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兒童教育心理學》讀後感

《兒童教育心理學》讀後感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閲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兒童教育心理學》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兒童教育心理學》讀後感

《兒童教育心理學》讀後感1

《兒童教育心理學》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阿德勒的教學理論著作,這本書可以説是“全世界教師和父母的必讀書。”

在本書中,提到了小學生一個重要的表現,那就是情感表現。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情感變化比較明顯,喜怒哀樂往往表現在臉部,同時又具有不穩定性,情感容易轉換。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意志力比較薄弱,一遇到困難就容易退縮。我們平時總説老天爺的臉就像小孩子的臉説變就變,這充分説明小孩子的情感容易轉換。剛剛和別人吵了一架,正哭的厲害,一會不知道為什麼又笑了。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容易接受別人的影響。但是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又比較差,因此,既容易接受積極的影響,又容易接受消極的影響。現在,是個信息化的時代,獲得信息的渠道很多,學生接受不良影響的機會也比較多。雖然在學校學生接受了正規的教育,但是從社會中他們可以看到和老師講的不一樣的行為,比如:老師説不能亂扔垃圾,可是還是有人扔垃圾;老師教育我們在車上要學會把座位讓給老人,可還是有許多人會視而不見。這時,他們心理自然會想:為什麼和老師教育的不一樣呢?這是因為他們還不會客觀的看待這個世界和人性。但是,在他們眼裏,老師還是有很高的威信的,根據這些特點,在教育工作中,我們就要和兒童建立親密的關係,多鼓勵,少批評;要耐心細緻,循循善誘,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切忌要求過高過急,簡單粗暴。

總而言之,《兒童教育心理學》從兒童心理、成長環境的各方面,為我們揭示了各種因素如何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以及我們如何來培養健全人格的兒童,是全世界教師和父母的必讀書目。

《兒童教育心理學》讀後感2

身為父母,我們的責任不僅僅是教育孩子讀書、書寫和計算。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用鼓勵的態度幫孩子樹立自信。正如詩人維吉爾説:“我能,是因為我相信。” ———摘記《兒童教育心理學》

每一個幼小的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他們思想單純,行為可愛,喜歡和你分享自己所成功的任何一件小事。而往往在我以前的生活中總是不懂得去理解孩子,不知道和兒子分享他們的喜悦,無形當中就把他們的自信和能力否定了,這樣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連自己最親近的媽媽都不喜歡或不重視自己的“小成就”,其他人怎麼還會喜歡自己呢?這幾天在讀《兒童教育心理學》這本書,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反思,對孩子要學會尊重,重視他們生活中的小細節,樹立他們的信心,多對他們説幾句鼓勵的話。例如今天中午,兩歲的小兒子把自己的玩具放到盆裏洗了,用衞生紙擦乾了,都放到陽台上給他們排好隊曬太陽,當時的我正在準備下午上課的課件,他跑過來説:“媽媽,你看看我給玩具洗好澡了,你來看看,他們都睡覺了”,説着就拉着我的手向陽台走,當時我的心裏很生氣,看到洗漱間弄得烏煙瘴氣,一大包的衞生紙被他這樣糟蹋了,主要的是自己還有一大堆的工作沒有完成,剛想要發火,小兒子又説:“媽媽我厲害吧!”看到一個兩歲的孩子那種期望得到表揚的眼神,我壓住火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説“寶貝會給玩具洗澡了,你是一個講衞生的孩子”,孩子當時高興的手舞足蹈,感覺自己的火氣壓得值了。

《兒童教育心理學》這本書中寫到:在教育孩子時,最大的錯誤無異於對孩子的惡語相向,這樣只會加劇孩子的怯懦。全書並沒有完全讀懂,但是僅此一點也是讓我這個兩個孩子的媽媽受益匪淺,反思好長時間。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