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專訪新聞稿怎麼寫

專訪新聞稿怎麼寫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閲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專訪新聞稿怎麼寫,採訪是記者通過觀察、訪問獲取新聞素材的基本手段。我們要想將採訪所得整理成一篇採訪稿,也得學會對材料進行剪裁,加工。下面來看看專訪新聞稿怎麼寫。

專訪新聞稿怎麼寫1

一次採訪無非是一場生動活潑而富於思想的交談,具體的提問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問題,開門見山,切中要害。這種方法是一開始就提出硬性的、緊扣主題的問題,然後擴展為比較籠統的問題。

它適用於採訪那些善於言辭、敏於思考、感覺自信的對象。開門見山會讓對方覺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對方覺得你懂行,值得交談。

2、由淺入深,追問問題,發掘未知的細節。深度報道的提問有許多尖鋭的問題,有時難免讓記者碰壁,採訪對象要麼 拘謹不安,支支吾吾,談不到要害,要麼有心拒絕,閃爍其辭,加以敷衍。

這就要求記者具備追問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寬泛的話題緩解氣氛,逐漸引入正題;或旁敲側擊,追本溯源,引出 未知的細節。

3、誘導性的提問,引出生動活潑、論點鮮明的談話。在誘導性提問中,採訪對象得有較好的敏感性,並肯於爭辯,而記者則需要掌握好談話的時機,運用語氣、聲調或措辭來引誘對方作肯定性回答。

專訪新聞稿怎麼寫

誘導性提問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取決於記者和採訪對象之間建立融洽關係的程度。因為誘導性提問容易使談話達到互不相讓的地步,但只要融洽關係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話。

4、適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報道採訪提問中的一個重要的技巧,因為深度報道的提問多是要點性、針對性、獨家類的提問,需要給採訪對象留出思考和闡述問題的時間。

聰明的記者一般不會打斷採訪對象的話,這樣可能得到直接詢問得不到的情況。故意地不露聲色,有時同樣有效。

美國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邁克·華萊士説:“我發現,在電視採訪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問一個漂亮的問題,等對方回答完畢你再沉默三、四秒鐘,彷彿你還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會怎樣嗎?對方會感到有點窘促而向你談出更多的東西。”

善於觀察與傾聽,捕捉採訪問答中所不能顯現的事實。艾豐提醒所有的`記者“在採訪時別忘了帶上眼睛和耳朵”。

專訪新聞稿怎麼寫2

人物採訪中應該避免的那些“蠢問題”。

第一類“蠢問題”:基礎信息

理解一個人物,首先要知道的就是他的基礎信息,如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學習和工作經歷,等等。這也是在做採訪準備工作時,需要掌握的採訪對象的最基本的資料,也是最容易獲取的資料。

剛工作時,一位老領導給我講過一個故事:有一位新記者被派去採訪我國著名的一位戲劇表演藝術家,記者在藝術家下榻的酒店外站了一天才採訪到他。然而,記者問的第一個問題是:“請問,您從事的是哪一種形式的戲劇表演?”藝術家啞口無言,搖搖頭對記者説:“小夥子,你回去做做功課再來吧!”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採訪機會,因為一個“蠢問題”匆匆結束了。

相反,如果熟悉採訪對象的基礎信息,往往能迅速找到突破口,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當然,很多時候,採訪對象的個人信息並不清晰,不見得都可以提前完整掌握。那麼最好是在採訪過程中,擇機提問,儘量避免一上來就“單刀直入”。

採訪時,如果上來就問基礎信息,會很容易讓採訪對象覺得你的功課做得不充分,對採訪對象完全不瞭解,從而失去了和你對話的慾望,即使勉強回答了問題,也會因為第一印象不佳而影響接下來的交流。

專訪新聞稿怎麼寫 第2張

第二類“蠢問題”:重複提問

《南方人物週刊》的創辦人徐列曾經將人物報道按內容分類:新聞人物、公眾人物、民間人物。在報道形式上,新聞人物和公眾人物因為被熱點事件裹挾,再拿事件作為切入點已無新意,因而多采用對話體。

對話體的稿件因為能夠直抵人物內心,最考驗功力。但由於新聞人物和公眾人物非常善於和媒體打交道,這類稿件也最容易因為內容的千篇一律而落入俗套。要避免重複提問沒有什麼好辦法,只有不停追問。對於事件,不僅要問發生了什麼,還要問為什麼發生,人物到底在想什麼;對於觀點,不僅要問是什麼,還要問為什麼這麼認為,是否經過驗證,怎麼看待不同的聲音……

如果採訪對象顧左右而言他,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禮貌地打斷採訪對象,提醒他:“您説的這些,我已經在其他媒體對您的採訪中讀到了,我想了解的是……”以此“逼”採訪對象正視你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不願談及的問題,也都有內心不願示人的一面。記者一定要不卑不亢,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準備追問。

專訪新聞稿怎麼寫 第3張

第三類“蠢問題”:兜兜轉轉

寫文章時有一個忌諱叫“過門太長”,而提問的“過門太長”,包含兩個意思:一是指記者發問時,闡述過於宂長,採訪對象聽了後面忘了前面,回答問題時自然就會比較泛泛,不夠精彩;二是指在整個的採訪過程中,記者將精彩的問題排得太靠後,兜兜轉轉始終問不到正題上,使得對話浮於表面,缺少亮點。這種情況最常見的是新聞發佈會和羣訪的情況。

永遠不要懼怕提問。有時候採訪就像打太極,講究相互作用。遇到優質的採訪對象時,你的問題越“出格”,他的回答就越精彩。而且,就算對方真的拒絕回答你的問題又怎麼樣呢?有時候,不回答也是一種回答。

專訪新聞稿怎麼寫3

提筆前準備:整理文章思路和提綱,帶着受眾關注的問題去編寫手記,同時發揮個人“思考意識”作用,讓受眾清晰的明白新聞報道的事件、你的情感和你的思考,讓作品更富邏輯性和深度性。

發現新聞背後的故事:記者手記不同於新聞稿件的客觀性質,作品更多體現的是記者個人對某一事件的所思所想,凸顯的是個人意志。帶着自己的感觸整理好自我認識和思路去抒寫,會使得報道更具深度性。

忌無病呻吟強説愁:分清記者手記、新聞報道和新聞評論者三者區別,記者手記應該比新聞報道多一些思想和邏輯上的思考,同時又比評論者多一些“故事”的情節或者説細節的補充,只有這樣才能更具鮮明性。

專訪新聞稿怎麼寫 第4張

以情動人:情感帶入是記者手記中最常用的編寫手法,這個的前提是發生的事件確實觸動了你的內心,你能夠以自己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點醒人們內心的情感,帶領讀者走進事件深層核心。

以理制勝:這裏的理是指對事件主旨的昇華理解,一篇好的手記不單要有情感的帶入,還有有理性的支持和灌注,情理相融才能使寫出的作品達到情理交融之境。

照顧受眾感受:隨着人們物質生活愈加豐富,現在的受眾更具有主體性增強、追求精神享受和集體認同感的特點,手記中可以以自我感受為切入點,增加與受眾的互動。

幾點注意:儘量少用最、甚、極為或唯一、避免與事實不符,造成讀者抗議,可以的話直接不用。儘量少夾用外文:除非有必要,但不要亂翻譯造成誤解。千萬千萬不要有錯別字。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