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母親節活動教育意義

母親節活動教育意義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母親節活動教育意義,母親節是傳統美德也是讓每個人感恩自己的母親,母親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的重要的,我們要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來看看母親節活動教育意義。

母親節活動教育意義1

母親節是一個感謝母親、弘揚母愛的節日,母親節的意義是教導我們要學會尊重父母、關愛母親。母親節是爲了喚醒我們對母親的崇敬之意、生育之恩、養育之恩、教育之恩,倡導我們時刻不忘對母親的感恩。

母親節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時間是每年的一月八日,而在中國、美國、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國家,則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其他一些國家的日期也並不一樣。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爲獻給母親的花。而我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母親節活動教育意義

母親節雖然是個西方的節日,但是對於中華民族有着“忠孝禮義”的傳統古國來說,尊重母親,孝順母親早就有禮有節。無論是二十四孝中後漢包文芳,爲救母親,不怕萬險,給後人留下了千古佳話:“重重危難益堅忍,孝更絕倫足可矜”。還是親嘗湯藥的仁孝聞天下的劉恆,作爲一國之君,母后三載病,卻是湯藥必先嚐,更是從國家的層面豎立孝順母親的榜樣。

在母親節這天,中國的母親們會舉行廚藝比賽,時裝秀等活動來慶祝自己的節日。各地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如組織母親們旅遊,評選優秀母親等.

母親節活動教育意義2

母親節的意義是感激母恩、感謝母愛。

中華母親節選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因爲這一天仉氏才成爲孟母。現在有些孩子過生日只想到自己的快樂,而在傳統美德中生日應當感激母親。

因此稱生日爲“母難日”,或徑稱“母難”。把孟子的生日定爲以孟母爲形象代表的母親節,意味着在慶祝自己生日時應感激母恩、感謝母愛。

母親節活動教育意義 第2張

母親節是在中國港澳臺地區流行起來之後才進入大陸的,名貴的珠寶,象徵母愛的`康乃馨,特製的愛心甜點,精緻的手工賀卡等,成爲人們向母親敬獻愛意的禮物。

20世紀80年代,母親節逐漸被中國內地的民衆所接受。從1988年開始,中國南方的廣州等一些城市開始舉辦母親節的慶祝活動,並把評選“好母親”作爲內容之一。

20世紀末,隨着中國與國際的日益接軌,母親節這一節日在中國大陸各地日益推廣開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母親節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中國人和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一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母親養育之恩的感謝。

母親節活動教育意義3

一、母親節的來歷和意義是什麼

(一)母親節的來歷

母親節起源於希臘,古希臘人在這一天向希臘神話中的衆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爲母親節。在這一天裏,出門在外的年青人將回到家中, 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由Amanm、Jarvis(1864-1948) 發起,她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親身邊

於1905年世紀,在母親去世時, Amanm悲痛欲絕。兩年後(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 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以便讓母親節成爲一個法定的節日。Amanm認爲子女經常忽視了對母親的感情,她希望母親節能夠讓人 多想一想母親爲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個母親節於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 在這次節日裏,康乃磬被選中爲獻給母親的花,並以此流傳下來。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份議案,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爲 法定的母親節。母親節從此流傳開來!

(二)母親節的意義

節日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和載體。文化記憶很大一部分是節日的記憶。多年後,許多往事都淡忘了,但過節的情景卻歷歷在目。同時,節日具有廣泛覆蓋、不斷重複、寓教於樂的特點,對人影響至深,所以重大的人倫節日對培養民族精神和凝聚力都是至關重要的。真正的母親節應該紮在心裏面,去體悟母親的愛。

我們中華母親節一面提倡母愛、母教;一面提倡愛母、孝親。另一方面,父母給予子女生命,對子女有一種出於本能的無私的慈愛。設立中華母親節,就是爲了讓天下父母的愛心有一個得以彰顯、讓人認真體認的節日;讓天下子女的孝心有一個受到喚醒、並精緻表達的節日。

母親節活動教育意義 第3張

二、母親節的時間

母親節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三、母親節的社會影響

孝,一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國家穩定的社會文化心理基礎。以新“24孝”爲代表的中國式孝順成爲目前中國家庭的幸福密碼。專家表示,在西方罪感文化盛行的背景下,中國孝文化價值需要重新審視。隨着中國進入新時代,傳統孝文化需要進行進一步創造性傳承與弘揚。

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是中國人從古至今踐行孝道的基本內容。以孝爲本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人倫規範。”對部分外國人而言,“孝順”這個帶有中國特色的詞還是一個新鮮事物。

在中國,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得更好,子女希望父母晚年生活幸福,因此絕大多數是基於血緣親情和倫理使命、不求任何回報的‘利他型孝道’。在西方文化中,與‘孝道’對應的提法有虔誠、感恩等,這種‘西方式孝順’多是基於市場化規則和履行法律義務的‘利己型孝道’。

“中西方家庭觀也存在差異。”中國人自古以來非常重視家庭和血緣親情關係,以家庭爲核心層層外擴,形成了家庭—家族—社會—國家的基於人情的緊密關係。家,成爲人們精神歸宿的原點。西方文化則強調以個體爲核心,人與人之間建立的是法律基礎上的契約關係,這種關係是鬆散的,因此家庭觀念並不濃厚。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