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孩子有強迫症原是秩序敏感期

孩子有強迫症原是秩序敏感期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閲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有強迫症原是秩序敏感期,強迫症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精神疾病,它是一種以強迫症狀為主的神經症,而造成寶寶的強迫症。是由秩序敏感期引起的,來看孩子有強迫症原是秩序敏感期。

孩子有強迫症原是秩序敏感期1

説起「執拗」,媽媽們吐槽起來簡直了,下面的這些場景,你家孩子有沒有出現過?

@陌上花開:我兒子2週歲,明顯的強迫症,不管玩什麼都擺的整齊,給玩具排隊,自己排不好,有一點歪了,他也發火,脾氣太大了。

@艾倫:寶寶兩歲四個月,餅乾如果碎了,必須粘起來,如果你告訴他沒法粘回原樣,那好,準備接受他的嚎啕大哭吧,一邊哭一邊説粘起來,粘起來,無論怎麼解釋都是沒有用的……

@糖果果:寶寶2歲半,睡覺就要固定的那兩張被子(米老鼠毛毯和猴被被),其他都不要!無論多熱都要蓋這個!

@蓉蓉:我家寶貝快3歲了,典型的認鞋子,拖鞋都已經短得沒法穿了,就是不肯換。最近兩個月特別在意鞋底是否乾淨,一天得看好幾十次,而且還要看其他人的鞋底。

如果你家裏也有這麼一個執拗、愛對着幹的小魔孩,那麼恭喜你!你的小寶貝長大啦,進入到了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terribletwo!

強迫症?原來是秩序敏感期!

孩子有這些類似“強迫症”的表現,其實,是因為他們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有了主見,通常也被稱為秩序敏感期。

寶寶的秩序敏感期,還會表現為這樣的三個階段:因為秩序的破壞而哭鬧,秩序一旦恢復就會安靜下來;為了維護秩序而説“不”,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為了維護秩序而固執,要求一切重新開始。

寶寶“固執”的這個階段,可能是爸媽最為苦惱的時期。

秩序敏感期,對培養安全感很重要!

寶寶在秩序敏感期的表現,有時會讓爸爸媽媽覺得“不可理喻”,但事實上,秩序敏感期對孩子至關重要。

孩子有強迫症原是秩序敏感期

蒙台梭利提出,在幼兒的九大敏感期當中,秩序感是人的第一需要,它影響着一個人一生的習慣和品行。

對於我們的寶寶來説,秩序感是一種心靈需要,當它得到滿足的時候,就產生了一種自然的快樂,從而形成安全感。像是形影不離的小熊玩偶、一成不變的睡前程序、進門必須由爸爸開門等等,一旦這些秩序被打破,寶寶就會焦慮不安,不知所措。

渡過秩序敏感期,爸媽這樣做

1、順着但不慣着

在不觸碰原則的時候,順着寶寶就行。

玩具要放指定的位置?好,順着他!

需要指定的人來幫忙洗澡?好,順着他!

需要他來按電梯?好,順着他。已經有人按了怎麼辦?那就再做一次吧。

尊重寶寶的秩序,也是就是最好的辦法。

當然,順着並不是慣着。對於不能妥協的原則性問題,不能滿足的“秩序”,爸爸媽媽可以靈活變通,温暖的擁抱、耐心的解釋、轉移注意力、尋找替換目標等等都是可行的辦法。

2、讓寶寶有選擇權

孩子執拗説“不”的時候,爸爸媽媽也可以參照大多數人的經驗:給寶寶定一個大致的規矩範圍,在這個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寶寶可以有選擇權。這樣既可以保護寶寶的自主性,又不會使他過分放縱,造成以自我為中心。

如果寶寶要做的.事超出了這個範圍,媽媽可以温和但態度堅決地制止,並且告訴寶寶“媽媽是愛你的,但這樣做是不好的。”(這個方法具體怎麼做,可以參考這篇:孩子不聽話只會吼?這位爸爸一招讓孩子笑着做事!)

所以説,寶寶的強迫症,只是成長中的一個階段,總會過去的,爸爸媽媽不需要擔心,也不要給孩子貼上“無理取鬧”、“固執”的標籤,聽他的就好啦。

孩子有強迫症原是秩序敏感期2

1、孩子強迫症的原因

1、遺傳因素

患者近親中的同病患率高於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患病率為5~7%。雙生子調查結果也支持強迫症原因與遺傳有關。

2、精神因素

上海調查資料中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長期思想緊張、焦慮不安的社會心理因素或帶來沉重精神打擊的意外事故均是導致強迫症原因。

3、社會心理因素

諸如由於工作生活環境的變遷,責任加重,處境困難,擔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於喪失親人,受到突然的驚嚇等等。有些正常人偶爾也有強迫觀念但不持續,但可在社會因素影響下被強化而持續存在,從而形成強迫症。

4、器質性因素

臨牀上昏睡性腦炎、顳葉挫傷、的病人可見強迫症狀。而外科治療顯示切除尾神經束邊緣腦白質對改善強迫症狀有效,提示與上述部位的功能有關。此外,個性特徵在發病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着類病人往往有做事古板、井井有條、過於嚴肅等特點。

孩子有強迫症原是秩序敏感期 第2張

5、強迫性格因素

有強迫傾向的人,一般都存在過於追求完美與理想主義的傾向。一般來説保持對自身與周邊環境的嚴密控制,注重細節、做事認真、對自己要求過高、講究秩序,一旦事情沒能達到要求,強迫傾向就開始表現出來。

2、孩子強迫症的表現

1、強迫計數

不可控制地數台階、電線杆,做一定次數的某個動作,否則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數起。

2、強迫洗滌

反覆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總擺脱不了“感到髒”,明知已洗乾淨,卻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3、強迫聯想

反覆聯想一系列不幸事件會發生,雖明知不可能,卻不能剋制,並激起情緒緊張和恐懼。

4、強迫儀式動作

在日常活動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動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並按固定的規律放置,否則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5、強迫檢查

通常與強迫疑慮同時出現。患者對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覆檢查,如反覆檢查已鎖好的門窗,反覆核對已寫好的賬單,信件或文稿等。

6、強迫回憶

反覆回憶曾經做過的無關緊要的事,雖明知無任何意義,卻不能剋制,非反覆回憶不可。特例;大腦反覆出現歌聲,歌聲甚至可以調節,可以隨外界的歌聲而改變,影響注意力,精神狀態。

3、如何治療孩子的強迫症

1、行為療法

當孩子的強迫症發作的時候,可以促使其有意識地用手腕上的橡皮筋來彈自己,從而剋制強迫行為,通過外力的作用來阻止強迫症的發作。從國外現有的資料來看,一般認為參與示範比被動示範的治療效果更好一些。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但是監督者,更是整個事件的參與者。

2、森田療法

森田療法是治療強迫症比較好的方法,“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不治而治,事實為真”是森田療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確地理解“順其自然”這四個字則是治療是否有效的前提條件。

3、認知療法

認知療法要求患者在家長的幫助下認識到頭腦中這些不合理擔心的錯誤性。但因為長期以來的恐懼已經深入到潛意識中,所以想要一朝一夕改變,並非易事。《腦鎖》這本書是專門通過認知來解決強迫症問題的,可以參考。家長和孩子應該結成戰略同盟,在家長的監督和指引下,共同從改變一點一滴的小習慣開始,結合行為療法的相關技術,改變舊習慣,建立新習慣。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