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留守兒童的性格特點

留守兒童的性格特點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留守兒童的性格特點,留守兒童是父母爲了生計外出打工,但孩子卻留在了農村家裏,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集中起來便成了一個特殊的羣體。下面來看看留守兒童的性格特點。

留守兒童的性格特點1

1、寂寞無聊心理。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裏感到空落,感到寂寞,進而產生心理騷動和抑鬱等問題。一位初三的女生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媽媽,你知道嗎?自從你和爸爸還有弟弟走後,我一個人在家裏由多麼的寂寞,有多麼的傷心。自從你們走了以後,我幾乎沒有笑過,多麼懷念以前我們在一起的時光。"這種寂寞的心理必然導致精神上的空虛,進而導致行爲上的出格。

2、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兒童因爲缺乏保護而總覺得別人會欺負他,一點小事就會計較當真,與人交流時充滿警惕甚至是敵意。對老師,臨時監護人的管教有比較強的逆反心理。調查顯示,54%的留守兒童和他們的臨時監護人有矛盾,其中15%經常有。53%的留守兒童表示學習上遇到困難感到無助。39%的留守兒童表示曾經受到同學的欺負。

3、產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數孩子不理解父母,認爲家裏窮,父母沒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產生怨恨情緒,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後疏遠父母,和父母產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無情。

對於孩子們所產生的心理問題,年齡越小,問題越突出,女孩子比男孩突出。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呢?

留守兒童的性格特點

首先,監護的"盲區"。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兒童家庭隔代教育佔43.5%,由於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且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觀念與孫輩有很大差距,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有的還要幹農活維持生活無時間照顧孩子,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護孩子,有的同時照看幾個孫輩無精力照顧孩子,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導,甚至嬌生慣養、放任自流。隔代教育顯然力不從心。把孩子託付給親戚朋友如叔嬸、姑舅或朋友監管的約佔留守兒童的.4.7%。

主要特點:監護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學業成績和物質上的滿足次之,而較少關注孩子行爲習慣的養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親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於對待不盡公平,留守兒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來人"而產生自卑心理。有一部分上寄宿學校,年齡較大的孩子屬於自我管理的類型。從調查統計看,這種類型約佔2.3%,一般情況下孩子年齡在14歲左右,多爲初中學生。

主要特點:父母長期在外覺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財、物方面儘量滿足孩子的需要,而對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關注較少。這類留守兒童由於處在青春期初始階段,易受外界影響,發生問題較多。其餘的是由父親或母親一人在家撫養的類型。從調查統計看,單親監護型佔49.5%

主要特點:關愛不健全,缺乏父愛或母愛,造成父愛或母愛教育缺失。比如,父親外出的孩子表現出膽怯、缺乏自信;母親外出的孩子表現出不細心、缺乏友愛等。留守兒童處在一個需要關愛和監護的年齡,監護的缺失必然導致問題的出現。

留守兒童的性格特點2

留守兒童會引發哪些問題

一、社會問題

據2000年五普資料顯示,中國農村留守兒童近2000萬人。有專家推算和保守估計,近年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至少在4390萬以上。在一些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在當地兒童總數中所佔比例高達18%-22%。父母雙方都外出流動,兒童不能與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況在全部留守兒童中超過了半數,比例高達56.17%。因人口流動引發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爲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1、監護不力

據統計,80%以上的留守兒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監護和親友臨時監護,年事已高、文化素質較低的祖輩監護人基本沒有能力輔導和監督孩子學習。農村學校受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理念的侷限與制約,針對留守兒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關愛力不從心,學校與家庭之間缺乏溝通。家庭和學校監護不力,導致相當數量的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輟學現象。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及初中教育的在學率都低於正常家庭兒童,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進入初中階段以後,留守兒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週歲留守兒童的在校率僅爲88%。

2、缺乏撫慰

據西部某勞務輸出大省在一縣域內的調查顯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幾年纔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兒童與父母通話、通信頻率月均不足1次。由於父母長期外出,留守兒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正常疏導,極大地影響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隱患,導致一部分兒童行爲習慣較差,並且極易產生心理失衡、道德失範、行爲失控甚至犯罪的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項調查顯示,19.6%的留守兒童覺得自己不如人,11.4%覺得自己受歧視,9.5%有過被遺棄的感覺。北方某省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兒童所佔比例已高達20%。

留守兒童的性格特點 第2張

3、疏於照顧

監護責任不落實,監護人缺乏防範意識,兒童防護能力弱,農村留守兒童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甚至成爲不法分子侵害的對象。公安部門統計數據顯示,被拐賣 兒童羣體中,第一位是流動兒童,第二位是留守兒童。女孩受到侵害又不能及時得到父母幫助,極易釀成嚴重後果。

二、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是農村留守兒童最值得關注的問題。長期的單親監護或隔代監護,甚至是他人監護、無人監護,使留守兒童無法象其他孩子那樣得到父母的關愛,家長也不能隨時瞭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變化。這種親情的缺失使孩子變得孤僻、抑鬱,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嚴重地影響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1、性格柔弱內向

留守兒童年齡幼小就離開父母,父母關愛嚴重缺失,儘管有些是爺爺奶奶或親朋監管,但畢竟與父母親疏不同,一遇到麻煩就會感覺柔弱無助,久而久之變得不願與人交流,性格內向。

2、自卑心理障礙

兒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強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就像失去了堅強的依靠和保護,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邊的孩子相比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有的甚至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學習不求上進。

3、孤獨無靠心理

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裏感到空落感到孤獨,近而產生心裏騷動和抑鬱等問題。

4、產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數孩子不理解父母,認爲家裏窮,父母沒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產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後說疏遠父母,和父母產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無情。

留守兒童的性格特點3

留守兒童四個嚴重問題

1、心理問題

留守兒童正處於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由於遠離父母,缺少了與父母交流的機會,一旦有了煩惱與問題無法向父母傾訴,而監護人又無暇顧及,或者不關注這些孩子的情緒情感變化。

留守兒童在心理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爲:內向、孤僻、缺乏自信、不善與人交流;情緒不穩定、易衝動、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受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影響,出現固執、偏激、缺乏活力、心理老化等問題。

2、學習問題

留守兒童在學習上缺乏有效的教育和輔導,在思想與品行上缺少正確的引導、教導,導致這一羣體學習觀念淡薄,學習目的不明確,成績較差。

留守兒童的性格特點 第3張

除此以外還極易染上不良的生活、行爲習慣,價值觀上易發生偏差,違規違紀違法現象多。

3、安全問題

一方面是由於留守孩子家庭父母外出,代管家長監護不到位,非正常死亡時有發生,其受到燒傷、燙傷、交通事故、電力事故、溺水等意外傷害的機率遠遠比普通家庭兒童大;另一方面是留守兒童因缺少家庭和學校的有效監護而容易遭受各種人身侵害。

4、生活問題

由於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照顧,生活質量、身體健康狀況較差。缺科學餵養、營養飲食以及日常生活照顧。有的困難留守兒童家庭還出現“逆向”照顧現象,幼小的留守兒童反而還要照顧年老體弱的長輩,承擔着超出其能力的繁重勞動。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