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家庭 > 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特徵

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特徵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閲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壓抑自己的情緒,過度在意別人的評價,性格孤僻等。

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特徵1

1、壓抑自己的情緒弱化自己的情緒和需要。一直壓抑自己,壓抑到自己都察覺不到。 不敢提要求,什麼事都藏在心裏。

2、過度在意別人的評價,很在意別人的評價,任何一點負面的評價就會陷入自我懷疑,難以釋懷。過度在意他人看法,不敢表達真實的自己 ,不斷產生內耗。

3、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不配得感”, 常常會認為自己不夠好, 沒有能力、不值得被愛、配不上自己身邊的人。

4、喪失對未來的希望,喪失了對生活的熱情,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5、總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美好的事物,覺得自己非常差勁,做什麼都是一團糟,根本不配擁有美好的事物。我永遠對自己不滿意,就像大腦裏住着一個批判者。當你擁有好的東西,或者想要給自己買個好東西的時候,你總會覺得自己不配。

6,社交圈很窄,真心的朋友比較少,不輕易對別人交心,很難信任他人,經常把自己孤立於他人之外,常感到無助卻不求助他人

7、容易變成付出型人格,兒時缺少父母無條件的愛,只有做些什麼的時候,父母才會疼愛,所以會變得討好別人,過度為別人付出。寧願委屈自己,也不會拒絕別人,活得卑微且心累。

8、想擺脱父母的控制,生活在父母控制下,心理長期壓抑,一直想擺脱父母的陰影。認為離開父母,就能擺脱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想逃離父母,逃離生活。

9、容易焦躁,被父母暴力傷害過的人,易躁易怒。 敏感挑剔,焦躁不安。

10、自我價值感很低,如果家長經常性地忽視孩子,態度冷漠 、拒絕孩子、阻止孩子的情緒表達,則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內心充滿恐懼和不安,從而懷疑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極度缺乏自信,總認為自己不夠好,好像永遠都不如別人。

11、無法擺脱的焦慮和不安,兒童時期被父母過多限制行為、干涉隱私,長大後獨立性較差,依賴性較強,幸福指數較低。

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特徵

12、充滿負罪感,父母常説的“我都是為你好”、“我真是白養你了”之類的話,會讓孩子內心產生深深的負罪感,覺得因為自己的原因讓身邊的人過得很辛苦。

13、沒有安全感,不知道怎麼愛自己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不懂得愛自己。

14、自我評價低敏感、不自信,自我評價較低,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有強烈的自卑傾向,對自己的弱點過分沮喪。

15、對婚姻的看法容易極端,可能會很渴望婚姻,希望藉此填補原生家庭缺失的`温暖。也可能會變得厭惡婚姻,害怕前車之鑑。

16、情緒不穩定,隨時可能爆發,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隨時可能會情緒崩潰。

17、喜歡獨處,在公眾場合不自在,還是喜歡一個人呆着。

18、討好型人格,常常委曲求全,甚至忽略自己的內心感受來取悦他人,卻唯獨忘了自己有時也需要被愛、 被照顧。對他人的情緒變化很敏感,害怕別人不高興;不會拒絕別人,也不願麻煩別人。擔心被孤立,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 寧願委屈自己,犧牲自己,討好別人

19、很容易哭,淚失禁體質,每次情緒激動時總是忍不住想哭,容易委屈,

20、總是很悲觀、厭世常常會覺得人生沒什麼意思,不相信自己以後會好。悲觀敏感,不相信人生的美好。

21、壓抑自己的情緒 壓抑自己的感受,都憋在心裏,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也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22、容易依賴戀人,為了愛情可以犧牲一切,愛對方勝過愛自己,始終處於卑微的位置。

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特徵2

1、情緒不穩定

通常在父母的暴力情緒中長大的人,會經歷比較多的極端情緒,且很難平靜下來。情緒隨機爆發,難以控制。

2、付出型人格

從未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會試圖通過滋養別人的方式,來彌補曾經的遺憾,所以會過度的為別人付出,而把自己搞得很累。

3、自我評價低

經常受到父母批評和貶低的.孩子,長大後容易變得敏感、悲觀、不自信,對自我評價較低,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4、總是壓抑自己的情緒

小時候不被父母關注,或者每次表達自己的需求時,父母總説你不懂事。時間久了,孩子就不願意給父母表達自己,習慣了小心翼翼,壓抑自己,什麼事都憋在心裏。

5、有攻擊性

被父母暴力傷害過的人,易躁易怒,會表現出對他人的敵意,虐待動物等。

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特徵 第2張

6、幾乎沒什麼朋友

小時候受到情感傷害的人,往往缺少社交能力技巧或不敢、不喜歡社交不敢,總是把自己孤立於他人之外,身邊幾乎沒有什麼朋友。更本質的原因,是你受過傷害,不願意把心門打開。

7、出現想逃離的想法

受到父母情感傷害的人,時常感到很無助,甚至出現想逃離父母,逃離生活的想法。

8、討好型人格、渴望認可

從小就習慣討好父母,看父母的臉色的人,長大後也會習慣於用討好,取悦別人的方式,換取和平;且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渴望得到別人對自己的認可。

9、悲觀厭世

從小就被父母貶低諷刺的孩子,容易看不到自己的好,變得非常悲觀敏感,不相信人生的美好。經常覺得人生沒有什麼意思,遇到困難的時候覺得自己要是死了多好。

10、有負罪感

父母常對孩子説的“我都是為你好”、“我真是白養你了”之類道德綁架的話,會讓孩子內心產生深深的負罪感,覺得因為自己的原因讓身邊的人過得很辛苦。

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特徵3

一、難以控制自己的極端情緒

人前温和易相處,但獨處或和家人一起時,情緒總是一觸即發,難以控制。

如果我們在父母情緒暴力中成長,長大後會出現更多極端情緒。在責罵中長大的孩子,嚴重的還會形成邊緣型人格障礙

二、淚失禁體質

和人爭吵的.時候,眼淚總是控制不住地往下流。

不明白為什麼別人總是誤會自己,覺得自己非常委屈。

如果我們從小不被父母理解,甚至常常被父母誤解且委屈無處訴説,長大後一受到委屈,情緒就像洪水一樣決堤了。

三、討好型人格

總是委屈自己換取別人的認可,犧牲自己來換取衝突停止。

如果從小,父母對我們的愛都是“有條件的”,我們會壓抑自己的內心,學會看父母眼色行事,從而討好父母,換取我們想要的。

四、厭世悲觀

時常覺得人生沒有意思,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悲觀對待。

如果我們從小經常被父母貶低諷刺,我們根本不可能看見自己的好,從而變得敏感悲觀,不再相信人世間有美好存在。

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特徵 第3張

五、渴望被認可

不管如何努力,都覺得自己不夠好,總感覺有人在否定自己。

如果我們從小就無法從父母那裏獲得價值感和存在感,長大後,我們會異常努力,通過自己變得優秀去換取別人的認可,且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六、覺得自己不夠好

總是習慣和別人比較,或在對比中。

如果從小我們就在父母打壓式教育中長大,父母總是説“別人家的孩子”,我們就會漸漸失去自信心,覺得自己永遠不如別人。

七、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美好的東西

當我們擁有好的東西,或者想給自己買個好東西的時候,我們總會覺得自己不配。

如果從小父母總説“我們很窮”,“為了你我就沒有享過福”,會讓我們覺得不配擁有一切。

八、沒什麼朋友,沒有社交圈

經常把自己獨立於他人之外,習慣性拒絕,習慣性感到無助卻不求助他人,想逃逃離,社交能力受到損害。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