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賞析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賞析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賞析,絕大數人都知道《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那麼裏面經典語錄很多,你是否想摘抄下來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賞析。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賞析1

01、巧言令色,鮮矣仁。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花言巧語、僞裝和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愛之心的。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他指出仁者必須直言正色,要誠實。仁,絕非外在的華麗,矯揉造作只能是僞善,那種巧言令色、以假面孔示人的人,是很少有仁者之心的,要注意提防。

02、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人家做事是不是盡了自己的能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的地方?老師傳授的學業可曾用心溫習?

【賞析】這是曾子的有名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話。曾子是儒家學派中強調內省、修養的有力倡導者,他自己也以此嚴格要求自己。他告誡人們:做人不要自欺,要天天反省自己,做事要謹慎。

03、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辦理父母的喪事要謹慎地盡禮盡哀,對祖先要誠敬地追念致祭,(能做到這樣)民間的風習,就會歸於淳厚了。

【賞析】這是曾子的話。他告誡人們,使“民德歸厚”的做法,要從“慎終追遠”做起。注重喪祭,目的是強調仁、孝。仁、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有了仁、孝,民間的風習就自會淳厚,而不是刁頑。

0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處不求安寧,勤勉敏捷地做事,謹慎地說話,又能經常向有道的人學習來糾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可算是好學了。

【賞析】《論語》多次提到如何對待學習的問題。孔子對學習有很高的要求,要求自己不停地學,少說話多做事。他還對自己的`弟子顏回身處陋巷、“簞食瓢飲”卻追求完美的精神生活大加讚揚。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賞析

0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處】《論語·學而》

【釋義】不憂愁別人不瞭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瞭解別人。

【賞析】一個人只要道德高尚、品德美善,何愁沒有知己?因此,他沒有必要爲別人不瞭解自己而擔心。他要做的是從自身做起,看自已是否能瞭解別人、體悟到別人的方方面面。嚴於解剖自己,發揚自己的美德,如此才能高朋滿座,知交遍天下。這樣的話,即使你身處陋巷,居於茅屋,也不憂慮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了。

06、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出處】《論語·爲政》

【釋義】北辰:即北極星。共:同“拱”,拱衛,環繞。施行政事要用仁德,便會像天上北極星一樣,固定在一定位置,不移動,而所有的星辰都會環繞着、拱衛着它。

【賞析】這是孔子的話。他以北極星受衆星拱衛爲喻,闡明國君爲政之要當以仁德爲本,這樣人民便會像衆星拱衛北辰一樣,歸順於他。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賞析2

1.2有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

言內之意:做人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而喜歡觸犯上級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歡觸犯上級,而喜歡謀亂的人,則從未有過。君子做到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原則樹立後萬事萬物也就能順利發展了。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就是‘仁’的基礎!

言外之意:

1.能做到孝順父母與尊敬兄長的人,基本不可能犯上作亂。當然,亦會有例外,比如‘間諜’。國內最早的描述應該是:諜,軍中反間也。主要有足夠的動機,有可能是反規則的。畢竟古代是社會觀,與現代的世界觀,所包含的複雜性是不可並提,扯遠了。。。

2.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才能委以重任,所委託之事才能順利發展。

3.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是“仁”的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4.綜合以上三句話,這貌似教導,實質應該是獻策。用人之道,在於人品,其次纔到能力。如想國家順利發展,應重用“仁”者。

1.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言內之意:花言巧語、善僞面貌的人,是很少會有“仁德”的!

言外之意:警惕不要成爲巧言令色的人。萬一遇到了,也要慎防!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言內之意:我每日多次自我反省——替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同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誠信可靠?師之所傳是否有學以致用?

心談:“日三省吾身”處於人生的不同階段,應有所變通。年少時,是要時常提醒自己要做到“忠”、“信”、“習”。而立之後,“忠”、“信”、“習”則要成爲做人習慣。與此同時,做人也不必過於執着,由其對於他人。

1.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言內之意:治理具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做事要嚴謹認真而且要誠信無欺,懂得節約並受護官吏,役使百姓要適逢其時(古代特指避開農忙的時間,不影響農耕生產)。

言外之意:在當時能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亦是具有一定綜合實力的,要引以爲榮,但亦不能驕傲自滿。“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亦是夾在大國之間,隨時有可能受外國軍隊的侵犯。要治理好,必須“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此乃國家生存之道。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賞析 第2張

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言內之意:弟子,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尊敬兄長,要行爲謹慎、言語有信,博愛衆人,親近仁者,這些都做到還有餘力的話,就去學習文化知識,並不斷從中覺悟,圓滿自己的德行。心

備註:實際上,這是孔子指出的一個人人格成長的正確過程,“孝、悌、謹、信、愛衆、親仁、學文”七事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七事具備,方以爲人,讀 後感.這七事做到了,我們才能稱得上是個“人”,要先立德學做人,然後再學習知識技能。而立德,首先要做的的是一個孝,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做不到這個孝,之後的一切都失去起點,無從談起。

1.7子夏:“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言內之意:對待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孃,能盡心竭力;爲君上辦事效力,能豁出性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守信。這種人雖說沒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言外之意:辯別君子,應着重觀察他的德行,表相是可以變的(易,譯意與周易的易,變化。);侍奉爹孃,能盡心盡力;爲君主能奉獻自身(“犧牲小我,成全大我”,是一種犧牲精神、奉獻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與朋友交往,言而有信。

1.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言內之意:君子的態度不莊重就沒有威儀,所學便不會穩固;做人處事以忠信爲本,不會和那些不講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過錯一定會勇於改過。

言外之意:君子的態度不莊重,就不會有威儀,他所學所講的也就不靠譜了。做人處事以忠信爲本。沒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他們都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也。有了過錯,就不要畏懼認錯,並改正。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賞析3

1. 君子不器。——《論語·爲政》

賞析:君子不可以像容器一樣,只在某一方面有用處。君子要博學多識,不能夠僅僅侷限於某一個方面,要文能治國武能安邦,並且對人類的整體命運與未來,有基於正義的判斷,基於判斷的見識,基於見識的行動!

2.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賞析:勤奮好學而永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

3.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論語·學而》

賞析:君子如果不莊重,這樣便沒有了威望,學習就會變得輕浮,不牢固。這句話與《道德經》中所說的:“重爲輕根,靜爲躁君。”含義相通。

4 禮之用,和爲貴。先王之道,斯爲美;小大由之。——《論語·學而》

賞析:禮儀的作用,是以和爲珍貴。先王傳下的大道,都是以“禮以和”爲最好的,做事情無論大小都遵從。 這句話言簡意賅地說出了禮是普遍的規範。

5. 謂子夏曰:“女爲君子儒,無爲小人儒。”——《論語·雍也篇第六》

賞析:孔子曾經對子夏說:“你應當成爲君子一樣的儒生,而不要做小人式的儒生。”

6. 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論語·衛靈公》

賞析:國家有道,太平之時,就要出來做官。國家無道,動亂的時候,就應當隱居起來。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賞析 第3張

7. 見善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論語·季氏》

賞析:看見好事,便想快點去做,好像趕不上的樣子,看見不好的事,便急忙躲開,好像把手伸到開水裏一樣。

8. 願車,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論語·公冶長篇第五》

賞析:我自己擁有車馬,和華美的裘衣,願意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即便是使用壞了,也沒有什麼抱怨。

9.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論語·爲政》

賞析:只用法令去治理百姓,使用刑罰去管理他們,人民會只求得免於犯罪和刑罰,而失去了自我的廉恥之心。

10. 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論語·公冶長篇第五》

賞析: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便顯得很有智謀。在國家動亂的時候,便顯得很愚鈍。這種人他的聰明別人可以做到,但是這種裝傻,別人卻不能夠做到。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