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地球軌道變化

地球軌道變化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地球軌道變化,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但對於地球其實我們的認識還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例如很多人都不清楚地球軌道是什麼,也不知道它的變化會對氣候帶來哪些影響,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地球軌道變化。

地球軌道變化1

人們居住的星球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所在。從壯觀的大峽谷到萬里長城,從亞馬孫雨林到大堡礁,再到紛繁複雜的人類都市……這一切都時刻提醒着我們,地球上的生命是多麼的神奇和精彩。還有許多自然奇觀就在我們眼皮底下發生,而在許多人看來,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包括地球不斷圍繞太陽轉動的事實。

你可能感覺不到,但地球確實在移動。引力是一種自然現象,使物體相互吸引。正是地球的引力使人類、動物、建築物和其他物質形式穩穩地立於地面上。同樣地,太陽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00倍,它對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都有引力。這也正是地球每年都繞着太陽轉一圈的原因。

如果地球改變軌道(原因也許是太陽不知何故消失了,或者有更大的物體進入太陽系並施加更大的引力),那很可能意味着地球一切生命的終結。

地球軌道變化

如果沒有任何軌道,地球很可能直接撞向太陽。這是因爲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正是阻止其直接被太陽引力吸引的原因。想象一下,當你把一個網球從屋頂上扔下去時,你用的力越大,球就飛得越快,在被重力拉到地面之前它飛得越遠。地球就像一個巨大的網球,以每秒29.8公里的速度圍繞太陽運動;它不斷地朝太陽下落,但由於速度太快,因此永遠不會落到太陽上。但如果地球的軌道停止運行,隨着它越來越靠近太陽,我們所熟悉的一切都將很快改變。

如果地球軌道發生的變化不那麼劇烈,受影響的將主要是地球的溫度。離太陽越近,氣候就越炎熱。即使距離只是略近一點,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這是因爲氣候變暖會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從而淹沒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

如果沒有土地吸收太陽的部分熱量,地球的溫度將繼續上升。海洋釋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水平的上升也會使氣溫升高。

相反,如果地球軌道是遠離太陽的話,則會使氣候變冷,甚至有可能使地球變成冰凍星球。海洋將被冰覆蓋,導致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更少。遠離太陽也會使一年的時間延長,即行星離太陽越遠,完成其公轉軌道所需的時間就越長。

地球軌道的改變還將對太陽系其他部分產生影響。即使是軌道的微小變化也可能導致地球與其他行星碰撞。這還可能打亂地球與木星之間微妙的相對位置。作爲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一顆,木星扮演着巨型盾牌的角色,能使有害氣體和小行星的方向改變,否則這些氣體和小行星可能會朝地球襲來。

地球軌道變化2

地球軌道是不是發生了變化?

你所說的的確是事實,對於這一現象,古老的書本理論已經不能解釋,甚至已經與古老的書本理論相悖了。並非是太陽直射點向北轉移,也不是地球公轉軌道發生了改變,而是地軸位置發生了轉移,地球自轉方向方向發生了偏轉,冬至和夏至時刻日出位置向南轉移,日落位置向北轉移了。

這與地球搖擺運動有關,地球存在着三種主要運動方式,即自轉、搖擺和公轉,地球運動是自轉,公轉,搖擺三種運動同時並存的組合式運動。地球質心與中心不同中心以南,兩心位置確定了地軸位置,兩心距離決定着地軸傾斜角度大小。地球繞中心軸(即地軸)自轉,自轉時質心產生了偏心力,牽引着地軸發生傾斜。伴隨地球自轉,偏心力方向不停的改變,牽引着地軸傾斜方向不停的改變,於是地球出現搖擺運動。

地球軌道變化 第2張

兩極冰川融,起地球質心位置發生了轉移,導致地軸位置轉移,地球自轉發生偏轉。這一現象和地球搖擺運動一樣,還沒有被世界科學家們掌握,這方面的理論在世界科學史上還處於空白,而我研究的關於地球搖擺運動及地軸位置轉移,地球自轉發生偏轉等理論,還沒得到世界公認,尚未納入世界科學領域。但這是事實,爲了人類生存,希望科學家們早日重視。

地球軌道變化3

地球軌道三要素

衆所周知,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道並不是“西方繪畫之父”喬託筆下的完美圓形,而更像是一個隨着時間音符不斷律動的橢圓形。而且這種繞行運動的.方式有數十種之多,不過最廣爲人知的還是地球的公轉和自轉。

地球上萬物能量皆來源於太陽,當地球繞太陽運行軌道發生變化時,地球表面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也隨之改變,造成地球上氣候發生相應的冷暖波動和風雨變遷。所以,地球上的氣候變化與太陽絕對脫不了干係。

但要了解地球軌道變化對氣候的影響,首先要了解地球軌道的三要素:偏心率、地軸傾斜度、歲差。

偏心率是指地球繞太陽旋轉的橢圓形軌道並非一成不變,其變動範圍是0-0.07,變化週期爲40萬年和10萬年。偏心率的變化對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陽能量影響很小,但它仍會通過調製歲差振幅進而影響地球表面太陽輻射量。

地軸傾斜度是指地球自轉軸(赤道面)與公轉軸(黃道面)的夾角,又稱地軸傾角,它也一直在21.5°-24.5°之間緩慢變化,週期約4萬年。這個傾角變化會影響着地球緯度之間太陽輻射入射量差異,較小的地軸傾斜度意味着高緯地區會接受更多太陽輻射。

歲差是氣候季節性變化的主要誘因,造成南北半球四季正好相反。它是指地球運轉時近日點和遠日點在公轉軌道上做的一種旋進運動,造成春(秋)分點在黃道面上位置產生變化。歲差的週期約爲2.6萬年和1.9萬年。

寒潮≠氣候突變

我們要明確一點:並不是偶爾幾次寒潮,就能被稱作“氣候突變”。

地球氣候除了經歷萬年尺度的冷、暖、幹、溼的波動外,也會發生一系列更短尺度的突變事件。但真正的氣候突變事件,都是指那種速度快、幅度大、影響廣的變化,通常會導致人類和自然生態難以適應。例如,尼羅河與印度河的古文明和瑪雅文明等的衰落,均與氣候突變有關。

一直以來,科學工作者們都在尋找千年或更短時間尺度氣候突變存在的證據,他們通過一些特殊的地質生物載體,如冰芯、樹輪、硨磲,石筍、湖沼、黃土和深海沉積物等中的蛛絲馬跡,找到了氣候突變過程中留下的有關元素含量、同位素比值等的信息,慢慢試圖揭開過去數萬年來氣候突變的神祕面紗。

人們發現,地球上經歷的氣候突變,表現不盡相同。有人認爲洋流變化是氣候突變的主要誘因,但也有人發現,地球軌道參數變化、冰川動力學、大氣CO_2濃度波動等因素都可能會觸發氣候突變。

地球軌道變化 第3張

比如早在20世紀初,南斯拉夫學者米蘭·柯維奇就指出,地球軌道引起的北半球夏季太陽輻射變化是驅動冰期旋迴的主因。

cker等人在20世紀80年代則指出,氣候突變的主要原因與大西洋經向環流的變化有關。這一觀點在隨後30多年的持續研究中得到普遍認可。

隨着深海鑽探技術的發展,gaard和hger等人又發現格陵蘭島冰芯中的氧同位素記錄了末次冰期一系列千年時間尺度、冷暖快速交替的氣候波動,後來又確認該氣候波動是真實存在的氣候事件,由此確認地球軌道參數變化是冰期旋迴的起搏器。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地球氣候突變跟地球軌道參數的變化關係密切。

掌握規律,方可預測和應對未來

最近,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學家領導的科研團隊,利用先進的複雜氣候模型,系統地闡述了地球軌道變化直接驅動千年氣候事件的動力機理,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專業期刊《自然·地球科學》上。

研究人員對最近80萬年間冰期瞬變模擬結果進行研究,發現歲差的變化可通過影響北半球低緯地區的夏季太陽輻射量,調節大氣水汽從大西洋向太平洋的輸送強度,進而調控北大西洋的海表鹽度;大西洋海表鹽度的變化,通過影響北大西洋深層水生成的強度,又能觸發大西洋經向環流的突變。

同時,地軸傾角可通過影響北半球高緯地區的年平均太陽輻射變化,調控北大西洋深層水生成區的海水溫度以及海冰面積,進而影響表層海水垂直混合的強度,引起這些突變。

這一系列的數值模擬試驗證實了,地球軌道的變化不僅可以通過影響冰蓋大小等方式間接調控氣候突變的發生,也可通過影響海洋-大氣系統直接觸發氣候突變。最終,他們確定:過去270萬年以來,更新世所發生的千年氣候事件很可能是地球軌道變化雙重調製的結果。

如今地球氣候異常現象頻出,可能也是一場短尺度範圍內的重要的氣候突變。科學家們相信,只有努力掌握氣候演變的規律,才能更好地預測和應對未來的氣候變化,指引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