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教育的目的絕不是為了培養順從和乖巧

教育的目的絕不是為了培養順從和乖巧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閲讀: 6.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的目的絕不是為了培養順從和乖巧,很多家長都會擔心自己的育兒方式不夠周全,未來的好壞,取決於孩子現階段的成長,在面對這個問題家長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孩子的世界是很純淨的,下面跟大家分享教育的目的絕不是為了培養順從和乖巧。

教育的目的絕不是為了培養順從和乖巧

教育的目的絕不是為了培養順從和乖巧1

在很多父母眼裏,哭是孩子膽小、軟弱的表現,甚至還有可能是孩子的要挾。

然而,哭只是孩子的一種情緒表達,孩子認識和掌控自己的情緒需要一個過程,這本身就是一種收穫和體驗。如果一直壓抑這種情緒的釋放,實際上是給孩子安裝了一個定時炸彈。

所以,當孩子哭時,我們不妨以這樣的心態去面對:想哭就哭吧。等孩子把情緒發泄出來,問題也就解決了大半。

  你一定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啪嗒------

孩子的冰激凌掉地上了,

瞬間哇哇大哭,

你開始安慰:

“寶貝兒,不哭了,掉地上就不要了”

然而,孩子哭得更兇了,

“不就是個冰激凌嘛,咱們再買一個就好啦”

“來,媽媽抱抱”

這下孩子哭得更慘了,天崩地裂,撕心裂肺......

留下一臉懵逼的你:

我也共情了,我也擁抱了,我也接納了,怎麼還是不停地哭哭哭呢?

育兒書裏的金科玉律到自己孩子這兒永遠不管用!

那不如,打一頓?

先別慌,咱們先來做一道測試題:

你猜猜,孩子多大就和成人的大腦智力發育沒什麼差別了?

是3歲!

也就是説,在孩子上幼兒園時,智力腦80%已加載完成。

但是,為什麼孩子沒有大人這樣“好説話”?而且哭起來總是沒完沒了,怎麼哄都哄不好?

  孩子所有的行為都是合理的

雖然理論上,孩子的智力腦80%左右發育完成了,情緒腦的發展確還很不完全,要到青春期結束,18~20歲左右才能有相對完善的情緒控制能力。

而情緒控制能力,極大程度上決定了理智的發揮。

是不是你突然就理解了,上一秒還像個小大人一樣的孩子,怎麼突然會因為掉在地上的雪糕,而哭得撕心裂肺,好像天塌了一般。

所以責備一個小孩子的哭鬧,簡直和責備“人為什麼生下來不會走路?”一樣殘酷。

其實,孩子所有行為都是合理的,沒有那麼多的.行為偏差。

孩子的言行都是在真實的表達自己的需求,當語言能力不足夠表達清楚自己的時候,

哭泣、抗拒、叛逆就會成為一種延伸的表達。

如果採用這一種觀點,孩子一整天的行為都是合理的,即便你的孩子在尖叫、在打滾、在暴力,甚至他對你説"我不愛你"、"我恨你",你也要先思考他想表達的是哪種需求?你需要在哪些方面引導他?

在小孩子語言能力還不夠成熟時,會經常使用哭鬧和抗拒來交流。

即便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雙重壓力下,也會展現去叛逆等非語言溝通形式。

比如,和父母唱反調、網癮、早戀、打架,甚至離家出走。

很多時候,我們主觀覺得這些是行為偏差,而忘記這些是一種表達,是孩子在向父母呼喚理解和引導。

  和孩子建立“連接”,比阻止孩子要管用

我們需要"聽到"孩子的需求,和孩子建立連接,而不是阻止孩子的表達,更不是逼迫孩子順從乖巧。

我們習慣於把自我凌駕在孩子之上,因為我們是"權威",我們會習慣性地把孩子的行為偏差,認為是需要立刻"修正"的"問題"。

然後這樣做的後果,只會把孩子推上與你對立的邊緣。

只有接納,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語言"。

孩子哭鬧的萬能對策往往來自於一個大大的擁抱,即便什麼都不説,只是陪伴他,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穩定的愛和無條件的支持。

但前提是,你不要一邊擁抱着孩子一邊言語裏還否定着孩子,這樣的擁抱是沒有效果的。

當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表達沒有被迴應、能力不夠實現自己的想法時,如果急於阻止孩子的行為,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難過,甚至抗拒,即便暫時順從,也會在別的時候發作。

“寶貝兒,你難過嗎?”

“寶貝兒,媽媽陪着你”

“寶貝兒,你需要媽媽幫你做些什麼”

這樣的表達,才能讓孩子不糾結在拒絕和限制之中,真實的向父母袒露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只有無條件的接納和理解,才能給孩子足夠的支持。

  如何不打不罵和孩子溝通?

解讀“嬰語”,傾聽孩子的表達

媽媽是最瞭解孩子的人,試着去了解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察孩子的需求。

無論我們的情緒如何煩躁,無論孩子的行為多麼誇張,無論我們心裏有多少責備和抱怨,都應該用平和的態度去面對孩子。

及時捕捉孩子發出的信號,比如生理上是否不適,渴了?餓了?困了?

是否因為遭到媽媽拒絕非常沮喪?是否因沒有拿到自己喜歡的零食而着急?

當我們看到孩子真實需求的那一瞬間,問題其實就解決了一大半。

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教育的目的絕不是為了培養順從和乖巧2

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允許孩子的依賴和自我,耐心陪伴引導。同時利用規律的作息、穩定的環境和明確的規則,來幫助孩子。

當孩子自己適應好了,或者探索累了,自然會不那麼反抗。

  擁抱孩子的情緒,充分共情

面對孩子不定時爆發的情緒宣泄,父母不應該只關注孩子的行為,比如哭鬧、打人、咬人、打滾、撞頭等,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和情緒感受。

究竟孩子為什麼會如此難過或者憤怒?

是什麼引發了孩子這樣的感受?

是事情不順利引發的挫折感?

還是父母沒有及時迴應引起的焦慮感?

是需求被拒絕的對抗?

還是能力與預期不一致產生的煩躁?

安靜地陪伴孩子、輕撫後背、擁抱孩子、親吻孩子,都是表達父母接納他的感受的很好的方式。

如果只是一味地阻止孩子和責罵孩子,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拒絕,他會覺得自己這樣感受是錯誤的。

當她被看到、被聽到、被允許的那一刻,孩子的情緒就會慢慢回落,破壞性的對抗性的行為也會慢慢停止。

有些媽媽説,當她們開始擁抱孩子,一開始孩子是掙扎的、拒絕的,慢慢地即便媽媽什麼都不説,孩子便慢慢停止了哭泣。

  放下自己的控制慾

孩子的情緒也會引發父母的強烈對抗和情緒綁架。

因為我們感受到被脅迫被控制,“孩子與我作對”、“孩子居然反抗我”,這樣的心態其實就是媽媽們感受到了被控制。反過來讓我們急於去壓迫控制局面,以顯示自己的權威。

比如,孩子過一會兒情緒好了,他需要安撫和擁抱,而我們不肯安撫,還美名其曰堅持原則,其實是變相在懲罰孩子。

  與孩子互動要有方法

  描述問題細節

比如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玩耍,孩子被推了一下,很傷心。這個時候媽媽可有説:

“寶貝兒,我看到XX推了你,你很不舒服,對嗎?”

客觀的描述問題,會幫助孩子去面對和理解事情的發生。

之後再去安撫孩子,他感受到的是媽媽認同我現在的情緒狀態。

用指令要簡單易懂

比起嘮叨,簡單明確地和孩子説,“吃飯咯”“數10下我們就出門啦”。

在這一點上和激勵老公做家務一個道理,語言明確,指令清晰,這樣孩子才能更明白我們的意思。

  讓孩子明白你的感受

把你的感受告訴孩子,是很有效的方式。

比如,你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寶貝兒,媽媽看到你的玩具撒了一地。我喜歡乾乾靜靜的地板。你能幫媽媽一起把它們送回家嗎?”

  給孩子寫便條

可以在門上貼“隨手關門”,或者在繪本架旁貼上“請放回原處”,很多孩子即便看不懂,也會要求家長將便條上的內容講給他們聽。

這樣也可以很好地和孩子表達我們的期待和要求。

還有一些媽媽製作“情緒温度計”的圖表,告訴孩子“媽媽生氣到這裏了哦”,孩子也會很開心地理解媽媽的情緒狀態。

有的家長會説,遇到孩子做的事情真的很出格,難道也接納和理解嗎?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們可以去限制孩子的不合理、不安全、不符合社會要求的行為,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納的,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制。

比如看到兄弟相爭,弟弟搶了哥哥玩具,哥哥打了弟弟,我們可以和哥哥説,“我看得出來你很生弟弟的氣,但是要説出來,告訴他,而不是用拳頭解決。”

無論何時,在教育孩子之前,我們都應該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其實,沒有不乖的孩子,也沒有那麼多的行為偏差,只有沒被傾聽的需求,只有沒被迴應的呼喚。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