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易經裏面的人生智慧

易經裏面的人生智慧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閲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易經裏面的人生智慧,易經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裏面所帶給我們的啟示大多都流傳深遠,下面大家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易經裏面的人生智慧的相關知識吧,歡迎大家借鑑和參考,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易經裏面的人生智慧1

《易經》是誕生在三千年前的哲學著作,這部經典包含乾卦,坤卦,損卦,坎卦,既濟卦等6個卦象,詮釋了宇宙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而在這其中,《易經》最強調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變”,即,世間萬物沒有守恆,一節事物都處在變化之中,幾千年來,《易經》中的這個核心思想,對於儒、釋、道等學派都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很多人覺得《易經》是一本籠罩着神祕色彩的書,那麼《易經》,經——我們應該都能明白,那麼易這個字應該怎麼解讀呢?《易經》所有的智慧都可以用這個“易”字來形容。易字最古老的寫法就如上圖所示的,很多人猜不明白猜字這樣寫是什麼意思。其實易字的第一種解釋就是蜥蜴,蜥蜴又叫變色龍,所以這個易字就非常的簡單明瞭,就是“變”。因為變色龍它一天到晚是隨便着光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所以易就是變的意思,原來的易就是旁邊加一個蟲字旁,所以就構成了古今字。《易經》的易其實是一個音讀過來的。是從蜥蜴的蜴轉變而來的,因為這個“易”代表變,所以就有變的意思。

易經裏面的人生智慧

所以《易經》講什麼呢?就講三個易,第一就是變義,萬事萬物都是變的。那麼《易經》為何要強調“變化”,一個“變”字,對我們的人生到底會有着重要意思和啟示呢?從人生的角度來考慮,每個人都想成功,都想盡量避免失敗,失敗是傷心的,成功是愉快的。那失敗和成功之間的這種論述在《易經》當中是怎麼來講的的呢?大家都聽説過“失敗是成功之母”吧,那麼成功也是失敗之母。《易經》裏面有一個卦就是專門講成功的卦,這個卦叫既濟卦,這個卦上面是水,下面是火。這個卦表示成功了,既濟卦的上面是坎水卦,它中間的一爻是陽的',上下兩爻是陰的,它就是外面柔,裏面剛。水的屬性大家都知道,包容嘛,它就是典型的內剛外柔的一個代表。而下面的離火卦,它恰好相反,是外面是陽的,裏面是陰的,那就表示火的自然現象,火,用打火機一打你就會看出來,它的中間是空的,所以這個卦,上面是水下面是火,水可以把火給滅了,這個就表示成功了。但是這個卦辭説的是“初吉終亂”,一開始好,但是呢潛伏着危機,最終不好。水把火滅了是一件好事,但是為什麼又説是不好的呢,如果下面的火太大了,水又不夠那麼多,火把水給燒開了,最後把水燒乾了,那這裏面就潛藏着危機。所以説《易經》就是告訴我們變化的規律就在這裏,你成功當中,它潛伏着危機,它會變成失敗。所以《易經》就告訴我們,你在成功的時候要想着那個危機。變易,就是我們認識到萬事萬物都是在變化的。

易經裏面的人生智慧 第2張

《易經》面講的第二個易就是不易,不易就是不變的,什麼又是不變的呢,宇宙的大規律是不變的,比如説一年四季是不變的,太陽早上升起晚上落下是不變的。古人講“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那麼乾卦講的就是這個規律。在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傳家寶——戒盈杯,這個杯子很有意思,如果倒酒,倒到合適的那個位置,它是滿的,它是合適的,但是如果再多一點,它就會一下全都漏掉,一滴都不剩下。這個故事就是告訴人們不要有貪慾,人到了極高的位置就一定要反過來做,太過了就會一無所有。《易經》告訴我們,宇宙的大規律是不變的,當人們順應規律做事的時候就會處在順境,反之,違背規律做事,就必然會失敗。這就是《易經》中提到的不易的智慧。那麼《易經》中是否有“月不虧,水不溢”的永恆卦象呢?《易經》裏面的謙卦就是唯一一個六根爻都吉的卦。謙卦,上面是大地,下面是山,按照正常的思維來説,山都是在大地的下面,這就是説,首先,你需要是一個人物,然後再去謙虛地做事,這樣就大吉大利了。謙卦的下卦是艮,是山,它把自己放低了,叫低姿態高境界,所以就要修己。謙卦的上卦坤,是大地,代表母親,代表包容,所以大地夠包容一切。這個就是現實生活中所説的人低為王。

《易經》裏還有一種智慧,叫簡易,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大道至簡至易。《易經》就要我們簡易,要少。《易經》裏有一個卦叫損,就是要減損。這個損字聽着好像不是很好,實際上損卦説的都是好的,這個卦是山在上,澤在下,要我們的理解這個卦象並不是好的, 因為山是硬的,澤是軟的,那麼山在沼澤地是呆不穩的,這不是一個好現象,但實際是,山下沉,正好把沼澤地填滿,這樣大地就平了,所以這是好事情,叫做“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個就是符合天道的,所以它教我們要少,做到損了之後它帶來的反而是好的東西。損,除了有減損,減少之外,還有一個,就是要守一,守住這個一,“一”特別的重要,就是要專一,好多人因為不懂得守一,導致失敗。就比如世界上品牌,品牌裏所包含的品類越少,力量越大,品牌裏所包含的品類越多,它的力量反而越小。所以做為人也是,不要凡事都求多,多到最後會怎樣?所以説現代人都不是餓死的,而是撐死的。簡易到了最高的境界就是零。連基本的一都沒有了。64卦中有一卦叫做賁卦,“白賁 無咎”。賁卦的意思是裝飾,但是要做到返璞歸真,迴歸自然的狀態,要平靜。人的正常思維情緒的最高境界是快樂,但是不是這樣的,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平和,做人無論怎麼絢爛 ,怎麼樣的光彩,最後都要回歸平靜,迴歸於自然。

《易經》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找到不易,隨時變易,迴歸簡易”。首先,我們要找到不變的東西,然後就是隨機應變,不要求多,不要急功近利,這樣你就會很快樂,然後迴歸於簡易,返璞歸真。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易經裏面的人生智慧2

《易經第四講:居安思危的義理》

要有憂患意識

《易經》是一本有關“變化”的書。人生存於天地之間,最直接與最普遍的經驗就是變化。

如果一切都在變化中,誰能預測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如此一來,人只能生活在緊張不安之中,又怎麼可能進行文化上的創造與發展?

伏羲氏製作八卦,以符號代替八種自然現象,再引申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藉由八卦的組合與變化,形成六十四種格局與處境,使人可以觀卦知象,掌握變化的契機與規律。

於是“易”字所指不僅是變化,還有變化的規律,此規律是“不變易”的。

再扣緊乾坤二卦,認識到一切變化皆因無窮的創造力而以“容易”的方式展現,並因廣大的順承力而以“簡單”的方式完成。“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繫辭上傳》)。

易經裏面的人生智慧 第3張

所以説:“易”有三義:變易、不易、易簡。認清這三點,人要在自然界生存發展,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了。

但是,古代聖人面對“一陰一陽之謂道”,以及這個道所展現的無窮變化時,卻接着説:它鼓動萬物的變化而“不與聖人同憂”。

那麼,聖人在憂慮什麼?這其實是儒家學者共有的立場。

譬如,孔子所謂“君子有三戒”,一生都要戒惕血氣所帶來的困擾;孟子所謂百姓沒有人倫教育,“則近於禽獸”,人若未受適當教育而只憑本能去安排生活,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伏羲氏的年代比堯舜更為遠古,連文字都尚未發明,要如何教育百姓呢?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專就眼前的“利害”來説明應該怎麼做。

於是在卦辭與爻辭所出現的占驗之詞,如“吉凶悔吝”,代表吉祥、兇禍、懊惱、困難,對一般百姓就會產生直接的引導作用。這是藉由利害來説明道義。這種做法符合古代社會的實際狀況,並且在任何時代都是教人行善避惡的底線。

撰寫卦辭與爻辭的應該是周文王,後來也許加上週公與某些西周卜官的協助。《繫辭下傳》説:“《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

原文又説:“《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易經》從始至終都有戒慎之感,所要做到的就是“無咎”,亦即沒有災難。

憂患意識提醒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考慮前因後果以及所有相關的條件,以求得變化中的最佳選擇。

它的基本原則是居安思危,隨時注意自己的處境以及未來的走向,在德行、能力、智慧方面精益求精。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