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從光環巔峯到零起點海歸回國就業遇尷尬

從光環巔峯到零起點海歸回國就業遇尷尬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光環巔峯到零起點海歸回國就業遇尷尬,現如今海歸是越來越多,以至於回國找工作遭遇尷尬,其實這需要正確評估自身能力,把握市場動向,來看從光環巔峯到零起點海歸回國就業遇尷尬。

從光環巔峯到零起點海歸回國就業遇尷尬1

他們是一羣留學歸來的“海歸”,他們對未來都有着美麗的夢;他們曾經歷過大洋彼岸的美好,但也接受着回國就業時遭遇的尷尬。

不過,樂觀的他們絕大多數很快就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有的降低原本過高的就業期望,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有的則是苦苦堅持着自己的原則,認爲夢想就在未來。

他們歷練着、成熟着、努力着、奮鬥着。他們正一點一滴從零做起,一步一步打拼未來。

記者近日採訪了3位有着不同找工經歷的海歸,聽他們講述找工路上的辛酸笑淚。

主角1 Selina

女,25歲,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

從光環巔峯到零起點海歸回國就業遇尷尬

半年找工路 心態如過山車

與衆多“海歸”一樣,Selina第一次回國找工作的心情非常興奮,“我是從2006年11月開始全心找工作的,當時心中充滿信心和希望,還不時想象着自己在工作崗位上大展拳腳的情景。”

然而,現實卻很快Selina冷靜下來。在2006年11月和12月兩個月中,她雖然經常有面試,大多是通過電話或網絡面試,但由於經驗的問題,這些面試都如石沉大海,最終沒有消息。

過完當年的聖誕節,迎來了2007年的新年。因爲假期的緣故,Selina經歷了一段極其平靜的時間,沒有電話,沒有面試。

“當時我覺得很正常,因爲各個公司年底都很忙,哪有時間招人,所以我還是開開心心地過節,並準備年後再開始第二階段的找工。” 到2007年4月,Selina發現了一家她特別想去的公司有招聘會。

於是她鉚足了勁,並爭取到了2次面試機會,前後歷時1個月,但最終結果並不如人意。Selina坦言,那次失敗對她的打擊太大了。

幸好,家人和朋友的安慰和鼓勵,讓她重新建立信心。一個多月後,Selina終於在6~7月中,獲得了3家公司的錄取通知。雖然都不是很理想,但最終Selina還是根據自身以及目前的需要確定下了一份工作。

感言

平和心態最重要

Selina坦言,在2007年被自己喜歡的公司拒絕後,她的情緒急速滑落到了谷底,“每天胡思亂想,覺得什麼希望都沒有了,沒有公司願意要我,什麼職位也勝任不了。”

是家人和朋友的鼓勵讓她繼續走了下去。“從那一天起,我每天都告訴自己,沒什麼大不了的,工作會有的,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Selina說,也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她的心情漸漸地平靜了下來,漸漸地不再爲一次面試或一封拒絕信而大喜大悲了。

“找工的經歷真的很鍛鍊人。”Selina強調,當中體會最深的就是要學會樂觀,以平和的心態去看事物。還有就是在最苦的時候,也要堅持再堅持。

主角2 於志宏

男,28歲,加拿大約克大學,會計碩士

名校海歸成海待 依然堅持身價

幾年前,於志宏從廣州一所重點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放棄了一份已經落實的工作,選擇去加拿大約克大學攻讀會計碩士學位,3年後學成歸國。

回廣州之初,於志宏就給自己確定了找工作的“三不”:非跨國大企業不去,年薪低於10萬元不去,非市中心工作不去。

原以爲畢業於國際名校,回國找工作不過是件輕而易舉的事。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9個月過去了,於志宏的工作還是沒找到。無奈之下,他不得不開始向中小型企業投簡歷了,工資期望也一降再降,底線是稅後每月4000元。

事實上,剛剛回國那段時間,於志宏也面試了數家單位。其間還收到過一家外企的錄用通知,但薪水讓他很難滿意,“扣掉三金,每月能拿到手的不過3000元,就算一年後提薪也不超5000元。”

之所以不願“屈就”,還是因爲留學費用問題。於志宏說,“在加拿大讀書,我一年的學習加生活費大概需要十幾萬元。研究生學位拿到手的話,大致要40萬~50萬元,我要打多少年工才能把學費賺回來?”如今,四處碰壁的他依然是“海待”。

感言

與其遷就,不如邊充電邊等機會

“不是我想在家啃老,而是留學這筆賬算下來,我如何甘心去做一份月薪3000多元的'工作!”於志宏認爲,自己不是盲目等待高薪工作機會,“

也許現在要面對一時依賴父母的局面,但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我和家人都付出了很多,與其將就一份做不長的工作,不如踏踏實實做長遠的職業規劃。”

有英語優勢的他一點都不擔心以後的工作問題,現在他正在準備註冊會計師考試,“拿到這門證書後,對進‘四大’就更有把握了。”

主角3 小雪 ? 女,27歲,英國萊斯特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

頻頻“轉會” 選擇合適自己的路

與其它“海歸”的坎坷找工路不同,小雪在2005年9月回國伊始,就幸運地被中國電信廣州分公司錄用,負責市場策劃、公關工作。

“當初我回國是爲了創業,之所以進入國企工作,是想了解大企業內部的工作流程和運作模式,因爲這會有助於我今後的創業。”

但一年多後,小雪覺得國企的工作模式較爲死板,工作程序冗長耗時,而且她一口流利的英語幾乎完全派不上用場。

2006年底,她離開了中國電信,“轉會”到沃爾得英語培訓機構,擔任課程顧問。但不到半年的時間,她又辭職了,到安利公司做全職營銷。

“不少朋友對我的選擇感到不解,可我認爲現在的生活狀態最滿意。”小雪說,因爲在安利,她能接觸到各行各業的人,瞭解到很多新事物,這纔是她所追求的東西。

感言

在留學打工中逐步成熟

由於學費的高昂,小雪和很多中國留學生一樣,在留學時會去打工。餐館服務員、園丁、廚房幫廚、超市收銀員……她打過很多工,但印象最深的還是去一家西餐廳當幫廚,“當時短短一個月中就賺了差不多30000元!”

小雪笑着說,因爲打工她自己支付了在英國的60%生活費,併成熟了很多。不僅培養了自身的能力,而且可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打工是接觸外國社會、外國人、融入所在國文化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時也可體味靠自身能力生存的那份成就感,特別是對自身語言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好處。”

海歸求職前應正確評估自身能力 留學回國就業之路是滿布荊棘還是平坦暢順?留學後回國就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記者日前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廣州留學人員管理服務中心回國部部長劉必蘭。

劉必蘭表示,海歸就業難主要是因爲自身條件限制、歸國留學人員就業期望值偏高和就業信息不對稱以及國家就業環境所造成的。

海歸回國後,求職定位要清晰,正確評估自身能力,把握市場動向,突出職業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職位;

自信心要足,謙虛能給用人單位留下好的印象,但是更應多表現出一份自信;同時,還要保持平和的心態,重視企業的發展機會;適應企業文化,加強對企業忠誠度和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的培養。

從光環巔峯到零起點海歸回國就業遇尷尬2

“海歸”自嘲變“海廢”,花幾百萬留學回國後卻找不到月薪1萬的工作~

“海廢”焦慮的背後,

是這些人沒有勇氣做一個主流以外的人,

他們想要在人羣中永遠保持優越感,

甚至延續到下一代。

有些人既想要海外的歲月靜好,

又想要國內的衆星捧月,

本質都是貪婪、慾望。

最近,虎嗅網上一篇《江浙滬海歸廢物》在留學圈大火。

Allen有一個讓人羨慕的身份——“包租公”、“富二代”,家中廠房一年租金可達千萬。

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海歸——政治學專業畢業,剛25歲就開始讀博士。

即使擁有這些光環,可他卻自詡爲“海歸廢物”——在紐約五年、香港一年,花費超過四百萬,現在找個一萬月薪的工作都困難。

他開銷也不大,不愛車不愛潮牌更別說黃賭毒了,連玩遊戲都沒氪過金。最大的愛好也就是買買書,他最近還去書店打工,200元一天,很夠花。

只不過,自嘲是海歸廢物的他,在父母眼中,卻是另一副優秀的模樣——學歷好,人品佳,樣子擺得出去。

念着在職博士,愛看書卻不nerdy,情商高,待人隨和,酒桌禮儀樣樣不差,很討長輩喜歡。

最讓Allen苦惱的還是他的父親找他交底:“你有這樣的平臺,要是不做出一番事業就是廢物了”。

“海廢”真的是廢物嗎?

其實,像Allen這樣的“海歸廢物”並不少,在豆瓣上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小組。

在這裏,隨處可見的是迷茫、壓力、抱怨與不甘心——職場太卷、女性被催婚、大廠面試競爭力不如國內二本畢業生……

回過頭來看,像Allen這樣的海歸,真的算是廢物嗎?

海歸廢物不一定真的廢

只是他們不太符合主流的期望

“海廢”焦慮的背後,是這些人沒有勇氣做一個主流以外的人,他們想要在人羣中永遠保持優越感,甚至延續到下一代。

有些人既想要海外的歲月靜好,又想要國內的衆星捧月,本質都是貪婪、慾望。

不過,從Allen這些個例中我們可以發現,現在的留學生和以前的留學生確實有很大差異。

從光環巔峯到零起點海歸回國就業遇尷尬 第2張

這跟國內大環境的改變有很大聯繫。

在留學生羣體中,20世紀70年代前和80年代後,是一個明顯的分界線。

70年代以前的人出國留學,基本上是依靠外來資金支撐:獎學金、個人資金或者公派資金;而80年代後的人出國留學,資金來源大多是家庭資金。

光從這一點來看,兩代人面臨的留學壓力也不同——

70年代以前的留學生有沉重的改變自我命運的壓力,留學的壓力與高考的壓力正可以相互印照。

而他們的孩子,也就是80年代往後的人,在父母提供的優渥的生活環境中,改變自己命運的壓力早已消弭無形。

留學不再是自我增進的發願,而不過是按部就班的升學,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只是順從了父母的安排而已。

爲什麼留學,選什麼專業,畢業後的規劃......

他們可能從來沒有想過,事實上他們可能也沒有必要去思考,因爲父輩已經給他們提供了優於國內大部分同齡人的生活條件。

這並不是說這些新一代留學生們都懶惰,只是生活條件的改變讓他們出國留學的目的和自我期許也發生了變化——

“從本質而言,新一代留學生關注的是成績,而前一代留學生關注的是本事”。前一代留學生他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海外的眼界、資源、成績,都將成爲他們回國內競爭的資源要素。

教育從來都並不是獨立與社會之外的修仙,而不過是與社會形態緊密結合的預備隊培訓。

海外的教育是建立在普遍的個人主義與社會自治的前提之下,所以在知識教育的同時,學會如何在社會上獨立生存,建立人格的獨立性,是大學的根本之道。

所以新一代的海歸們在回來之後,突然發現了一件極其尷尬的事情。

他們在海外學習時,耳濡目染,植入了他們腦子的個人主義與人格獨立,在國內的職場環境中從來格格不入。

而令他們感覺無力的,無非是既缺乏改變自己處境的動力,更無從理解爲什麼自己成績的優異竟然在這個環境中成了屠龍之術。

另一方面,國內就業競爭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外資企業一直是吸收留學生的主要場所,不過近些年隨着全球化形勢的改變,外資企業不僅在招聘職位上有所減少,連外資企業本身的數量也在減少。

而新一代求職者偏愛的互聯網行業,似乎也迎來了發展的瓶頸期,海歸們要在衆多985、211、考研落榜生,以及同爲海歸的羣體中競爭爲數不多的職位,難度屬實也不小。

整體的環境、時代的風向就是如此,那些既不夠拔尖、也不能跳出舒適圈的海歸們,想輕輕鬆鬆就被社會認可、讚譽,這件事情本身多少都有點“烏托邦”的意味。

出國留學的性價比比在哪裏?

在我們送出去的衆多留學生中,出國留學無非是出於以下三個原因:看世界,學本事,找出路。

出國留學,一定要首先考慮兩點:

第一,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經濟條件能否支撐住在外求學的費用,出國後父母的生活、心理健康是否會發生變化,出國後婚姻狀況會不會受到影響等等。

第二,目標是什麼。目標明確會讓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人就會激發主動性,思考獲取的途徑,規劃每一階段的任務。

只有先把以上這兩點想明白了,才能開始談論留學的性價比。

新一代留學生雖然個個自嘲“海歸廢物”,但他們身上確實有閃光點和求職優勢。

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因爲移民的多樣性,整體社會環境相對而言更加開放、包容,而它們的大學教育也很好地繼承了兼容幷包的理念。

它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有着更加嚴謹的研究態度,更加廣闊的學術視野,與更加廣大的世界胸懷。

從更現實的角度來看,發達國家在醫療、科技、藝術等領域確實比國內領先很多,大學在這些領域的培養模式也更契合行業發展的需要。

出國留學不僅能學到最新、最前沿的知識,還能比別人更早摸清一個行業的發展方向。

以及在留學中結識到的行業專家、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是將來求職、創業時很有幫助的資源。

出國留學另一個現實的好處則是一線城市的落戶資格。這跟下一代的教育、成長更是緊密掛鉤。

寫在最後

教育作爲一種經歷,它對人的塑造是全方位的,對人的發展有着重要的影響。

教育投資所帶來的收益不能僅僅只用物質的薪酬水平來衡量,因爲物質生活越比較越焦慮,永遠有人比你有錢。

低薪可以是一種常態,也可以只是一時的現象,它以什麼形式存在,更多取決於個人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人生,如何用過去的經歷、人脈、資源來突破發展的瓶頸。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