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明十三陵埋葬了哪些人

明十三陵埋葬了哪些人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十三陵埋葬了哪些人,根據不完全統計,從古至今留下了皇上陵寢數以千計,但是留存至今的皇陵屈指可數,其中儲存最爲完整、面積最爲龐大的莫過於北京的明十三陵。以下分享明十三陵埋葬了哪些人?

明十三陵埋葬了哪些人1

在十三陵中依次葬有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憲宗、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毅宗十三位皇帝。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羣,座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明朝自開國以來,從明太祖朱元璋傳到明思宗朱由檢(即崇禎皇帝),共傳了16位皇帝。

這裏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世系表)。

明十三陵的概況

明朝從朱元璋建立之後,總共經歷過15個皇帝,可是因爲當年朱元璋建都南京,所以朱元璋去世之後葬在南京而不是北京,朱元璋與馬皇后合葬的孝陵也是目前爲止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了。

從明朝開始,經歷了滿清以及混亂的民國時期,時至今日,孝陵已經完好保存了六百多年,依舊沒有出現任何盜墓現象,足以見得孝陵的地理位置以及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還是比較重要的。

朱元璋本身立嫡長子朱標爲太子,可惜朱標因病去世,所以朱元璋爲了繼續保持已經形成的勢力局面,就立了朱標長子朱允炆爲太子,經過朱元璋的一番鋪路之後,朱允炆終於在朱元璋去世後順利登基成爲皇帝,可惜朱允炆聽信黃子澄等人的建議大力削藩,徹底引起藩王不滿,朱棣在絕境中奮起反抗發動靖難之役,靠着自身實力以及運氣,朱棣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朱允炆則在一場大火中銷聲匿跡,沒有任何皇陵。

朱棣登基後,將明朝的都城從南京遷往北京,從此以後紫禁城就出現了,在後來的明朝以及清朝幾百年歷史中,北京都是都城,再也沒有改變過。也就是在朱棣當皇帝期間,開始尋找風水寶地當皇陵,在仔細尋找之後,終於找到天壽山這個風水寶地,因此朱棣最終就埋葬在這裏,從朱棣之後的皇帝,都埋葬在天壽山。

明十三陵佔地面積120多平方公里,總共埋葬了13位皇帝,包括僅僅當了十個月皇帝就去世的胖子皇帝朱高熾,以及朱棣“好聖孫”朱瞻基,還有被瓦剌俘虜的皇帝朱祁鎮。

這裏值得一說的是,朱祁鎮被瓦剌俘虜之後,弟弟朱祁鈺也當了幾年皇帝,按照這樣的真實情況來看,明朝應該有16位皇帝,可是因爲朱祁鎮後來又通過奪門之變重新成爲皇帝,在第二次當皇帝后,朱祁鎮取消了朱祁鈺的皇帝頭銜,將其按照親王標準下葬,因此朱祁鈺並沒有埋葬在明十三陵當中。

朱祁鎮之後埋入明十三陵的就是他的兒子朱見深,再之後是朱祐樘,由於朱祐樘只有一個兒子,所以朱祐樘只能將皇位傳給朱厚照,這是導致朱厚照比較貪玩任性的本質原因,從小就嬌生慣養,長大後也沒有任何束縛,換成誰想必都會迷失自我的。

朱厚照最終因病去世,去世時也沒有兒子,在楊廷和以及張太后的張羅下,按照朱元璋當年立下的祖制選擇了朱祐樘弟弟朱祐杬的獨子朱厚熜成爲皇帝,史稱嘉靖皇帝,嘉靖皇帝應該算是明朝最後一個比較長壽的皇帝了。

嘉靖去世之後,將皇位傳給兒子朱載坖,此人在歷史上的存在感並不高,畢竟在嘉靖活着的時候,朱載坖就深受內閣首輔嚴嵩兒子嚴世藩的欺負,幸虧有陸炳從中調和才保證了他的安全,結果在登基之後,朱載坖首先乾的一件事情就是收拾嚴嵩,隨後將已經去世的陸炳牽連進去,沒收了陸家所有財產,很是讓人無語。

明十三陵埋葬了哪些人

明朝後期的四位皇帝能力都比較一般,從我們熟知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始,明朝的滅亡跡象就已經十分明顯了,經過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的治理之後,明朝變得更加混亂,等到其兒子朱常洛登基之際,明朝已經一片狼藉。

奈何朱常洛並非雄才大略之人,沒有力挽狂瀾改變明朝局勢就匆匆去世了,他去世之後,朱由校繼位成爲皇帝,史稱天啓皇帝,到了朱由校當皇帝時,明朝早已內憂外患,內部的東林黨以及閹黨相互爭利,將國家利益置之不理,外部有努爾哈赤等人虎視眈眈,可以說當時明朝的局勢相當危險。

結果朱由校沉迷於木工,無心處理朝政,將大權交給魏忠賢,自己去世後,沒有辦法只能將皇位傳給弟弟朱由檢,崇禎皇帝是一個有力挽狂瀾之決心的人,登基之後特別勤勞,很快就殺了魏忠賢等人,想要通過集中皇權以整頓明朝局勢。

奈何崇禎皇帝能力一般還剛愎自用,硬是將明朝後期稍微有點能力的大臣都殺完了,等到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後,所有東林黨成員都已經逃之夭夭,留在崇禎身邊的只有一個太監。

面對曾經大明朝的絕境,東林黨不願意拿出一分錢,等到看見李自成磨刀霍霍之際,他們立即繳械投降,將自己財產雙手奉上,劉宗敏對東林黨成員的財產沒收統計之後,發現共計7000多萬兩,如此鉅款,當年只要拿出十分之一,明朝就不至於那麼早滅亡,實在可悲可嘆。

明十三陵埋葬了哪些人2

明朝北京的皇陵

元朝末年各地紛爭不斷,朱元璋加入起義軍之後,南征北戰,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軍事力量,後來更是將其他的起義勢力一一收服,最終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明朝的皇陵位於天壽山,佔地達上千公里,安葬了明朝13位皇帝,從永樂七年開始修建,崇禎自縊雖然明朝滅亡,但是他也被安葬入其中。

在這座皇陵中一共安葬了十三位皇帝,除此外還有妃嬪以及太子的墳墓,但是這裏卻少了三位皇帝。這三位就是明太祖、建文帝,以及明代宗。他們之所以沒有進入北京的明朝皇陵,原因也各有不同。

朱元璋建立政權之後,也開始挑選自己的陵墓,起先他想把陵墓位置選在自己的老家,安徽鳳陽。甚至在當時已經派人前去修建陵墓了。朱元璋在四處征戰的時候,身邊有一批武將跟隨,這些人有很多都是他的老鄉,出自淮西地區。

朱元璋在做了皇帝之後,對於這些老鄉也是大肆封賞,他們手中也掌握了巨大的權力。後來朱元璋考慮到如果將陵墓修建在老家鳳陽,那麼淮西集團的勢力必將進一步擴大,最終他選擇將陵墓設置在了南京的中山,也就是後來我們熟悉的明孝陵。

他之所以沒有進入明十三陵,一方面是在他去世的時候明十三陵還沒有正式出現,而朱棣在登基之後爲什麼沒有將他的陵墓遷入十三陵?一方面是朝臣們的反對,另一方面也是因爲朱棣得位不正,從自己的侄兒手中奪走了皇位。

如果和父親在地下相見,必然也要受到朱元璋的斥責,所以朱棣並沒有想過要把父親的皇陵遷到北京地區。

《明史》:“帝生潁慧好學,性至孝。”

建文帝不知所蹤

朱元璋建立王朝之後就確定了太子人選,但是這位太子英年早逝。無奈之下,朱元璋又立下了皇太孫,帶在身邊親自教導,在去世之後將皇位交給了建文帝。但是沒多久朱棣發動靖難,殺入南京。宮中發生大火,有記載稱朱棣在火堆中找到了他的屍體,停留8天之後將其安葬。

但也有說法認爲他趁亂逃走,然後逃入民間,不知所蹤,此後據說還曾流落在四川,雲南等地,而且喬裝打扮成爲僧人,但這些都只是傳言。建文帝無論是生是死,他都沒有進入明十三陵。最終也沒有進入皇陵安葬。連皇帝的封號也被剝奪了。後來到了正德,萬曆年間,朝中臣子有人請求皇帝恢復建文帝的封號,但是都沒能被同意。

明十三陵埋葬了哪些人 第2張

明代宗被葬於西山

這位皇帝也是非常有戲劇性的,他原本是英宗皇帝的弟弟,並沒有繼承皇位,他的母親只是一位小小的婢女,後來偶遇了宣宗皇帝,生下了明代宗。明英宗即位之後,明代宗朱祁鈺被封爲王,也擁有了自己的王府,雖然先帝只有兩個兒子,但是此時的明代宗並沒有爭奪皇位的心思。

明英宗也就是朱祁鎮,公元一四四九年,在宦官的吹捧之下,御駕親征,帶領士兵出征瓦剌軍。在他離開都城的時候,朝中官員紛紛前來勸阻,朱祁鎮一意孤行,臨行之前,將自己兩歲的兒子立爲了皇太子,另外還讓自己的弟弟幫忙鎮守都城。

這次御駕親征明英宗一敗塗地,帶來的將士死傷無數,他自己也被蒙古人抓走了。而在都城之中,太子年僅兩歲,都城外還有瓦剌軍隊虎視眈眈,朝中甚至有官員上奏,希望能夠遷都,放棄北京。在這一危急時刻,朱祁鎮的弟弟在太后和朝臣的推舉之下成爲了新的皇帝。

明代宗登基之後也打敗了蒙古人,解決了明朝的.危機,穩定了國家政權。明代宗在位時知人善任政治清明,整個大明也有了快速發展。但是後來蒙古人竟然又將明英宗放了回來。明代宗不願將皇位交出去,不僅如此他還廢除了原本的太子,將自己的兒子冊封爲新的太子。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繼承皇位。

《明史》:“三月戊子,如天壽山,癸巳,還宮。”

朱祁鎮軟禁在南宮之中長達7年。如果後來明英宗沒有暗中聯絡曾經的臣子發起奪門之變奪回政權,估計他還將一直被關下去,朱祁鎮重新登基之後廢掉了自己的弟弟,讓他重新做了王爺,也將他軟禁起來。

明代宗登基之後爲自己修建的皇陵也被朱祁鎮破壞,明代宗30歲離奇去世,得到了諡號戾,並且不能被葬入皇陵,而是以親王的身份被安葬在北京西郊玉泉山,給了200軍戶守護。直到他的侄子明憲宗繼位,他才被再次恢復了皇帝之位,得到了追諡。但即使如此,他也沒有進入明十三陵。

小結:沒有被葬入明皇陵的幾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明代宗最爲悲慘,原本並沒有搶奪皇位的心思,硬生生被推上了皇帝之位,對於國家治理也是兢兢業業,在位8年雖然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想要奪取權勢,但是又顧念手足親情。

隨着哥哥明英宗的迴歸,他的辛苦卻只爲別人做了嫁衣,30歲英年早逝,而且死因離奇,在史書上也沒有詳細記載,自己的皇陵被毀,被安葬在了西山,死後還得到了惡諡,對於一位皇帝來說,這樣的遭遇絕對算得上是憋屈了。

明十三陵埋葬了哪些人3

明十三陵,作爲明朝皇帝的集體墓地,除了朱元璋、朱允炆以及朱祁鈺外,明朝的所有皇帝都葬於此,當然,這不算南明王朝的那些所謂的皇帝。朱元璋死時,明朝首都還是南京,朱棣遷都,但沒有把朱元璋的墳墓遷到北京;朱允炆是因爲朱棣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也未能進入明十三陵;朱祁鈺是因爲他哥哥朱祁鎮不讓他進入明十三陵,因此也未能進入明朝十三陵。

除了以上三位皇帝外,明朝還有一個特殊的皇帝,那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他是在煤山上吊而死,此時李自成已經佔領北京城,也就是說,明朝官員都忙着投降或者逃命了,根本沒人在意吊在樹上的朱由檢,那麼他是怎麼被安葬在明十三陵呢?此時的朱由檢就是燙手的"山芋",誰還會去安葬他呢?

無人問津朱由檢的屍體,因此也讓李自成見到了明朝最後一位皇帝的屍體,並且見到了崇禎皇帝留下的血書。

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從這份血書可以看出,崇禎皇帝選擇自殺,爲了是保全北京百姓,如果他逃走了,李自成會不會屠殺北京百姓不好說,但是戰火肯定還會繼續,崇禎想一生殉國,可以打消李自成顧慮,不再繼續追殺。李自成被崇禎皇帝的遺言打動,或者是有心計的部下勸說李自成,可以利用崇禎屍體來做文章,厚葬崇禎,向天下顯示他的仁慈,因此李自成決定將崇禎皇帝葬入明十三陵。

一般皇帝生前已經爲自己修好了墓穴,死後安葬就好了,崇禎皇帝呢?也許是沒來得及爲自己修墓穴,或許他也沒有想到有今天,沒有提前爲自己墓穴做打算,因此決定安葬崇禎皇帝,必須先要找個地方安葬。找來找去,也只好是將崇禎葬在他妃子的墓裏,地方找到了,但是李自成卻不肯出錢安葬崇禎。

明十三陵埋葬了哪些人 第3張

確切的說,李自成根本沒有顧上安排崇禎皇帝安葬事宜,他忙着與手下瓜分明朝天下這塊大蛋糕,因此崇禎皇帝安葬之事推來推去就推到了昌平州吏目趙一桂這裏。趙一桂也沒錢,他向周圍店鋪籌集了233兩銀子安葬了崇禎,並且他把這筆銀子用處都詳細地記錄了下來,這樣算是給崇禎皇帝最後的安息之處吧!

當然,崇禎皇帝是被葬入了明十三陵,但事情還沒有結束,當清軍入關後,順治皇帝福臨認爲崇禎皇帝是一位好皇帝,"卒至寇亂,身殉社稷",順治皇帝想借此大力宣傳頌揚崇禎皇帝的功績,讓後人認爲崇禎是一位有德君主。

在我看來,清朝一直宣揚他們打下天下是"取之於賊(這個賊自然是李自成),而非取之於明",宣揚崇禎皇帝的功績,起到打壓李自成的目的。於是在順治十四年,修繕崇禎皇帝墓也被提上了議程,順治皇帝下旨意給工部,下令修繕崇禎的思陵。

順治十六年,順治皇帝祭掃明十三陵,他在崇禎皇帝墓前失聲痛哭(當然這也是宣揚自己的仁義、慈善的需要),連呼"大哥大哥,我與若皆有君無臣",並且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碑文,刻於碑亭之後。崇禎皇帝作爲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死於江山社稷,也許是種命運。

崇禎皇帝與明朝很多皇帝比起來,他屬於好皇帝,危難之間,登基除掉魏忠賢,奈何明朝已經腐朽不堪,他的能力不足以挽救危亡的明朝,但他死後進入明十三陵,也對得起明朝的列祖列宗了。崇禎皇帝也算幸運,最後還能下葬明十三陵,結束是悲劇的,但也算是一個比較"完美"結局。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