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父母不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父母不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閲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不要做的事情有哪些?有些父母把管教孩子看成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而放棄了管教孩子的天職,做了很多不應該對孩子做的事情,給孩子造成了一定傷害,下面講講父母不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父母不要做的事情有哪些1

第一戒:不要在孩子身上貼標籤

大人有時常在言行中,會罵小孩“白痴”、“懶的跟豬一樣”……等等負面的批評話語,這些負向評價的語言一次次的進入孩子的腦海中。

久而久之,他會對自己產生負向的自我認知,而這樣的自我認知一旦固化這些標籤就像揮不出去的魔咒,一生一世的牽引着這個我們心愛的孩子。

愛他就不要傷害他,我們怎能以此魔咒來牽引我們嘔心泣血想要撫養成人的孩子呢?

第二戒:不要過度保護

過度保護的孩子就像生長在無菌室裏的小孩,一旦走出無菌室,難免疾病連連,我們的寶貝也是一樣,過度保護,使他無法在自然的社會狀態下自我學習成長,有一天,他離開了父母的保護傘,他才發現社會怎麼是這樣?

怎麼跟在父母身邊時不一樣?如此過度的保護,豈有益於我們心愛的寶貝?

第三戒:不要無端懷疑

有時,我們在一件事還未查明之前,就時常一口咬定是我們最愛的孩子乾的好事,恐嚇威脅要他承認,但是經常事後發現我們錯了,然後再以十分愛憐的姿態。

想要博得孩子的諒解。而這種無端懷疑的不幸,卻幾乎是每次發生事端時一再上演的戲碼,被懷疑的孩子,他能去相信誰?

父母不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第四戒:不要嘮叨不休

“你要孩子討厭一件事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的對他嘮叨不休。”嘮叨是精神上的疲勞轟炸,任何人都不願被人念個沒完沒了。

最好的方法是改用其它方式來管教,丟棄嘮叨的舊手段,嘮叨只能把父母的情緒發泄給孩子,讓孩子也感染這些情緒,而他無處發泄,只有發展成一些適應不良的行為了。

第五戒:不要恐嚇賄賂

如果你常説:“你作業再沒寫完,我就把你打死。”有一天他一定會發現,他作業沒寫完,父母不可能真的把他打死;或説:“你趕快把作業寫完,我就給你十元。”有一天,你要他做事時,他可能就開始跟父母談條件。

恐嚇只會破壞親子之間的關係,讓他感受不到父母親情之所在;賄賂則會使得孩子變得更功利,只要有利才願做事。

第六戒:不要讓孩子揹負罪惡感

不適當的責罰,或給孩子在心理上造成罪惡感,孩子將揹着沉重的罪惡感走在人生的道路,他怎可能創造美好人生呢?要糾正孩子的錯誤時,把事實説出來就好,不要因此而批評到其人格,多説一些中性的語言,避免替孩子製造心裏的'負擔。

第七戒:不要和孩子鬥氣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愛他,為了孩子將來好而拉他拔他,有時,拉之不起,拔之不動,輕則慪氣,進而鬥氣,親子之間迷漫着一股低氣壓,相見不如不見,這真是何苦?

孩子有的是時間和精力來與父母鬥氣的,穩輸的父母親,還是儘可能以諒解和同情來對待成長中的寶貝吧。

父母不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第2張

第八戒:不要拔苗助長

時下孩子在父母親“輸人不輸陣”的觀念下,要孩子學這個,學那個,也不管孩子的成熟度,一切又要速成,讓一個剛在成長的孩子揹負太多成長的重擔,快樂的成長過程變成喘不過氣來的夢魘,拔苗又豈真能助長?不如讓孩子自然的成長吧。

成長是需要時間的,父母親最重要的是為孩子提供一個適合的成長環境,而不是替代孩子長大。

第九戒:不要在孩子之間比較

我們對個別差異都能朗朗上口,可是我們又常常説鄰居的孩子考一百分,然後以鄰子做榜樣,也要孩子考一百分。而今而後,每件事都把孩子和別人放在一起比一較,獎優懲劣,這不是在破壞孩子的自尊麼?一旦孩子自尊心起裂痕,傷心的又是誰呢?

第十戒:不奢求,不強制,也永不放棄

對孩子,父母給予合理的期待,而不做太多的奢求,給予適當的導引而不做過分的強制,同時不管情況是如何的糟,對血脈相連的寶貝,無論如何都不能輕言放棄。

教養一個出色的孩子,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那是父母付出了多少的愛心、耐心,經過多少成長的試煉之後,才能造就一個經國濟世的人才。

父母不要做的事情有哪些2

一、過度寵溺

常常看到很多家庭,大人全都圍着孩子團團轉,孩子則對大人呼來喝去的;即使孩子在外面闖了禍,大人也會選擇維護而不是責罵。這種毫無原則的寵溺,最終只會讓孩子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別人都該順着他的意思,自私自利。

溺愛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優越感,過度驕傲,受不了挫折,也很難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你以為的“愛”,其實是傷害孩子的一把利劍。

二、過度包辦

前幾天一檔相親節目在網絡上大火,亮點是讓男方帶着父母來相親,這些家長對女方評頭論足、指指點點,並且都要求女方“會做家務、能照顧好我兒子”,而男方坐在一旁只會聽家長的,被網友評價為“媽寶男”、“巨嬰”。

節目裏還有一個家長,稱孩子“他就是三十幾歲的小孩,特別淘。”這麼大了還不懂事,難道不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麼?

很多家長,從小就開始包辦孩子的一切,吃飯、洗衣服、報輔導班。導致孩子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凡事都要過問父母,缺乏自理能力,且毫無責任心。想要孩子獲得真正的幸福,家長適當的放手才是關鍵。

父母不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第3張

三、過度催促

孩子好好的穿着衣服,媽媽在旁邊一直催促“怎麼磨磨唧唧的,快點穿好。”這些急性子的家長,要知道孩子本來和大人的節奏就不一樣,如果家長強行打破這種節奏,孩子會變得急躁、沒耐心、做事專注力不強。

孩子的成長要慢慢來,況且時間那麼充足,學會等待孩子有那麼難麼?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