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馬革裹屍典故的由來

馬革裹屍典故的由來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革裹屍典故的由來,馬革裹屍一詞出自《後漢書·馬援傳》,馬援是東漢時期有名的將軍,他的功績是邊境平亂,他爲人謙遜,對於功名沒有太大的追求,只希望戰死沙場,也不用棺材裝屍體,只用馬革即可。

馬革裹屍典故的由來
馬革裹屍典故的由來1

馬援是東漢初年的名將,他爲東漢王朝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率兵平定了邊境動亂,威震南方,被劉秀封爲伏波將軍。

公元44年,馬援打了勝仗返京洛陽,受到各方親朋好友的'祝賀。其中,有位謀士名叫孟翼,也向馬援送上幾句恭維之話。馬援聽後,責備孟翼隨波逐流,一味的說誇獎他的話。孟翼聽了十分尷尬,不知如何應對纔好。馬援又拿自己和漢武帝時期的伏波將軍路博德比較,希望孟翼能教導自己如何長久保持下去。

馬援立志做個好男兒戰死在邊疆荒野,不用棺材斂屍,而只用馬的皮革裹着屍體回來埋葬。孟翼聽後,深感馬援豪邁愛國,讚歎他的大將風範。一個月後,匈奴和烏桓又發起侵襲,馬援主動請求出徵,前往北方迎戰。後來,這個故事演變成了成語馬革裹屍,多指軍人戰死於沙場,主要形容爲國作戰,決心爲國捐軀的意志。

馬革裹屍典故的由來2

蟣蝨無依

有一次,馬援在尋陽平定山林亂者,曾上表給皇帝,其中有這樣的話:“破賊須滅巢,除掉山林竹木,敵人就沒有藏身之地了。好比小孩頭上生了蟣蝨,剃一個光頭,蟣蝨也就無所依附了。”據說,光武帝覽書後,覺得馬援所言堪稱絕妙,當場下令把宮中小黃門頭上有蝨子的,一律剃成了光頭。

善鑑名馬

馬援好騎馬,也善於鑑別名馬。他在交趾時,獲得了駱越地方的銅鼓,便把它鑄成駿馬的模型,回朝後獻給皇帝。他在表章中說:“在天上走莫如龍,在地上走莫如馬。馬是兵甲戰爭的根本,國家的大用。國家太平時可用以識別尊卑順序,國家有變亂時可以克服遠近的患難。過去有麒麟,一日可行千里,伯樂見了,明白不疑。

近代有西河子輿,也明相法。子輿傳給了西河儀長孺,長孺傳給了茂陵丁君都,君都傳給了成紀楊子阿,我曾經拜子阿爲師,接受了相馬骨法。在事實上考驗,時見功效。我以爲傳聞不如親見,視影不如察形。

今想以活馬爲形,則骨法難備於一馬之身,又不可傳於後世。孝武皇帝時,善相馬者東門京,鑄作銅馬法獻上,皇帝下詔把此馬立於魯班門外,並把魯班門改名爲金馬門。我現在嚴謹地依據儀氏的馬絡頭,中帛氏的口齒,謝氏的嘴脣馬鬣,丁氏的身中,把這數家骨相集中在一個模型上以爲法度。”馬高三尺四寸,圍四尺五寸。皇帝下詔,命將此馬放在宣德殿下,以作爲名馬的標準。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