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幼兒園說課稿(彙編15篇)

幼兒園說課稿(彙編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說課稿(彙編15篇)

幼兒園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教師先來把散文《雨中的森林》念一遍。見“附”

教材分析:這是一篇意境優美的散文,文章用詩一樣的語言,勾勒出一幅動物與環境和諧相處的畫面。文章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將雨中的森林擬人化,使植物和小動物都充滿了人情味,且意境相當優美。可以培養幼兒對美的理解與認識,適合大班幼兒欣賞。

選取這一教材是因爲:

1、散文內容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散文語言優美、簡單,能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欣賞、學習散文中優美的語句。

3、遊戲溶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二、說學情:

大班上學期的幼兒年齡在5歲左右,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本班幼兒在以往類似的語言活動中,大多能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作品的主要內容,並樂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創造性的表現文學作品。但是在口語表達方面還是有點欠缺,在集體中發言時態度還是有點拘謹。語言表達不夠流暢,有時表現爲用詞不太恰當。因此本次活動我注意引導幼兒積累一些豐富的詞彙,在活動中努力爲每個幼兒提供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自己的機會。真正做到讓孩子有話可說,有詞可用。在口語表達方面有新的進步和突破。

三、說活動目標: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大班上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讓幼兒初步理解散文的內容,培養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恰當運用各種詞彙,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通過聽、說、畫,培養幼兒感知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3、鼓勵幼兒樂於參與遊戲表演,大膽想象。

四、教學重、難點:

在本次活動的目標中提到:教師要培養幼兒感知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感知語言的優美。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繞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述,恰當運用詞彙,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我主要是創設一種積極的語言環境,利用環境和積極的教具(課件)讓幼兒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的想象,讓幼兒在參與遊戲表演的過程中來解決這個難點。

五、教、學具的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知識方面:

1、幼兒對秋雨的瞭解和認識。

2、幼兒事先找我和積累一些豐富的詞彙。

教具方面:

1、課件……森林背景圖(各種各樣的樹、芭蕉樹),小動物有小青蛙、七星瓢蟲、松鼠、小鳥、刺蝟、小蛛蛛等

2、動物頭飾若干。

3、教室布里添置一些森林背景,如大樹等。

六、說教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遊戲法等教學方法。爲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我將在活動過程中加以具體說明。

採用遊戲法是因爲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模仿遊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七、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遊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這我也會在下面的活動的過程中加以具體說明。

八、活動程序:

根據大班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幾環節:

(一)導入活動。

(二)基本活動。

(三)創編活動。

(四)遊戲活動。

教學反思:

教完《雨中的樹林》之後,我讓學生們仿寫,他們興趣盎然,寫了雨中的樹林就像仙境,不僅風景優美,而且有動聽婉轉的歌聲。那是一個空氣新鮮的樹林。給樹林增添了喜悅。樹林中的百鳥之王——百靈鳥,準備開一次“快樂鳥聲”的聯歡會。

衆鳥們聽到了這個消息,紛紛來報名參加這次活動。報名好的鳥都到後臺去化妝了,烏鴉也聽到了這個消息,心想:我的歌聲這麼動聽美妙,一定能獲獎。於是,烏鴉得意洋洋地報名去了,百靈鳥一件烏鴉這副模樣,就對烏鴉不滿地說:“就你這身打扮休想進去。”這時,烏鴉心裏想:你們不讓我進去,你們也休想完成這次“快樂鳥聲”的聯歡會。說幹就幹,烏鴉悄悄的走進了化妝間,他告訴孔雀:“布穀鳥在說你的壞話。”告訴鳳凰鳥:“孔雀在說你的壞話。”烏鴉還告訴了很多其他的鳥,很快,化妝室就鬧翻了天,大家都血淋淋的,傷痕累累,有的翅膀掉了許多羽毛,有的被啄傷了嗓子……

天上的仙女知道了這個消息,立刻叫雨神下了一場大雨,大雨過後,受傷的鳥都恢復了健康,百靈鳥經過這次大雨後,明白了一個道理,它對大家說:“我們要記住,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大家聽了都紛紛向對方道歉,向對方認錯。

在百靈鳥的支持下,比賽繼續進行,最後大家都獲得了成功,樹林裏又變得快樂起來。

幼兒園說課稿2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班語言欣賞活動《耳朵上的綠星》。

一、說教材。

(一)說設計意圖:

《耳朵上的綠星》這一內容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語言詼諧有趣,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擴展孩子的詞彙量;其二是現在的孩子由於受生活環境限制,缺乏與周圍人相處的經驗,普遍存在對周圍事物缺乏感情的行爲,所以這一內容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因此,我從能力和情感兩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從能力上,a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b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2、從情感上,使幼兒懂得,做事要多爲他人着想,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故事情節、內容,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別人着想,教學難點是請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二、說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小松鼠等角色教具,教學圖片一套,故事課件一套,表演用頭飾若干個。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角色遊戲等教學方法。

爲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

採用直觀法是因爲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圖片、看課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爲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啓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啓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或課件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採用角色遊戲法是因爲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進行角色表演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四、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等。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出示主要角色,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2、結合圖片,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3、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4、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一、出示小松鼠,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以一個孩子們喜歡的角色吸引了他們的眼球,並且通過一個提問直接進入了課題:今天晚上,小松鼠要上臺表演唱歌,請小朋友幫它出出主意,怎樣才能打扮得很美呢?(請幼兒討論並說說)

二、結合圖片,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此環節我運用了直觀法和提問等方法,把故事進行分段講述。

1、到"小松鼠不摘草,也不採花,他真好。"通過提問:a、小松鼠爲什麼要把自己打扮得很美?b、小松鼠到了哪裏,看到了什麼,他怎麼想?c它爲什麼不用花草打扮自己?d、這件事別誰看到了,它們怎麼說?讓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2、到"小松鼠從來沒有這麼漂亮過。"提問:a、小松鼠怎麼會這麼漂亮?b、小松鼠耳朵上閃亮的綠星是什麼?是從哪兒來的?

3、到結束,提問:小松鼠上臺表演了,爲什麼臺下的觀衆都驚呆了?

三、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此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通過看課件的形式完整欣賞故事,有利於幼兒更形象的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涵。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小松鼠耳朵上的綠星到底是什麼?螢火蟲爲什麼要扮成閃亮的綠星停在小松鼠的耳朵上?揭示出了小松鼠因爲善良美好也得到了螢火蟲的回報,請小朋友談談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對待人和事物,進行思想提升。

四、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提供給幼兒頭飾和佈置簡單的場景,請幼兒自己選擇扮演的角色進行故事表演,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把故事的敘述部分該成簡單的旁白,主要讓幼兒練習角色的對話及表演相應的動作。

這一環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對話,表達自己的理解,給幼兒提供表現和說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各位老師: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能使一個語言活動成功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不當指出,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幼兒園說課稿3

設計意圖:

近幾年,隨着房產的升溫和經濟的發展,很多人都買了新房子,忙着搬新家。在幼兒園裏幼兒也時常談論着自己的新家,新家的小區名字他們也能記得請清楚楚,最近的遊戲中也十分熱衷和同伴一起玩模仿搬新家的角色遊戲。

幼兒園新《綱要(試行)》第二部分第二大點――科學領域的目標的第三點指出:理解生活中的簡單的數學關係,能用簡單的分類、比較、推理等探索事物。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大班幼兒的數學思維發展的特點,教師設計了這個活動――按物品的共同用途整理物品。教師爲創設搬家後的生活場景,讓幼兒在生活的情景中學習數學,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分類這一數學知識來解決活動中遇到的矛盾。圍繞着清理雜亂物品的過程,通過比較――歸納――推理三個步驟,啓發幼兒在實際的動手操作過程中,一步步地明白如何把物品按共同的用途進行分類、並說出給物品分類的依據。鼓勵幼兒大膽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中領略數學的價值和意義。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分類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捷。

2、理解分類的實際意義和了解如何按物品的共同用途分類。

3、願意與同伴共同探究,感受和同伴共同完成合作的快樂和自信。

重點難點:

把物品按照用途進行分類,並能大膽的說出分類的理由。

活動準備:

1、大箱子一個、中號整理箱4只,活動前把物品的標籤事先貼在整理箱子上。

2、書籍、碗、筷子、湯勺、鍋、鍋鏟、砧板、菜刀、鞋子、漏勺、碟子衣服、褲子、襪子、球、積木、玩具車若干。

3、幼兒操作圖和各種物品圖片各4套、“服飾用品”、“玩具”“廚房用具”、“書報”、字卡一套、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實錄:

一、情景表演――找襪子。鼓勵幼兒運用生活常識說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師:凌老師剛搬了家,所有的物品都堆得亂七八糟的,她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襪子,你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幫她嗎?

幼:幫她找、把東西放好、把東西分類…

師:是個好辦法,我們就試一試把東西分類整理這個辦法吧。

(評析:以生活事件爲切入點,拋出生活中的矛盾激起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興趣,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

二、鼓勵幼兒嘗試把物品圖片進行分類和了解類別名稱。

(一)引導幼兒分組把物品的圖片進行分類。

1、師:在分物品之前,請你們先把物品的圖片分類,請你們把有共同用處的東西放在一起。

2、師出示褲子與衣服的圖片:它們有共同的用處嗎?它們的共同用處是什麼?

幼:有,它們都是拿來穿的。

3、師提出操作的要求:同一小組的孩子要互相商量,商量後再把有共同用處的東西貼在同一個格子裏,圖片背後有雙面膠,我們撕下小紙片後,把小紙片防到小框子裏,保持清潔。

4、幼兒自由選擇“西瓜”組、“雪梨”組、“香蕉”組、“蘋果”組操作。

(評析:教師爲幼兒提供操作的機會,並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分組共同合作完成。操作時,教師使用的是物品的噴繪圖片,圖片逼真、形象,教師對幼兒操作時行爲習慣的要求到位。但在此環節裏,教師說得太多,沒能給幼兒更多思考、探索、總結的機會。)

(二)操作結束後,幼兒分別說出自己小組分的類別以及理由。

師:你們是怎麼分的?爲什麼要把它們放在一起?這些物品有沒有共同的用處?它們的共同用處是什麼?

1、蘋果組幼兒發表自己的辦法及理由。

蘋果組幼:我們把球、小車、電動玩具放在一起,因爲它們都是玩的。

師:哦,都是給我們玩的。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的名稱,是什麼?

幼:玩的東西、玩具…

師:對,這些物品的共同名稱叫做玩具,蘋果組你真行。

2、雪梨組幼兒發表自己的辦法及理由。

雪梨組幼:我們在格子裏放了衣服、褲子、鞋子…,它們都是用來穿的。

師:哦,這些東西都是穿戴在我們身上的物品,它們有個共同的名稱,想一想叫什麼?

幼:衣服、穿的、衣褲…

師:我們通常把穿戴在我們身上的東西叫做服飾用品。

3、香蕉組幼兒發表自己的辦法及理由。

香蕉組幼:我們把碗、鍋、砧板、電磁爐放在一起,因爲他們都是用來做飯和吃飯的。

師:平時在家裏我們會把它們放在什麼地方?

幼:廚房。

師:它們的共同名稱叫做什麼?

幼:煮飯用具、炊具、碗具…

師:這些東西平時都放在廚房裏,通常大家把它們叫做廚房用具。

4、西瓜組幼兒發表自己的辦法及理由。

師:西瓜組的小朋友在這個格子裏放了什麼?

西瓜組幼:書、報紙、字典…

師:請你們說一說把他們放在一起的理由。

西瓜組幼:因爲它們都是用來看的。

師:哦,都是給人們閱讀的,這是它們的共同用處,這些東西的共同名稱是什麼?

幼:書籍、讀物…

師:大家通常把這些東西稱爲書報。

5、教師與幼兒共同給物品歸納類別的名稱。

師:剛纔我們學會了把物品按照共同的用途來分類,都有那些名稱?

幼:玩具、服飾用品、書報、廚房用具。

(在這個環節裏,幼兒操作結束後,教師通過提問與幼兒互動,給幼兒有一個交流表達機會,幼兒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分類的理由,教師是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的,不僅肯定了幼兒的想法,而且在幼兒原由的知識層面上作了提升。遺憾的是教師急於想得到答案,沒有能給幼兒充分表達的機會,在對幼兒主體性的發揮上做得不太夠。)

三、幼兒分組整理凌亂的實物。

(一)教師爲幼兒提供4種用途不同的物品實物,鼓勵幼兒把它們按照共同的用途分別放入貼有相應類別標籤的箱子裏。

師:請把有共同用處的東西放在同一個箱子裏。

(二)操作結束後,幼兒互相檢查整理物品的結果。

(評析:教師爲幼兒提供了各種實物,讓幼兒分組進行分類,幼兒根據自己的認知經驗和剛學到的知識進行操作,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評價環節,教師運用同伴評價方式,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遺憾的是實物大體與剛分過的圖片一致,如能與幼兒的生活習慣相聯繫提供給幼兒不同於前面圖片的實物,爲幼兒提供一個提升探索的機會,效果會更好。)

四、結束部分

1、凌老師在幼兒整理好的服飾用品箱子裏快速地找到了襪子。

2、教師小結:今天我們一起把物品按共同的用途進行分類,分類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好方便啊。

(評析:教師對本次活動做了一個提升和總結,筆者認爲教師應讓幼兒自己說出分類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幼兒園說課稿4

說教材

《採茶》是大班下學期的韻律活動,這4曲子分爲四個樂句,講述了春光明媚,採茶姑娘高高興興走到茶園,忙着採茶的歡快場面。音樂節奏歡快,每一句都以長音結尾,讓幼兒比較容易地區分樂句。現在正是春暖花開,茶香飄逸的時期,蘇州名茶“碧螺春”已家喻戶曉。前兩天還組織了幼兒到東山茶莊去親自嘗試了採茶、製茶、品茶的活動。爲了能進一步深化這次實踐活動的教育功能,表達幼兒的內心體驗,我選擇了這個教材,讓幼兒將生活化的動作向着細膩化的表達。

說目標

《綱要》明確地強調,豐富幼兒的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我班有部分幼兒信心不足不願意表演給別人看,特別是韻律活動中,孩子們大部分趨向模仿教師的示範,創新意識不強。所以結合《綱要》的要求和本班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在幼兒熟悉音樂旋律和結構的基礎上,學習採茶的基本動作。

啓發幼兒創編不同節奏、方位及幅度的採茶動作,根據圖譜組成一隻完整的舞蹈。

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到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採茶的活動錄象資料

採茶課件一個

茶園情景佈置

攝象機一個

活動過程:本節課的主要步驟分爲四個。

1、看採茶活動的錄象資料,講述自己是怎麼採茶的,學習採茶的基本動作。

2、聽音樂,瞭解音樂的性質。

3、看圖譜創編動作。

4、拍攝錄象自由表演。

觀看錄象,講述生活經驗,重點學習採茶動作。

1.提問:小朋友你們看電視裏是誰呀?在幹什麼?那你們都是怎麼採茶的?請你用動作試一試。

(這個錄象資料是小朋友在採茶時拍攝的,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影象後會非常高興,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有的幼兒會說“我是兩隻手同時採摘的”有的說“我是左右手交替採的,一根一根放……藝術允許幼兒自由參與,自由發揮,容許參與者將自身內在信息與外在信息廣泛交流,這種開放性特點給幼兒的自我表達提供了豐富而廣泛的天地。

2.學習採茶動作,將動作細膩化,體現教師的引導功能。教師除了要不斷激發幼兒的創造性之外,傳播性內容也要把握好。所以將鏡頭定格在採茶姑娘的手部動作上,讓幼兒觀察她們是那兩個手指動的,向什麼方向動的,怎麼動的?可以運用示範、講解、練習的方法來學習基本動作。特別緻意”鳳點頭“的手型和拇指、食指的曲伸節奏,接受力強的還可以提示他們通過提壓手腕來誇張動作,將韻律感表現得更優美、柔和,協調性差的就將手關節動起來就行了。

幼兒園說課稿5

人類的進步總是伴隨着無盡的戰火和銷煙,雖然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時有面臨戰爭的威脅,熱愛祖國,保衛祖國是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職責。所以,今天的音樂欣賞活動我選擇了歌曲《保衛黃河》。

其目的是:

1、讓幼兒在音樂欣賞中去感受歌曲雄壯、有力、氣勢磅礴的美。

2、讓幼兒在豪邁激越的音樂中想象歌曲所表現的意境,用語言、表情、動作表現出來。

3、激發幼兒從小熱愛祖國,反對侵略,有扞衛祖國尊嚴的情感。

目標1和3是本活動重點,目標2是本活動的難點。

活動前我作了以下準備:

1、課前認識黃河和觀看抗日戰爭記錄片。

2、歌曲《保衛黃河》的mtv和磁帶一盤。

3、紅旗、大刀、長矛、木槍等道具。

本次活動我主要用了直觀教學法和情景表演法,分四個環節來完成。

首先幼兒隨《兒童團歌》的音樂踏步入場,營造本次活動的氛圍,教師簡單介紹歌曲的歷史背景及詞作家,提出欣賞要求後,放磁帶整體欣賞歌曲2遍,然後讓幼兒討論:

這首歌曲聽起來怎麼樣,你好像看到了什麼?讓幼兒初步感受歌曲雄壯有力、氣勢磅礴的美。

然後進入活動的第二環節:分段欣賞,深入的理解與感受。

首先欣賞歌曲的前面部分,聽聽、想想、說說、讓幼兒一邊欣賞一邊想象歌曲所表現的意境,然後用語言表達出來,此環節重在讓幼兒說。

然後欣賞歌曲的後面部分,聽聽、想想、動動、讓幼兒把自己對歌曲的理解與感受用動作,表情表現出來,此環節重在讓幼兒動起來。

最後整體欣賞歌曲,比較歌曲前後兩部分旋律有什麼不同,讓幼兒跟唱歌曲最後一句“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體驗歌曲雄壯有力的氣勢,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激情與扞衛祖國尊嚴的決心。

活動的第三個環節:放影歌曲《保衛黃河》的mtv,豐富幼兒想象,增進對歌曲的理解。

最後:自由欣賞,自由表現。

幼兒用木槍、大刀、長矛,等道具,在豪邁激越的音樂中大膽創作表現,同伴間相互合作交流來表現歌曲的意境。

整個活動都是在教師有序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達到本次活動的目的。

幼兒園說課稿6

一、設計意圖:

託班幼兒的思維正處於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喜歡遊戲,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遊戲中認識自我,適應環境,瞭解未知,形成經驗。我班幼兒在經過一學期的幼兒園生活中,他們的動作有了較大的進展。他們基本掌握了走跑、跳,爬等動作技能,並在各種各樣的體育遊戲中已經發展起了運動能力,學習更爲複雜的動作技能。爲幼兒認識世界開拓廣闊的天地,但是他們的動作仍然不夠協調和平穩,大肌肉羣比控制手指小肌肉發育更早些。託班孩子的遊戲必須有非常強的情景性,因此此時的孩子對遊戲自主活動能力很弱,以來於承認印發的假想情景中,這就需要老師創設一定的情景。我選擇的《小雞當心》這次體育活動,主要是通過情景貫穿其中進行遊戲,幼兒在扮演自己喜歡的小雞的同時,練習越過障礙,發展跨越動作和反應能力,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二:教學目標的

制定:練習越過障礙,發展跨越動作和反應能力。皮亞傑指出:在前運算時期(幼兒時期)要發展智慧,關鍵是讓幼兒做各種各樣的遊戲,從娛樂中學,從玩耍中學,小動物是幼兒最親密的朋友,幼兒對小動物的叫聲極感興趣,並好模仿動物的動作,因此對本次活動產生強烈的興趣成了遊戲的基礎。本次活動涉及到“小雞越過障礙,也就是跨過欄杆進菜園,因此發展幼兒的跨越動作是本次活動的新授動作,既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將在活動中以鼓勵,個別示範,提醒強調,兒歌等各種方法來突破此難點。

三、活動準備:

爲了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不錯的幼兒活動的積極性,結合本次活動的情景貫穿,我適當地使用了一些能活動的教具,本次活動我作了以下準備:

1、椅子和皮筋搭成的菜園。

2、狐狸頭飾一個。小雞頭飾若干。

3、各種菜(青菜、蘿蔔等,畫好塑封,爲人數的3—4倍。)

四、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我共分爲三部分來進行:

1、小雞真快樂。幼兒扮演小雞,在ji媽媽的帶領下,邊念兒歌邊模仿動作。小雞小雞嘰嘰嘰,會找蟲子會吃米,跑到東、跑到西,開開心心做遊戲。《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一開始,我就以ji媽媽的身份,融入到孩子當中,參與到其中,讓每個幼兒扮演小雞,模仿小雞的動作,使幼兒對活動產生興趣,爲下一個環節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2、小雞種菜。

(1)媽媽帶小雞到菜園:“欄杆有點高,你們能跨過去嗎?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跨進去試一試,再跨出來。A請個別幼兒示範,ji媽媽用兒歌提醒小雞:“小腳小腳擡得高,小欄杆呀別碰到”B集體練習。本環節是重點點所在,通過老師的不斷提醒及示範,再加上練習來突破。

(2)菜園裏現在空空的,什麼也偶,我們來種菜吃,種什麼菜呢?到每邊四個筐裏挑自己喜歡的菜,跨進欄杆,種到菜園裏,提醒幼兒進出欄杆時別碰到。

3、小雞和狐狸。ji媽媽:不好了,狐狸來了,我們快到菜園裏躲起來。狐狸在欄杆外轉一圈:欄杆這麼高,小雞一定不會躲在菜園裏。看了又看,然後離開。受感知經驗的制約,託班幼兒對遊戲的自主選擇能力比較差,經常需要承認通過表情、語言動作等,吸引幼兒的注意,使其對教師預成不錯的的或隨機生成的遊戲活動感興趣。這裏也是活動的高潮,我爲孩子創設有準備的環境,通過適宜的玩具、寬鬆的氛圍有計劃地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願望。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和發展需要,運用誇張的語言、表情、動作,誘導幼兒進入遊戲情景中。主要運用了引導法和吸引法。小雞繼續種菜,遊戲2—3次。

4、天黑了,小雞回家。

幼兒園說課稿7

一粒沙裏看世界,半片花瓣訴風情。”——有一些人,見過就忘記,有一些事,經過就結束。然而,也有一些小小的事,卻能讓人終身難忘!窗外雪花飛舞,我的思緒也飄回了那次說課。

說課這個詞在農村幼兒園普及也就是近幾年的事。記得第一次接觸是在XX年初吧,記得是鎮教辦組織全鎮青年幼師進行一次說課比賽,幼兒園就我和另一位較年輕的老師參加。當時並不明白到底何爲說課,因爲在農村幼兒園信息比較閉塞,再加之外出學習的機會太少近乎爲零,就經驗主義認爲,幼兒園的活動不外乎設計教案或上課展示吧,作爲工作了十多年的我應該沒啥問題。

比賽前一天在小吃店吃早飯遇到了小學老師。一貫好學的我就問了她關於說課的事。不問則已,一問倒嚇了一跳。“說課不是簡單的寫教案或上課,說課要求你貫穿理論知識,你的教學方法……”那老師說了許多我都沒聽進去,唯一的感覺就是“快找一篇說課稿借鑑一下,拜託了。”我這個人的心理素質較差,那時的手忙腳亂就別提了。上完一天的課,我和另一老師去小學找說課稿,仔細研究說課稿的格式,自己揣摩幼兒園的說課稿該怎樣寫,決定晚上依葫蘆畫瓢學寫一篇先練練手。

陰雨濛濛的天氣使我的心情明朗不了。坐在比賽的教室裏聽其他老師的嘀咕使我的緊張緩解了不少,大家都對說課感到陌生,這個新鮮事物在幼兒園還沒有發芽。當肖校長寫下說課題目《發現》時,我沒慌,我想到了前天給孩子們講故事《三隻蝴蝶》時孩子們的發現:課題來源於生活,我按照說課稿的格式設計了語言活動《三隻蝴蝶》,寫完我長長舒了口氣。接下來還要表達自己的說課稿。這下我完全清楚了,說課說課就是先寫後說。也許是自己發現的感觸,我連說帶比劃,終於很有感情地結束了說課。猜猜比賽結果?哇!兩名選手參加縣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我是其中一個。

高興之餘更多的是不輕鬆。說課到底說什麼,我才感知了一個框架,她的靈魂到底如何把握?我不清楚。作爲幼兒園的骨幹,我只有領悟透了才能帶動大家。誰來幫幫我?我常常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本科學歷,高級職稱,在幼兒園工作足夠了,只要把我的愛給孩子,沒什麼難得倒的。每天盡心盡職地做好一切就夠了。好象“學習”這個詞在我的生活中已疏遠了。在農村基層幼兒園沒有專家引領,沒有名家講學,再不自我加壓,勤奮學習人就會趕不上這個課程改革的趟了。沒人能幫,只有自己幫自己!

因爲小學裏說課比較多,於是我請教了小學的業務校長。我至今清楚地記得他說:“說課並不是什麼難事。怎樣說好課,關鍵在於爲什麼。你爲什麼設計這節課?你爲什麼設計這個目標?你爲什麼要有這樣的準備?你爲什麼要嘗試這種教學方法?……解決了爲什麼,你的說課就成功了。”要解決這麼多的爲什麼談何容易!平時設計一節活動只是自己覺得這個環節好像孩子接受有困難就再改一下,沒細想爲什麼開始孩子不能接受是因爲不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還是我的教學方法不當?說課是用科學知識來詮釋活動的環節,引領活動的成功。我恍然大悟。解決爲什麼的切入口就是理論知識充電。

蘇霍姆林斯基對教師要求的口號是:“讀書讀書,再讀書。”他進一步指出:“教師若不讀書,若沒有在書中的精神生活,那麼提高他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就都失去了意義。”“一些優秀教師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我首先閱讀的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這本書我已經看過了,但從沒細細研讀。在全國上下都在學習的潮流中我能捨她而棄之嗎?綱要中五大領域的內容、目標我爛熟於心,綱要中幼兒的年齡認知水平、能力,教師的教育策略、角色轉換等我倒背如流。那時在課堂上爲孩子們上課,不管是知識講授還是指導操作,綱要中的經典都會在腦中閃現“教師要爲幼兒創設一個寬鬆的民主的氛圍,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教師要成爲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我重拾了皮亞傑的認知理論,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論等等,我做了大量的理論卡片。專家的理念真的很好,能拓展我們的思路。這是他們心血的結晶。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結合國情,結合本地、本校、本園的實際情況,來合理的實施新的教育理念。我們要用善於觀察的眼睛來了解每個孩子,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運用我們的所知所學來制定適合孩子的發展計劃。這是我讀書後的反思。我要學會用科學的頭腦來思考課程問題。那段時間我激情澎湃,我每天翻閱幼教雜誌,做筆記,寫心得。我隨身帶着一個小本子,一有什麼所思所想就記下來。我並不光是爲說課準備了,我覺得我是在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素質了。這時的說課已經跟我毫無芥蒂,心中的理論知識的支撐,眼中孩子世界的繽紛足以讓我遊刃有餘了。

縣裏的比賽有些威嚴,全縣六十多名選手坐在一個很大的會議室裏,包、手機都交上去,每隔十分鐘進去一個選手。我記不請我的序號了,只記得上午沒輪到我,下午比的。抽籤拿題目,是《能幹的小手》,很普遍的題目但要設計出新意還要動動腦筋噢。限時寫完還要限時表達完。走進說課室時我發現前面坐了一長排的評委。我有些緊張,說課時話語有些顫,但一會就鎮定了。我想自己的感覺還好,不能進入前列,也能在中游數數。比賽完我逛了商場,給自己輕鬆輕鬆。回到家就接到園長電話說課成績進入前十名,準備一天去縣裏現場上課。……

忘不了這個故事,因爲它錘鍊了我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基本功,記錄着我——一名青年教師成長之路上的足跡!老師是什麼?是種植孩子美好感覺的土壤。如果土壤營養豐富,你的莊稼就會長得茂盛;如果土壤貧瘠,莊稼就會顆粒無收。爲了幼教田野的碩果累累,吾將上下而求索。用敢於創新的自信,迎接新的挑戰!堅信明天會更好!

幼兒園說課稿8

“垃圾”作爲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我們可以將它分爲以下幾個類型:

選擇“垃圾回家’’作爲教材,使幼兒瞭解我們生活中的垃圾,哪些可再利用,哪些不可回收,哪些是有害的,讓幼兒在丟棄垃圾時就能做到分類投放,真正做到讓垃圾“回家”,萌發幼兒愛護生存環境的情感,從小幫助幼兒樹立環保意識。

1.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本次活動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並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環保意識提升爲一種生活習慣,特制定以下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瞭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並能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引導幼兒願意爲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活動重點:幫助幼兒區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3.活動難點:是爲環保宣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分析垃圾的種類繁多,有些可以回收再利用,有些不可以回收,有些對人類有害,要弄清楚這些問題,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確實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將它定位爲活動重點。讓幼兒將環保行爲在自律的基礎上用各種有效方法去監督、宣傳更是不容易,因此我將它定爲本次活動難點。

爲解決這些,在活動中爲幼兒提供了錄像、科教短片、情境等活動,又爲幼兒創設了暢所欲言的討論環境,活動延伸有利於幼兒將環保活動持續進行。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分析綜合能力,在遵循可接受性原則和發展性原則基礎上,本次活動目標及重難點幼兒可以接受。

說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如可樂瓶、果奶瓶、玻璃瓶、紙盒、廢電池、廢紙等;兩段錄像短片(整潔和髒亂小區的環境錄像、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理的科技短片)。

2.知識準備: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及周圍的環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收集有關生活中垃圾的相關圖片。

說活動流程

環節一:瞭解垃圾的來源。

採用方式:播放錄像(錄像內容:整潔美麗的小區.又髒又亂、蚊蠅飛舞的小區景象),提問討論。

提問設計:“你們喜歡哪個小區,爲什麼?”“垃圾從哪裏來?”“垃圾有什麼危害?”

解決的問題:讓幼兒瞭解滿地的垃圾是因爲人們不講衛生,隨意丟棄雜物而造成的。骯髒的環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許歲危害,使幼兒產生送垃圾“回家”的願望。

環節二:瞭解垃圾的分類及處理

採用方式:播放科教短片:垃圾的分類和處理

提問設計:“垃圾可以分成幾類?”“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麼做?”

解決的問題:通過短片讓幼兒瞭解垃圾的種類及不同的處理方法,知道有些垃圾可以回收,有些垃圾對人體有害,對我們的生存環境有影響,從而產生分類丟垃圾的意識。

環節三:送垃圾“回家”

採用方式:親身嘗試,將實物垃圾送到環保垃圾筒內。

提問設計:“你們認識這個垃圾筒嗎?爲什麼它們有不同的顏色?”“可回收垃圾筒是什麼顏色的?不可回收垃圾筒是什麼顏色的?有害垃圾筒又是什麼顏色的?你們能將這些垃圾送回它們的‘家’嗎?”

解決的問題:認識環保垃圾筒,瞭解綠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黃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紅色代表有害垃圾。在送垃圾“回家”的遊戲中,能正確分類投放,幫助幼兒樹立環保從我做起的意識。

環節四:設計“環保標誌”。

採用方式:結合自身說說我們該如何保護環境,引出設計“環保標誌”。

提問設計:“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們該做些什麼?”

解決的問題:鼓勵幼兒爲環保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爭做“小小環保宣傳員”。設計“環保警示標誌”,張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等宣傳畫。

說活動特色

1.生活教育的理念。此次活動的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設計理念來源於生活,通過垃圾引出環保,從生活中小事體現環保這件大事,以小見大,激起幼兒關注生存的環境,樹立環保意識,並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活動中.獲得了無窮樂趣,也懂得環保從身邊點滴做起這個道理。

2.先進的視聽教育手段。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像融爲一體,傳輸信息的方式是全方位的,並具有形象生動、信息刺激、範圍寬廣的特徵,在這個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幼兒比較形象地瞭解環境污染帶來的危害,並很快獲取一些垃圾分類的知識,加深了幼兒的感性認識,加快了獲取知識的速度。

3.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一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是其他教育活動的引子。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更多地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生存的環境,這是本次教育的潛在效應。活動的延伸在於激勵幼兒做一個環保小衛士,做一個環保宣傳員,如何做好這些留給幼兒非常大的創造空間,從而也生成了許多其他環保教育活動,體現了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大班語言說課稿<<頑皮的小雨滴>>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語言活動——頑皮的小雨滴。因爲大自然奇趣盎然,藍天白雲,風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規律爲人類提供了生存的條件,爲人類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兒生活在絢麗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新奇:“天上爲什麼會下雨?”“風是從哪裏來的?”“爲什麼雲有各種形狀?”《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再者,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所以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選擇“頑皮的小雨滴”這個活動。

大班階段是幼兒個性初步形成的階段,幼兒的個性和交往能力在學習中得到充分發展。根據本班幼兒口語發展特點以及大班語言發展目標,因此,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爲:

1、能感受散文中的優美語句,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2、發揮想象,深入理解畫面內容,大膽地用語言表述畫面的意境,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理解雨水與環境以及人類的關係。3、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運用各種材料製作小雨滴,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爲了更好的實現活動目標,在課前準備中,我讓幼兒在戶外近距離真實的觀看雨景(或淋雨),使之有一定的感性經驗,又在現場觀看錄像,讓幼兒在整個雨景中觀察的更清楚、仔細。在設計中有兩個較突出的特點,一是小雨滴形象貫穿始終,老師扮演的小雨滴形象非常自然的融入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一起交流、觀察、討論。及時的進行啓發、引導。充分體現了“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大綱要求。二是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利用小雨滴旅行製成課件,在這裏我爲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具體的、直觀的物象,滿足了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同時又讓孩子們能在觀察比較中輕鬆地找到自己的進步。爲後面的談話做了鋪墊。在活動中,我採用教學情景化的方法,用事先錄製好的下雨時的音樂把幼兒帶入預設的環境中。由幼兒自由交談,在這個環節中,我貫徹了《綱要》對語言活動的要求,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他們與同伴交談。幾分鐘後,老師扮演的小雨滴及時出現,引起孩子們的歡呼,及時把幼兒的注意力集中了過來,圍繞主題展開談話。這一環節我採用了多媒體教學法,播放製作的並消除了散文聲音的課件,爲幼兒的表述提供了直觀的依據。老師以開放式、啓發式的提問,引導幼兒把觀察到的小雨滴的頑皮形象用語言表現出來。如:根據課件中的小雨滴離開媽媽懷抱時跳到樹上、落在屋頂上,擠進草叢裏。把妹妹的傘當作滑滑梯,骨碌碌滾下來。把清清的池塘當游泳池,在水面上留下圈圈鏈猗。躲在路邊的土坑裏,在柔柔的沙灘上捉迷藏。再通過一個畫面一個畫面的切換,使幼兒更深入的理解散文,感受散文中優美的語句,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爲了鼓勵每個孩子都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接下來我讓幼兒把自己想象成是小雨滴,如:你是小雨滴的話,你想落到哪去?並請幼兒用語言表述出來,可以說給老師聽,也可以說個同伴聽。使每位幼兒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想法。爲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同時,我深入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交流、耐心傾聽,努力理解他們的想法,並對他們進行知道幫助,建立一種積極主動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活動延伸部分我讓幼兒用各種畫筆來畫自己想象當中的小雨滴,進而突出談話的主題。如:小雨滴又落到哪去了?又做了哪些頑皮的事?在這一環節中,讓先畫好的幼兒說自己畫的內容,給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發展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最後,通過多每一個把幼兒剛纔的創作過程在視頻上展示出來,爲幼兒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欣賞、共同提高,也是教師對幼兒表達自己情感的理解和想象的鼓勵,幼兒看到自己作品的畫面,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達到了在快樂中學習的目的。在此,教師作爲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兒的創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讓幼兒在特別寬鬆、開放、愉悅的環境感受美、表現美,並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縱觀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互相滲透。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爲主體”的教育理念,通過具有形象性、開放性、寬容性、自主性、愉悅化的活動內容和過程。所有環節都是圍繞“小雨滴”來進行,源於大自然又借鑑於生活,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讓幼兒真正體驗到了在活動中享受生活的樂趣。

幼兒園說課稿9

以下是我自己的講稿草稿。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講的材料是《談談我的家庭》。

以下是我自己的課堂筆記。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親愛的評委,

這一天,我說的教材是《談談我的家庭》。現在我將談談以下四個方面。

教材

本次活動來源於明天山東省幼兒園活動教材第二主題的第一次活動。

家庭是每個人生活的港灣。家庭溫暖和家庭關係會影響孩子對人和社會的態度,孩子對家庭的感情也會影響他們的人生道路。孩子對自己的家庭並不陌生,但他們對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和愛好了解不多。《談談我的家庭》是通過孩子們熟悉的圖形來激發孩子們對調查的興趣,通過調查和記錄來提高孩子們對家庭和家庭的瞭解,幫助孩子們建立對家庭和家庭的愛。正如大綱所述,“它不僅適合兒童的實際需要,而且有利於他們的長遠發展;它貼近孩子們的生活,選擇孩子們感興趣的事情和問題,幫助擴展孩子們的經驗和視野。”因此,這個活動來源於兒童的`生活,服務於兒童的生活。所以我選擇了這個活動。根據對上述數據的分析,制定了以下目標:

1. 知識目標:激發幼兒對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庭的瞭解。

2. 技能目標:引導幼兒以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並有組織地進行敘述。

3.情感目標:培養孩子對家庭的愛。

根據教育目標的輪廓和兒童的年齡特點,我將會刺激兒童的興趣的調查,提高家庭成員的理解和愛爲重點,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並能夠以有序的方式講述他們的困難。

爲了使活動更全面,讓教育更貼近生活,我們做了以下準備:

1. 知識準備:讓幼兒提前調查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愛好等,並在活動前與幼兒討論結果。

2. 教具準備:

請每個孩子帶一張全家福來

(2)帶來照片的佈局

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彩色的筆和紙

教學方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是兒童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教師要有目標,要有孩子,要時時教育,讓孩子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要有互動性和開放性的研究理念。因此,本次活動採用的教學方法爲:

(1)啓發式提問:這種方法在所有活動中最常見。以啓發性的問題,激發孩子對調查的興趣。

(2)討論法:通過教師與幼兒的討論,幼兒對自己的家庭有了一定的瞭解,也讓幼兒在討論中解決問題,達到教學目的。此外,還有一種繪畫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孩子們可以製作小冊子來提高他們對家人的瞭解和愛他們的家人。

理論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爲了使幼兒積極、專注地參與活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圍繞活動目標的主要方法有:

(1)調查方法:通過對家庭成員的調查,啓發孩子瞭解他們的意圖。

(2)記錄方式:用手和腦記錄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和愛好,更直觀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還有動手操作的方法,用毛筆記錄家庭成員,製作小冊子,可以進一步鞏固家庭成員的瞭解。

承運的活動過程

1. 導入。老師有一張我的全家福。有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我的照片。孩子們有這樣的照片嗎?教師用一張自己家庭的照片來介紹給孩子們,這就引出了孩子們自己的家庭,讓孩子們分組交流。兒童的思維是直觀的、生動的。通過對照片中人物的瞭解,激發孩子們積極調查的興趣,孩子們迅速進入主題。

幼兒園說課稿10

1、活動目標:

根據本班幼兒情況和教材特點,我認爲該活動應達到如下目標:

(1)藉助誦讀看圖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認識牽牛花的生長特點。

(2)利用掛圖,學習理解新詞--籬笆。

(3)通過理解誦讀兒歌,是幼兒獲得快樂,促進幼兒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

2、重點難點是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並能從中得到快樂,達到正確的背誦。

3、準備:爲了較好的突破難點重點,實現教學目標,也是根據本班幼兒好奇心強,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點,我準備了一幅教學掛圖:牽牛花爬上高樓,樹梢,牆頭和籬笆的掛圖。有一朵躺在地上,擬人化處理,可以移動,必要時再現出,以保證新鮮性,有助於凝聚幼兒的注意力。

幼兒總是對新鮮有變化的事物感興趣,並且總是把周圍的一切看作與自己一樣的有生命,有感情。掛圖這樣處理比較容易激發幼兒的感情和興趣,易於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另外,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掛圖也可有效的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兒歌。

2、說教學設計

(1)說教法。枯燥的說教對幼兒不起作用,因爲幼兒是一個活動的個體,其注意力的集中是短暫的,需要不斷接受新事物,不斷接受新指令,藉以維持其注意力。因此我決定採用廣泛的談話法和直觀教學法,以適應幼兒形象思維的特點,通過面向全體的談話,調動每位幼兒的積極性,把握每位幼兒的思維。

(2)說學法。教學活動是一個由教師和幼兒同時參與的過程,完整的教學活動不僅有教師的教,還要有幼兒學的配合。本班幼兒比較活躍,課堂氣氛把握不好,就會走向混亂,因此我決定採用集體問答於個別問答相結合的方法,促進幼兒學習。答案明確的請幼兒集體回答,分散型的問題請幼兒個別回答,做到動靜結合。這樣一方面擴大了幼兒參與面,另一方面也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練習鞏固的環節中,引導幼兒用你一句,我一句的遊戲法熟悉兒歌,進一步激起幼兒興趣,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完成。

3、說教學程序

(1)開始部分: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觀察掛圖,初步感知畫面內容。

談話: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好看的畫,想看嗎?

提出要求:安靜地,認真地看,把畫記到腦子裏。

提問:畫上畫的是什麼?你還看到了什麼?

你看到的牽牛花是在什麼地方的?牽牛花爲什麼要爬到這些東西上呢?(隨機介紹籬笆)

(2)、介紹牽牛花的生長特性

蔓細長,軟,不能自己直立,必須纏繞着別的物體往上爬。

可是有一朵牽牛花卻沒有往上爬,她在那呢?(出示活動牽牛花)她爲什麼躺在地上呢?過渡到下一環節

(3)中間部分,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a、示範朗誦,掌握兒歌主要內容

提問:現在知道牽牛花爲什麼要躺在地上了吧?先來告訴老師別的牽牛花爬到哪去了?(集體回答:幼兒看掛圖,聽老師提示回答,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只有這一朵,哪也沒爬上去,爲什麼呢?(幼兒個別回答)

小結:引導幼兒結合掛圖用兒歌語言找出原因。

b、學習朗誦兒歌

這朵牽牛花既有趣,又可愛,我們來學一下她的兒歌好嗎?

(用跟學法結合掛圖朗誦兒歌)

採用各種方法熟悉兒歌內容,如老師小聲說,幼兒大聲說;請一幼兒指着掛圖領大家說。

c、聯繫鞏固兒歌

連接背誦,老師一句,幼兒一句,激發幼兒興趣

(4)延伸部分,連鎖調:小苗圃

談話:這首兒歌讀起來感覺怎麼樣?爲什麼會這樣呢?這種兒歌叫什麼?我們以前也學過一首這樣的兒歌是《小苗圃》。

(5)結束部分,背誦《小苗圃》《牽牛花》,體驗其相同的地方,即連鎖調兒歌的特點。

幼兒園說課稿11

【說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開展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並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所以開展戶外體育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隨處都可以看到各種瓶子,以廢舊的瓶子作爲活動器材開展戶外活動,既能發展幼兒走、跑、跳的基本動作又可以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還能滿足幼兒對各種事物的探究慾望,提高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讓幼兒在自主的思考、探索、參與中,培養起競爭與合作的意識。

【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在走、跑、跳、鑽、爬、攀等各種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但是隻有教師靈活掌握綱要提出的總目標和幼兒的年齡階段目標之間的關係,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根據大班的身體發展水平,幼兒已經掌握了走、跑、跳等基本動作,所以在此基礎上爲了進一步的發展幼兒的走、跑、跳的能力,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能力目標爲:發展幼兒平穩走、繞障礙跑、夾物並腿跳的基本動作。

在體育活動中讓幼兒大膽的去創造、嘗試、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動作技能,又增強幼兒的體質,並使幼兒在生活中不斷有新的發現、新的創新、新的提高,其創造性培養就能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所以爲了促進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滲透一定的品質教育,所以我制定本次活動的情感目標是:

1.激發幼兒探索瓶子多種玩法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2.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和協同能力。

【說活動準備】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讓材料促使幼兒動起來,爲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實現各個環節的銜接和連貫性,達到活動目標。在考慮到幼兒已具備的關於瓶子的生活經驗和動作能力的基礎上。我做了以下的材料準備:1.經過裝飾的瓶子若干,兔媽媽頭飾一個,小白兔、小黑兔頭飾若干,錄音機一臺;2.幼兒已經會做瓶子操;3.用粉筆畫出頂瓶走,繞瓶跑,夾瓶跳所在的區域。這能夠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活動的趣味性,快速地融入到活動中去。

【說活動重難點】

體育活動主要是通過動作訓練,發展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增強幼兒體質,通過遊戲可以讓幼兒帶着興趣完成所要求的體育練習,要求幼兒在遊戲的競爭氛圍裏,靈活的、協調的掌握新的動作要求。所以,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掌握平穩走、繞障礙跑、夾物並腿跳的基本動作要點大班幼兒正處於培養自制力、堅持性的關鍵時期,雖然他們具備了一定的制約自己、勸阻他人的能力,但是在進行規則遊戲時,大班幼兒集體榮譽感增強,追求比賽結果,難免會出現破壞遊戲規則的行爲。規則意識的建立不是靠說教和硬性規定就可以做到,重要的是培養,需要我們在活動中的堅持、提醒。所以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幼兒在比賽中自覺的遵守遊戲規則。

【說教法和學法】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定位是幼兒的支持者、活動者、引導者。所以此次體育活動中,我克服了傳統的教授形式,以幼兒爲主體,尊重幼兒的自主表達,鼓勵幼兒自主探索。根據各個環節的要求和具體情況,採取適宜的教法:

1.講解示範法:對於體育活動來說,教師的演示是有必要的,既有利於幼兒較快的掌握動作要領,遊戲玩法。又可以避免幼兒因使用器械不當造成的身體損傷等意外發生。但是,對於這一教法,我只是在開展遊戲的環節適當的採用,因爲我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讓孩子自主的探索。

2.語言提示法:幼兒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對某些具體動作要點、規則的不能完全領會。所以,我採用語言提示法在本次活動中簡潔、明確的提示、指導幼兒進行活動。

3.情感滲透法:情感滲透對幼兒活動中實現的情感目標的重要形式。在活動中,我會及時給予幼兒激勵和表揚,鼓勵幼兒進行大膽的探索,玩出不同的玩法,注重與同伴的交流合作,在幼兒獲得鼓勵的同時有助於目標的達成。

《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並且幫助其達到動作協調、靈活的目標,使他們感受體育活動的過程,體驗體育遊戲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幼兒的具體學法有:

1.練習法:幼兒對動作的練習有利於幼兒較好的掌握動作。所以在幼兒自主探索後,教師進行個別示範,再提供機會給幼兒自由分散練習也有利於後面遊戲環節的開展。

幼兒園說課稿12

一、說活動背景及設計意圖

詩歌《夏天的歌》,教材選自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主題六中第三週。詩歌內容形象生動,音韻和諧,問答式詩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夏天場景。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易爲幼兒喜愛和接受。符合大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幼兒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因此適合我班教學。詩歌鮮明的結構特點,給幼兒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於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詩中的蟈蟈、知了、青蛙的叫聲,已被幼兒所熟悉,這節課的教育資源就來源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通過活動中詩歌仿編,可以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能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也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說活動目標:

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理解掌握詩歌內容。

2、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3、幼兒能根據詩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徵大膽地仿編。

三、說重難點:

重點: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理解掌握詩歌內容。

難點:幼兒能根據詩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徵學習仿編,發展創造性思維,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方法:

在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本次活動採用了情景教學法、整體教學法、觀察法、直觀演示法、遊戲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感官認識。()使教法和學法有機的聯繫在一起,讓目標得到落實。最終達到教學目的,培養了幼兒對詩歌的感受力,想象力,記憶力。

五、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目標教具準備:事先錄製好的蟈蟈、知了、青蛙的叫聲。夏天的歌《課件》、圖片——(蟈蟈、知了、青蛙;戴太陽帽的小朋友、撐小花傘的小朋友;草叢、大樹、池塘、冰激淋。)學具準備:記號筆、操作材料。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對夏天的特徵有所瞭解。

七、說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話題,欣賞詩歌。

教師首先提問:"誰能告訴我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是怎麼知道的?"組織幼兒談論夏天:夏天裏你有什麼感覺?草地上、大樹上、池塘裏有些什麼變化?能見到哪些蟲子?能聽到那些動物的叫聲?這是一個課前知識的經驗準備,需要幼兒去運用具體形象思維去理解,只有藉助事物的具體形象,才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根據這一特點,在平時我利用談話活動、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爲理解詩歌內容,仿編詩歌做鋪墊。

(二)操作探索,具體感知。

這一環節爲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做準備,有關理論指出:詩歌教學中,應將重點放在幼兒理解方面,不要讓幼兒機械記憶、背誦詩歌內容,減輕幼兒在學習時的記憶負擔,以便他們將注意更多地投向學習過程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設計了《夏天在哪裏》的遊戲置

幼兒園說課稿13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對模仿的興趣。

2、 瞭解模仿發明與生活的關係,知道生活中一些仿生髮明產品。

3、 激發幼兒創新意識,培養幼兒模仿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各種仿生物品如:螃蟹、鉗子、鑷子、夾子、扳子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 模仿動物表演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我們一起來學學小動物的樣子,每個小朋友模仿一種小動物,表演一下好嗎?

二、 演示課件,擴散思維,初步瞭解仿生

師:讓我們坐下休息一下吧。剛纔我們模仿了好多小動物表演,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你們知道嗎?我們生活中使用的許多物品,都是模仿動物、植物等生物的樣子發明的呢。這些仿生髮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適、更美好。我們一起來看看,人們都模仿誰發明了新產品。

1、(先看課件:出示機器人)機器人是模仿什麼發明的?(根據幼兒的回答再出示課件:人)引導幼兒觀察機器人和人的相同之處。小結:機器人是模仿人發明的。

2、(看課件:潛艇潛行)潛艇是模仿什麼動物發明的?(根據幼兒回答出示課件:魚)引導幼兒觀察魚和潛艇,師生共同總結出:潛艇是模仿魚發明的。

3、(看課件:小鳥飛)小朋友想一想,人們模仿小鳥飛發明了什麼呢?(根據幼兒回答演示課件:飛機)引出:人們模仿小鳥飛發明了飛機。

三、引導幼兒觀察想象,找出什麼物品模仿了螃蟹

1、師請幼兒圍到螃蟹周圍,和幼兒一起觀察螃蟹的大“鉗子”,觀察螃蟹用鉗子夾斷黃瓜條,瞭解螃蟹的“鉗子”的用處,想象什麼物品是模仿它製造的?啓發幼兒創新思維。

2、讓幼兒從許多物品中找出仿生的製品,如:鉗子、夾子、鑷子、扳子等。

小結:人們模仿螃蟹的“鉗子”發明了鉗子、夾子、扳子、鑷子等工具。

四、觀察防生製品,說說它們模仿什麼動物製造的

師幼一起觀察各種仿生製品,說說它們是模仿什麼製造的?還見過什麼仿生製品?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產品是模仿動物發明的,給你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希望你們長大後也學會用模仿的方法發明製造更多更好的物品給人們使用,當個發明家。

五、活動延伸

師:回家後找一找自己家中的仿生製品,再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園說課稿14

一、分析教材

《家》這首詩歌語言樸實、淺顯易懂,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概括事物的依屬關係,詩中大膽的想象一下子調動起幼兒親切的感覺,幫助他們從全新的視角想象周圍的世界。結尾處用一句“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將幼兒從想象拉回到現實,更貼切地聯想到自己,給幼兒以有趣有餘蘊的感覺,這首詩歌文字形象,巧妙地運用了疊音,讀起來琅琅上口,充滿了歡快流暢的情緒,易於爲幼兒喜愛和接受。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幼兒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因此適合中班教學。

根據中班語言教育目標,教材特點及本班幼兒新生多年齡偏小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活動的教育目標是: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把握這首詩歌的內在情感脈絡。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想象事物之間的關係。

3、學習仿編詩歌,體驗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本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爲上這節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幼兒缺乏仿編詩歌的經驗,基於這一點,確定教材的重點爲理解,掌握詩歌內容,難點爲學習仿編詩歌,發展創造性思維,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二、教學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本活動採用了觀察法、遊戲法、直觀演示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綜合語言、遊戲、操作探索等活動,優化教學過程,共分爲四個環節:

㈠觀察感知,積累經驗

這是一個課前準備的環節,需要在日常活動中逐步完成。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只有藉助事物的具體形象,才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根據這一特點,在課前我將幼兒帶到戶外,讓他們用眼看、手摸、鼻子聞、肌膚感知等方法尋找事物:如藍天、白雲、小河、草地等,引導他們發現事物的歸屬關係,並在平時利用掛圖、圖書引導幼兒觀察,以獲得有關於事物歸屬關係的經驗,爲理解詩歌內容,仿編詩歌做鋪墊。

㈡操作探索,具體感知

這一環節爲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做準備,約需5―8分鐘

有關理論指出:詩歌教學中,應將重點放在幼兒理解方面,不要讓幼兒機械記憶、背誦詩歌內容,減輕幼兒在學習時的記憶負擔,以便他們將注意更多地投向學習過程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設計了找家的遊戲置於學習詩歌之前,以爲迷路的小鳥、小魚、小羊等找家爲由,激發幼兒參與遊戲活動的興趣,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探索,探討小鳥、小羊、小魚等與樹林、草地、小河等之間的歸屬關係,幼兒遊戲時,我全面觀察幼兒操作情況,瞭解需要,及時予以幼兒適當的支持和幫助,使幼兒充分感受家的內涵。

遊戲後,我發出啓發性地提問:你幫誰找到了家,爲什麼這麼找?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彌補感知的不足,讓幼兒進一步瞭解事物的歸屬關係,理解家的含義,爲下階段活動奠定基礎。

㈢理解學習詩歌

這一環節是本活動的重點,約需10分鐘

皮亞傑兒童發展理論告訴我們,兒童發展是他們自己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而建構起來的,兒童的語言發展也是通過個體與外界環境中各種語言信息,非語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實現的,因此活動中大量運用觀察、遊戲、欣賞等方法,引導幼兒積極地與文學作品相互作用,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首先,我採用了視聽結合的方法,結合卡片朗誦詩歌,使幼兒對詩歌有一個初步整體的認識。

接着概括性的提問:詩歌中說了什麼事,引導幼兒結合卡片回答,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回憶操作探索時獲得的知識經驗,然後通過整體朗誦,前後半句接龍,輪流等趣味性方式組織幼兒學習朗誦,使幼兒感受到詩歌的內在語言韻律。

之後,我發出邀請:“現在要請小朋友來扮演,白雲、小羊、糊蝶等等各種各樣的東西”,讓幼兒自由扮演角色,大膽地用肢體語言表現詩歌內容,使他們沉浸在表演的喜悅中,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同時爲幼兒的發展提供了更爲廣泛的機會。

㈣擴展想象,仿編詩歌

這一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約需10分鐘

中班上期幼兒語言領域發展目標提出要求:在仿編活動中只要求幼兒通過交換詞句,使詩歌畫面出現新的內容。

由於班上的孩子是初步學習仿編,感到比較難,因此我通過對話、示範、討論等方法引導幼兒仿編,突破難點。

1、擴展想象,回憶經驗。

我啓發性的個別依次提問,比如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雲的家外還可以是誰的家?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回憶經驗,表達自己的理解,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並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在卡片後添畫,爲幼兒的創編留下完整的視覺印象。

2、學習仿編

這一環節中我通過生動的語言示範仿編:“現在老師要把大家說的這些東西都編進兒歌裏……”,讓幼兒更加明確詩歌的句式,知道仿編時每一句的前半部分不變,只要改動後半部分就可以了,這樣爲幼兒的下一步自由創編奠定基礎。

3、分組討論,自由創編

引導幼兒自由組討論,以強帶弱、大膽創編,在討論過程中,我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指導,針對幼兒提出不同要求,成爲他們的

合作者。讓幼兒樂於嘗試,樂於合作,充分體驗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獨立自由、大膽構思的好習慣。

4、集體交流

在幼兒個別自由交流後,爲幼兒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請他們在集體面前朗誦自己編的詩歌、詩句,並組織其他幼兒學習優秀詩句,這樣進一步調動幼兒情緒,使活動在高潮中結束,讓他們在輕鬆的氣氛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三、自我評價

本次活動我根據“開發幼兒潛能,培養完整幼兒”的整合幼兒教育理念,遵循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科學地設計了直觀、操作、探索、嘗試、討論、趣味性遊戲等多種教學形式,創造條件,使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尊重理解幼兒,使幼兒主體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得到發展。

附資料:

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魚的家,

紅紅的花朵是蝴蝶的家,

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幼兒園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小班的幼兒活潑好動,他們對外界充滿了好奇,看到每一株花花草草都會很興奮。現在正是狗尾巴草茂盛的時節,在農村隨處可見狗尾巴草的蹤影,對孩子們來說:狗尾巴草是他們熟悉的陌生人,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奇。《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爲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選擇“狗尾巴草”爲教學內容既符合現實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二、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藝術等方面的目標:

1、能於同伴相互遊戲,促進師生間的交往,體驗遊戲中的快樂。

2、能大膽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染色、作畫。

3、通過活動培養細緻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初步的合作能力。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的重點定爲:能於同伴相互遊戲,能大膽的用顏色進行染色。整個活動都是以這個重點爲主的,主要是通過“瞭解狗尾巴草”、“玩狗尾巴草”、“給狗尾巴草洗澡、讓狗尾巴草跳舞”等幾個環節完成的。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並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物質準備主要是:狗尾巴草、顏料、白紙、抹布、魔術盒

知識經驗準備是:幼兒已認識過狗尾巴草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1、動中我運用了啓發提問法、引導發現法、觀察法、演示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爲”以幼兒爲主體,教師以啓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玩”的方式貫穿活動的始終。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2、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將各個領域中的知識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的教學;在最後環節中感受音樂、跳舞的快樂等等。

3、活動的結構是遞進關係的:興趣——遊戲——染色。即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玩”的形式進一步瞭解狗尾巴草的特徵,在作畫活動、音樂跳舞的活動中,讓幼兒情感表現語言表達,創造性思維發展和提高。

(二)學法

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遊戲操作法、觀察法等來獲得知識經驗。因爲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了遊戲的情境,讓幼兒全身心的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五、說教學程序

(三)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魔術變變變

教師:我這兒有一個神奇的魔術盒,它能變出很多很多東西,看看現在它變出了什麼?

因爲是小班剛開學不久,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冷場”的現象,因此利用“變

魔術”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交流。

(四)玩一玩狗尾巴草

教師:狗尾巴草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玩呢……讓它親一親你覺得怎樣?

引導幼兒體驗癢癢的感覺,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親一親”中,運用啓發式的語言提問,讓幼兒對狗尾巴草的特徵有進一步的瞭解、認識。

(五)染色、作畫

1、演示

教師:我先來幫狗尾巴草洗個澡吧……跳個舞吧!

教師將角色適當轉換,以狗尾巴草的角色穿插活動,並提出活動的要求、規則。這一環節目的是通過演示讓幼兒掌握正確的染色、作畫方法,激發幼兒操作的慾望。幼兒情緒十分高漲,爲下一環節打好基礎。

2、幼兒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地進行染色、作畫,還可啓發幼兒與同伴合作、交流。

(六)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來爲狗尾巴草跳個舞吧

聽音樂,教師和幼兒自由的舞動,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

(七)活動延伸

帶領

幼兒在日常活動中採集狗尾巴草,放置於自然角和區域中讓幼兒進一步觀察、探索。

教學反思:

1、從選擇的內容上看,比較貼近農村孩子的生活,“狗尾巴草”是孩子們隨處可見的比較熟悉的一種秋冬季植物,他們具有一定的感性經驗,因此,做到了活動內容源自於“生活”。

2、多媒體的使用使活動內容更加直觀,便於幼兒理解,使幼兒更快更直接地瞭解到狗尾草的生長環境,符合小班幼兒的理解特點。

3、多種顏色的使用:豐富了幼兒視覺感受。紅、黃、藍做爲小班幼兒最便於認識的顏色在本次活動中充分發揮了視覺效果,從而保證了幼兒參與活動的重要性,

4、實物的使用,從多種感官來刺激幼兒,便於幼兒深入理解實物從而爲其後的活動做好鋪墊的作用。的環節讓幼兒大膽地觸摸、觀賞、感受狗尾的特性,讓幼兒喜愛上狗尾草,喜歡和狗尾草遊戲。從而爲後半部分玩“狗尾草”、作畫環節打下基礎。

5、作爲綜合活動,在設計過程中我注重了各領域的整合滲透,在作畫環節中我不僅強調了藝術方面的美感、色感,要求還注重了情緒方面的體驗,讓幼兒感受自我作畫帶來的快樂和自我作畫過程中的快樂。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