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孩子的情緒發展都有那些

孩子的情緒發展都有那些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閲讀: 5.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的情緒發展都有那些,孩子的成長都是會經歷幾個階段,並非天生就會管理情緒,父母要表現出肯定和鼓勵,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很重要。看看孩子的情緒發展都有那些。

孩子的情緒發展都有那些1

孩子的情緒發展的四個階段

1、0-1歲情緒體驗階段

寶寶受到外界的刺激,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

2、1-3歲情緒調節階段

寶寶有自己的意識,會被好玩的東西吸引,會主動離開不喜歡的場景,有本能的情緒調節;

3、3-5歲情緒思考階段

能用語言表達情緒,能通過觀察判斷他人情緒,是情緒他控走向自控的重要階段;

4、5歲-小學情緒管理階段

能反思自己的情緒,控制不良情緒,合理發泄負面情緒。

孩子的情緒發展都有那些

孩子一生氣就亂扔東西怎麼辦

當我們知道孩子情緒發展階段,當出現孩子一生氣就亂扔東西怎麼辦呢?

其實最好是要看孩子在哪一個階段。在孩子早期敏感期階段,有一個扔東西的敏感期,這個時候是孩子探索的時期,在發展自己各方面能力,家長將重要的東西收起來,不批評不責罰不鼓勵,也就是不強化,過了這個敏感期就好了。?

如果孩子不在敏感期內,發脾氣扔東西。

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情緒: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引導他描述自己的情緒,讓他知道自己是生氣了,還是鬱悶了,還是後悔了。這是疏解情緒的前提。

立規矩。不要打罵不要責備。在孩子扔東西之前,定好規矩,如果扔東西就收走他最愛的玩具之類的。如果孩子扔了,就默默的收走,或者拿走一件他最愛的玩具,放一段時間,孩子如果改正了,再還給他。不要孩子一哀求就心軟,這隻能強化錯誤行為。

家長要試着學會幫助孩子怎麼去管理情緒。

正確的疏導情緒,可以讓孩子回房間。前提是房間是安全的環境。這樣孩子就能養成一個習慣,再有脾氣時自己回房間安靜一會兒。這時家長也不要去打擾和監督。如果孩子出來了,就熱情的歡迎他,將事情翻。習慣養成了,孩子就會知道,如果有情緒了,可以去一個安全的地方發泄。

孩子有情緒很正常,發脾氣也很正常,家長對待孩子應該堅定而和善,打罵解決不了問題。當然家長自己要做好榜樣,有了情緒之後,正確的疏解。只有家長是温和的,有智慧的,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

孩子的情緒發展都有那些2

儘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應該是一個理想的狀態。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於打孩子,因為衝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説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比如,告訴孩子:

“我現在心情不好!”

“你這樣做我很不滿意!”

“我不喜歡你這樣沒禮貌!”

“你的表現很讓我傷心!”

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於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用自然後果懲罰孩子

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後果。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

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時,孩子還需要自己來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什麼結果,也能夠讓孩子在承擔後果的過程當中產生悔改的想法,有利於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孩子的情緒發展都有那些 第2張

用間接的方式懲罰孩子

如果孩子的過錯不大,家長可以對孩子已經發生的錯誤不過分追究,而是通過給孩子使個眼色、對他的行動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歡的東西、限制他娛樂的時間等間接懲罰的手段與方式,讓孩子記住這次教訓。

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動畫片的時間。

當然,父母最好還要對孩子以後的行為提出明確的要求,孩子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或標準,表明對孩子下次行為的期望。

比如,如果每次主動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增加看動畫片的時間。

打孩子時不要情緒化

如果出現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況,比如,在多次勸告無效的情況下,孩子依然不停鬧騰而影響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圍人和周圍的環境時,父母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冷靜面對孩子的問題。

因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打孩子,不僅不能指出孩子的錯誤,還會讓孩子感到難堪,從而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這時候的孩子,因為着眼點在父母激烈的情緒上,往往不會認為自己有錯了,只會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

讓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時候,父母要把打孩子當成一種教育的儀式,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他為什麼會捱打,這次要打幾下,下次再犯錯誤要如何處理等。

打的時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來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後,一定要哄哄孩子,讓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媽媽也很傷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即使他錯了,爸爸媽媽還是愛他的。打他只是為了讓他記住,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

2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成熟,缺乏規則意識是正常的。打孩子對於孩子來説,沒有警示作用,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心理髮展。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完善,自尊感也越來越強。6歲後的孩子就已經是懂道理的年齡了。這時,父母更需要用講道理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避免打罵在孩子心裏產生負面影響。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