰到某些課實在沒意思,又不能離開,就坐在那裡玩:放鬆下來,把手指輕輕放在足三裡,放幾十分鐘,看看會發生什麼,這就是玩的心態。

“玩”,是傳統文化裡很重要的一個字,不少東西是在放鬆的狀態裡無意中體會到的,太用力思考,太有目標,往往會錯過。

手指放在那裡,剛開始沒感覺,穴位下面凹凹癟癟的,這就是“虛”;放一會之後,就開始“突、突、突”地跳,“經氣已至”,氣血開始感應了;過一會兒它自己就會慢慢地開始起伏、開闔。

它會不斷蓄勢,有時候,會覺得下面有力在向上頂,而到一定時候它會沿著胃經,順著小腿接通下去,通到腳脖子那兒,下不去了,為什麼呢?那裡是關節,這些地方不是太容易流通,而且容易存邪氣,所以要打通關節。

再放一會兒,它繼續蓄勢,“嘭”,通到腳底了。原來身體裡的寒氣啊,熱氣啊,“呼、呼、呼”地出來了。

等你的感知力越來越細微後,直接能夠知道。

我在大學畢業之後,每個週末就幫媽媽做艾灸,當時還幫一個老師灸。有一天晚上,印象很深,在他後背艾灸膀胱經穴位,做到某個點,感覺穴位裡就像有噴泉一樣往上湧,像是把懸空的艾條頂起來的感覺。

這種感覺,說明是實,“實則開”。人體內部有多餘的能量,自然會向外擴散。虛是什麼感覺?艾灸懸在穴位上有被吸進去的感覺。

後來,我發現如果自己足夠放鬆,拿著艾條的手會自己動,病人後背的氣場會在艾灸過程中變化,把你的手,其實是艾條引導到身體需要的地方。

這個狀態常常發生在雙方都很放鬆,艾灸師“虛己忘我”的狀態。如果艾灸師心不定,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目的性太強,雖然專注,但執著、用力,就感受不到這些了。

針也是這樣,學鍼灸,可以常常空出一個小時,待在房間裡給自己扎一針。紮上之後,靜心體會一下是什麼感覺?以前說的像扔一塊石頭在池塘裡,一層層的漣漪散播出去,自己身體哪裡堵塞、哪裡通利就慢慢知道了。

當你虛靜放鬆,沒有那麼多念頭、思想、情感、慾望、計劃和各種煩心事湧動圍繞時,自己的心就像一面相對乾淨的鏡子。

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在那裡,等著你來發現。你每天面對這個世界,每天都體會到一點新的,體會到像童話裡的那些畫面:哎,太陽爺爺今天是很開心的,花兒向我微笑,有隻蜜蜂飛過,好像有什麼事情要告訴我。

靜心體會自身己心,感受天地四季變化,花鳥魚蟲浮沉,意氣神體互感,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答案在這裡。

心之所向,即為夢想。

思維改變命運,智慧點亮人生!

成功就兩個字:行動!

感受是自己的2

別人的感受重要,還是自己的感受重要?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自己的感受重要。然而,之所以提問者還有困惑,可能是源於一些教導:要顧及別人的感受,要做個好人。

顧及別人的感受,與顧及自己的感受,看似矛盾,實則是一回事。但執行的順序不同,就會產生相反的結果。

如果你先顧及自己的感受,最後你會達到顧及到別人的感受,你會處於平衡;如果你先顧及別人的感受,最後你就會發現你既顧不了別人的感受,更顧不了自己的感受,你會處於失衡。

感受是自己的 第6張

原因很簡單。

首先,當你注重自己的感受時,你會依據自己的感受,為自己做出合理的判斷和選擇。

比如,餓了,你會找些吃的,你不會說,因為別人不餓,你就不吃;你害怕了,你會躲避,你不會因為別人不怕,自己就不躲。基本上,感受是你的一種直覺反應,對你自己有利,是你作為自己不同於他人的一種內在特質,也是真正的你的一種表達。依據自己的感受生活,你的生活會簡單而有效。

同時,當你注重自己的感受,瞭解自己的感受,並且尊重自己的感受後,你會更加理解別人的感受,你會接受對方感受與你不同的這一特點。

你會更容易允許別人注重他們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要別人來關注你的感受。當別人感受不好時,你也會根據你曾經的體驗,來選擇適當的安慰他的方法,但這時的你,仍然是基於自己有一個好的感受才這樣做。

你不會是因為他感受不好,導致你的感受不好而開導他。你是因為無論你感受如何,我感受很好,我想要你也同我一樣有一個好的感受而開導他。你會看到,同樣是開導,因為出發點不同,效果會完全不同。

感受是自己的 第7張

當然,有時根據你自己的感受,你也會看到對方不想要人開導,那你也要根據自己的感受選擇離開,讓對方獨處。你不會有負面的看法,認為討厭你,你只是根據你的感受知道他想要獨自呆一會兒。

第三,當你注重自己的感受時,你不再想要其他人來照顧你的感受,你會自己維護好自己的感受。

這就避免了我們生活中形成的一些怪圈:我顧及了你的感受,所以你也要顧及我的感受,如果你不顧及我的感受,那就是你不對。

這樣,每個人為各自的感受負起責任,生活中就不需要有那麼多的紛爭了。如果你不喜歡,你不需要指責,你只需要離開,同時你也不抱怨留下的人。這就像車來車往,有時相會,有時分開,然而不需要碰撞。這樣會形成比較和諧的人際關係。

當然,涉及到別人的時候,我們需要採取一些妥善的溝通和交流方式,而往往已顧及到自己感受的人,更有能力處理好與別人的關係。

並且,感受與情緒也是不同的,感受是內部化的,情緒是外部化的,與他人相關的,顧及自己的感受,不是要將情緒扔到別人身上,這是切記的,否則別人也會將他們的情緒扔到你身上。情緒也是屬於自己的,也應保留在自己這邊,用科學的方法加以化解。必要時,還是請專業老師指點一下為好。

感受是自己的3

如何照顧別人感受

劉墉在《螢窗小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得意人前勿談失意事,免得毫無反應;失意人前勿談得意事,免得予人傷害。”就是說與人交談要照顧對方的感受,不能信口開河、天馬行空。否則,不僅達不到說話的目的,反而會激起聽話者的反感。

有一個人請客,但過了約定時間很久,還有很多客人沒來,主人心裡很著急,“為什麼該來的客人還不來,真是的!”一些客人聽到了,心想:該來的客人沒來,那我就是不該來的4?於是悄悄地走了。主人看到又走了好幾個客人,越來越著急,連說:“怎麼這些不該走的又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聽,又想:如果走了的是不該走的,那我就是該走的哄!於是又走了幾個。最後剩下了一個客人。主人的妻子說:“你說話前應該先考慮一下,否則說錯了,就不容易收回來了。”主人說:“不是呀,我並沒有叫他們走啊!”最後一個客人聽了,便想:既然沒有叫他們走,那就是我該走了。於是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說話要照顧對方的感受,胡亂說話會讓別人聽了不舒服的。

即使是親密無間的朋友,說話也不能口無遮攔,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有些人之所以說話惹人惱,都是因為說話時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不將別人放在心上。

當你看到一位身材肥胖的女同事,大聲地詢問她:“喲,你又長胖啦?你老公都弄什麼給你吃,把你喂得這麼肥啊?”我相信,你的女同事心裡一定對你很不爽,說不定會立刻和你翻臉哩。

一位剛剛失去親人的朋友正處於悲痛之中,如果你冒失地說:“最近過得如何,開心嗎?聽說電影院上映了一部喜劇大片,要不要哪天咱們一起去看看。”想一想,此話一出,你的朋友會對你有什麼感覺?

新娘子在婚禮上穿了一件不太合適的衣服,聰明的人是不會去批評新娘的。如果你不注意場合,和周圍的人議論新娘子的衣服:“哎呀,她這身禮服剪裁真不錯,可就是顏色看著很不合適……”你的話不僅會讓當事人對你不爽,甚至就連旁邊的客人也會覺得你這個人不解風情,大煞風景。

所以,在與人溝通交流時,我們要善用同理心,要照顧對方的感受,在必要的時候,及時打住不該說的話。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做到照顧他人的感受,從而達到互動的目的呢?

1、說話要照顧對方的時間

你有時間天南海北侃大山,可是,對方不一定有時間聽。你的嘴巴有表達的衝動,可是,也要看對方的耳朵有沒有傾聽的衝動。與人交談,一定要照顧對方的感受,還要照顧對方的時間,看對方是閒暇還是忙碌。如果對方很忙,時間很緊張,那麼,你就閒話少說直奔主題,說話做到簡明扼要。你若不知趣,沒眼色,自顧自地海闊天空,根本不管對方是不是已經在頻頻看錶了,你仍舊意猶未盡,那就讓人討厭了。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在一些需要發表看法和見解的場合,你卻惜字如金,半天說不出一句話,或者,草草講幾句敷衍了事,也難免讓人覺得掃興,索然無趣。總之,是說得短小精悍、言簡意賅,還是說得豐富完善、論據充分,要取決於聽話人的感受和時間度。

2、說話要照顧對方的時機

一位老闆正在和客戶談生意。就在談得差不多的時候,這位老闆的朋友來了,並且毫不見外、聲情並茂地開始講自己剛才在大街上看到的熱鬧事。老闆使勁兒給他使眼色,要他不要繼續說下去了,可是,他仍然滔滔不絕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客戶有些不耐煩了,對老闆說:“你先跟朋友聊,咱們改天再談合同的事兒吧。”說完就走了。老闆的生意就這樣被朋友攪黃了。

雖然每個人都有情不自禁地想表達自己的願望,但如果不照顧對方的感受,不分場合與時機,很可能會引起對方的不快,有時甚至會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3、即使是正確的話,也不要過度重複

如果是一個怨天尤人的人,他每天對別人重複著同樣的話,那就是抱怨;如果是一個喋喋不休的家長,他每天對孩子重複著同樣的話,那就是嘮叨;如果是一個愛教訓人的領導,他每天對下屬重複著同樣的話,那就是說教……不管是什麼人,每天重複同樣的話,即使是正確的,即使是真理,聽話者也不會同情和接受,而只會無比厭煩。因為他們沒有照顧對方的感受,把對方的耳朵當成垃圾桶,給對方傾倒著沒有價值的廢話。

4、弦外之音更能讓人接受

一個小職員到上司家裡請求上司幫忙辦事。上司的太太很熱情地招待了他,給他端茶倒水,讓小職員感到很親切,竟然在上司家裡滔滔不絕地和上司聊起來。這時候,天色已經很晚了,上司的孩子要早點睡覺,第二天還要上學,上司的太太也已經很疲倦了。但是,小職員毫無眼色,仍舊熱情洋溢地說個不停。

如果這時候直接下逐客令顯然是不合適的,那麼,怎樣才能既照顧對方的感受,又能達到說話的目的呢?上司的太太是這麼做的:上司的太太到廚房去收拾了一下果盤餐具,然後回到客廳對先生說:“人家這麼晚來找你辦事,你趕快給人家想出解決辦法,別讓人家一直等著,這天都不早了。”然後,她對小職員說:“要不你再喝一杯茶吧,彆著急啊。”這個小職員聽了上司太太的話,當然懂得話裡的玄機,馬上起身告辭了。

5、把“但是”變成“而且”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批評或指責別人的時候,先讚美對方一番,然後來一個轉折“但是”,再開始批評指責,別人會比較能接受“但是”後面真正的語義。比如,很多家長都喜歡這樣批評孩子,以為這樣說會比較高明:“孩子,你最近的學習成績進步了不少,我們都為你感到高興。但是,如果你學英語能夠再努力一些的話,就更好了。”孩子在聽到前半句的時候一定會感到很開心,而聽到“但是”之後,他可能會立刻懷疑家長表揚的可信度。他很可能會認為,之前的讚揚只是為了後面的批評。

其實,如果我們想照顧到對方的感受,讓對方真心地接受,我們只要改變兩個字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只要用“而且”換掉“但是”就行了:“孩子,你最近的學習成績進步了不少,我們都為你感到高興。而且,只要你再努力一點學英語的話,你的總成績一定會更高的。”這樣說,孩子就會滿心歡喜地接受表揚了,因為後面沒有批評等著自己。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