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我的家風故事10篇

我的家風故事10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的家風故事1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家風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每個家庭的傳統風尚。家風其實就是每個家庭的導師一樣,讓我們明白了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

我的家風故事10篇

在我小的時候,我們家就有家風啦,誠實做人和尊老愛幼。

記得有一次,我和同學們約在週末去圖書館看書,可是太陽公公在和我們玩捉迷藏似的,躲了起來,天空中突然下起了雨。我想:我要是去圖書館,就會被淋成落湯雞了;我要是不去圖書館的話,我就失信於人了。孔子曾說過:“人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我的心裏很是糾結,爸爸看到我很糾結,就問我怎麼回事,然後和藹地對我說:“誠信做人,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你不去圖書館,那就證明你是一個沒有誠信的人,難道你沒有聽過《曾子殺豬》的故事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一定要有誠信,要守信承諾。”雖然那天有些同學沒能來,但是這件事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我的家風:誠實做人。我做到了誠信,沒有違揹我們的家風。

還有一個家風是尊老愛幼。記得有一次,我乘坐公共汽車。到達某站後,進來了一位老人,車上沒有座位了。我就主動的把位子讓給了這位老人,車上傳來了激烈而經久不息的掌聲……

誠信,伴我一生,成爲了我的座右銘,和我形影不離。尊老愛幼是做人的根本,是每個人應該擁有的。他們是美德的傳承,讓美德的種子在每個人的心中成長!

我的家風故事2

家是人們最溫馨的港灣,給予人們溫暖。

今天老師佈置了一篇家風的作文,一回到家,我就苦思冥想。什麼是家風呢?“盈盈,發什麼呆呢?怎麼不寫作業呢?”正在忙着爲我們一家人做飯的媽媽喊道。聽,多熟悉。趕快寫作業……對,這不就是我們的家風嗎--今日事,今日畢!

我認認真真地寫起了作業。可寫到一半,我那不爭氣的肚子咕咕叫起來,趁媽媽不注意,我偷偷地跑到餐桌前拿起筷子準備吃。耳邊又響起媽媽的聲音:“爸爸還沒有回來,你怎麼可以先吃呢?媽媽經常講的餐桌禮儀呢?”

如果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那麼爸爸媽媽對我是絕對的深情,只要他們不出差,每天都會有半個小時以上的親子閱讀時間。這是幼兒園養成的習慣,以前是他們讀,我聽。現在是我讀,他們聽,並各自發表對書本內容的見解。在閱讀時爸爸媽媽絕對是全身心的投入,關閉一切電子產品。這讓我進一步理解了專注這樣一個詞語。

我們不是杭州人,爲了有更好的生活,來到了杭州。爲了讓我接受更好的教育爸爸媽媽接到了這裏。雖然他們知道帶上我,在工作或經濟上會有很大的壓力,他們婉拒了爺爺奶奶的提議--將我留在老家,毅然決然地這麼做了。爸爸媽媽爲了我,選擇的工作都是壓力較大並相對自由的工作。

爸爸媽媽還經常帶我去各地遊玩,帶我去領悟大自然的美。媽媽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爸爸媽媽和我在他鄉。他們自然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疏於照顧,我經常聽到爸爸媽媽責怪自己不孝順。每到雙休,就一定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打一通電話,報一聲平安。每次去逛街,看到一些衣服或其他物品就聽到媽媽唸叨,這個適合爺爺,這個適合姥姥……似乎沒有什麼是適合自己的。其實我心裏清楚。媽媽有多久沒自己給自己添過新衣裳媽媽是多麼愛美的一個人,媽媽就是這麼一個人,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就是我的家風,伴隨着我慢慢成長。

我的家風故事3

我的家是一個普通而溫馨的家庭,也是一個有着良好傳承的家庭。

我爺爺和奶奶每天總是很早就起牀,準備早餐,打掃衛生,忙裏忙外地不閒着。爺爺奶奶平時經常和我說的就是,“手腳勤快着點兒,一天之計在於晨”,“凡事都早收拾好了,利利索索的”,再就是叮囑我好好吃飯和按時休息,讓我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姥爺和姥娘生活很簡樸,爸媽每次給買點東西,他們都會說“現在生活好了,也不能浪費啊”。姥爺姥娘雖然生活節儉,但特別支持“好好唸書”,供我媽媽和姨姨們都讀了大學。現在姨姨們都已結婚成家了,平常有空時,大家就用視頻聊天,湊巧同時在線,就像開會一樣;逢年過節時,大家就熱熱鬧鬧地聚到一起,我心裏感到可高興啦!

我爸的書桌上擺着一摞又一摞的資料,他說“得不斷學新東西,點點滴滴積累”,經常整個週末都不休息。爸爸雖然很忙,但有空就會問問我的一些表現,和我天南海北的什麼都聊,或者一起下棋、看電影、游泳、散步。他還帶我到北京和西安,參觀他讀過的大學,拜訪他的老師和同學們,欣賞不同的城市風景,讓我感到學習真是一件令人快樂、很有成就感的事。

我媽是一名教師,她快要生我妹妹的前幾天都在備課、講課,有時在家裏還要給學生批改試卷,一直到夜裏很晚。媽媽經常和我說“好好學習,給妹妹做個好榜樣”,“老師非常辛苦,一定要尊敬自己的老師們”。

這就是我家傳承的幾個小故事,沒有什麼大道理,長輩們用一言一行教育着我,呵護着我,讓我快樂地成長!

我的家風故事4

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獨有的風氣;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獨有的風格;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獨有的風尚。家風有好也有壞,好的家風能培養出品質優良的孩子,而壞的家風則會把孩子引入歧途。而我們家的家風,融入在日常的無形的言語和行爲中。

爸爸是驢友,而我跟着爸爸也成爲了小驢友,每次驢友活動我們都要跋山涉水,千辛萬苦,途中總是會遇到許多困難。有一次,我們一家又去參加驢友活動。車開到山腳下,我們停好車開始爬山了。一路上,我邊看風景邊爬山,導致我狠狠地摔了好幾次。每當我說“我好累”三個字時,爸爸都會對我說:“前面還有很多路,一定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我只好堅持下去,每當我摔了跤時,我總會喊:“爸爸,我不想走了,好疼,好疼呀!”爸爸都會說:“快點起來,堅持就是勝利,馬上就到山頂了。”通過驢友活動讓我懂得了: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到底就是鍛鍊人的毅力,只要有毅力沒有幹不成的事。毅力來源於哪裏?毅力的磨練離不開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有把小事做好,纔會養成一種好的習慣。

每當放學回家時,脫掉鞋子,我會直接把鞋子隨便一扔,媽媽看到了總會責備我;早晚洗漱時,我放牙杯會隨便一放,牙膏掉外面了,看見了卻當沒看見似的,媽媽會對我說:“你怎麼放牙杯的,倒了也不管,快點去放好。”我只好乖乖地放好;我掛毛巾時,總會不顧正反、歪斜直接掛,媽媽看到了會對我說:“重新掛。”這些事讓我懂得了:別看微不足道,其實它內含着做人的道理,細節決定成敗!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做事要有始有終,事必作於細,因爲堅持就是勝利,細節決定成敗!

我的家風故事5

看到老師給了這樣一個題目,我就一直在想:我的家風是什麼呢?

回到家裏,吃過晚飯,我依舊座在沙發上看電視,心裏卻還在想:我的家風是什麼呢?媽媽的聲音傳了過來:“你寫完作業了?”我沒動。眼前的電視被關掉了,“你現在應該做什麼,不知道嗎?”唉!這句話我從上幼兒園時就聽得耳朵出了繭子了,去寫作業吧。“老毛病了,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記不住嗎?”——這不就是我的家風嗎?

從小,該我寫作業的時候,電視從不開着,也沒任何雜音打擾我。每次都只能是寫完當天作業,纔可以看電視或玩電腦,小學以前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8:00是必須睡覺的,想玩,門都沒有。現在初中了,也只能寫過作業就睡覺,只有週日纔可以自由。原來父母想讓我養成:認真做事,規律科學的好習慣。

又想起來,每次家裏來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們也是熱情招待;爺爺奶奶來了,媽媽總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總是在爺爺奶奶面前,螃蟹也是給他們最大的,而媽媽只是吃最小的。現在想想,這就不就是我們的家風之一:尊老愛糼,禮讓待客,謙和做人嗎?

這樣想起來,我彷彿記起了很多,我們全家人有時候在一起討論一下歷史,共同看一站到底,並搶答題,最後看誰對了;看最強大腦,討論那些神奇的記憶。

我從來聽不到父母講鄰里是非,也從不爭親朋得失。他們只是認真做事,認真做人。這也是我的家風之一:做有益的事,做坦蕩君子,不做慼慼小人。

我想:我的家風,不正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美德嗎:厚德載物,認真做事,中庸做人。

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我也要說: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國家,國家影響世界!

縱觀中華五千年曆史,中國早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界。孔子提倡:“仁者愛人”,以“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而國家與國家之間也如此,有的國家總是以老大自居,總是希望別國亂起來,自己坐收漁利。總是不能以“仁愛”的心態對待別人,今天挑點事端,明天做點手腳。這不正是中國人嗤之以鼻的小人行徑嗎?

呼籲大家都從現在做起吧,用我們民族的精神去影響世界,讓世界早日“仁愛”起來吧!

我的家風故事6

我的父母都是七十年代的中專生,我的爺爺奶奶則是四十年代的農民。自從我懂事開始,我聽的最多的話是:做人要勤儉節約,以人爲善,禮貌待人,誠實守信。特別是在我做錯事時,爺爺最喜歡給我上政治課,奶奶則說了又說,我有時煩起來會來一次反抗式的大喊:“拜託,奶奶同志,您已經講了N次了,我的耳朵都長了啊……”,可是奶奶似乎沒聽到我的反抗,還繼續說:“你這孩子啊,要懂禮貌,剛客人來了都不懂得打個招呼……”。“……我似乎對這樣的教育已經習以爲常了,這應該說是我這個家的家風吧。

從我記事起,我的家經常有客人,長輩們從來都是笑容滿面地招待客人,把最好的東西拿給客人吃,最後客人走了才輪到我們這些孩子的份,我們從不敢吭聲,客人們總會表揚我們:”你們家的孩子真懂事啊”,但是我調皮的個性,有很多時候也會招來長輩的不滿……有一年的春節,我把家族要請叔公的鹽雞偷吃了一半,把雞翻過身,當叔公吃時才發現,過後爺爺狠狠地批評了我,要我半蹲一個小時記住這次教訓。

在我的家裏,最勤儉節約的人是奶奶了。奶奶每天天沒亮就起牀做家務,等我們要上學時,奶奶已經出門去買菜了,每次家裏有剩菜剩飯,奶奶從不倒掉,而是自己吃了。爸爸擔心她胃不好,不讓奶奶吃剩的食物,奶奶只好偷偷地吃了。有一次,我剛放學回家,發現家裏來了三隻小雞,原來是奶奶爲剩菜剩飯找到好的“去處”了……哈哈,這真是兩全其美呀!

要說誠實守信,那就要屬我的老爸了。有一回,老爸心血來潮,向村委會承包了1000棵荔枝樹,合同承諾收成時付給村委兩萬元,沒想到那年剛好碰到強颱風,1000棵荔枝總的收成不過兩千多,很多好朋友都說情有可原,勸老爸向村委提意見……結果老爸向舅媽借了錢毫不猶豫的把兩萬付給村委,老爸過後說“我的固執,是因爲我的父親從小對我說:做人要誠實守信。我沒有預測好,只能自己負責呀!”

家風是雨,孩子是苗,這樣的家風讓我受益匪淺啊!

我的家風故事7

我從小就在媽媽的嚴格家訓下成長,讓我懂得了怎麼做一個講誠信、善良的人。

記得有一次,我和一個朋友出去玩,可不料,在我要出發的時候,天空下起了大雨,突然的大雨讓我放棄了出去的念頭,媽媽見到,問我怎麼不出去,我無所謂的說:“下那麼大的雨,我纔不出去呢!”“那你的朋友怎麼辦?”媽媽問道。“沒事啦,她等不到我自己會回去的。”我說。媽媽鄒了鄒眉頭,喝道:“你這是言而無信!我怎麼教你的,你想想,如果你被人放鴿子的話,你會開心嗎?”我想了想,覺得媽媽說的有道理,於是,我拿起雨傘,去跟朋友見面了。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媽媽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打打鬧鬧,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媽媽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就是因爲媽媽給我的教育,我才能更好的去理解生活,理解人生!

我的家風故事8

家風是什麼?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爲準則,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我們的家風是孝。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爲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有時太奶奶來我家住,太奶奶已快九十了,行動有所不便,爺爺奶奶時刻陪伴在她身邊,噓寒問暖,陪她聊天。有時太奶奶還要耍耍小孩子脾氣,很難伺候,可爺爺奶奶還是順着她,從不反駁她。有時,奶奶一個電話,爸爸立刻放下手中的活,馬不停蹄地趕回去,幫他們解決好問題。我奇怪地問爸爸:“奶奶一個電話,這麼着急幹嘛呀?等有空再去不行嗎”爸爸笑着對我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他們打電話過來,肯定是有急事。”我點點頭。所以我只要一有時間,就給長輩端茶遞水,給他們按摩捶背講笑話,把他們逗得哈哈大笑。

我們的家風是節約。吃飯,吃多少盛多少不準浪費,要吃乾淨碗裏的每一粒米,如果吃飯把米粒掉桌上,都會撿起來吃。我爺爺更是節約標兵,我們開玩笑說爺爺是“垃圾桶”,每次剩菜剩飯,都會進他的肚子裏,名副其實的光盤行動。我們家都有隨手關電的好好多衣我都穿不下了,媽媽並沒有把它扔了,而是給比我小的弟弟穿。

我們的家風還有誠實守信。不管對人還是對事物應該把誠實守信放在第一位。就像華盛頓小時候把他父親最心愛的櫻桃樹砍了,當時很害怕,但還是誠實地告訴了父親,父親不但沒有罵他,還表揚他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我的家風故事9

家風就像是一個家族的靈魂,它不是掛在嘴邊的嘮叨,也不是貼在牆上的名言警句,它是幾十年如一日,幾代人共同遵守的一個準則,已成爲一種習慣的“動作,”而不需要任何外來的強制形成的一種風氣。善,則益終生,惡,則恨終生。

事實上,一個人可以沒有顯赫的背景,也可以沒有祖上的萬貫家財,但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溯其源,一定有一個良好的家風如影隨形的伴隨着他,薰陶着他。作爲我的父母、長輩對於養成好的家風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爲孩子,耳濡目染,更容易在無形之中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時常看到有潑婦罵街這一現象,更有甚者,竟把家裏的孩子叫過來助威,一塊罵,甚者大打出手。現在想想風氣是多麼的惡劣,也影響了這一家的名聲,這壞名聲便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沒有人願意和這家人交往,這時候再想改,就來不及了。可以說家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卻能讓子孫後代延續的更長,走的更遠。

一個家族的風氣對這個家族的成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就說[華興資本]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包凡,出生於銀行世家,小時候,包凡就受過金融啓蒙,他祖父曾是浙江銀行高管,給他講過很多銀行家的故事,那些銀行大亨的傳奇深深的感

染了他。那個年代做銀行的高管要麼是擁有雄厚的背景,要麼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包凡的祖父恰恰屬於後者,祖父的經歷深深的.感召着包凡,如果沒有兒時的“積蓄”,包凡又怎麼能從摩根士丹利到瑞士信貸再到創建 [華興資本] 呢……

父親一直說:“勤乃發家之本,儉爲致富良方”。當看到我們浪費糧食時,就拿《朱子家訓》中:“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小時候自然是不理解這麼博大精深的古文。在我家裏吃多少就盛多少飯,不準浪費,要吃乾淨碗裏的每一粒米。父親就是這麼做的,哪怕一粒花生米掉在地上,也會撿起來搓掉皮放進嘴裏。更談不上浪費了,我們家每天都是“光盤”哦!

記得小時候,母親常說,不管幹什麼一定要守信,這是基本的禮貌,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母親總是要提前幾分鐘到達,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着母親,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我的家風故事10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傳統風尚。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風,好的家風就是無聲的教誨,會影響着家庭裏的每個成員。我們家,雖不是什麼名門望族,也談不上什麼“詩禮傳家”這高大上的家風,但也有着自己的家庭傳統風尚,那就是重視讀書,重視文化,追求“讀書以明理”。

讀書是我們家庭生活中的一種樂趣,傳承着我們家幾代人對知識文化的追求。

爺爺雖然是個農民,但他從小就喜歡讀書。爺爺出生於解放前,家裏兄弟姐妹十人,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上學讀書對於當時的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但因着爺爺對學習的渴望,對知識的渴求,太爺爺勉力支持他入學讀書,爺爺這一讀就讀到了高中,直到家裏經濟支持不了才無奈輟學。不過爺爺這學歷對於他們這一輩的人來說也算是個文化人了。爺爺愛看書,尤其是歷史類的書籍,古代的《說唐演義》,近代的《金陵春夢》,是爺爺至今還保留着的兩本他以前反覆看過的書。現在爺爺年紀大了,不看大部頭的書了,但每天的報紙還是必讀的。

爸爸從小受爺爺影響,也愛看書。據爸爸自己介紹,他小時候沒有什麼合適的兒童讀物看,就常常拿爺爺的書來看,《狄仁傑斷案》《七俠五義》他看了又看。後來讀中學時正是武俠小說熱的時候,好不容易借到一本金庸的武俠小說常常是熬夜看完第二天好還給人家。因着這段讀書經歷,所以爸爸剛工作不久就在外圖中心購買了一整套的金庸武俠小說集,14部36本,花了爸爸一個多月的工資,當時這樣的購書支出也算是“大手筆”了。現在我家的書櫥裏有兩格擺放的就是爸爸的武俠小說,除了金庸之外,還有古龍和梁羽生的作品。

而我呢?延續了爺爺、爸爸的血脈,也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在我還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爸爸就開始每天晚上給我講故事。到我上了幼兒園,爸爸就帶着我讀繪本。上小學了,我就開始獨立閱讀了。從繪本到中外兒童文學名著再到國際大獎小說,我看過的書塞滿了家裏的書櫥。我對讀書可以說是到了癡迷的程度。每次爸爸給我買新書回來,我就廢寢忘食地讀着,經常要爸爸媽媽提醒該得讓眼睛休息休息的時候,我才戀戀不捨地放下手中的書,過不了幾分鐘便又忘情地看了起來。記得有一次,媽媽讓我幫忙丟垃圾,我捨不得放下手裏的書,一手捧書,一手提着垃圾,出門轉了一圈,結果又把書和垃圾一起拿了回來……

讀書的家風,使我從小就遨遊在書的海洋裏,徜徉在知識的寶庫中,讓我從小就受到書香的薰陶,得到智慧的啓發,我就在這樣的讀書氛圍中不斷得以進步,成長!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