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春節包粽子的寓意和象徵

春節包粽子的寓意和象徵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閲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節包粽子的寓意和象徵,粽子是民間特色小食之一,用糯米做的粽子味道鮮美,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道美食。不過你知道我們平時吃的粽子都有些什麼用意嗎?以下分享春節包粽子的寓意和象徵。

春節包粽子的寓意和象徵1

春節包粽子的寓意和象徵是吉祥寓意、團圓、身體健康,有些地方還寓意傳宗接代。

過年包粽子其實就是寓意團圓,身體健康之類的寓意,因為粽子有吉祥的意思,所以很多人都會在過年的時候包粽子的。粽子中粽與宗是同音字,取其寓意傳宗。

春節包粽子的寓意和象徵

粽子特點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一般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葉一般是葦葉。

春節包粽子的寓意和象徵2

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和神靈,以求吉祥。後因粽的諧音,又有了更多寓意。粽子諧音中子,人們互贈九子粽寓意為求子,寓意人丁興旺。粽諧音宗,所以也有光宗耀祖之意。

粽子的`美好寓意是什麼?

粽子的寓意:求取功名

粽子中“棕”和“中”發音相近,在古代有功名得中的意思。在古代如果一個書生要準備考取功名,可以在端午的時候贈送粽子給他吃,並且祝福他順順利利的中舉。現如今,我們也可以在端午吃粽子的時候,祝福學生們考試順順利利,獲得一個好的考試成績。

粽子的寓意:求子

早在晉代,粽子就已經成為了端午節必備的食物,粽子的發音和“中子”類似,在古代的習俗中,人們比較講究這種諧音的祝福語,多吃粽子就寓意着能多得兒子。在古代製作粽子時,除了以糯米為原料以外,還會加入一些具有養生保健作用的中藥材,比如益智仁、赤豆等。

春節包粽子的寓意和象徵 第2張

粽子寓意:平平安安

粽子的來源是為了紀念屈原,相傳屈原投入汨羅江之後,人們為了擔心河中的蛟龍等兇物傷害屈原的屍體,就將糯米裝入竹筒中,然後投入江中吸引兇物的注意。因此,粽子也有着保平安的寓意,在很多地方的習俗中,人們製作粽子時選擇用紅繩將其捆綁,然後放在小孩子的兜裏,這樣就寓意着給小孩子護身符。

粽子的由來

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投擲粽子於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每年如此,以表示崇敬和懷念。除此之外,端午節的粽子還有驅趕蛟龍、功名得中等美好寓意。

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

曾經有這樣的記載,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屈原,夢中人説: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

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粽子。

春節包粽子的寓意和象徵3

過年包粽子是古老的傳統,寓意“包中”。粽子要用專門的粽葉和粽藤包裹,這兩樣物件取材自山溪邊或山上。每年重陽節前後,居民們就會把粽葉採摘回來曬乾,粽藤則需首先去掉身上的尖刺,再割成長條狀。

除夕晚上,婦女們把粽葉、粽藤拿出來泡上一夜,第二天放進鍋裏煮一次,完成消毒的準備工作。年初一早上把摻了大米的糯米泡好,吃完午飯就到了包粽子的時間。

春節包粽子的寓意和象徵 第3張

粽子的成型的關鍵是綁粽藤的環節,如果綁不好,粽子就會歪歪扭扭,煮的時候可能會進水,影響口感。信宜粽子裏通常包着豬耳、芝麻等,一口咬下去,清香撲鼻,純天然的粽葉和粽藤帶着絲絲植物的清香,讓人欲罷不能

春節包粽子的寓意和象徵4

粽子的寓意

1、除瘟驅邪、求吉祥: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及神靈。

古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必須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舉行祭祀活動,以除瘟、驅邪、求吉祥。

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過端午節吃粽子都是承襲傳統的表現。不同的地區粽子的種類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義都是一樣的。

2、求子:端午節時,人們會互贈九子粽寓意求子。

端午節中,人們會互贈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春節包粽子的寓意和象徵 第4張

3、光宗耀祖:因為“粽”和“宗”音近,所以有“光宗耀祖”的寓意。

因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過端午的時候吃上粽子。

4、功名得中:“粽”和“中” 音近,有“功名得中”之意。

因為“粽”和“中” 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時寓意學士考得功名。通常古代科舉考試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節時,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舉中的。

5、紀念屈原: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

傳説,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久而久之,端午節吃粽子便成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

6、驅趕蛟龍:蛟龍會偷祭祀的東西,而它怕艾葉和五色繩,所以便用其來包祭祀食物。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説:“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很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