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一個小孩養到18歲要花多少錢

一個小孩養到18歲要花多少錢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閲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個小孩養到18歲要花多少錢,大家都知道我國法律規定,18歲就是成年人了,我國的民法典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父母不能逃避撫養子女的法定義務。下面看看一個小孩養到18歲要花多少錢。

一個小孩養到18歲要花多少錢1

·生育階段

孕婦在懷孕期間,需要到醫院進行各式各樣的身體檢查,進行生育手術也同樣需要金錢支出,生完孩子之後,女性坐月子需要補品恢復身體,這又是一筆金錢支出。大致羅列下來,這個階段需要的花費如下。

檢查費用:3000左右

備孕產品:2000左右

生育手術:5000左右

產後補品:2000左右

合計:12000元

·低齡階段

孩子出生只是父母漫漫花錢路的開端,隨之而來的是尿布、奶粉、早教等方面的支出,這也將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奶粉:每月1000元左右,兩歲斷奶則約為24000元

紙尿布:每月500元左右,三年約18000元

早教:5000元左右

衣服玩具:每月300元左右,三年約7200元

合計:54200元

·幼兒園階段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3、4歲的年紀父母便會將他們送到幼兒園就讀。在這期間,孩子的花費會有較為顯著的提升。

學費:公立幼兒園每月約500元左右,除去三個月的寒暑假,三年約需13500元。

伙食費:每月約500元,三年約需13500元。

其他用品(衣物、玩具、文具、生活用品等):以每年10000元,三年約需30000元。

合計:57000元。

·小學初中階段

現如今,小學初中均屬於義務教育,因此孩子在公立學校上學能夠免除學費。但隨着父母對於子女學習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補習班、興趣班也幾乎成了一種必需品。

補習班:以每年8000記,九年約72000元。

興趣班:以每年8000元,九年約72000元。

伙食費:以每月800元,九年約64800元。

其他用品:以每年12000記,九年約108000元。

合計:316800元。

一個小孩養到18歲要花多少錢

·高中階段

高考對於孩子的人生走向有着較為顯著的影響,因此到了這個階段,父母可謂是把錢都砸在孩子的學習上。

學費:公立學校每年約2000元,三年即6000元。

伙食費:以每月1000元,三年約27000元。

補習費:以每年10000元,三年約30000元。

其他用品:以每年15000元,三年約45000元。

合計:102000元。

也就是説,孩子自出生到18歲,需要花費的金額大概為:12000+54200+57000+316800+102000=542000元。可見,要把一個孩子養育到成人,光是經濟支出就並非易事。

為了節省費用,有些父母也會嘗試各式各樣的方法壓縮這筆支出。但這並不是一個好辦法,畢竟有些支出是必要的。父母如果真的想節省花費,那麼最有效的辦法便是注重教育。

注重教育能省下的三筆花費

·補習支出

如果父母能夠通過教育讓孩子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那麼孩子自然會在學習上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憑藉自己的努力就能取得優異成績,也就無需父母再另外花錢進行補習。

·學雜費支出

現如今不少學校為了鼓勵孩子認真學習,都會設立一定金額的獎學金或是其他獎勵政策,如免除學費等。因此,只要父母的教育得當,那麼孩子就可以憑藉優異成績換取獎勵,進而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零花錢支出

好的家庭教育不僅能讓孩子專注於學習,而且可以幫助他們更快實現心理成熟以及人格獨立。當孩子能夠體恤父母賺錢不易時,他們就會自覺減少要零花錢的數額與頻率,甚至是自己尋求兼職換取生活費。

一個小孩養到18歲要花多少錢2

我國把一個孩子養大到18歲,費用超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倍。對比倍數最低的澳大利亞,我國養大一個孩子大概可在袋鼠國養6個孩子。

也許有人會反駁説,我國人均收入低,即使16倍,費用也沒有國外高。説得似乎很有道理,可是你要想一想,這裏算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倍數,你可支配的收入就那麼一點,還要全投入到養育孩子當中,就嚴重擠壓了其他生活費用,可以想象,除了養孩子而沒有其他消費的生活有多壓抑多憋屈。

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乘以16,那我國養大一個孩子的費用大概是56.2萬元。這還只是算到孩子成長到18歲的費用,我們都知道後面還得給孩子上大學、研究生,畢業後還得給他們買房買車……想一想都覺得鴨梨山大!

我父母就很不理解,説:“你們怎麼養個孩子那麼大壓力,我們只是隨便養養就把你們養大,你們也沒有比別人少長個頭(其實我穿上鞋才170cm)。”

我每次聽到這話都沒有辦法反駁,因為他們的觀念停留在農耕社會,生孩子就是生了一個勞力,可以幫家裏幹活的。

不説我的姐姐、哥哥他們,以我的長大經歷為例,我在20世紀80年代初出生,在我記事後能自己出去玩了,大概5歲左右,我爸媽就把我放養,任由我在村裏瞎玩。我那時候玩累了,要麼鑽狗洞回自己家裏睡,要麼往別人家門檻上一靠就睡着了,我爸媽從地裏幹活回來看到就把我揹回家,有時候還遇上下雨。到我6歲就能去地裏幫忙割稻子,雖然割得慢,但也能幹點活了。

到七八歲的樣子,我爸給修了一個小扁擔,開始挑稻穀,一邊一簸箕。剛開始不會挑,扁擔橫着挑,踉踉蹌蹌走在田間小路,好幾次摔進別人水田裏。我們那裏是丘陵,無法機械化,所有農活都是靠人力。後來慢慢長大,樣樣農活都上手,挑重擔、踩打穀機、鋤田、插秧……所以那個時候,生一個孩子就是生了一個好勞力。

一個小孩養到18歲要花多少錢 第2張

至於在花費上,我小時候也沒有零花錢,主要費用就是學費,吃的是自己家裏種的,穿的是哥哥穿剩,當然有時也會買新衣服。整體來説,在農耕社會的農村,養大一個孩子的花費不算高。

但是現在社會不一樣了,家長們更重視下一代的教育,絕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全部資源都投入到孩子身上,養育成本也就水漲船高。而現在孩子的成長週期太長,大學畢業已經22歲,如果上到博士畢業,一般是29歲左右,一個人身體最巔峯的時期就耗費在讀書時代。

等到工作一兩年,就到了30歲,身體機能進入下滑階段,可這時才剛參加工作不久。所以等到孩子能回饋父母的時候,基本是在30歲以後。這還指的上進肯奮鬥,收入養自己有剩餘的孩子,而不是指啃老族或需要父母幫襯的孩子。

孩子結婚要給孩子買房,後面還要給他帶孩子,帶完一胎帶二胎,帶完二胎帶三胎,一輩子都在為孩子,沒有自己獨立的生活和空間。真的是春蠶到死絲方盡呀!

一個小孩養到18歲要花多少錢3

首先準媽媽,養胎安胎的成本就算10000吧,這個數字很低了,包括每月孕檢,日常補充營養的`費用,這點錢真的沒多算。

在三四線,順產差不多5000,刨腹產從1萬到10萬不等,因為產婦面臨的情況不同,我們按照低數據計算,就算1萬吧。

以上是一次性投入,因為這個錢不會在花了,接下來大頭來了。

從0歲,到三歲上幼兒園,每個月奶粉500,尿不濕玩具等算200吧,這塊兒沒多算,三年我們就算700*12*3,下來是25200。

上幼兒園了,咱不説貴族雙語什麼的優秀幼兒園,也不説公立(因為大多數進不去),就説普通幼兒園,一個月1000,加上每個月的雜七雜八的開支200元吧,從三歲到六歲上小學就是1200*3*12,這就是43200元。

上小學了,每年學費書本費,按照少的算,就算每個月200元吧,每個月吃飯花銷也算1000元吧,現在不讓補課了,就報一個興趣班吧,每月就算200元,這就是一個月1400元了,六年下來1400*12*6一共100800元。

初中高中我們一起算,孩子每個月還是生活吃飯文具花銷1000元,學費每個月200元,興趣班繼續上每個月還是200元,每個月100元零花錢(已經過的相當節省了),計算下來是1500*12*6一共是108000元。

好了,高中畢業了。我們計算一下上大學的花費,因為和外國不一樣,家長對孩子是負責,外國18歲就不管了,我們這邊有的40多了還啃老呢。

上大學一年就算15000,包括學費和生活費,四年下來是15000*4就是6萬。

好了我們不再往下算了,因為畢業結婚、買房等,那都是鉅款。

現在計算一下:15000+25200+100800+100800+60000,一共是32萬左右,嗯這是三四線城市的成本,沒有計算其他任何的費用。

如果你要三個,那麼就是90萬左右,我們計算需要在20年左右,掙出來100萬。

合計每年攢下來五萬,這是純積蓄,不是毛收入。因為每個月還要柴米油鹽,米麪糧油,肉蛋奶魚,蔬菜水果的生活開支,各項人情支出,家裏家居電器更換,父母養老醫藥,水電暖汽網,這都是支出。

這個計算,已經把成本壓縮到最低了,而實際養中,成本只會比這個更高,就這樣,我們還沒計算結婚買房等支出。

而且計算的是表面成本,很多隱性成本還沒有計算。例如時間、精力、由此耽誤的工作減少的收入、放棄的個人自由和娛樂,以及教育着急上火復出的焦慮等,這些還都沒有計算。

所以成本,才是影響意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屁股決定腦袋思維,口袋決定腦袋。因為沒錢,或者説收入跟不上,在疫情下收入更加不穩,所以才更加不敢。

2017年曾經進行了抽樣調查,發現不打算生的前三個原因依次是:

“經濟負擔重”、“年齡太大”、“沒人帶”。

比重分別佔77.4%、45.6%和33.2%。

這三個原因就是最真實的反應成本高的問題所在。而根據2019年人均消費支出構成的數據看。

收入的支出大頭主要在吃飯生存、居住支出、交通通信上花的錢太多了,因為生存成本太高了。這三個基礎的開支,就佔到了所有支出的70%。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育媧人口研究

説白了就是基礎的食物貴、房子貴、交通通信成本高,其實醫療和生活服務也高,但是不是每個人每天的必須開支,分解一下,就感覺支出不多了,畢竟不是所有人每天都去醫院要吃藥,也不是所有人每天去看電影、理髮等開支。

房子不用多説。3代人6個錢包,才能換首付。

現代很多人房貸就佔了月收入的一半甚至以上,食物也就是基礎生活物資這幾年一直在漲,交通成本和通信成本也是越來越貴,這一點在日常物價漲幅上也能感受出來。

一個小孩養到18歲要花多少錢 第3張

數據來源:wind 澤平宏觀

都是增長,基本沒有下降的情況。

所以沒錢,才是不生的主要原因。

除了F價、物價的生活成本太高外,職場環境和福利保障以及人性關懷的缺失,也是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那些喜歡砸腳的國家,幼兒園免費,女員工假期很長,還有大量補貼。

例如有假期,哺乳的假期,期間有工資,沒啥後顧之憂。

咱們這片這種補貼和關懷,暫時跟不上。完了馬上就要去上班,只能交讓已經年邁的父母照顧。因為畢竟早教機構和託管機構不是免費的,價格非常高。

一個家庭,夫婦二人,三個娃娃,四個老人;

被生活五花大綁,焦慮的六神無主,考慮開門七件事;

早八點上班,晚九點下班,花十分力氣,還百萬F貸。

吃着996福報大餅喝着老闆雞湯,如果再來幾個吞金獸,稍有不慎,就會掉進去。

所以一個都不想要,別説三個了。

2021年的數據:2020年J婚人數比2013年減少了40%,“90後”平均生僅為1.66個,比“80後”低10%。

老是説年輕人躺平,説年輕人不願意奮鬥(內卷),自己看一下成本到底有多高,真是長亭外古道邊芳草天。

説回正題,第二個原因更搞笑,家庭之外的使用場景,那到底是什麼場景啊。

其實大家都明白,但是我們不論對錯,就説家庭之外的第二個場景,就算去消費,也是需要兜裏有錢才能支撐的。

疫情下,大家兜裏都下降了,誰還有心思去啊!

你沒見直播越來越多嗎?那很多其實都是家庭之外場景的從業者轉行的。

天生有顏值,見過大場面,放得開,最合適。

有人説經濟開始好轉了,可能安全套的銷量就上去了。

對應兩條下降的原因,第一條是解決不了的。

因為家庭之內的使用量已經不會上去,因為又沒有一種可能,因為格外焦慮,身體已經到了不用安全套也不會懷上的地步了?

為啥?吃冷凍包外賣轉基因,穿並夕夕的特價,六個錢包還沒還完,出去吃個燒烤都能被錘,往bank存點錢就取不出來,敢去要就變紅碼。

如此焦慮,身體狀況可能已經失去了懷上的能力,

第二條有可能,如果經濟上生,可能家庭之外的場景的使用量會上升,我是不是發現了風口的新大陸?

可是隔壁做完足浴回來的老王説:

今天單純的捏腳,沒做成大保健。

為啥,因為害怕流調軌跡。誰也不知道自己這裏會不會突然就出現小陽人,萬一去過足療店,結果成了密接或者次密接,只要一流調......

這畫面太美我不敢想。

膚淺了,大意了,沒有閃。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