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

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閲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尿常規檢查是很重要的一個檢查,一般很多病症都會要求做尿常規檢查,但是有很多人在拿到尿常規檢查報告不知道該怎麼看,下面分享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

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1

1、尿色:正常尿液為淡黃色至黃褐色。常受飲食、運動、出汗等影響。此外還可見醬油色、紅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顏色尿,除外藥物影響後,建議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2、尿量:一般情況下正常成人一晝夜(24小時)排尿O。8—2.0升。但飲水量、運動、出汗、氣温皆可影響尿量。

3、比重:正常人24小時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間波動,因受飲食、運動、出汗等影響。隨意尿比重波動範圍為1.005~1.030。

4、透明度:新鮮尿清澈透明無沉澱。放置一段時間後,可出現絮狀沉澱,尤其女性尿。尿液排出時即混濁,往往由於白細胞、上皮細胞、粘液、微生物等引起。

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

尿常規檢查注意事項

尿常規檢查注意事項首要的就是留取尿液標本一般應儘量採用新鮮晨尿,因為夜間飲水較少,腎臟排到尿液中的多種成分都儲存在膀胱內並進行濃縮,易於查到,提高陽性檢出率,其他隨機留取的尿液也可,但應以留取中段尿為好。尿常規檢查注意事項:

1、尿常規檢查時,留取尿液不少於10毫升。

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標本時應避開經期,以防止陰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響檢查結果。

3、最好留取中段尿。有很多腎病病人曾問,為什麼在尿常規檢查中要有意識的留取中段尿液?按排尿的先後次序,可將尿液分為前段、中段、後段。因前段尿和後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規和尿細菌學檢查時,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4、留取尿液應使用清潔乾燥的容器,即醫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試管。

5、所留尿液應儘快送實驗室檢查,因為時間過長會有葡萄糖被細菌分解,管型破壞,細胞溶解等問題出現,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所以,在做尿常規檢查時,注意收集尿液標本的正確規範,是保證尿常規檢查結果的準確性的關鍵。

尿常規鏡檢注意事項:

1、尿標本必須新鮮,否則停放幾小時後,紅細胞可破壞、白細胞可破壞而膿尿消失。

2、尿標本必須清潔。女性要清洗外陰,勿混進白帶。如尿沉渣中有大量多角形上皮細胞,則可能已混進白帶,宜留取清潔尿標本重檢。

3、尿路感染者膿尿常呈間歇性,故宜多次反覆檢查才能下結論。

4、在使用抗菌藥物後,可影響檢查的準確性。

尿常規正常值

1、尿白細胞(LEU)→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無病變的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2、紅細胞管型(U_RBC-)→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3、尿蛋白(PRO)→標準值或現象:+-(+表示輕度白色混濁,-表示清淡無混濁,兩者或介於兩者之間為正常)

4、酮體(KET)→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一般不予篩查或者篩查時呈紫紅色為正常)

5、葡萄糖(GLU-U)→標準值或現象:-(藍色溶液)6、尿膽原(URO)→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普通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尿常規檢查什麼

孕前做尿常規的結果分析有助於提早了解自己的.腎臟狀況,防止懷孕以後加強腎臟負擔帶來的不良影響。尿常規檢查不需要空腹的,一般是取早晨第一次尿的中段作檢查。尿常規檢查結果一共分14項。

1、尿量(Vol),一樣平常環境下正常成人一晝夜排尿0.8~2.0升。但也受到飲水量、活動、出汗、氣温等因素的影響。

2、尿色(Col),正常尿液為淡黃色至黃褐色,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幾乎無色,肝細胞性黃疽、阻塞性黃疸患者呈桔黃色或深黃色。

3、酸鹼反應(pH),正常新鮮尿多為弱酸性,pH6。O左右,因受食物影響,pH常波動在5。O~8。O之間。

4、比重(SG),正常人24小時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間波動。

5、透明度(Clr),正常尿清澈透明無沉澱。安排一段時間後,可出現絮狀沉澱。

尿常規化驗單怎麼看

白細胞、酮體、亞硝酸鹽、尿膽原、膽紅素、蛋白質、葡萄糖、尿比重、隱血、PH、維C這十一種。具體臨牀意義如下:

1、尿白細胞(U—LEU)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尿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異常時,尿中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膿性病變,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正常參考值:<5個/HP。臨牀意義:增高:見於急‘吐腎炎、腎盂腎炎、膀骯炎、尿道炎、尿道結核等。

2、尿酮體(U-Ket)正常參考值:陰性(-)臨牀意義:陽性,見於糖尿病酮症、妊娠嘔吐、子癇、腹瀉、中毒、傷寒、麻疹、猩紅熱、肺炎、敗血症、急性風濕熱、急性粟粒性肺結、驚厥等。此外,飢餓、分娩後攝入過多的脂肪和蛋白質等也可出現陽性。

3、尿亞硝酸鹽(NIT)正常參考值:陰性(-)臨牀意義:陽性,見於膀骯炎、腎盂腎炎等。

4、尿膽原(URO或UBG)正常參考值:弱陽性臨牀意義:陽性,見於溶血性黃疽、肝病等。陰性,見於梗阻性黃疽。

5、尿膽紅素(U-BIL)正常參考值:陰性(-)臨牀意義:陽性,見於膽石症、膽道腫瘤、膽道蛔蟲、胰頭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黃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細胞壞死等導致的肝細胞性黃疽。

6、尿蛋白(PRO)正常陰性臨牀意義;尿蛋白定性試驗陽性或定量試驗超過150mg/24h尿時稱蛋白尿。

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2

尿常規檢查有哪些

尿常規

尿,人之小便也,是機體新陳代謝的結果,經由泌尿系統及尿路排出體外。尿的生成有賴於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尿液異常可提示機體的健康狀況。

作為三大常規檢查之一,尿常規是很多疾病的輔助性檢驗。一般尿常規檢驗包括尿液的顏色、透明度、比重、尿 pH 值、尿中白細胞、亞硝酸鹽、蛋白質、葡萄糖、尿酮體、尿膽原、尿血紅素等內容

尿常規檢查結果分析 第2張

顏色

正常人的尿液顏色為淡黃色,也會隨着飲水量、活動、飲食的改變可略有改變。常見的異常尿色有以下幾種:

深茶色尿:膽紅素陽性,多見於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等。

紅色尿:血尿,可見於泌尿系統結石、腫瘤、感染(包括結核)、腎小球腎炎等等。當然,有些藥物也可以引起紅色尿,如氨基比林、苯妥英鈉、利福平等,因此發現血尿時一定要首先排除這些「破壞分子」的影響,結合患者臨牀症狀逐一排除,尋找病因。

啤酒樣至醬油色尿:血紅蛋白尿,見於蠶豆病等。

乳白色尿、乳糜尿、膿尿:常見於絲蟲病,或尿內含有大量無機鹽類結晶。

透明度

正常新鮮尿液,多數是清晰透明的,除放置過久和女性的尿可稍混濁外,尿液混濁多見於尿酸鹽結晶、乳糜尿、膿尿、血尿。

pH 值

正常範圍是 4.6-8.0 。尿的酸鹼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飲食種類、服用的藥物及疾病類型。偏低見於糖尿病性酸中毒、飢餓、嚴重腹瀉、呼吸性酸中毒、發熱等。偏高多見於劇烈嘔吐、持續性呼氣過度、尿路感染等。

比重

正常範圍 1.005-1.030。尿比重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的影響,嬰幼兒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的濃縮功能,故可作為腎功能試驗之一。

比重增高:尿少時見於急性腎炎、高熱、心功能不全;尿增多時見於糖尿病。

比重降低:見於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功能不全、尿崩症、大量飲水。

白細胞

正常尿液鏡檢白細胞不會超過 5 個,如有大量出現則要考慮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但需注意的是影響尿白細胞的因素較多結晶、小圓上皮細胞、酵母菌、滴蟲等成分會導致白細胞增高,造成假陽性;而黃疸尿、尿放置時間過長會導致白細胞降低,造成假陰性。因此不能單純從尿白細胞陽性判斷尿路感染,需結合下述亞硝酸鹽結果進行判斷。

亞硝酸鹽

正常情況下尿亞硝酸鹽為陰性。尿亞硝酸鹽陽性結果常見於:由大腸埃希氏菌引起的腎盂腎炎(約佔三分之二),以及尿路感染、膀胱炎、菌尿症等。

尿亞硝酸鹽特異性可達 80%,其對輔助診斷泌尿系統感染有很高的價值,亞硝酸鹽為陽性基本可以初步判斷為泌尿系感染。若尿路感染細菌(如陽性菌)不能使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或尿在膀胱中存留較短,或尿中缺乏硝酸鹽,也會產生陰性結果,需注意。

紅細胞

正常尿液會偶爾出現紅細胞,但不會超過 3 個。如果較多出現紅細胞,則有可能是腎臟、尿路出血所排出的紅細胞,也要考慮血液循環障礙所引起的。有時候可能會出現尿潛血陽性,而尿紅細胞陰性的情況,這是尿中紅細胞受尿中滲透壓等因素的影響,最後破裂所致。

所以,並不能單純從血尿或尿中紅細胞判斷出是何處發生病變,如果患者出現血尿,再做一個尿紅細胞形態檢測對於判斷血尿的來源有着重要意義。同時,結合患者臨牀表現、尿蛋白情況和影像學檢查結果有助於綜合分析、判斷。

尿蛋白

正常人的尿液中偶爾有少量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及腎小管分泌的一些其它小分子量蛋白。正常尿常規檢查尿蛋白為陰性,24 小時尿中蛋白總量小於150 mg,其中白蛋白不超過 30 mg。

導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要想診斷為病理性蛋白尿,還需排除以下幾種因素:

功能性蛋白尿:機體精神緊張、劇烈運動、低温刺激,多見於青少年。

體位性蛋白尿:卧位時陰性、站立過久為陽性,多見於青少年。

偶然性蛋白尿:尿液中混入生殖系統排泌物,可出現尿蛋白的假陽性。而當患者注射過大量青黴素時,則正相反,可導致尿蛋白的假陰性。尿蛋白檢驗也是腎病患者的重要指徵,如判定患者尿蛋白陽性具有臨牀診斷價值,可進一步做 24 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尿酮體

正常人尿酮體定性試驗為陰性。在飢餓、各種原因引起的糖代謝發生障礙,脂分解增加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時,因產生酮體速度大於組織利用速度,可出現酮血癥,繼而發生酮尿。

尿酮體陽性,常與糖尿病、妊娠、營養不良、慢性疾病有關,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還可能由嚴重腹瀉、嘔吐、飢餓、氯仿、乙醚麻醉後、磷中毒;服用雙胍類降糖藥等導致。

尿膽紅素等

尿膽紅素、尿膽原、尿膽素主要作為黃疸性疾病的鑑別診斷依據,其結果需綜合在一起用於指導臨牀。

管型尿

正常尿液中沒有管型,或偶見少數透明管型。尿中出現管型,特別是顆粒管型、細胞管型都是腎臟實質性病變的標誌,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透明管型:見於腎臟有輕度或暫時性功能改變時,如劇烈運動、高熱和心功能不全時,尿中可見少量透明管型;腎臟有實質性病變時,可見多量透明管型。

紅細胞管型: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小管壞死、腎出血及腎移植急性排異反應。

白細胞管型:見於腎臟有化膿性炎症,如急性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等。

顆粒管型:見於腎器質性病變,如慢性腎炎、藥物中毒引起的腎小管損傷。

蠟樣管型:見於重症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晚期,它的出現提示腎臟有長期而嚴重的病變。

脂肪管型:為腎上皮細胞脂肪變性的產物,見於慢性腎炎及類脂性腎病等。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