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精選生產實習彙總六篇

精選生產實習彙總六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產實習 篇1

本次實習以生產實習爲主,生產實習是學習工業工程專業的一項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旨在開拓我們的視野,增強專業意識,鞏固和理解專業課程。實習方式主要是請企業技術管理和企業管理人員以講座形式介紹有關內容; 同學們下生產車間參觀,向企業的現場管理,技術生產工作人員學習請教相關知識;由帶隊老師組織同學們分組討論、發言,通過交流實習體會方式,加深和鞏固實習和專題講座內容。通過本次實習,我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並對生產管理有了更深的認識。

精選生產實習彙總六篇

實習安排及相關準備知識

實習安排:

實習時間跨度三個星期(8月30日9月18日 ) ,實習安排如下:

8月30日9月3日 許昌菸草機械公司

9月6日9月10日 鄭州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9月13日9月18日 同學分組討論、交流實習體會、完成實習報告

相關準備知識:

工業工程 (IE)的目標:

是使生產系統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的利用,降低成本,保證質量和安全、提高生產效率,獲得最佳效益。IE的基本功能是研究人員、物料、設備、能源、信息所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和設置。具體表現爲規劃、設計、評價、和創新四個方面。

設施規劃與設計:

對系統(工廠、醫院、學校、商店等)進行具體的規劃設計,包括選址、平面佈置、物流分析、物料搬運方法與設備選擇等,使個生產要素和各子系統(設計、生產製造、供應、後勤保障、銷售等部門)按照IE 要求得到合理的配置,組成有效地集成系統。涉及SE、OR、 工作研究、成組技術、管理信息系統、工效學、工程經濟學、計算機模擬等知識。

生產計劃與控制:研究生產過程和資源的組織、計劃、調度和控制,保障生產系統有效地運行。包括生產過程的時間與空間上的組織、生產與作業計劃、生產線平衡、庫存控制等。採用的方法:網絡計劃(計劃評審技術PERT、關鍵路線法CPM)、經濟定貨量(EOQ)、經濟生產批量(EPQ)、物料需求計劃MRP以及生產資源計劃MRP-II和準時制JIT。

質量管理與可靠性技術:包括爲保證產品或工作質量進行質量調查、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等各項工作,核心是爲了到達規定的質量標準,利用科學方法對生產進行嚴格檢查和控制,預防不合格品產生。內容包括傳統的質量控制方法,現代質量管理-保證,生產保證、全面質量控制TQC與全面質量控制TQM。可靠性技術是現有系統有效運行的原理與方法,包括可靠性概念、故障及診斷分析、使用可靠性、系統可靠性設計、系統維護與保養策略等。

管理信息系統:它爲一個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支持的用戶計算機綜合系統,是現代IE應用的重要基礎與手段。包括計算機管理系統的組成,數據庫技術、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等。(MRP-II、ERP、PDM、CIMS)

現代製造系統:IE的基礎和組成部分,包括成組技術GT、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柔性製造單元FMC與系統FMS、計算機集成製造、敏捷製造、虛擬企業、網絡製造、虛擬製造、可重組製造系統(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孤島製造系統(Holonic Manufacturing System), 基於智能體的製造系統(Agent-based Manufacturing system) 、自組織製造系統等

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一種科學管理思想的計算機實現,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初,經歷了物料需求計劃(MRP)時代和製造資源計劃 (MRPⅡ)時代。到90年代,面向企業所有資源管理的思想開始提出,MRPⅡ進入ERP時代。ERP對產品研發與設計、作業控制、生產計劃、投入品採購、市場營銷、銷售、庫存(投入品、半成品、成品)、財務和人事等方面進行集成優化的管理,幷包括相應的模塊組成部分。ERP不是機械地適應於企業現有流程,而是對企業流程不合理部分提出改進和優化建議,並可能導致組織機構的重新設計和業務流程組。

生產實習 篇2

一、 實習目的

對電器元件機電工技術有一定感性和理性認識。 通過實習得到實際生產知識和安裝技能。

熟悉印製電路板設計的步驟和方法,熟悉手工製作印製電板的工藝流程,能夠根據電路原理圖,元器件實物設計並製作印製電路板。

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增強獨立工作能力,培養團隊精神。

二、 實習器材

中夏牌ZX-05型調頻·調幅收音機實驗套件 電烙鐵(含支架) 螺絲刀·鑷子等必備小工具 松香和錫 兩節5號電池

三、 實習內容

識別簡單電子元件與電子線路。瞭解收音機的工作原理。

拿到套件後,對照“元件清單”逐一將數量清點一遍,允許的情況下用萬用表將個元件測量一下質量,特別是瓷片電容,最好用電容表測量,最好做到心中有數。

熟悉圖紙。

按照圖紙焊接元件,在焊接時按先焊小元件,再焊大元件,最後再焊集成塊的原則進行操作,元件儘量貼着底板,對號入座,不得將元件插錯。集成塊CD1691CB是採用雙排28腳貼片式結構,它的排腳比較密集,焊接時用尖烙鐵頭進行快速焊接,如果一次焊接不成功,應等其冷卻後再進行下一次焊接,一面燙壞集成塊,焊完後反覆檢查有無虛、假、錯焊,有無拖錫短路造成故障。

按上述步驟組裝成一臺收音機。裝上電池收廣播AM段,焊上天線可收到FM廣播。 中波(AM)的調整:由於各種參數都設計在集成塊上,故調試很簡單,只需要將電臺都拉在中波段即可,L1和T1分別是調整高頻部分的覆蓋和中波振盪頻率,T3是調中頻頻率。

調頻波FM的調整:L2和L3是分別調整高頻部分的覆蓋和振盪頻率,調整時只用無感起子撥動他們的鬆緊度,這裏L3的調整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到收臺的多少。當撥動L3的鬆緊度仍然收不到或者收的臺不夠多的時候,請將l3的圈數適當增減以達到滿意的效果未知。T2是調10.7MHz的中頻頻率,T1 T2 T3在出廠前已調在規定的頻率上,調整時只需要左右微調一下即可。

四、 實習總結

第一天,進入焊接實驗室之前,老師簡要地給我們講解了一下收音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讓我們對收音機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在進行實習的時候心中更加有數。

進入實驗室,老師給我們發下了ZX-05型調頻·調幅收音機實驗套件。接下來幾天我們的工作就是將這套套件安裝成一個合格的收音機了。我們實驗小組拆開套件之後對照元件清單仔細檢查了各個元件有無缺失,損壞。

回到寢室後,我們上網查閱了相關資料並觀看了實習的視頻。

第二天進行焊接元件之前,我們用上一屆的學長們做好的電路摸板練習,掌握烙筆的用法。剛剛開始自己練習的時候,我們的焊點可謂“抽不忍賭”,有的同學甚至在焊接的時候會出現手顫抖的現象。老師叫我們在焊接的時候應用烙筆接觸烙腳和烙片,然後迅速將錫伸入烙筆尖低端,再迅速提起錫和烙筆。這樣就可以完成一次較好的焊接,避免虛焊的同時提高了焊接的速度和準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焊接過程中手顫抖的情況,這樣焊接出來的焊點也比較好看。

然後,我們實驗小組仔細研究了這臺收音機電原理圖和印刷電路板。在多次熟悉後做到胸有成竹,明白每個元件的位置和作用。

然後再進行焊接。用老師交給我們的方法,先焊小元件,再焊大元件,最後焊集成塊。 小元件和大元件的焊接過程都比較順利,在焊集成塊的時候出現了一點小麻煩。由於烙筆尖過尖和我們經驗的缺乏還有集成塊的腳排列很密集,我們焊完後,檢查發現焊腳處出現拖錫現象,這樣容易造成短路。在思考過後,我們嘗試修正,但拖錫問題一直解決不了。

詢問老師過後,老師給我們演示了一種全新的方法——不一個個腳分別焊,而是直接用一大滴化好的錫滴沿一排集成塊的一排焊腳往下滾動。我們發現這樣有焊腳和焊片的地方,錫會自動粘連,而沒有焊腳和焊片接觸的地方,錫會自動滾下。這樣就能快速完美得焊好一整塊集成塊了。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認真完成了收音機。反覆檢查後,我們滿懷期待地裝上了電池進行調試。小心翼翼的調試後,收音機裏發出了清晰的音樂聲!我們成功了!我們心裏充滿了喜悅和成就感。

通過這次實習,我得到了很大的收穫,這些都是平時在課堂理論學習中無法學到的,我主要的收穫有以下幾點:

1. 實習過程中不應該只在意焊接後功能是不是合格,工藝上更加應該高要求;

2. 掌握了幾種基本的電工工具的使用,瞭解了電路安裝中走線、元件佈局等基本常識;

3.本次實習大X增強了我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培養了我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細心嚴謹的作風。

這次實習給我們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社會實踐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們的綜合素質,使我們的理論知識能融入實踐當中,讓我對所學專業更有信心。使我們對電子工藝的理論有了初步的系統瞭解。我們瞭解到了焊普通元件與電路元件的技巧、印製電路板圖的設計製作與工藝流程、收音機的工作原理與組成元件的作用等。這些知識不僅在課堂上有效,對以後的電子工藝課的學習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現實意義;也對自己的動手能力是個很大的鍛鍊。實踐出真知,縱觀古今,所有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沒有足夠的動手能力,就奢談在未來的科研尤其是實驗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實習中,我鍛鍊了自己動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做收音機組裝與調試時,好幾個焊盤的間距特別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但是我還是完成了任務。在實習中,我鍛鍊了自己動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很感謝在這次實習過程中幫助過我的老師和同學們。謝謝!

生產實習 篇3

一、實習目的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在基礎課程學習完成後安排2周時間進行實習,鞏固之前學過的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爲後續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學習提供機械工程感性認識,實習的地點和內容都是在實際生產企業進行,結合現場完整的機械軸類、盤類,箱體類等典型零件加工工藝過程,注重實際加工工藝的現場分析,引導學生分析加工工藝的重點、難點、關鍵點。通過較爲系統的實踐接觸.對於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將課本知識與生產實踐統一起來,今後更好服務於生產勞動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在實習過程結合我國機械產品在質量、品種、效率等方面的現狀以及今後製造業發展的.現實需要,面向企業的產品和生產現場,以製造工藝爲主線,瞭解產品質量、加工效率與經濟性三者之間的協調關係,系統理解工藝系統的刀具、機牀、夾具,工件等各要素在生產現場的具體功能和應用,在工程實例分析中總結理論知識,得到昇華。

二、企業簡介

山西經緯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簡介:

山西經緯合力機械製造公司是股份合作制企業。現有總資產4.9億元,擁有職工4500餘人,各類通用及高精度加工中心、數控數顯、龍門類綜合加工機牀等設備20xx臺(套)。1996年被國家經貿委評審爲大型一類企業,1997年被國家外經貿部授予進出口自營權。獲得“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狀”稱號。20xx年公司進入行業排序前10名。山西經緯合力機械製造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FA502、FA528型細紗機系列;FA431、FA436型粗紗機系列,FA266、FA269精梳機系列;FA334型條卷機,FA344型併捲機,FA356型條並卷聯合機等棉紡織機械。產品銷往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墨西哥、泰國、越南、巴基斯坦、印尼、緬甸等國家。年銷售收入達4億元人民幣。細紗機已在國內銷售6000餘臺,精梳機國內銷售500餘臺,成爲全國棉紡織機械製造的骨幹企業。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享有良好的聲譽,具有極好的性能價格比。公司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是山西中部的交通樞紐,距山西省省會太原市25公里,距飛機場1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高速公路通往北京只有5個小時車程。榆次分公司前身爲經緯紡織機械廠,佔地275萬平方米,現有職工3500人。

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藝路線

實習期間參觀了很多零件的加工過程,瞭解了許多典型兩件的加工工藝路線,以軸類零件典型工藝路線爲例:

對於7級精度、表面粗糙度Ra0.8~0.4μm的一般傳動軸,其典型工藝路線是:正火-車端面鑽中心孔-粗車各表面-精車各表面-銑花鍵、鍵槽-熱處理-修研中心孔-粗磨外圓-精磨外圓-檢驗。

軸類零件一般採用中心孔作爲定位基準,以實現基準統一的方案。在單件小批生產中鑽中心孔工序常在普通車牀上進行。在大批量生產中常在銑端面鑽中心孔專用機牀上進行。

中心孔是軸類零件加工全過程中使用的定位基準,其質量對加工精度有着重大影響。所以必須安排修研中心孔工序。修研中心孔一般在車牀上用金剛石或硬質合金頂尖加壓進行。

對於空心軸(如機牀主軸),爲了能使用頂尖孔定位,一般均採用帶頂尖孔的錐套心軸或錐堵。若外圓和錐孔需反覆多次、互爲基準進行加工,則在重裝錐堵或心軸時,必須按外圓找正或重新修磨中心孔。

軸上的花鍵、鍵槽等次要表面的加工,一般安排在外圓精車之後,磨削之前進行。因爲如果在精車之前就銑出鍵槽,在精車時由於斷續切削而易產生振動,影響加工質量,又容易損壞刀具,也難以控制鍵槽的尺寸。但也不應安排在外圓精磨之後進行,以免破壞外圓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

在軸類零件的加工過程中,應當安排必要的熱處理工序,以保證其機械性能和加工精度,並改善工件的切削加工性。一般毛坯鍛造後安排正火工序,而調質則安排在粗加工後進行,以便消除粗加工後產生的應力及獲得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淬火工序則安排在磨削工序之前。

如:經緯羅拉機械加工工藝文件的制訂

1、零件的工藝分析

粗基準採用熱軋圓鋼的毛坯外圓。中心孔加工採用三爪自定心卡盤裝夾熱軋圓鋼的毛坯外圓,車端面、鑽中心孔。但必須注意,一般不能用毛坯外圓裝夾兩次鑽兩端中心孔,而應該以毛坯外圓作粗基準,先加工一個端面,鑽中心孔,車出一端外圓;然後以已車過的外圓作基準,用三爪自定心卡盤裝夾(有時在上工步已車外圓處搭中心架),車另一端面,鑽中心孔。如此加工中心孔,才能保證兩中心孔同軸。

2、工藝路線的擬定

1)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選擇

羅拉大都是迴轉表面,主要採用車削與外圓磨削成形。由於該零件的主要表面的公差等級較高,表面粗糙度Ra值(Ra=0.8 um)較小,故車削後還需磨削。外圓表面的加工方案可爲:粗磨→半精磨→精磨。

2)加工順序的確定

對精度要求較高的零件,其粗、精加工應分開,以保證零件的質量。該軸加工劃分爲三個階段:粗車(粗車外圓、鑽中心孔等),半精車(半精車各處外圓、臺階和修研中心孔及次要表面等),粗、精磨(粗、精磨各處外圓)。各階段劃分大致以熱處理爲界。

軸的熱處理要根據其材料和使用要求確定。對於傳動軸,正火、調質和表面淬火用得較多。該軸要求調質處理,並安排在粗車各外圓之後,半精車各外圓之前。

綜合上述分析,其工藝路線如下:備料(中碳鋼)→車坯(無心磨)→制齒(滾制)→熱處理→校直→精加工→拋光處理→做標記(流水線分號,便於追究責任)→檢驗。

定位精基準面中心孔應在粗加工之前加工,在調質之後和磨削之前各需安排一次修研中心孔的工序。調質之後修研中心孔爲消除中心孔的熱處理變形和氧化皮,磨削之前修研中心孔是爲提高定位精基準面的精度和減小錐面的表面粗糙度值。擬定傳動軸的工藝過程時,在考慮主要表面加工的同時,還要考慮次要表面的加工。在半精加工應車到圖樣規定的尺寸,同時加工出各退刀槽、倒角;在擬定工藝過程時,應考慮檢驗工序的安排、檢查項目及檢驗方法的確定。

3、軸類零件的檢驗

1)加工中的檢驗

自動測量裝置,作爲輔助裝置安裝在機牀上。這種檢驗方式能在不影響加工的情況下,根據測量結果,主動地控制機牀的工作過程,如改變進給量,自動補償刀具磨損,自動退刀、停車等,使之適應加工條件的變化,防止產生廢品,故又稱爲主動檢驗。主動檢驗屬在線檢測,即在設備運行,生產不停頓的情況下,根據信號處理的基本原理,掌握設備運行狀況,對生產過程進行預測預報及必要調整。在線檢測在機械製造中的應用越來越廣。

2)加工後的檢驗

單件小批生產中,尺寸精度一般用外徑千分尺檢驗;大批大量生產時,常採用光滑極限量規檢驗,長度大而精度高的工件可用比較儀檢驗。表面粗糙度可用粗糙度樣板進行檢驗;要求較高時則用光學顯微鏡或輪廓儀檢驗。圓度誤差可用千分尺測出的工件同一截面內直徑的最大差值之半來確定,也可用千分表藉助V形鐵來測量,若條件許可,可用圓度儀檢驗。圓柱度誤差通常用千分尺測出同一軸向剖面內最大與最小值之差的方法來確定。主軸相互位置精度檢驗一般以軸兩端頂尖孔或工藝錐堵上的頂尖孔爲定位基準,在兩支承軸頸上方分別用千分表測量。

四、實習總結

機械工程學院一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經學院多方聯繫與溝通,最終與經緯機械廠達成協議在其單位進行實習。8月27日我們機制專業五個班在山西榆次集合準備參觀經緯機械廠,老師做了實習動員,就實踐對我們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等主題向大家介紹了這次實習的過程和要求。實習後對大批量生產的流水線有了一定新的認識,經緯廠依據生產順序等原則將廠子劃分爲幾個區,設立了警戒線等標識,使得各個加工井然有序。在各個區的加工中又廣泛採用專用夾具、量具,給工人節省了很多時間,零件的加工工藝的制定也經過多次的優化改善,提高了生產率。還有引進的自動化生產線、柔性生產線,大大的縮短了產品的生產週期,提高了生產率,給企業贏得了更大的利潤。

生產實習 篇4

姓名:xxx

班級:02級計算機(2)班

學院:計控學院

學號:xx

指導老師:xx

目錄

必備常識篇………………………………………………………………………………(3)

1、結構……………………………………………………………………………(3)

2、磁頭技術………………………………………………………………………(3)

3、接口……………………………………………………………………………(3)

4、容量……………………………………………………………………………(4)

5、緩存……………………………………………………………………………(4)

6、轉速……………………………………………………………………………(4)

7、平均尋道時間…………………………………………………………………(4)

8、內部數據傳輸率………………………………………………………………(4)

9、外部數據傳輸率……………………………………………………………(5)

10、MTBF(連續無故障時間)……………………………………………………(5)

關鍵技術篇………………………………………………………………………(5)

1、RAID(RedundentArrayofInexpensiveDisks)磁盤陣列技術………………………………………………………………………………………(5)

2、PRML(PartialResponseMaximumLikelyhood,部分響應完全匹配)讀取通道技術………………………………………………………………………………………(5)

3、S.M.A.R.T.(Self-Monitoring,AnalysisandReportingTechnology)技術………………………………………………………………………………………(6)

4、ATA/100技術…………………………………………………………………(6)

5、數據保護與震動保護技術……………………………………………………(6)

6、廠商獨特技術…………………………………………………………………(6)

回顧展望篇…………………………………………………………………………(8)

1、容量……………………………………………………………………………(8)

2、緩存………………………………………………………………………………(9)

3、速度……………………………………………………………………………(9)

4、接口……………………………………………………………………………(9)

5、附加技術………………………………………………………………………(9)

6、價格……………………………………………………………………………(10)

認識硬盤的大小、外觀與型號……………………………………………………(10)

硬盤未來發展趨勢…………………………………………………………………(11)

我的感想…………………………………………………………………………(12)

·硬盤是一個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中心,我們運行計算機時使用的程序和數據目前絕大部分都存儲在硬盤上,生產實習報告—對硬盤的調查報告。硬盤在各種各樣固定存儲設備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它是計算機中不可或缺的存儲設備.

必備常識篇

說到了解硬盤,我們首要的一步是瞭解一些有關硬盤的常識。關於硬盤,最重要的不外乎結構、磁頭技術、接口、容量、單碟容量、緩存、轉速、數據傳輸率等概念,我們不妨一一來看

1、結構

現在絕大多數硬盤在結構上都是溫徹斯特盤。從1973年IBM生產出第一塊溫氏硬盤以來,後來的硬盤基本都沿用了這一結構,即採用溫徹斯特(Winchester)技術,其核心就是:磁盤片被密封、固定並且不停高速旋轉,磁頭懸浮於盤片上方沿磁盤徑向移動,並且不和盤片接觸。

2、磁頭技術

硬盤讀取數據是通過磁頭來完成的。最早的傳統磁頭是電磁感應式磁頭,這些磁頭是讀寫合一的,由於硬盤讀、寫操作的不同,這種二合一磁頭就必須要同時兼顧到讀/寫兩種特性,對硬盤的設計造成了不便。後來的硬盤開始採用MR(磁阻磁頭技術)磁頭這種分離式的磁頭結構:寫入磁頭仍採用磁感應磁頭,而MR磁頭則作爲讀取磁頭磁阻。這樣便可以得到更好的讀/寫性能。MR磁頭是通過阻值變化來感應信號幅度,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準確性也較高,而且由於讀取的信號幅度與磁道寬度無關,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從而提高了盤片密度,擴大了盤片的容量,實習報告《生產實習報告—對硬盤的調查報告》。然而,隨着單碟容量的不斷增加,終於到了MR磁頭的讀取極限,於是GMR(巨磁阻磁頭技術)磁頭誕生了,現在單碟容量超過5G的型號都採用了GMR磁頭。進入20xx年後,幾乎全部硬盤均採用GMR,GMR磁頭技術是在MR的基礎上開發的,它比MR具有更高的靈敏性。正在基於越來越先進的磁頭技術,才使硬盤單碟容量越做越大成爲可能,目前最新的磁頭是基於第三代巨磁阻磁頭技術。

3、接口

硬盤的接口方式可以說是硬盤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指標,這點從SCSI硬盤和IDE硬盤的巨大差價就能體現出來,接口方式直接決定硬盤的性能。現在最常見的接口有IDE(ATA)和SCSI兩種,此外還有一些移動硬盤採用了PCMCIA或USB接口。

(1)IDE(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

IDE接口最初由CDC、康柏和西部數據聯合開發,由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TA)制定標準,所以又稱ATA接口。我們普通用戶家裏的硬盤幾乎全是IDE接口的。IDE接口的硬盤可細分爲ATA-1(IDE)、ATA-2(EIDE)、ATA-3(FastATA-2)、ATA-4(包括UltraATA、UltraATA/33、UltraATA/66)與SerialATA(包括UltraATA/100及其它後續的接口類型)。基本IDE接口數據傳輸率爲4.1MB/秒,傳輸方式有PIO和DMA兩種,支持總線爲ISA和EISA。後來爲提高數據傳輸率、增加接口上能連接的設備數量、突破528M限制以及連接光驅的需要,又陸續開發了ATA-2、ATAPI和針對PCI總線的FAST-ATA、FAST-ATA2等標準,數據傳輸率達到了16.67MB/秒。1996年昆騰和英特爾合作開發了UltraDMA/33接口,嚴格說來,這已經不能算IDE接口,而應稱爲EIDE接口,它採用PIO模式5,數據傳輸率達到33MB/秒。1999年昆騰又推出了UltraDMA/66接口,傳輸率爲UltraDMA/33的兩倍,採用CRC(循環冗餘循環校驗)技術以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並且使用了80線的專用連接電纜,現在市場上主流的硬盤接口類型即爲UltraATA/66。不過,在進入新世紀後,最有前景的硬盤接口類型則該是UltraATA/100了,它的理論最大外部數據傳輸率可以高達100MB/s。

(2)SCSI(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

SCSI並不是專爲硬盤設計的,實際上它是一種總線型接口。由於獨立於系統總線工作,所以它的最大優勢在於其系統佔用率極低,但由於其昂貴的價格,這種接口的硬盤大多用於服務器等高端應用場合。

4、容量

容量可以說是用戶對硬盤認識最多的一個技術指標,它的單位是兆字節(MB)或千兆字節(GB)。影響容量的兩個因素是單碟容量和碟片數量。顧名思義,單碟容量也就是在單張盤片上所能存儲的信息容量,單盤容量越大,實現大容量硬盤也就越容易,尋找數據所需的時間也相對減少。現在硬盤的單碟容量是越做越大了,一般都可以達到20G。單碟容量提高的同時,硬盤的生產成本也隨之而降低,這也是爲什麼硬盤廠商競先推出高單碟容量的硬盤產品。你有時在檢測硬盤時可能會發現廠家標稱的容量和電腦檢測的容量不一致,這是由於他們採用的換算單位不同,廠家多以1000進制換算,即1MB=1000byte、1GB=1000MB,而電腦中多用1024進制換算。

5、緩存

由於CPU運算與硬盤讀取之間存在着巨大的速度差異,爲了解決硬盤在讀寫數據時CPU的等待問題,在硬盤上設置適當的高速緩存,以解決二者之間速度不匹配的問題。硬盤緩存與主板上的高速緩存作用一樣,是爲了提高硬盤的讀寫速度,當然緩存越大越好。目前IDE硬盤的高速緩存一般爲512K到2M之間,主流硬盤的數據緩存應該爲2MB,而在SCSI硬盤中最高的數據緩存現在已經達到了16MB。

6、轉速

轉速指的是硬盤內電機主軸的轉動速度,其單位是RPM(RoundPerMinute,每分鐘旋轉次數),它直接影響硬盤的數據傳輸率,理論上轉速越快數據傳輸率就越大。目前IDE接口的硬盤主軸轉速一般爲5400和7200rpm(轉/秒),主流硬盤的轉速爲7200RPM,至於SCSI硬盤的主軸轉速一般可達7200到10,000rpm,而最高轉速的SCSI硬盤轉速高達15,000rpm。更快的轉速可以使盤片轉動一週的時間減短,使平均等待時間和平均尋道時間減短,更快地尋找所需要的數據,同時硬盤的內部傳輸率也會提高,使讀寫速度加快。

7、平均尋道時間

這個指標指磁頭從得到指令到尋找到數據所在磁道的時間,它是代表硬盤讀取數據的能力,單位爲毫秒,需要注意的是它與平均訪問時間有差別。平均尋道時間越小越好,現在選購硬盤時應該選擇平均尋道時間低於9毫秒的產品。

8、內部數據傳輸率

內部數據傳輸率是磁頭到硬盤的高速緩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這可以說是影響硬盤整體性能的關鍵,一般取決於硬盤的盤片轉速和盤片數據線密度。在這項指標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爲單位,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轉換成MB/S(兆字節/秒),就必須將Mbps數據除以8。例如有的硬盤給出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爲131Mbps,但如果按MB/S計算就只有16.37MB/s。目前市場上主流硬盤的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爲30MB/s到45MB/s,這比UltraATA/100的100MB/s低多了,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硬盤作爲電腦的瓶頸,其病根還在於硬盤的內部數據傳輸率上。

生產實習 篇5

一、實習目的

1、熟悉手工焊接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維護與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電烙鐵的焊接技術,能夠獨立的完成簡單電子產品安裝與焊接。熟悉電子產品的安裝工藝的生產流程。

3、熟悉印製電路板設計步驟和方法,熟悉手工製作印製電路板的工藝流程,能夠根據電路原理圖,元器件實物設計並製作印製電路板。

4、熟悉常用電子元器件的類別,符號,規格,性能及其使用範圍,能查閱有關的電子器件圖書。

5、能夠正確識別和選用常用的電子器件,並且能夠熟練使用普通萬用表和數字萬用表。

6、瞭解電子產品的焊接,調試與維修方法。

二、實習要求

1、要求學生熟悉常用的電子元器件的識別,測試方法。

2、要求學生練習和掌握正確的焊接方法。

3、要求學生練習和掌握電子工藝的基本要求,瞭解電子產品的生產的工藝文件,對照電路原理圖,能看懂接線圖,理解圖上的符號及圖注並與實物能一一對照。

4、認真閱讀有關的工藝圖紙以及文件,並據此細心獨立的進行安裝,連焊,並記錄有關的心得,經驗和體會。

5、根據文件調試,會利用儀器和工對機芯進行調試,學會排除故障,使整機達到指標要求,

6、根據工藝文件的指導,獨立封裝整機外殼,完成一件正式的產品。

生產實習 篇6

一、實習名稱:葛洲壩生產實習

二、實習時間地點:20xx年6月9日~18日,中國湖北宜昌市

三、實習單位:葛洲壩水力發電廠

四、實習目的意義:

實習是教學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單位實習,讓學生向單位技術人員及工人學習單位管理知識,瞭解一般的操作過程,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專業知識,瞭解並熟悉本專業的現代化技術和組織現場管理方法。爲畢業後參加實際工作打好基礎。實習鍛鍊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將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當中,另一方面檢驗書本上理論的正確性,使學生對知識能夠融會貫通。同時,開拓視野,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達到鍛鍊能力的目的。

五、實習內容:

6月11日上午:入廠安全教育、廠紀教育,葛洲壩、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總體概況介紹

葛洲壩工程奠基於20世紀xx年代初,竣工於八十年代末,總投資48.48億元。大壩全長2606.5米,壩頂高程70米,設計裝機21臺,總容量2777MW,年均發電量157億千瓦時。截止20xx年6月30日,其累計發電量超過3656.48億千瓦時。

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開始於20世紀xx年代,預期20xx年左右完成,攔河大壩爲混凝土重力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高185米,水電站爲壩後式,左岸設14臺,左岸12臺,共表機26臺,前排容量爲700MW的小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爲18200MW,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

葛洲壩水力發電廠成立於19xx年11月,20xx年11月改制重組,與三峽電廠成爲長江電力的下屬企業。

6月11日下午:葛洲壩電氣一次部分介紹(二江電廠)

220kV開關站的接線方式爲:

雙母線帶旁路,旁路母線分段——這是二江電廠220kV開關站接線方式的一個特點。將旁路母線分段並在每個分段上各設置一臺斷路器的原因是母線上的進、出線回數多,且均是重要電源或重要線路,有可能出現有其中兩臺斷路器需要同時檢修而對應的進、出線不能停(電的情況,在這種情況發生時旁路母線分段運行、旁路斷路器分別代替所要檢修的兩臺斷路器工作,保證了發供電的可靠性。同時兩臺旁路斷路器也不可能總是處於完好狀態,也需要檢修與維護,當其中一臺檢修例一臺處於備用狀態,這樣可靠性比旁路母線不分段、僅設置一臺旁路斷路器高。

開關站的主要配置:

出線8回:1-8E(其中7E備用);

進線7回:1-7FB(FB:發電機-變壓器組);

大江、二江開關站聯絡變壓器聯絡線:2回;

斷路器:19臺;

母線:圓形管狀空心鋁合金硬母線,主母線分別設置電壓互感器(CVT)及避雷器(ZnO)一組。

開關站佈置型式:

分相中型單列布置(戶外式)。

發電機與主變壓器連接方式:

採用單元接線方式。

廠用6kV系統與發電機組的配接方式:

採用分支接線方式(僅3-6F有此分支)。分支接線是機組與主變壓器採用單元接線或擴大單元接線方式下獲得廠用電的一種常用方法。在有廠用分支的情況下,爲保證對廠用分支供電可靠性,必須作到:

1)發電機出口母線上設置隔離開關;

2)隔離開關安裝位置應正確。爲提高對廠用分支供電的可靠性,在3F-6F出口母線上加裝了出口斷路器。這樣當機組故障時出口斷路器跳閘切除故障,主變壓器高壓斷路器不再分閘,不會出現機組故障對應6kV分段短時停電情況。

廠用6kV系統的接線方式:

採用單母線分段方式——二江電廠廠用6kV母線共4段,各段編號分別爲3、4、5、6,與各自供電變壓器(公用變壓器)所連接的發電機編號對應。

廠用電有關配置:

對發電廠來講,廠用電就是“生命線”,必須具有足夠高的可靠性。但單母線分段接線方式可靠性不高,爲解決這一矛盾,普遍採用的配置原則是:

1、電源配置原則:各分段的電源必須相互獨立,且獲得電源方向不得單一。

2、負荷配置原則:同名負荷的雙迴路或多回路須連接於母線不同分段上。

3、段間配置原則:分段與分段間應具備相互備用功能或設置專門備用段。

6月12日上午:參觀二江電廠,220kv開關站,泄洪設施

6月13日上午:葛洲壩一次部分介紹(大江電廠)

500kV開關站接線方式:

採用3/2接線——選擇3/2接線方式,是基於開關站重要性考慮的。因爲開關站進出線回數多,且均是重要電源與重要負荷,電壓等級高、輸送容量大、距離遠,母線穿越功率大(最大2820MVA),並通過葛洲壩500kV換流站與華東電網併網,既是葛洲壩電廠電力外送的咽喉,又是華中電網重要樞紐變電站。3/2接線可以保證供電的高可靠性。

500kV開關站佈置型式:

分相中型三列布置(戶外式)。

開關站有關配置:

開關站共6串,每串均作交叉配置(交叉配置:一串的2回線路中,一回是電源或進線,另一回是負荷或出線),交叉配置是3/2接線方式普遍的配置原則,作交叉配置時,3/2接線可靠性達到最高。因爲這種配置在一條母線檢修時另一條母線故障或2條母線同時故障時電源與系統仍然相連接,(在系統處於穩定條件下)仍能夠正常工作。

1-6串的出線分別是:葛鳳線、葛雙1回、葛雙2回、葛崗線、葛換2回、葛換1回。其中葛鳳線、葛雙2回、葛崗線首端分別裝設並聯電抗器(DK)。

1-6串的進線分別是:8B與10B並聯引線、12B與14B並聯引線、16B與18B並聯引線、20B引線(上述各變壓器共連接大江電廠14臺發電機組)。例外兩條進線是二江電廠220kV開關站與大江電廠500kV開關站兩臺聯絡變壓器(251B、252B)的高壓側引出線。

發電機與主變壓器的連接方式:

擴大單元接線方式——由於主變壓器連接2臺發電機,且1-3串進線由二臺主變壓器並聯,所以在發電機出口母線上設置了斷路器。這樣當一臺發電機故障時,僅切除故障發電機,本串上其他發電機仍能正常工作,最大限度保證了對系統供電的可靠性。

廠用6kV系統接線方式:

單母線分段方式。

6月13日下午:參觀500kv開關站

6月14日下午:葛洲壩電廠繼電保護介紹

繼電保護的對象:

電力元件、電力系統

繼電保護的任務:

1、故障跳閘;

2、異常時發信號。

繼電保護的要求:

1、可靠性;

2、選擇性;

3、快速性;

4、靈敏性。

繼電保護的構成:

廠房的保護:

1、機組保護:縱差保護、不對稱保護、失磁保護、轉子過流保護、負序過流保護;

2、主變壓器保護:重瓦斯保護、輕瓦斯保護、差動保護、縱聯保護、過電流保護等。

6月15日上午:參觀大江電廠

6月16日上午:參觀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6月16日下午:葛洲壩電廠勵磁裝置介紹

勵磁系統分類(按有無旋轉磁場分):

旋轉磁場勵磁;

靜止磁場勵磁:二極管整流勵磁、可控硅整流勵磁、二極管可控硅混合整流勵磁。

勵磁系統任務:

1、機端電壓控制;

2、無功功率的分配;

3、保證系統穩定性。

電廠主勵爲交流側串聯,有自並勵、自復勵方式;電廠備勵有3~4臺,爲二極管整流、他勵方式。

勵磁調節器(2套):

遠方控制:恆機端電壓調節、恆勵磁電流調節、恆無功調節;

限制功能:1)強勵限制;2)功率櫃停風或部分功率櫃故障時,降低勵磁;3)過無功限制;4)欠勵限制;5)V/F限制。

6月17日上午:參觀500kv換流站

6月17日下午:葛洲壩500kv換流站原理和配置介紹

葛洲壩-上海南橋直流輸電工程是中國第一條超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工程送端葛洲壩換流站位於宜昌宋家壩,受端換流站位於上海市奉賢縣南橋,途經湖北、安徽、江蘇、浙江和上海,線路全長1045.7Km。原計劃19xx年12月建成極1,19xx年工程全部建成。由於換流變壓[本文來源於我的)器未通過出廠試驗而重新制造,推遲到19xx年9月投入運行,整個工程於19xx年8月全部建成,從湖北葛洲壩至上海的葛南雙極直流輸電線路投入商業運行。其額定容量爲1200MW(單極600MW),額定電壓爲±500kV,輸送直流電流爲1200A。此工程揭開了我國輸電史上新,中國電力從此進入了交直流混合輸電的時代。

葛洲壩-上海直流輸電工程的運行方式有以下幾種:

①雙極方式(包括雙極對稱方式和不對稱方式);

②單極大地回線方式(包括雙導線並聯大地回線方式);

③單極金屬回線方式;

④功率反送方式(反送最大功率爲額定功率的50%);

⑤降壓方式(在額定直流電流下,直流電壓可降到額定值的70%)。

換流站的主要設備:

換流閥:兩端均採用空氣絕緣,水冷卻,戶內懸掛式,晶閘管四重閥結構。三個四重閥構成一個12脈動換流器。每個換流閥由8個組件,每個組件有15個晶閘管,共120個晶閘管組成。

換流變壓器:採用單相三線圈的換流變壓器,每極3臺,共7臺(其中1臺爲備用)。線圈結線爲接法,二次線圈對地高壓絕緣,單臺變壓器的額定容量爲237/118.5/118.5MVA,額定電壓爲kV。變壓器爲有載調壓,抽頭在525kV側,調節範圍爲-6%- 4%,每級1%。

交流濾波器:用於消除直流輸電時在交流側產生的特徵諧波(12n±1次),以及補償無功。單組容量67MVAR,6組共402MVAR。其中有四組11/12.94次的低通交流濾波器,和兩組23.6/36.23次、23.25/35.37次的雙調諧高通交流濾波器。

直流濾波器:換流站的每極各配備調諧頻率爲12/24次和12/36次的雙調諧濾波器各一組。

6月18日上午:葛洲壩電廠設備高壓實驗與意義

目的:

檢驗電氣設備的絕緣性。

分類:

按類型分:1)出廠試驗;

2)交接試驗;

3)預防性試驗(週期性);

按性質分:

1)非破壞性試驗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