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添丁燈籠有什麼講究

添丁燈籠有什麼講究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閲讀: 8.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添丁燈籠有什麼講究,添丁燈籠是一種傳統民俗,而掛花燈源於東漢時期,古往今來,一直流傳着豐富多彩的歷史故事。對於添丁燈籠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真正的瞭解,以下添丁燈籠有什麼講究。

添丁燈籠有什麼講究1

1、室內的燈籠要選擇小型的,不要太大感覺喧賓奪主,掛的位置不能太低影響視線和通行。室外門口的燈籠要選擇與門相對稱的燈籠,門大的選擇燈籠就可以相對大些,掛的高度參考門的最上邊,不要太低就好。

2、我國古代講究好事成雙、福祿雙全,掛燈籠也一樣,一般都要偶數,而不掛單數,掛燈籠一定是成雙的,中國人都是喜歡雙數的。而且不管是掛在大門還是陽台,一定要是2、6、8這些數字。因為俗話説好事成雙,福壽雙全,有老人説只掛單數的話,就容易引起家人感情不和睦,而且兩個燈籠要保持一樣高,距離適中。

3、講究對稱,要掛在大門兩旁,還講究掛南不掛北等。另外,每年春節時掛燈籠,講究的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再接着掛,古代對此一般是以“碰燈”的方式銷燬,即是將燈籠互相一撞,燈籠着火後銷燬。

添丁燈籠有什麼講究

春節為什麼掛燈籠象徵含義?

1、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綵,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裏,處處都有燈籠。除了照明以外,燈籠還有其他意義。由於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燈籠寓意十足,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

2、燈籠外貼的字可以根據主題活動靈活改變,比如結婚的時候,添丁的時候,做壽的時候可以變換不同的主題與之呼應。所以春節時候掛燈籠就可以掛上主題是春節的燈籠。隨着現在的發展帶明火的燈籠越來越少了,一般都是點燈或者LED之類的光源,既方便也安全。

3、春節掛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掛燈籠,傳統上認為有鴻(紅)運當頭的吉祥寓意,逢年過節掛的燈籠上,基本都是吉祥的圖案和祝福的吉祥話,加之燈籠的正紅色是硃砂的顏色,而硃砂是風水上講去邪擋煞效力極強的寶物。

添丁燈籠有什麼講究2

按新生兒年齡大小上燈

農曆正月十四,龍門縣永漢鎮鶴湖村敲鑼打鼓,鞭炮震天,該村的上燈儀式隆重舉行。上午11時許,在村長王志昌的主持下,上燈儀式正式開始。全村男子集中在鶴湖村祠堂裏,集體添香,祭拜祖宗;接着,由父母抱着村裏新生兒祭拜祖宗;最後,村民把點亮的紅燈籠掛在祠堂的橫樑上。

王志昌説,每年只要村裏有新增男嬰,都會在正月十三舉行上燈儀式,按照新增男嬰的數量,在祠堂裏懸掛相同數量的燈籠,意為向祖宗彙報族裏添新丁了,以示慶祝家族香火延續下去。掛在懸樑上的燈籠不僅畫有孩童,而且寫着“百子千孫”等吉祥語。

別看上燈儀式簡單,講究卻不少。王志昌告訴記者,燈籠必須由新生兒父母準備。以前,這些燈籠都是由村民自行製作,近幾年來,村民開始到外面買到各種別緻的燈籠。另外,傳統燈籠裏的火燭也改成了燈泡,免去了每天要往燈籠里加油的麻煩。

燈籠準備好了,懸掛時誰先誰後還有講究。按照慣例,代表着新生兒的燈籠按照新生兒年齡大小順序,依次懸掛。而且,上燈的時間必須在上午12時前結束。

在鶴湖村,上燈儀式早在1949年以前就已經存在,後來一度中斷,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村民們又開始延續這個習俗。

擺酒50桌宴請八方賓客

既然是慶祝活動,自然要熱鬧一番。當天,村裏除了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還要宴請賓客,讓全村人和客人都歡歡喜喜地度過這一天。這筆資金不是一個小數目,一般的做法是讓新添丁家庭象徵性地出點錢,其它全部由村裏統一支付。就拿鶴湖村舉行的這次上燈儀式為例,總開銷大概要兩萬元,但4個新生兒家庭每户只需交700元,其他所有開銷均由村裏出錢。

添丁燈籠有什麼講究 第2張

王志昌説,村民們都很支持,因為這是屬於大家的節日。為了慶祝村裏添丁,一些在外面打工的村民都會在當天趕回家,即使錯過了上午的儀式,也可以參加下午的宴會。昨日下午4時,在祠堂前的廣場就擺起了50桌,宴請全村村民。宴會上的菜式豐富,每桌必有10種菜,寓意“十全十美”。為了準備好這一餐,村裏特別安排了25位村民忙活了兩天。從購買食材、準備工序,到食物上桌,這25人都是自願免費幫忙。

在飽食一餐後,當晚村裏還會舉行焰火晚會,燃放價值總額達7000多元的鞭炮。

年輕人藉此瞭解家族史

王志昌説:“我們家族共有700多人,居住在村裏的有300多人。平時大家在外面忙碌,很難有機會聚會,但在上燈這一天,大家都會盡量趕回來。”正是因為這些民俗的存在,讓王家人即便走得很遠,也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鄉。

鶴湖村後有條山溝叫鶴坑,相傳祖先鑿湖取水哺育族人,因而得名鶴湖村。去年,該村村民自願捐款,加上村裏的公費共計20萬元,在村裏修建了自來水管,村民現在的用水方便多了。

龍門縣沙逕鎮到灘村農曆正月十四也舉行了上燈儀式,很多在外打工的青年都趕了回來,除了參加傳統儀式,還欣賞了村裏的“寶貝”——乾隆壬子科拔貢的祖先林三星夫婦的畫像以及7塊珍貴木雕匾額。村裏年長者給年輕人講述了這些有着歷史印記的畫像、匾額背後的家族歷史。

傳統儀式吸引眾多攝友

農曆正月十四,在龍門縣永漢鎮觀田村王屋村民小組的文佑王公祠,大門兩旁和柱子上貼滿了以上燈為題材的春聯,如“九陌連燈影,千門共日華”、“三陽開泰運,五世啟鴻基”、“寶桂庭前香陰月,王槐堂上綠籠燈”……該村有1000多人蔘加了上燈儀式。

添丁燈籠有什麼講究 第3張

上燈不僅吸引了本村人,許多外來人也前來參觀,一些攝影愛好者特地趕去拍照。昨日,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羅志明和一幫攝友一大早趕到鶴湖村拍照。羅志明説,他早就想來看看這裏的民俗風情,希望通過鏡頭讓更多人瞭解傳統文化。

惠州市民俗學者、惠州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林慧文説,上燈是客家的傳統風俗,已經有上千年曆史。儀式中滲透的是客家人注重團結、親情的理念,有着一定的教育意義。在外來文化的衝擊下,年輕人容易淡忘傳統文化,上燈這類儀式對於傳承傳統文化有着重要意義。

相關鏈接

新燈籠寓意添“新丁”

上燈(“上”讀賞,是“掛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喪”,為避諱又稱為“升燈”,是客家民間風俗。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就在祖祠上廳掛上一盞新燈籠(諧“新丁”)。“上燈”的'日期最早為正月初九,最遲為正月十九,但多為正月十五前後一兩天,必須在本姓本族老屋祖公廳舉行。

添丁燈籠有什麼講究3

添丁吉兆,送燈的含義

送燈又稱送花燈,漢族傳統民俗。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古老的漢族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還有的在元宵節送燈給逝去的長輩,以表達哀思和祝願。

送燈方式

將這些燈做好後,在日落星出前開始點燈。先送到祖靈位上,祈求祖宗顯靈保佑家人一年平安、生活幸福;再送到天地、灶神牌位上,以求神仙賜福家人;又送到倉庫、牛馬圈、井台、碾房等處,以求五穀滿倉、牛肥馬壯,打水平安、糧食常吃常有;最後送到大路口,祈求出入平安,家來四面八方客。

最後由每家的長房長子用筐挎着面燈和別的燈送到祖墳上。往祖墳送燈時,見到熟人不能説話,只能點頭示意,以示祭典祖宗的嚴肅、心情的沉重。到墳前點燈時,不能借火柴用,人們認為借火點燈意味着自家的日子過不起來,日子不紅火。給祖墳送燈如果使用蠟燭,則必須是紅色或黃綠色的蠟燭,忌諱點白色蠟燭。

添丁燈籠有什麼講究 第4張

因為白色蠟燭叫“大白杆”,忌點白色蠟燭是為了避免下輩子有“光棍”(即男孩子娶不上媳婦)之災。墳前一般送金銀燈,讓祖宗在陰間金銀常有、榮華富貴。將墳前金銀燈放好後,用事先帶好的油拌穀糠,將祖墳圍成四方形,西南角留一缺口為門,在門口放一盞鐵燈。

這時,在上風口將油穀糠點燃,立時形成一條火龍,俗稱火龍燈,意為祖墳有龍圍繞、守護,風水好,吉利。最後將門口的鐵燈點燃,為祖宗靈魂上西天大路照路。

文昌元宵送燈

文昌元宵送燈是一項漢族傳統民俗項目,到了農曆正月十五夜晚,人們掌着一盞盞花燈(花燈整個可見72個大小紅“喜”字和36個“壽”字。

在燈的正面還印有“招財進寶”,“連生貴子”等吉利的詞或思古幽情的人物風景畫),由一個“燈主”領隊,排成長龍,敲鑼打鼓,燃放炮竹沿村遊行,然後到離村不遠的公廟去,鞀燈掛在廟的內外,燈一掛好,人們便蜂擁而上去搶採花燈,據説,搶到了花燈便能發財,人丁興旺。

關於“燈主”的產生,還有一番講究,由於“燈”與人丁的“丁”諧音,人們把“燈”和“丁”聯繫起來,送燈有財丁興旺的意思,所以“燈主”是以村中有男孩,家景興旺的村民輪流當。主要負責籌備資金、聯繫演戲、跳舞、祭公、送公燈等事項。並且參加送燈的人家必須是生有男孩的家庭,才有權去送燈。

元宵除送燈外,還有跳盅盤舞、演木偶紅、瓊戲等文娛活動。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