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閱讀教學的隨筆(8篇)

閱讀教學的隨筆(8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通常作者通過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的一種文體。什麼樣的隨筆纔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閱讀教學的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閱讀教學的隨筆(8篇)

閱讀教學的隨筆1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方法:如早讀制度、圖書交換制度方法一幫一制度方法等。這樣就能有序、有效地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當以上的制度、方法完善並實施一段時間以後,學生在學習上也就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

新課程標準中提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於教材的處理,應由過去的教教材轉變爲用教材教,這就表明教材是材料是例子。在語文教學中,可將教材內容進行歸類。分爲寫人記事、寫景狀物、說明文、古詩、哲理性文章等。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類型文章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

例如:寫人記事的文章,我讓學生按這幾步去學習,第一步,讀課文,必須要了解課文寫的是什麼人、什麼事;第二步,讀課文,必須要了解課文敘述順序、理清課文的脈絡;第三步,抓住文中描寫人物有關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的語句,反覆讀去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或文中人物的感情。

再例如:寫景狀物的文章,我讓學生按這幾步去學習,第一步,讀文章,瞭解寫了什麼內容;第二步,瞭解寫作順序或觀察順序;第三步,再讀文,瞭解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麼特點寫的;第四步,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段反覆朗讀去體味感情。這樣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三、把主動權給學生。

在語文教學中,我認爲教師應該營造一個有利於學生個性化活動的氛圍,把學習的主動權給學生。

首先,主動權給學生,我認爲要將讀書時間的主動權讓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不能讓讀書成爲閱讀課上的形式,走過場,草草了事。那樣的讀是起不了效果的。

其次,主動權給學生,我認爲應當在學生學習方法掌握的情況下,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但是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當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學。

特別是合作學習,除了明確學習目標外,還應當制定小組長職責。讓小組長真正成爲合作的組織者、領導者、發言者。使小組學習有序、有效地開展。

四、提高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面。

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擴展和延伸,是學生獲取精神食糧的重要途徑,小學生除了學好教材以外,再閱讀一些其他書籍,既可以豐富詞語,又可以廣泛的學習語言表達方法,提高讀寫能力,養成自學的習慣。

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呢?可組織生動活潑的讀書活動,有利於促進課外閱讀深入持久地開展。如:開展讀書競賽活動,看誰讀的書多;舉行故事會,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鞏固加深對課外讀物的理解;舉行讀書心得交流會,談體會,談收穫,相互啓發;還可以舉行詩歌朗誦會等活動。通過這些檢查讀書效果。

檢查後,認真總結,表揚認真閱讀的學生,鼓勵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閱讀教學的隨筆2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在我的課堂上或是其他語文教師的課堂上,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一篇課文,教師逐字逐句地分析、講解,學生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文章的整體意思不能體會得深刻。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將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並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訓練,效果出乎意料──許多學生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

這就是語感所產生的教學效果。在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尤其是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語感的培養。

現代教育學理論認爲: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破除以教師講解、分析、說明爲主的知識灌輸,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能力。我們的語文課本中入選的教材,都是經過作者千錘百煉、反覆推敲、文質兼美的名篇佳作,一字一句皆有情,一文一人都有義。而加強對學生的語感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才能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結合起來,發揮作品的感染作用。

長期以來,語文課片面強調課文思想內容的分析,忽視了語言能力的培養,忽視了讓學生對語文材料進行感受和領悟。重分析研究輕語文實踐,追求講深講透,卻忽視了自悟自得,忽視了語感的培養。

葉聖陶先生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我認爲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的敏銳的感覺。”呂叔湘先生也指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確強調:“強烈敏銳的語感,是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核心。”可見,語文大師一致認爲: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語感的培養。語感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直覺的感知、領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對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的透徹理解,是一個人語言素質的直接反映。學生的語感如何,直接影響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積累和運用,影響其語言能力的發展。語感培養是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課本選用的《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們伸展着四季常綠的枝條。和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着。”

讀這段文字後,我引導學生開展想象和聯想:可以從“細雨如絲”中聯想絲綿細密和柔軟;由“貪婪地吮吸”聯想到嗷嗷待哺的嬰兒;由“伸展”聯想到擺脫束縛後的輕鬆和舒暢。整段文字可以使人將春雨中的楊梅樹想象成一個飢渴的嬰兒,在母親輕柔的撫摸和溫暖的懷抱裏,飽吸甘甜的乳汁時,那種急迫的動作以及歡快與舒暢的情緒。

這一段文字所展示給人的意境,飽含春天裏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機。應該說這段文字處理是充滿了作者的想象和聯想,是具體的、生動的。但是高超言語總是“意則期多,字唯期少”,言有盡而意無窮,所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紙背”,這就爲讀者留下了再創造、再想象的餘地,否則“楊梅樹貪婪地吮吸”、“狹長葉子的歡笑”便會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其中“貪婪”一詞本爲貶意,但用在此處,即使人對久經飢渴的嬰兒在吮吸母乳時,那種天真而不加任何掩飾,那種急迫貪吃的稚氣的樣子頓生憐愛之情。

教學反思:

學生之所以能夠理解這段文字的意義,併產生豐富多彩的感受,不是經過老師的分析和對詞語的直接解釋,而是想象和聯想在語感中起到的推波助瀾的作用。語感中的聯想和想象是學生在和言語對象接觸的過程中,不是隨意主觀,而是依據言語對象的描述,由此想到彼,或構想出某種事物的形象。想象和聯想使對言語的感受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鮮活的形象,動人的景物,豐富的情感,嚴密的邏輯,深刻的哲理……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審美的愉悅,會在對言語的感受中源源不斷,源源而來。

學生閱讀得多,自然就會增加對語言材料理解和領悟的機會。我們要指導學生從課外選取各種體裁、各種內容以及飽含喜怒哀樂各種情感的文章,使學生努力從作品中揣摩、品味各種詞彙、句式的特點,去感悟其表情達意上的“共鳴”。

在今後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要堅持重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

閱讀教學的隨筆3

怎樣檢查練習本

“檢查練習本吞沒了我所有的空閒時間。”這是一位女教師在來信裏所說的話。在這封信的下面,大概有成千上萬的教師都會簽名同意的。只要把那一疊疊的待批改的練習本看上一眼,沒有一個教師不爲之寒心的。這倒不單是因爲要付出好多個小時的勞動,而令人煩惱的是這種勞動是那麼單調乏味。

“學校裏應當有一種高度的言語素養,有一種對詞的高度敏感的氣氛:一個說錯或者寫錯的詞,不僅教師,而且學生聽起來都會感到它不協調,就好像一個具有高度音樂聽覺的人,聽到一個錯誤的音符時感到那麼不入耳一樣。”

“減輕批改練習本的工作,涉及到教學的一系列根本問題。可以說,凡是有經驗的語言、文學、數學、物理教師,都有自己的一套檢查練習本的方法。經驗證明,最合理的一種方法是定期抽查:教師每隔一段時間收幾個學生的練習本進行檢查。只有測驗作業才需要全部檢查。”

學科教學中的學生積極活動的內容

“有經驗的教師,在開始教學工作以前,就把本門學科整個教學階段(在小學,則是把整個小學階段)中讓學生從事的積極活動的內容做好安排。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爲了培養學生生活和勞動中必需的實際技能,而且是在一門學科的教學體系中,通過學生的積極活動,首先爲了進行智育,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言語。我們已經說過,學生的讀寫水平和詞在他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積極活動的性質。”

“如果你們想使自己的學生成爲善於思考的人,想使嚴整的、明確的、合乎邏輯順序的思維通過清楚的說明和解釋表達出來,那麼你就應當吸引他們參加富有思想內容的勞動,把知識體系的關係和相互聯繫在勞動中出來。請你記住:勞動不僅是一些實際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智力發展,是一種思維和言語的素養。”

教給學生觀察

“教師勞動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觀察在學生的智力民展中佔有何種地位。從觀察中不僅可以汲取知識,而且知識在觀察中可以活躍起來,知識藉助觀察而‘進入週轉’,像工具在勞動中得到運用一樣。如果說複習是學習之母,那麼觀察就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一個有觀察力的學生,絕不會是學業成績落後或者文理不通的學生。教師如果善於幫助學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識來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觀察,他就能使學生的‘舊’知識變得愈加牢固。”

“請你教給學生觀察和看見周圍世界的各種現象吧。當自然界裏發生轉折的時期,請你把兒童帶領到大自然中去,因爲這時候正發生着迅猛地、急劇的變化:生命的覺醒,生物的內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爲生命中的強有力的飛躍積蓄精力。”

怎樣靠閱讀擴充知識

“你要學會激發學生對閱讀科學書刊的興趣。要做到這一點,你在講解大綱規定的新教材時,就應當用大綱以外的知識的火花來照亮某些問題,有經驗的生物、物理、化學、數學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好像只是微微打開一個通往一望無際的科學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東西有意地留下來不講。學生看見了超出必修的大綱教材的可能性,到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去游泳的前景激勵着他,——青少年一心想要讀那些書,這也是激發閱讀的興趣。”

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生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問題不僅在於閱讀能挽救某些學生免於考試不及格,而且在於藉助閱讀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經過周密考慮地、有預見地、有組織地讓學習較差的學生閱讀一些科普物,這是教師要關心的一件大事。實質上,在學校生活實踐中稱之爲‘對後進生個別施教’的工作,其要點正在於此。”

閱讀教學的隨筆4

開放性閱讀教學是針對傳統閱讀教學中的封閉性特點提出的,它充分顧及學生在閱讀態度上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和閱讀方式的探究性。在開放性的閱讀教學中應營造開放性的氛圍,注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倡導質疑、感悟學習,探索個性化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近年來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關注越來越多,其中對閱讀教學的關注尤其多。因爲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徑,加強閱讀教學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同時閱讀教學是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環節。閱讀教學有豐富知識,鍛鍊思維,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培養品德的作用。

傳統的閱讀教學,課堂氣氛嚴肅,師生互動缺乏,初中語文教師只是對課文做一些純理性的,甚至是機械的分析,追求的是標準、結論、答案的統一,忽視了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壓抑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違背了閱讀的規律,把“分段”、“概括段意”、這個手段變成了必不可少的訓練程式,這極大地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回想我們當時所受的中小學教育,不難發現,我們的教師始終給我們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在課堂上教師的思維方式主宰了我們,師生互動的機率極低,唯一的互動方式就是簡單的一問一答式的,而且始終侷限於課文本身,學生只是知識的單向接收者。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信息的流動方式基本上是單向性的,既師→生,這種封閉的信息系統,導致了信息的淤積,學生的想法得不到表達與交流,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閱讀教學的隨筆5

這是讀了唐江澎《培養終身閱讀者》、王棟生《讀陸精康〈考信錄〉雜感》(《語文學習》20xx年第3期)等幾篇有關閱讀的文章後,首先想到的問題。“語文課應激發學生閱讀,從而培養有終身閱讀習慣的閱讀者,這是常識。”(《培養終身閱讀者》)“讀了書,有‘底子’,對任何問題都不敢輕信,都要經過自己的思考,花點工夫,去探個究竟,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立’的過程;教師這樣‘立’,才能給學生一個學的‘樣子’。”(《讀陸精康〈考信錄〉雜感》)這也是常識。

然而,身處教學一線,我深知我們的語文教學和我們這些專門教學生“讀書”的人,恰恰在做着不顧常識、違背常識的事。原因固然與應試教育及當前功利浮躁的世風和“視覺文化的興盛”、“精神消費的多樣選擇”有關。但就個人方面來說,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我們這些專門教學生“讀書”的人缺乏“獨立之精神”,對語文教學沒有“自己的價值判斷與識見”,與世浮沉,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得過且過。

閱讀——無關功利與娛樂或少關功利與娛樂的傳統紙質閱讀,離我們有多遠?身爲語文教師,如果你認爲除了衣食冷暖、人身安全和日常工作之外,沒有比閱讀更重要的事兒了;如果你認爲閱讀是自己的職業需要,是自己生活的必需,並且付諸行動,那麼,閱讀就與我們零距離。如果你認爲不僅僅是衣食冷暖、人身安全和日常工作比閱讀重要,其他如喝酒,如打牌,如看電視,如上網聊天,如逛街,如唱卡拉OK……都比閱讀重要;如果你只滿足於上完每週的幾節課,只滿足於帶着學生做好那幾張練習,能考個比較高的分數,那麼,閱讀就離我們很遠很遠。

——身爲語文教師,閱讀本應該是我們的一種習慣,是我們的一種生活!

閱讀教學的隨筆6

三年級是個過渡時期,從低年級到中年級的轉變,教學目標也有了新的變化。如何來上好三年級的語文課,我在教學過程中有所感悟,把理論運用到課堂實踐上,有了一點收穫。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愉快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教師在新課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變化,教師將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在新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傳統的接受學習向探究學習轉變,而教師的工作就在於幫助孩子們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定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知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策略和發展能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語修訂版大綱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於自己的學習。要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讓學生自主制定詳細的預習方案,讓學生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能夠在初讀的時候學生字、組詞、讀順課文,摘抄課文當中的好詞好句,提高課前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同桌間互讀互講,小組討論、一些朗讀遊戲的方式拓寬他們的合作能力。再者多問一些有創建性的問題來啓發學生的思維。老師本身在這方面也得下苦功夫去研究,哪些問題是可以問的,如何問?學生會有哪些答案,是否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教學效果?

二、創建趣味、和諧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提高教學效果

三年級的語文教材,教材內容形式多樣化。要想讓學生一堂課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開始上課的時候常常覺得力不從心,覺得孩子總是不是那麼認真的聽課,不能那麼專心,開小差,常常半路停下來處理課堂紀律問題。反省覺得是自己紀律沒抓好。後來看了一位老師的《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纔有所感悟,這位老師在裏面寫到“在我們班上課,孩子想開小差都難!”因爲她足夠的自信自己的課孩子一定願意聽。

我開始反思課堂紀律不單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也是老師的問題,正如所說“我拿什麼去吸引你--我的孩子。”我開始注重提高課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的去好好的備課。你的課有激情,同學們也容易被你的激情所帶動,所感染;你的課有意思,同學們才樂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課堂,走進樂於學習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備課、認真備課,不備好課,不進課堂。

三、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同時自己也要多讀、多看、多思考。

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鼓勵學生多讀多看,同時開設小小讀書交流會或是讓學生寫讀書筆記。既能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讓他們向同伴介紹自己看過的書;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好三年級的新增內容--作文,讓他們把寫讀書筆記當成習慣積累,也當成一種練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養,才幹只有靠才幹去培養”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說“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學生素質的提高對老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爲一名學者。在學生眼裏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

要使自己成爲一名學者,平時應該多讀書、多積累、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更要重視新教材中參考資料的學習,因爲這與學生的學習有着直接的聯繫。淵博的知識,是每一位老師教好書的關鍵所在。

閱讀教學的隨筆7

閱讀教學中應重視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認讀能力。必須做到逐字逐句的認讀,朗讀要讀準字音,默讀要看清楚每個字每個詞,認真的讀。對於高年級同學來說已經掌握。但默讀時看清每個字,每個詞這一方面,我覺得還有一部分同學沒有達到這種能力。

2、理解能力。它是閱讀能力中最基本的成分。較好的閱讀能力,不僅指能順利的讀,而且能正確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對一些重點字詞的理解。

3、質疑的能力。學貴有疑,提出不懂的既是一種思維品質,又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本學期我尤其注重培養學生這一方面的能力。引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圈出不懂的詞,提出不懂的問題,鼓勵學生能通過聯繫上下文和換詞的方法理解詞語,通過多讀弄懂不懂的問題,並做出標註。

閱讀教學的隨筆8

上學期我承擔了本班的《幫我早讀書》識字教學工作,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孩子們的進步很快,養成了良好的識字讀書興趣與習慣,較好地完成了教育目標的要求,令我很滿意。

《幫我早讀書》重視早期閱讀,講求自然識字,奠定了孩子一生愛讀書、會讀書的基礎。本班幼兒在小班時雖已有了一些識字讀書的基礎,但由於年齡小,大多數孩子還只會機械地隨錄音機背誦課文兒歌,還不會手口一致地指字讀書,感受不到找字、指讀的快樂。這學期新生較多,如何調動幼兒識字讀書的興趣與積極性,採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與途徑是我一直尋求思考的問題。於是,我潛心研究《幫我早讀書》教師解讀理念,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用以指導實踐。嘗試一套易於幼兒接受的形式方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讀圖中激起情趣;在識字中貫穿遊戲;在讀書中尋找新字,把常規教育融入其中,養成良好的聽音樂取書送書的習慣,並懂得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經過一段學習過後,幼兒已對老師的教學方法產生了興趣,識字讀書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特別喜歡識字遊戲、找字的環節,但我發現有的幼兒還是不能很好地指字讀書,還停留在背誦階段。爲了讓幼兒真正地學會讀書,我把快樂讀書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中,如:晨間,幼兒來園就放錄音聽,讓他們隨錄音機讀書,從中指導他們一個字一個字地指着讀書。午飯或晚飯、空餘時間裏,也採取同樣方法讀書。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培養,幼兒讀書的習慣已養成。早晨來園,他們會情不自禁地選擇《幫我早讀書》看,並隨錄音很認真地指讀着。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幼兒養成了良好的讀書作息習慣。

張雨揚小朋友,以前上課時注意力很不集中,缺乏學習興趣。因此,老師們總把他列爲“否”的行列。記得一次識字課玩找字遊戲時,張雨揚第一次興奮地舉手說:“老師,我會找”,於是,我叫到他,從課文衆多字中找出老師所指的漢字,對於某些幼兒來說很困難,需要較好的觀察力。但劉濤找得很準確,於是,我在全體幼兒面前表揚了他,併發給他一張小粘貼,劉濤興奮不已,並向旁邊的小朋友炫耀着:“我得小粘貼啦!”從那以後,我發現張雨揚愛學習識字了,上課注意力集中了。每天早晨第一個來園,總是拿着書大聲地讀着,並跟我說:“老師,你看我讀的對嗎?回家我還給爸爸媽媽讀呢!他們都說我讀的好!”聽着孩子天真無邪的話語,我感到孩子的進步與可愛。是啊!劉濤的進步真不小,他能迅速認讀所有學過的漢字,能流利地朗誦所有的課文,這和他以前注意力不集中,不善言談形成巨大反差。是快樂識字改變了他的行爲習慣,讓他融入集體之中,越變越聰明,越變越有自信心了。

劉夢小朋友是這學期新入園的,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她對識字特別敏感,接受力特別強,可以說現在是班裏的佼佼者。能獨立地閱讀,一字不差地很流利地朗誦文字故事書、童話事故書等。讀書識字的水平已達到了小學高年級的水平。她的家長說:“我們從來沒教過她識字,有時電視裏出來字,她就跟着認讀,自從上了幼兒園後,我們發現她認識很多字了。”

侯佳軒小朋友也是這學期入園的,她是個不顯山不顯水的孩子,平時也少言寡語,上課也不愛回答問題,所以,平時老師對他學習的關注少一些。記得那次午飯後看課外圖書,她拿着書跑過來說:“老師,我找到咱們學過的字啦!這個是念”白兔“嗎?”我及時鼓勵了她的進步:“你好聰明,找對了。”他興奮地回到座位,不一會又過來說:“老師,這個是念‘窗戶’嗎?”在我的一次次鼓勵下,她找字的興趣越來越濃了。讓我沒想到的是,平時不愛表達與表現的她,竟對識字記憶猶新,心中有數。一時間孩子們識字的積極性被他調動起來,本來孩子們是無意識地看書,這下,竟都有意識地都學着他的樣子找起字來。

面對孩子們的進步,我感到欣慰與自豪。一學期的努力沒有白費,孩子們學有所成就是對老師的莫大回報。願一棵棵幼苗們在我的精心護理下都能茁壯成長,早日成材!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