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8.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活中,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爲了讓您不再爲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課題開題報告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1

一、課題的提出的背景和意義

(一)背景:

1、當前社會狀況

隨着社會變革,新的教育觀念的出現,教育工作者們都在尋求一種解決生的方法,這些後進生不管在學校裏還是家庭當中都表現爲進步比較緩慢、水平比較低、性格比較孤僻,精力比較分散、溝通能力比較差等等。造成他們出現這樣的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教育觀、父母的日常言行、社會不良“細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軟弱單一以及本身等因素,致使他們成爲學校頭痛、家長憐惜、社會憎惡的“另類”人。

2、傳統教學狀況

傳統教學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一味的追求成績,分數說明一切因而使一部分家長及學生有了“分數萬歲,其它白費”的心理,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和能力的培養。而現在素質教育提倡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這必將給教育的改革帶來革命性的衝擊。

3、教育思想背景

進步教育運動強調教育除了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之外,還要重視學生的思維發展,並且必須提供學生自然成熟與發展的學習環境。這就爲本課題的研究建立了活動的舞臺。

(二)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學校教育只要存在,後進生問題就必然存在。後進生的人數雖不多,但其不論對學生羣體還是個體來說,就學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視的潛在影響和危害,所以後進生的轉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實踐意義。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表現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

有的學生成績好,但其實際生活溝通的能力差,成爲“高分低能生”。有的表現出較好的品質,但卻不擅長體育,成爲“品優體弱生”。有的在音樂、美術等方面表現出特殊的才能,但學習成績差,成爲“低分特長生”。有的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卻管不住自己,導致成績很差,我們稱爲“自律能力差羣體”……因此,後進生具有相對性,只有從德、智、體、美等方面來衡量和考察學生,我們才能科學地做出判斷與評價。

該課題不僅有上述實踐意義,還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因爲它傾注了所有研究成員的大量心血,我們都明白,怎樣轉化後進生是一個難題,轉化後進生的效果怎樣更是一個難題,我們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夠準確把握後進生工作的重點,尋找突破口,提高轉化的效率。期待我們的研究成果對本地區的教學能產生指導意義,對相鄰地區的教學有借鑑意義。

二、課題的界定及目標

(一)課題界定

在課題研究中,我們把“後進生”定義爲:進步比較慢,水平比較低。不僅僅指在學習方面。包括:對學業的焦慮。自信心問題。人際溝通。精力分散、自卑心理、別人的理解看法等等問題。

(二)實驗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研究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樹立遠大的目標。

(2)情感目標:有計劃的做好學生系統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培養愛國主義思想。

(3)發展目標:特別加強基礎德育建設,培養學生遵規守紀的自覺性,使絕大部分同學成爲勤奮學習、熱愛勞動、愛護公物、勤儉樸素、尊老愛幼、待人誠懇、講究禮貌具有一定素質的文明人。

三、實驗假說及應遵循的原則

(一)實驗的假說:

我們的這一課題重在探索後進生的心理問題,最重要的是找到後進生諸多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探討深層的施教藝術。爭取轉化他們,使這些後進生在品質、學習、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目前有關這一領域的研究多停留在對後進生轉化的理論研究上,缺乏與實踐的聯繫。面對形形色色的後進生,他們文化基礎較差,學習動力不足,更爲嚴重的是學生在品行等方面還呈現不良心理特徵。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勢必會影響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並引起一系列行爲心理變化。面對教育和教學的困難,仍沿用常規教育策略,成效不大,因此,亟待改變這一現狀,更新教育觀念,突破常規的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實驗新的方法,消除後進生的心理障礙,使他們充滿信心。在知識、能力、學習方法等方面得到進步。

本課題通過個案跟蹤分析,着重摸清學生的心理、學習困難形成的主要原因,尋找和嘗試指導幫助他們自主解決學習困難的方法,以促進他們品行、能力等方面的進步。預計將有以下突破:

1、探索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改變學生的學習品質、處事態度、價值取向和人際關係,將會使他們學會自主解決困難、消除困擾、走出困境,爲學生的今後進一步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我們將能夠創造一定教科研示範效應,在探索指導和幫助學生自主解決困難方法、途徑和模式的同時,會激勵部分對“後進生”失去信心的教師,改變觀念,重振士氣,引導教師強化教育教學研究的興趣。

3、我們的研究也會帶來一定的教學力量羣效應。因爲學校不僅是幫助學生成功的場所,同時也是鍛造名師、高師之地。這種教研活動輻射出的羣體效應是學校所期望的。

(二)實驗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

2、面向全體與關注個性差異相結合。

3、尊重、理解與真誠同感相結合。

4、預防、矯治與發展相結合。

5、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

6、助人與自助相結合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目標及呈現形式

(一)主要內容

A、如何緩解學生焦慮。

B、正確看待自信問題。

C、如何改善人際溝通。

D、擺脫苦悶自卑心理。

(二)目標及呈現形式

(1)理論目標:本課題注重研究的實效性和可塑性以及推廣價值,發展已有的理論,開闢“後進生”心理問題探究的新路徑,力爭對本地區的“後進生”轉化研究具有實踐的指導意義,對其它地區“後進生”問題的研究與轉化起到借鑑功效。主要呈現形式是論文和實驗報告。

(2)實踐目標:幫助實驗對象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探根溯源,找出癥結所在,給予方法指導。幫助他們正確面對社會的不良誘惑,分清良莠,擇善而從。引導他們樹立爭取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長爲一個心智健全、和諧上進、全面發展的“人”。主要呈現形式是調查報告、論文以及學生的轉變數據分析。

五、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認爲,人類有機體有一種自我發展的潛能,人的本性是積極向上的,富有理性的,可以通過自我教育不斷完善自我達到自我實現。羅傑斯在《患者中心療法:它的實踐、含義和理論》中指出:人類有機體有一種天生的“自我實現”的動機,所有其他的動機都是這種自我實現的不同表現形式,自我實現指的是一個人發展擴充和成熟的趨向。這種潛能只有在真誠、共情、無條件關注的環境和條件下得以充分的發展和實現。

羅傑斯認爲:人類給予人印象最爲深刻的事實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種傾向性,傾向於朝着完美,朝着事項各種潛能的方向發展。因此他所倡導的以人爲心的治療就是使來訪者自我調整、自我成長並逐步擺脫外力的控制前進。而且每個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決定,每個人都有着實現的傾向,若能有一個適宜的環境的話,一個人將有能力指導自己,調整自己的行爲,控制自己的行動,從而達到良好的主觀選擇與適應。

鑑於以上思想,我們認爲應該挖掘初中生自身的潛能,他們“是能思考、能感覺、能體驗的一個人”。心理健康教育說到底是學生內心的自我調節。作爲學校,要緊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自我實現的環境,心理輔導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給予學生良好的指導和幫助,比如交給學生自我調節心理的方法,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能積極參與的活動課程。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主動進行調節。

2、素質教育理論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這裏指出了素質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即全面發展、面向全體學生、培養能力、培養勞動觀念、發展個性、辦學形式和教學多樣化。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即教學要適應兒童每個年齡階段發展的特點:讓學生在經驗中學習。在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要以學生爲主體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視個性差異。教學要多樣化。

3、新課程標準理論

六、課題研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變量控制

(一)基本操作

根據課題實施方案組織實驗研究,將實驗法與行動研究法相結合

(二)無關變量的控制

1、均衡參與實驗的學生人數、性別和能力差異,使之符合等組實驗要求。

2、對各組學生(實驗班級和非實驗班級)不作宣傳和暗示

3、嚴格控制學習時間,杜絕加班加點。

4、實驗教師嚴格控制年齡差別,學歷差別,能力差別及工作態度差別等。

七、實驗的方法和研究的過程

(一)實驗方法

本課題借鑑已有的理論經驗,結合新的時代背景對後進生的心理問題的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心理測量法、實驗調查法、個案訪談法、觀察法等研究方法。

(二)實驗過程及時間安排

本實驗分三個階段進行

1、準備階段

明確研究目標,進行課題分工、人員職責和計劃安排情況、確定實驗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走訪談話,建立後進生個人檔案。

2、實施階段

具體對實驗對象進行個案研究,分析其心理問題的表現,尋找成因,歸納特點,找出共性的規律以及個性差異,從而尋根追源,因材施教,寫出實驗論文及階段總結。

3、鞏固實驗階段

統計實驗數據、彙總資料,完成實驗研究報告。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2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當前,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職業角色面臨着新的機遇和挑戰:相關知識的交融滲透,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教學理念的確立和教學方式的運用,爲教師提供了一個促其快速成長的平臺;而學習型社會的構建要求教師擔負起脊樑的中堅作用,對教師職業的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學校課程改革的成敗,課題的開題報告。然而,在新課程教學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提問:"新教材中一些探究性內容,既沒有給出探究的方法,也沒有給出探究的結論,我們的教學該怎麼辦纔好?"這種提問一方面反映了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教學的反思與困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新課程的要求不相適應。

新課程的一個亮點就是增加了探究性學習,其目的在於通過具體的課程實施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這種轉變又是建立在教師的專業成長基礎上的,因爲只有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了,才能自覺地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角色,用教師教學行爲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而教師的專業成長不但需要學校的作用和同伴互助,更需要教師個體堅持不懈的教學實踐與研究,實施"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就是一種富有挑戰性的教學實踐。

本課題的初中生物學課堂創新教學模式是根據劉志偉老師在20xx年(第35卷)第5期《生物學教學》中發表的論文《初中生物學課堂創新教學模式探析》中介紹的初中生物學課堂創新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情境引入-探究學習-鞏固拓展-創新發展",開題報告《課題的開題報告》。

二、課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通過組織引領我校全體生物教師對該課題的研究,擬解決如下三個問題: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力求探明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實施方案;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力求探明生物課堂教學中"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力求探明"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研究目標

1、探索並總結出"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教學策略;

2、探索並總結出"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與教學有效性的內在聯繫;

3、通過"主動參與,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研究有效促進初中生物教師的專業成長;

四、研究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有4個:

1、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來應用創新教學模式;

2、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來優化新教學模式;

3、生物課堂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的課例研究;

4、研究如何檢測生物創新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五、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用於研究初中生物教師專業素養的研究;

調查研究法:用於研究初中生物教師實施創新教學模式的研究;

案例研究法:用於教師在實施創新教學模式的課例研究;

行動研究法:用於研究在生物課堂教學實施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

六、研究過程與階段(含時間安排)

課題研究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xx年6月--20xx年10月)課題準備論證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課題研究方案;請課題組導師審定、指導、論證;課題組研究小組的成立;課題開題。

第二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4月)課題實施階段。本階段要組織和引領課題組成員在本課題的指導下,緊密圍繞課題開展研究活動,積累第一手資料。

第三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課題總結驗收階段。

本階段要對實驗過程材料進行梳理、提升,形成研究成果;發表研究成果。

七、預期成果

如果我們的課題得以順利推進並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我們可以期望,通過我們的課題研究,可能會取得如下幾方面的預期成果:

1、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研究報告、論文;

2、初中生物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中教師專業成長的典型案例;

3、在研究該課題中的優秀課例;教學反思;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3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這一教育目標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教師和學生都在追求高分數,在數學教學中,一直偏重於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而完全是依賴於模仿、記憶,這樣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小課題開題報告。久而久之,學生感到數學、是抽象、枯燥和乏味的,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近幾年隨着新課程在全國的實施,教師的教學方式較之以前有了一定的轉變,但是大多數仍然僅僅限於教師帶着問題去傳授知識,而不是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就習慣了教師設計問題,時刻準備迎接教師提問題的模式,這樣的結果仍然是學生在教學中處於被動局面,缺少主動學習、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然而要讓學生喜歡數學、輕輕鬆鬆的學好數學,就必須要讓學生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來,參與到知識的建構過程中來,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自主探究、自我評價、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這樣,我們的教學纔會顯得輕鬆而愉悅,學生的學習纔會顯得快樂而高效。基於以上的認識,我選擇了此課題準備進行研究。

二、國內、國外相關研究調查

對於本課題的研究,據我查閱在國內外已經有所開展,在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布魯納倡導的"發現法教學"體現了通過教師提出要求、解決或研究的問題,創設問題的情境,使學生面臨矛盾,產生疑惑,明確探索的目標或中心,教師帶領和指導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的過程。我國陝西大學教授張熊飛創設的"誘思探究"模式,啓迪了學生的思考意識和問題意識,使學生對於知識的內涵深入研究、歸納、分析與整理,形成知識結構。洋思中學通過先學後教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形成問題意識,帶着問題進課堂,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教學理念下的教育思想。

由此可見,教育專家對於培養學生問題意識也是非常重視的,同時,有了前人和專家的引領也爲我的研究提供了諸多的理論依據,更堅定了我通過研究來改變傳統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的信心。

三、該課題研究的意義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教學理念,古往今來,許多名人、學者也都對此作了深刻的闡述,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美國數學家哈爾莫斯說過:"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纔有了方向;有了問題,思維纔有了動力;有了問題,思維纔有了創新。"以上這些理論無疑是告訴我們一線教師這樣一個道理: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極其重要的,讓學生敢於提問題、善於提問題、學會提問題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造性都有益處。同時,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於更新教師教育觀念,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改善教師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於促進課堂教學改革,從而有效地改變課堂教學現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教師和學生共同得到發展。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問題意識":古語云:行成於思、思成於惑。困惑與好奇恰恰是學生特有的財富。讓學生敢問、會問、善問,讓學生在質疑、爭辯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問題意識培養是學生在認識活動中,經常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的、感到疑惑的實際問題,併產生懷疑、困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學生通過觀察、體驗發現問題,形成問題意識,並形成探索的理念,在教師引導、幫助、促進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學會學習的一種習慣,並通過對已有知識進行整理、分析、歸納,最終形成新知。

"實踐研究":即行動研究,就是在實踐中進行研究,在實踐中進行反思,在反思中矯正行爲,增強實踐的有效性,即在課堂教學的活動中研究問題意識的培養。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一、研究對象、方法

1、研究對象:我校六年級四班的學生。

2、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通過全班範圍的調查,歸納出目前學生在課堂中不積極提問、不善於提問的內在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2)、行動研究法。邊行動邊研究,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強調研究的探究性和可操作性,堅持邊實踐、邊探索、邊研究、邊總結,做到總結成果和推廣運用相結合。

二、具體措施

⑴通過理論學習,提高進行該課題研究的理論水平,確保在後續的研究中能以較高的理論認識爲起點,更好地進行教學實驗研究工作。

⑵根據課題的研究項目對實驗班實施操作,構建新理念下的問題意識教學模式。

⑶利用多種形式,如調查問卷、公開課研討、學生專訪、主題實踐等方式來提高教師教學藝術,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三、研究步驟

在該課題的研究中,通過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強化培養,以期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使他們敢於個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質疑問難,敢於標新立異,敢於追根問底,使他們從小由願學、樂學、學會到會學,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時完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轉變爲通過認真觀察發現問題、大膽積極提出問題、師生探討解決問題的主動學習軌道上來。

爲了達成以上目標,對本課題的研究,我準備分爲以下三個階段逐步進行:

〈一〉、準備階段:整理課題申報相關材料,完成課題申報,擬訂課題研究的實驗方案,明確實驗的目的和任務,確定實驗的步驟和方法,充分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撰寫開題報告。

〈二〉、實施階段:

1、加強理論學習,尋求理論指導。

2、運用理論進行課堂實驗探索研究,從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習慣入手,逐步指導學生如何發現問題,有步驟分階段的解決學生不愛提問、不敢提問、不會提問的現狀。

3、師生交流,瞭解實驗效果,改進研究方法。

4、對實驗工作進行分析、評價、總結。

〈三〉、總結階段:分析研究的過程及效果,總結課題研究的得失以及成果。完成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同時整理研究過程中產生的一些過程性資料。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爲了讓課題的研究成果更廣泛地體現它的價值,我準備從以下幾方面總結和整理自己的研究成果:

1、形成研究報告和結題報告。

2、整理研究該課題過程中的調查問卷。

3、整理該課題研究過程中研討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課件。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雖然屋外細雨霏霏、寒風料峭,我們的會場卻暖意融融、熱情高漲,懷着對教研的熱忱,帶着對教育的思考,我們欣喜地迎來了xx小學市級課題《基於生命教育的小學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策略研究》和縣級課題《小學美術自主性課堂教學研究》的開題報告會。這是我們全體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希望小學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一件大喜事。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xx縣教育科研專家——縣教研室張主任蒞臨會議指導。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

接下來,我們就進入今天會議的主要議程,第一項,請《基於生命教育的小學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策略研究》課題負責人楊xx老師做開題報告。

下面會議進行第二項,請《小學美術自主性課堂教學研究》課題負責人葉xx老師做開題報告。

下面會議進行第三項,請張主任點評、論證發言。

張主任對課題研究的可行性進行了論證,並提出了具體的修改、研究建議,爲我們的研究搭建了階梯。我們一定會認真落實張主任的指導、建議,不斷完善研究方案、認真開展好課題研究,不斷提升自身素質。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張主任的指導!

下面會議進行第四項,請校長做表態性發言。

今天的開題儀式真是讓我們獲益匪淺,專家的指導使我們明晰了課題研究的思路,領導的要求讓我們感受到肩上的責任任重而道遠。

我想,在座的各位老師一定和我一樣心潮澎湃,我建議,讓我們用掌聲再次對張主任的不吝賜教表示我們最崇高的敬意!也預祝我們在今後的教育科研之路上披荊斬棘,越挫越堅!謝謝!

開題儀式到此結束。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課題開題會!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5

一、研究課題:初中地理圖冊閱讀方法的指導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古語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是說閱讀文章、書籍讀得多了,其中的含義自然就會了解、掌握了。古人對閱讀的理解既獨到又深刻,就是現代的中小學生“聽、說、讀、寫”也是必須具備的基本功。那麼,地理圖冊的閱讀不同於一般的文學書籍,它有特定的範圍和含義,它是地理信息的最佳載體,是地理教材的補充和延伸,它可替代大量語言文字,既形象直觀,又抽象概括,既是我們學習地理的工具又是地理考覈的重要內容。因此,需要專門的訓練和指導。怎樣閱讀地理圖冊?如何更有效地將圖文結合起來形成系統的地理知識?這將使我們本次研究的主要內容。

從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看,雖然以課本爲主,但要真正掌握知識、具備知識的能力,還必須經歷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飛躍的過程,這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基本規律。一幅圖像中有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又有表示各種事物的名稱的圖名、圖例和地圖資料說明,以及圖內各種文字、數字註記等。由此構成地理環境各要素間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因果信息,抽象的地理事物特徵和一般發展規律的信息,很容易通過觀察,展示在大腦中,形成整體認識。可見,教會學生讀懂地理圖冊上的地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三、研究對象:初一年級(1)班、(2)班和初二年級(1)班、(2)班。

四、研究方法:調查法、合作法、文獻法、反思法。1、調查法:調查當前學生對地理學習、理解現狀。採用問卷、談話等方法,以取得研究的第一手資料。2、合作法:根據研究目標利用集體的智慧進行分析研究。各年級地理教師定期進行討論、交流不斷地積累、改進、提高研究的成果。3、文獻法:學習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論文爲課題的研究提供科學依據。4、反思法:對研究取得的結論進行全面完整地歸納、提煉,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總結規律,確定具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具體方法。

五、研究實施計劃

1、準備階段:20xx年6月—10月

①通過文獻資料、上網查閱等途徑蒐集、整理、學習與本課題相關的資料及理論。

②針對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

③設計問卷調查,撰寫開題報告。

2、研究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5月.

①按時上傳小課題研究資料,交流、討論、分享研究心得體會。

②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課題研究做好記錄設計教學案例,撰寫教學反思。

③按時參加小課題研究培訓學習,及時獲得專家引領、研究方法和理論支持

④與其他研究人員合作交流,和諧互助,取長補短。

⑤隨時調整研究方法,師生互動,重視研究效果。

⑥結合指導教師的幫助,撰寫小課題研究中期報告上報研究情況。

3、總結階段20xx年6月。對研究情況進行分析、歸納,對課題實施效果進行評價。整理研究材料,完成課題結題報告和論文撰寫,申請課題結題。

六、預期結果及表現形式:

1、預期成果:初步形成一系列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

2、成果形式:論文、學案、課堂實錄、多媒體課件、課題研究報告等。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很榮幸本次“西安市基礎教育‘十二五’規劃小課題開題報告會”在我校舉行,能讓我近距離聆聽專 家老師對課題研究的專業解讀,課題開題報告會發言稿。更珍惜專家老師對自己所承擔課題進行面對面知道的機會。

本次,我所承擔的課題名稱是《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研究》。在九月份開題報告上傳的第三天,我便欣喜的看到我的指導老師楊老師對我的肯定與鼓勵,讓我對本次課題研究充滿信心。同時楊老師也指出了不足,如對幼兒的界定闡述不夠清楚,我也及時的做了調整,同時更明確了自己本次課題研究的目的,讓自己的研究有了更強的針對性。

一、有關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觀察是幼兒認識自然和從社會中獲取直接經驗的重要途徑。幼兒從出生,就積極地向周圍世界進行探索。《綱要》指出3歲兒童就對周圍世界充滿強烈好奇心。但是,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對周圍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向成人問這、問那;而有的則對眼前的變化“視而不見”,這讓孩子失去了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機會,影響了孩子的發展。因此,觀察力的培養和發展對幼兒自主探索世界具有重大意義,是智慧開啓的重要能源。

研究意義:觀察能力是人們思維、想象、理解、表達等能力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幼兒園開展的各項活動也都離不開觀察,觀察對於開闊幼兒的眼界,豐富幼兒的知識,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觀察並非隨意看看,是有目、有計劃的,旨在通過這樣一種智力活動去揭示觀察對象的內在規律。只有具備持續的觀察能力才能保證孩子對世界的高度敏感性,獲取豐富的感知材料,並對這些進行分析和整理,得到理性的認識,由此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觀察力是人們在觀察實踐中或有關訓練中形成的能力,因此,觀察能力需要我們有意識的培養。

幼兒在進入大班這個年齡階段,已初步形成水平不高的觀察力,但在這時期的觀察力具有如下特點:

1、觀察過於籠統:幼兒觀察事物,往往有兩種偏向;注意事物輪廓,忽視細節;或者注意某些細節,而忽視整個輪廓。

2、觀察不穩定:由於幼兒觀察缺乏目的性,觀察過程中受周圍情景的干擾大,加上注意不穩定,所以,他們的觀察活動往往不穩定。

3、觀察不深入:幼兒容易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比較膚淺、粗乏抽象概括思維能力的組織和指導,因而很難把觀察引向深入。

4、缺少觀察方法:幼兒喜歡觀察,但卻不知如何科學地觀察。

二、課題研究的主體內容

根據幼兒觀察的特點我們需要採取科學有效的方法促進其觀察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1、掌握幼兒觀察能力的發展規律,取得培養幼兒觀察能力的主動權。

2、有效地對幼兒進行引導、啓發、鼓勵,創設良好的觀察環境以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3、教會幼兒的觀察方法。

4、通過多種形式的觀察活動,讓幼兒在實踐中接觸各種事物,觀察各種現象,豐富其認知。

5、在幼兒園裏形成良好的觀察氛圍。

計劃通過大約一年時間的實踐研究,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爲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發言稿《課題開題報告會發言稿》。

三、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和措施

第一階段:20xx年9月準備階段

今年9月份主要進行相關的調查和準備工作,設計好調查問卷併發放、回收、整理和彙總,解決教師在指導幼兒觀察時存在的問題、尋找大班幼兒感興趣的觀察對象、總結最適合大班幼兒的觀察方法、創造有利於培養幼兒觀察能力的環境和氛圍,最最後使之之量化成詳細的數據在文本中呈現 。

第二個階段:今年10月——20xx年5月行動研究階段。運用教育實驗法、行動研究法、親身體驗法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會幼兒觀察事物的一些方法,日常生活中創造機會,培養幼兒勤於觀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創造有利的觀察氛圍,讓幼兒學會有目的的、自主全面的.、細緻的觀察事物的能力。隨時進行材料的收集,分析,並將行動前行動後進行及時對比分析,及時總結形成有利於知道我們以後工作的基本成型的文本材料。具體將從以下方面開展研究:

a、 從“興趣”入手,引導幼兒樂於觀察

觀察的前提是“注意”,但幼兒期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他們只有對某事某物產生濃厚興趣纔會集中,即觀察往往受興趣支配。因此,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美國學者杜威認爲:“興趣是刺激兒童學習的最好形式。

1、 捕捉孩子的興趣,引導觀察

幼兒天生就有強烈的好奇心,其實在大千世界中有無數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只要我們觀察、傾聽就會發現。因此,我們要把握時機,正確引導幼兒去觀察,去發現。

2、選擇適合的觀察對象,引導幼兒樂於觀察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我爲幼兒多選擇色彩鮮豔、新奇、活動等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作爲觀察對象。幼兒對這些喜歡的東西常常沒有成人指導下自主的去看看、摸摸、碰碰等觀察,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事實上,只有把各種感官都調動起來,才能更正確、更清晰、更完整的去觀察某一事物。因此,我們要選擇適合幼兒的對象積極引導運用各種感官參與,全面觀察。

b、 教會幼兒觀察方法,培養幼兒善於觀察

有了觀察興趣,還必須在觀察方法上加以指導。孩子並不是天生善於觀察,幼兒的觀察條理性差,如果孩子不會用正確的方法觀察事物,而是東看看、西瞧瞧,就會把要觀察事物的重要特徵遺漏掉。不但達不到觀察目的,還會形成不良觀察習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幼兒觀察事物的一些方法,讓幼兒學會有目的的、自主全面的、細緻的觀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在理論引領下我將嘗試以下幾種較適合幼兒的方法,讓幼兒將觀察運用於自主探索活動中。

(一) 順序法

順序法指以一定順序來進行觀察。有從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從上到下、從明顯特徵到不明顯特徵等等。

(二) 比較法

比較法指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或現象比較他們不同點和相同點,讓幼兒進行分析、比較、判斷、思考,從而正確細緻、完整認識事物。

(三)反覆觀察法

對於某一動作可讓幼兒進行重複觀察,這種方法可以強化幼兒大腦皮層形成暫時性的聯繫,並能使各個暫時性聯繫之間相互貫通,逐步形成動作的連貫一致。反覆觀察能形成幼兒對事物的整體認識,並掌握複雜的難度大的各個環節。

(四)重點觀察法

在事物完整的發展過程中,必定有一個環節是主要的。如蠶寶寶蛻變過程中的最主要的環節,這個環節是重點觀察的對象。這些訓練對培養孩子抓主要問題,抓中心環節,掌握大局都有好處。

(五)定位觀察法

對於大班的幼兒可以通過定位觀察來培養興趣,如引導幼兒讀書,教師可以給幼兒做示範,讓幼兒從正面反覆觀察,還可以幼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這種方法能引導孩子對讀書產生更大的興趣。在培養幼兒觀察方法的同時,還應引導幼兒在觀察中積極思維,把觀察過程和思維結合起來。

( 六) 追蹤觀察法

追蹤觀察法是指讓幼兒對某一事物或現象的變化和發展進行間斷性的、有系統的觀察,使幼兒瞭解其生長變化和發展的全過程,從而形成完整的認識。

c、 創造各種觀察機會,培養幼兒勤於觀察

觀察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日積月累的。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創造機會,培養幼兒勤於觀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1、 開設各種觀察角

如:飼養角、種植角、閱讀角等讓幼兒的周圍始終存在觀察的內容。氛圍輕鬆自由,讓幼兒快樂的觀察。

2、 善於發現生活中的觀察時機

如:秋天樹葉的變化;燕子南飛;冬天的雪;夏天的雷、閃電等。讓幼兒學會留意和發現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3、 組織專門的外出觀察活動

就是讓幼兒走出校園,開闊視野,激發關心周圍事物的興趣,積累生活經驗。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7

一、選題意義和背景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數學,各種其他學科的研究也離不開數學。就人類生活來說,我們的衣食住行、經濟生活、休閒娛樂等活動中充滿着數學的味道。就學科研究而言,以經濟學爲例,微觀經濟學通過數學的應用爲個人和企業的決策提供依據,數學在宏觀經濟學中的應用涉及到國計民生、政府宏觀管理等方面,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運用數學建立了很多有趣而深刻的模型,既可以解釋社會中的很多問題,也可以爲人們的決策提供參考。同時,政治經濟學、財政學、經濟史等學科的研究也在很多地方用到數學。因此,數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課程的實施,應社會的需要、個人發展的需要,人們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往的數學教學往往侷限在數學知識方面,數學的學習通過解決結構良好的、有固定答案的數學題來展開,教學方式也往往以灌輸爲主,數學學習結果也以解題的分數作爲評判標準。誠然,數學知識是數學學習的基石,但是如果僅僅將數學學習理解爲數學知識的學習,未免對數學的理解狹溢化。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的能力成爲人們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近年來,人們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研究性學習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以數學建模、數學探究、數學實驗、數學主題閱讀等爲主要形式的數學課題學習也應運而生。

二、論文綜述/研究基礎

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對學生髮展有重要促進作用。筆者結合課標、教材的內容以及自身的體會,在對國內外文獻進行梳理的基礎上,提出了對髙中數學課題學習開展現狀進行研宄的問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反思性學習理論、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成爲數學課題學習的重要理論基礎。

三、參考文獻

[1]張思明。張思明與數學課題學習[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2,4-5,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2-4,8,98.

[4]霍益萍。研究性學習:實驗與探索[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xx:10.

[5]張思明,王尚志。課題學習的教學設計和實踐案例[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6]盧萬兵。國內外數學課題學習研究綜述[J].數學教學研究,20xx(8):2-4.

[7]王愛芬。國外及我國開展研宄性學習的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4):49-50.

[8]馬復。初中數學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229.

[9]仇金家。中學數學課題學習指導:數學探究、數學建模與數學文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7-10.

[10]劉來福,李延林。提倡數學實踐激發學生創造[J]數學通報,1998(12):24.

……

四、論文提綱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二、問題的提出

三、相關概念界定

1、學習性研究

2、課題學習與數學課題學習

3、數學建模

4、數學實驗

5、數學探究學習

6、數學主題閱讀

第二章 文獻綜述

一、國外文獻綜述

二、國內文獻綜述

1、數學課題學習的意義

2、數學課題學習的實施

3、數學課題學習的幾種主要形式

4、課標中的數學課題學習

5、教材、刊物中的數學課題學習

6、數學課題學習的案例

第三章 數學課題學習的理論基礎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三、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

四、反思性學習理論

五、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

第四章 高中數學課題學習開展現狀及其分析

一、對北京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的感悟

1、學生參與熱情高,研究問題緊密聯繫實際

2、家長重視程度高

3、競賽開放性強

二、課堂觀察

1、課堂教學的亮點

2、課堂教學的缺陷

三、訪談

1、針對教師(教研員)的訪談結果及分析

2、針對學生的訪談結果及分析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1、數學課題學習對學生髮展有促進作用,課題學習與常規教學相得益彰

2、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3、對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是教師面臨的一大挑戰

4、家長支持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但也受考試成績目標的影響

5、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受時間、師資的影響

6、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形式較爲單一

7、交流與合作在數學課題學習中尤爲重要

二、建議

1、教師要轉變觀念,積極提升自身能力,並儘可能充分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數學課題學習

2、學校要注重時間的合理安排和師資的優化

3、教育部門要督促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與教研

4、積極完善數學課題學習評價體系

5、廣泛宣傳,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

第六章 研究反思

參考文獻

五、論文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的基本主張: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對於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卻是由每一個人自己決定的;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經驗爲基礎來建構現實和解釋現實,個人的經驗世界是用自己的頭腦創建的,由於每個人的經驗以及對經驗的信念不同,其對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就具有差異。”

學生知識的建構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這種建構與學生經驗、信念、問題情境等密切相關。學生不是空着頭腦走進教室的,我們的教學要將學生的學習融入真實情境之中,並使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適應。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利於學生髮展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構建知識,並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進行指導,爲學生的發展一步步地鋪好臺階。同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相當數量的實例,讓學生利用所學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不追求統一的嚴格的標準答案,儘量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和己有知識水平,通過學生在已有經驗基礎上從現實中發現問題、解釋現實,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六、研究方法

觀摩學習、問卷調查、實踐操作。

七、研究內容

結合自己對北京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的感悟和課堂觀察、師生訪談的情況,筆者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以下七條結論:數學課題學習對學生髮展有促進作用,課題學習與常規教學相得益彰;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對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是教師面臨的一大挑戰;家長支持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但也受考試成績目標的影響;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受時間、師資的影響;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形式較爲單一;交流與合作在數學課題學習中尤爲重要。

八、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作者從觀摩年北京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論文答辯的情景體會到學生參與數學知識應用競賽的熱情很高,他們很重視這種活動,研究問題與實際聯繫緊密,同時也表現出了他們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對教師的訪談、對學生的訪談和課堂觀察來看,學生有着積極參與數學課題學習的強烈願望。儘管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的經歷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有着較強的好奇心和參與意識,例如有的同學因喜歡動手操作而喜歡數學實驗,有的同學喜歡通過主題閱讀了解有趣的數學現象。

儘管高中的學習任務較重,學生課餘時間不多,但他們願意拿出時間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索,並儘可能地利用相關資源解決問題,這些都是令人感到欣慰的。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這就要求學校、教師爲學生提供足夠的參與機會,給予學生必要的輔導和支持,提供各種可利用的資源,從而爲學生創造良好的平臺。

九、預期的結果

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課程的實施使得人們的學習方式發生很大變化。筆者聯繫課標、教材的內容以及自身的體會,在對相關文獻進行綜述的基礎上,提出了對高中數學課題學習開展現狀進行研究的問題,結合自己對北京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的感悟和課堂觀察、師生訪談的情況,試圖分析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過程中的相關問題,併爲數學課題學習的進一步開展提出可行性建議。通過對來自一線的相關資料的研宄得出了一些有意義的結論,並結合實際對教師、學校、教育部門等提出了相關建議。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筆者可就此問題收集更爲廣泛的資料進行分析,從而使得該研究所得結論更爲可靠、更有參考價值。

通過對研宄結論的分析,筆者提出以下觀點:教師要轉變觀念,積極提升自身能力,並儘可能充分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數學課題學習;學校要注重時間的合理安排和師資的優化;教育部門要督促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與教研;積極完善數學課題學習評價體系;廣泛宣傳,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最後,筆者對此研究進行了反思,認爲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筆者可就此問題收集更爲廣泛的資料進行分析,從而使得該研宄所得結論更爲可靠、更有參考價值。

十、論文寫作進度安排

第7學期第20周1月8日指導教師與學生見面,指導學生選題,初步查找,收集相關資料。

第7學期結束即1月20日前,由指導教師下達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制定畢業論文(設計)相關計劃。

第8學期第2周結束即2月23日前,學生應完成開題報告,並交給指導教師審閱。指導教師將開題報告電子版統一提交至系裏留檔。

第8學期第8周(4月2日-4月6日),我係將組織畢業論文(設計)中間檢查,檢查內容涉及:學生論文(設計)任務書的執行情況;指導教師的指導情況;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各環節的跟蹤檢查及改進措施。

學生在第8學期11周結束即4月27日以前完成論文(設計)初稿,並交給指導教師審閱。

學生根據指導教師提出的修改意見對論文(設計)進行修改,在第8學期14周結束即5月18日以前完成論文的最終定稿,交指導教師和評閱教師評閱,並準備論文(設計)答辯。

初步定在第8學期第15周(5月21日-5月25日)進行畢業論文(設計)答辯。

在答辯結束一週內系裏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總結並將相關材料和工作總結報教務部備案。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8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口語交際”已成爲小學語文教學一個重要而嶄新的課型。然而在實際口語交際的課堂上,有許多學生嘴巴很“緊”,不是他們不會說、不能說,而是害怕說話不當、舉止失措而被老師批評,害怕一旦說錯被同學笑話。這些問題已成爲不少學生口語交際中的心理陰影,嚴重影響了課堂互動氛圍的形成。“口語交際”這一教學內容的安排,主要在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口語語言和內部語言的發展,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綜合素質。《新課程標準》適應時代的要求,明確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學習新課標後,我領悟到口語交際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職責。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我認爲,在當前的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研究具有深遠的意義:

1、口語交際有利於促進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口語交際有利於增強學生之間的交往,消除學生交際時的羞怯心理。使學生無論在社會的大環境中或者班級的小環境中,都能達到敢說,大大方方地說。

3、口語交際使學生在相互的說、練、演的過程中,感受到別人的關愛,同時也學會了去關愛被人。這樣的交流,孩子們收穫的不但是知識,是表達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二、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本課題以一、二、三、四、五、六年級小學生爲研究對象,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交際”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掌握交際的技能,具備與人交往、待人處事的交往能力。

本課題的研究方向包含以下二個方面:

1、口語交際教學內容的設計;

2、教學效果的檢驗。

三、課題研究的步聚: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

(1)課題申報

(2)設計課題研究方案

(3)成立課題小組,預選課題組成員,確立實驗教師、班級

(4)研討方案及實施步驟

第二階段:開題實驗研究階段(20xx年5月—20xx年12月)

(1)教師進行理論學習。主要內容有開題報告,課題研究的背景、目標、內容、原則、方法等內容爲參與課題試驗學校打下基礎。

(2)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小學1至6年級語文學科進行實驗。

(3)跟蹤調查分析。

(4)問題診斷、原因剖析

(5)圍繞課題、開展活動、深入研究

(6)課題討論、研討、論證

(7)彙編案例、論文。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

(1)逐步完善,解決課題中還存在的問題

(2)經驗交流

(3)收集試驗班級教師論文

(4)課堂實錄

(5)寫出總結和結題報告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9

課題名稱: 淺談莫扎特歌劇的藝術特點和演唱技巧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沃爾夫岡?阿?莫扎特(1756-1791),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出生於薩爾茨堡,是18世紀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世界音樂史上少有的“神童”和多產作曲家。 莫扎特一生創作700多部作品,他的著名歌劇作品有《魔笛》、《唐璜》、《費加羅的婚禮》等。

《魔笛》是集歌唱劇之大成的作品,在安紹石編譯的《西洋歌劇名作解識》中,其研究的動態是從體載上和各個唱段的一些風格,比如,帕帕蓋諾和帕帕蓋娜的維也納風格民謠調和意大利喜歌劇的音調,還有塔米諾和帕米娜的意大利風格的詠歎調和德意志風格等等。 《魔笛》是以德奧歌唱劇形式爲主幹的歌唱劇,同時也保留意大利正歌劇、喜歌劇的因素。其中,夜後的花腔、薩拉斯特羅的宣敘調,塔米娜動人的詠歎調,帕帕善諾的排蕭和歌聲等等,這些的藝術特點、演唱風格、技巧等,成爲國內音樂專業人士的研究方向。 作爲一個聲樂專業的學生,選擇這個題目有利於自己對歌劇的解,對某個時期,某個作家的作品的演唱風格和演唱技巧處理的一些解。

選擇這個題目也是爲使大家解音樂大師莫扎特和其重要的歌劇作品,和怎樣去欣賞業部歌劇做一個簡單的解。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莫扎特歌劇《魔笛》的藝術特點、演唱技巧、風格。

2.對夜後的花腔、塔米娜動人的詠歎調、帕帕善諾的排蕭和歌聲的演唱技巧、風格進行分析。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步 驟:

1.參考相關資料

2.對譜子的一些特點進行分析

3.總結提出個人看法的思考

進度安排:

1)11月查詢要關資料

2)11月28日確定研究方向,繼續查詢相關資料

3)12月寫開題報告並作好開題答辯

4)XX年1月開始正文寫作

5)XX年3月中旬接受中期檢查

6)XX年4月修改完善文稿

7)XX年5月準備參加論文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1]《音樂筆記》

[2]《青年必知藝術知識》

[3]《西洋歌劇名作解說》

[4]《西方音樂通史》

五、 指導教師意見:

簽名:

六、教研室意見:

簽名:

注:此表由學生本人填寫,一式三份,一份留系裏存檔,指導教師和學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10

一、選題依據:

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是企業技術創新決策的前提和依據。通過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 可以使企業對未來的技術發展水平及其變化趨勢有正確的把握, 從而爲企業的技術創新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以減少技術創新決策過程中的主觀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確把握技術創新發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確方向開展,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才能得到不斷加強。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商業中, 企業的技術創新決定着企業生存和發展、前途與命運, 爲了確保技術創新工作的正確性,企業對技術創新的預測和評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現有的技術創新預測方法可分爲趨勢外推法、相關分析法和專家*測法三大類。

(1)趨勢外推法。指利用過去和現在的技術、經濟信息, 分析技術發展趨勢和規律, 在分析判斷這些趨勢和規律將繼續的前提下, 將過去和現在的趨勢向未來推演。生長曲線法是趨勢外推法中的一種應用較爲廣泛的技術創新預測方法,美國生物學家和人口統計學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線(數學模型爲: Y=L∕[1+A?exp(-B·t)] )及英國數學家和統計學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線(數學模型爲: Y=L·exp(-B·t))皆屬於生長曲線, 其預測值Y爲技術性能指標, t爲時間自變量, L、A、B皆爲常數。Ridenour模型也屬於生長曲線預測法, 但它假定新技術的成長速度與熟悉該項技術的人數成正比, 主要適用於新技術、新產品的擴散預測。

(2)相關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條件、參數、因果關係數據和其他信息, 建立預測對象與影響因素的因果關係模型, 預測技術的發展變化。相關分析法認爲, 一種技術性能的改進或其應用的擴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關的, 這樣, 通過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對該項技術進行預測。相關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導前-滯後相關分析、技術進步與經驗積累的相關分析、技術信息與人員數等因素的相關分析及目標與手段的相關分析等方法。

(3)專家*測法。以專家意見作爲信息來源, 通過系統的調查、徵詢專家的意見, 分析和整理出預測結果。專家*測法主要有: 專家個人判斷法、專家會議法、頭腦風暴法及德爾菲法等, 其中, 德爾菲法吸收了前幾種專家*測法的長處, 避免了其缺點, 被認爲是技術預測中最有效的專家*測法。

趨勢外推法的預測數據只能爲縱向數據, 在進行產品技術創新預測時, 只能利用過去的產品技術性能這一個指標來預測它的隨時間的發展趨勢, 並不涉及影響產品技術創新的科技、經濟、產業、市場、社會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現代商業經濟中, 對於產品技術發展的預測不能簡單地歸結爲產品過去技術性能指標按時間的進展來類推, 而應系統綜合地考慮現代商業中其他因素對企業產品技術創新的深刻影響。相關分析法儘管可同時按橫向數據和縱向數據來進行預測, 但由於它是利用過去的歷史數據中的某些影響產品技術創新的因素求出的具體的迴歸預測式, 而所得到的迴歸預測模型往往只能考慮少數幾種主要影響因素, 略去了許多未考慮的因素, 所以, 所建模型對實際問題的表達能力也不夠準確, 預測結果與實際的符合程度也有較大偏差。專家*測法是一種定性預測方法,依靠的是預測者的知識和經驗, 往往帶有主觀性, 難以滿足企業對技術創新預測準確度的要求。以上這些技術創新預測技術和方法爲企業技術創新工作的開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爲企業技術創新的預測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 但在新的經濟和市場環境下, 技術創新預測的方法和技術應有新的豐富和發展, 以克服自身的不足, 更進一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爲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的開展和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提供先進的基礎理論和技術方法。

目前,在我國企業技術創新評估中, 一般只考慮如下四個方面的因素: (1) 技術的先進性、可行性、連續性; (2) 經濟效果; (3) 社會效果; (4) 風險性, 在對此四方面內容逐個分析後, 再作綜合評估。在綜合評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專家法)、AHP法(層次分析法)、模糊評估法、決策樹法、戰略方法及各種圖例法等, 但技術創新的評估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 其中存在着廣泛的非線性、時變性和不確定性, 同時, 還涉及技術、經濟、管理、社會等諸多複雜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 難以滿足企業對技術創新評估科學性的要求。關於技術創新評估的研究, 在我國的歷史還不長, 無論是指標體系還是評估方法, 均處於研究之中, 我們認爲目前在企業技術創新評估方面應做的工作是: (1) 建立一套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技術創新評估指標體系; (2) 建立一種適應於多因素、非線性和不確定性的綜合評估方法。

這種情況下, 神經網絡技術就有其特有的優勢, 以其並行分佈、自組織、自適應、自學習和容錯性等優良性能, 可以較好地適應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這類多因素、不確定性和非線性問題, 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項目以BP神經網絡作爲基於多因素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模型構建的基礎, BP神經網絡由輸入層、隱含層和輸出層構成, 各層的神經元數目不同, 由正向傳播和反向傳播組成, 在進行產品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時, 從輸入層輸入影響產品技術創新預測值和評估值的n個因素信息, 經隱含層處理後傳入輸出層, 其輸出值Y即爲產品技術創新技術性能指標的預測值或產品技術創新的評估值。這種n個因素指標的設置, 考慮了概括性和動態性, 力求全面、客觀地反映影響產品技術創新發展的主要因素和導致產品個體差異的主要因素, 儘管是黑匣子式的預測和評估, 但事實證明它自身的強大學習能力可將需考慮的多種因素的數據進行融合, 輸出一個經非線性變換後較爲精確的預測值和評估值。

據文獻查閱, 雖然在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的現有原理和方法的改進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獻[08]、[09]、[11]等, 但尚未發現將神經網絡應用於技術創新預測與評估方面的研究, 在當前產品的市場壽命週期不斷縮短、要求企業不斷推出新產品的經濟條件下, 以神經網絡爲基礎來建立產品技術創新預測與評估模型, 是對技術創新定量預測和評估方法的有益補充和完善。

三、論文預期成果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本項目研究的理論意義表現在: (1) 探索新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技術, 豐富和完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方法體系; (2) 將神經網絡技術引入技術創新的預測和評估, 有利於推動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方法的發展。

本項目研究的應用價值體現在: (1) 提供一種基於多因素的技術創新定量預測技術, 有利於提高預測的正確性; (2)提供一種基於BP神經網絡的綜合評估方法, 有利於提高評估的科學性; (3) 爲企業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論和實用技術。

四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研究目標:

以BP神經網絡模型爲基礎研究基於多因素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模型, 並建立科學的預測和評估指標體系及設計相應的模型計算方法, 結合企業的具體實際, 對指標和模型體系進行實證分析, 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和實用價值。

研究內容:

1、影響企業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佑的相關指標體系確定及其量化和規範化。從企業的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兩個方面入手, 密切結合電子商務和知識經濟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 系統綜合地分析影響產品技術創新的各相關因素, 建立科學的企業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指標體系, 並研究其量化和規範化的原則及方法。

2、影響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各相關指標的相對權重確定。影響技術創新發展和變化各相關因素在輸入預測和評估模型時, 需要一組決定其相對重要性的初始權重, 權重的確定需要基本的原則作支持。

3、基於BP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模型研究。 根據技術創新預測的特點, 以BP神經網絡爲基礎, 構建基於多因素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模型。

4、基於BP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模型計算方法設計。根據基於BP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模型的基本特點, 設計其相應的計算方法。

5、基於BP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模型學習樣本設計。根據相關的歷史資料, 構建基於BP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模型的學習樣本, 對預測和評估模型進行自學習和訓練, 使模型適合實際情況。

6、基於BP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技術的實證研究。以一般企業的技術創新預測與評估工作爲背景, 對基於BP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技術進行實證研究。

創新點:

1、建立一套基於電子商務和知識經濟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指標體系。目前,在技術創新的預測和評估指標體系方面, 一種是採用傳統的指標體系, 另一種是採用國外先進國家的指標體系, 如何結合我國實際當前經濟形勢, 參考國外先進發達國家的研究工作, 建立一套適合於我國企業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指標體系, 此爲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 這是一項創新。

2、研究基於BP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模型及其計算方法。神經網絡技術具有並行分佈處理、自學習、自組織、自適應和容錯性等優良性能, 能較好地處理基於多因素、非線性和不確定性預測和評估的現實問題, 本項目首次將神經網絡技術引入企業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 這也是一項創新。

五、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技術路線的可行性論證

1、重視系統分析。以系統科學的思想爲指導來分析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發展和變化的宏觀因素和微觀因素, 並研究影響因素間的內在聯繫, 確定其相互之間的重要度, 探討其量化和規範化的方法, 將國外先進國家的研究成果與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建立我國企業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的指標體系。

2、重視案例研究。從國內外技術創新預測與決策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中, 發現問題、分析問題, 歸納和總結出具有共性的東西, 探索技術創新預測與宏觀因素與微觀因素之間的內在關係。

3、採用先簡單後複雜的研究方法。對基於BP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模型的研究, 先從某一行業出發, 定義模型的基本輸入因素, 然後, 逐步擴展, 逐步增加模型的複雜度。

4、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將研究工作與具體企業的技術創新實際相結合, 進行實證研究, 在實踐中豐富和完善, 研究出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的成果。

六、開展研究已具備的條件、可能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及解決措施

本人長期從事市場營銷和技術創新方面的研究工作, 編寫出版了《現代市場營銷學》和《現代企業管理學》等有關著作, 發表了“企業技術創新與營銷管理創新”、“企業技術創新與營銷組織創新”及“企業技術創新與營銷觀念創新”等與技術創新相關的學術研究論文, 對企業技術創新的預測和評估有一定的理論基礎, 也從事過企業產品技術創新方面的策劃和研究工作, 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 與許多企業有密切的合作關係, 同時, 對神經網絡技術也進行過專門的學習和研究, 所以, 本項目研究的理論基礎、技術基礎及實驗場所已基本具備, 能順利完成本課題的研究, 取得預期的研究成果。

七、論文研究的進展計劃

20xx.07-20xx.09:完成論文開題。

20xx.09-20xx.11:影響企業技術創新發展的指標體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規範化。

20xx.11-20xx.01:基於BP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模型的構建。

20xx.01-20xx.03:基於BP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模型計算方法研究。

20xx.03-20xx.04:基於BP神經網絡的技術創新預測和評估模型體系的實證研究。

20xx.04-20xx.06:完成論文寫作、修改定稿,準備答辯。

主要參考文獻:

[01] 傅家驥、仝允桓等. 技術創新學.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8

[02] 吳貴生. 技術創新管理.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xx

[03] 柳卸林. 企業技術創新管理. 北京: 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7

[04] 趙志、陳邦設等. 產品創新過程管理模式的基本問題研究. 管理科學學報. 20xx/2.

[05] 王亞民、朱榮林. 風險投資項目ECV評估指標與決策模型研究. 風險投資. 20xx/6

[06] 趙中奇、王浣塵、潘德惠. 隨機控制的極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資決策中的應用. 控制與決策. 20xx/6

[07] 夏清泉、凌婕. 風險投資理論和政策研究. 國際商務研究. 20xx/5

[08] 陳勁、龔焱等. 技術創新信息源新探. 中國軟科學. 20xx/1. pp86-88

[09] 嚴太華、張龍. 風險投資評估決策方法初探. 經濟問題. 20xx/1

[10] 蘇永江、李湛. 風險投資決策問題的系統分析. 學術研究. 20xx/4

<11>孫冰. 企業產品開發的評價模型及方法研究. 中國管理科學. 20xx/4

[12] 諸克軍、楊久西、匡益軍. 基於人工神經網絡的石油勘探有利性綜合評價.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20xx/4

[13] 楊力. 基幹BP 神經網絡的城市房屋租賃估價系統設計. 中國管理科學. 20xx/4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11

【活動背景】

經過近二個月的選題與制定小組研究方案,所制定的方案是否科學、可行,需要進行科學論證。通過開題會,讓學生明白:一個科研項目的開展,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爲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必須對選題以及課題研究方案進行科學論證——即這個課題選題是否有意義,有價值,是否具備了開展的條件,課題方案是否科學、合理、可行,能不能做下去,達到預期的成果,需要論證。如果選題沒有價值,或不具備研究條件,就要重新調整方案,甚至重新選題。

【活動目標】

1. 讓學生了解開題的目的意義以及開題的一般程序;

2. 讓學生體驗開題的一般過程,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初步掌握答辯技巧,並進一步加強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

3. 初步學會對一個課題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進行提問、評價。

【課時安排】

用3~4個課時來完成開題,每次3個課題組進行開題陳述以及答辯,每個小組開題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

【活動程序】

(一)學生主持人介紹評委(由學生評委與老師評委共同組成)以及開題程序。

(二)以組爲單位進行開題。

1.開題陳述。由各課題組組長對本組的課題方案進行陳述。

2.提問。由評委以及其他學生對課題方案進行提問(2~3個問題)。

3.答辯。由各課題組成員對評審專家的提問進行答辯。

4.評分。由評委以及在座的學生對課題方案進行評分。

(要向學生說明:70分以上的課題方案才予以通過,可以立項,目的在於讓學生認真對待開題)。

(三)指導老師總結講話

【活動反思】

如何讓學生耐心傾聽以及學會提問,是本節課成功的關鍵,尤其是當各組研究方向不一致,缺乏共同話題的時候,如何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尤爲重要。因此,很有必要設計一些事情讓學生參與其中,使之“有事可做”,比如,設計一個記錄表格,包括髮言小組的題目、你準備提的問題以及對這個組的研究方案進行簡單評價、打分,等等。課後要把表格收上來進行登記。通過這個表格記錄可以促使學生耐心傾聽、深度思考,避免部分學生遊離於課堂之外,同時,通過表格的回收,讓老師進一步瞭解學生的聽課狀況。

附一: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開題會主持人用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從開學第二週開始,我們開始了一門全新的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從選題、文獻查閱到制定課題方案,我們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目前,各研究小組已經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並制定了初步的課題方案。我們準備用2-3節課時間舉行開題會,來對大家的課題研究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以及價值性進行一個論證,以確保課題研究的有序進行。本次開題會我們成立了評審委員會,成員由4位指導老師以及3位同學組成,他們是:我們的生物老師——李薇老師;我們的歷史老師——李芝老師;初二年級的生物老師——崔作輝老師;陸天傲同學的爸爸,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系教授、博士——陸先生;還有楊麗楠、張瀾、胡丹同學。我們還特別推薦何壁偉、張雅晨作爲工作人員。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他們表示歡迎和感謝。 開題會的程序:

(一)開題陳述。由各課題組組長對本組的課題方案進行陳述。

(二)提問。由評審委員會的專家對課題方案進行提問。

(三)答辯。由各課題組成員對評審專家的提問進行答辯。

(四)評分。由評審委員會的專家對課題方案進行評分。

說明:評分是將7個評委,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值。70分以上的課題方案才予以通過,可以立項。

下面,開題會正式開始。今天進行開題陳述和答辯的小組有:郭安琪小組的《溫度對魚的呼吸頻率的影響》、陳邵宇小組的《螞蟻的生活習性》、黃靜敏小組的《木乃伊的製作》、胡檉小組的《踢足球對中學生自信心理的影響》以及盧穎娟小組的《兔子的生活習性》。

首先請郭安琪小組進行開題陳述。

請評委提問(提2-3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由老師提問,一個由評委中的同學提問,一個由其他同學提問。)

請課題組成員答辯(要等3個問題都提問完了再統一逐個問題答辯)。

請評委打分,工作人員計算平均分。

下面由陳邵宇小組進行開題陳述。

……

最後,請李薇老師對今天開題的五個課題方案進行點評。

主持人宣佈獲得立項的課題組。

(結束語)

對通過開題的課題組表示祝賀,有個別組的課題方案雖然未能獲得通過,希望不要灰心,小組同學再深入研究,調整思路。經過這次開題會後,同學們應該對自己的課題如何開展研究有了一個明確的工作思路。希望同學們再接再厲,完滿地完成課題研究。其實,我們有很多小組的課題方案都做得非常好,還有個別同學是獨立研究人,因爲時間關係,今天只能選取5個小組開題,我們下一週同樣時間再見,希望其他小組做好準備,相信你們的表現將更爲出色。

附二:指導老師在初一(1)班綜合實踐活動開題會上的講話

20xx年4月16日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這裏舉行綜合實踐活動的開題會。我先考考大家:爲什麼要舉行開題會?(一個科研項目的開展,要投入人力和物力,爲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必須對選題以及課題研究方案進行科學論證。即這個課題選題是否有意義,有價值,是否具備了開展的條件,課題方案是否科學、合理、可行,能不能做下去,達到預期的成果,需要論證。如果選題沒有價值,或不具備研究條件,就要重新調整方案,甚至重新選題)。

開展課題研究,參加開題會,對於在座絕大多數同學來說,應該都是你們人生中的第一次。剛纔,五個小組的同學都表現得很好,各有特色:有的風趣幽默,有的嚴謹細緻,但課題方案都很規範,答辯也很機智,很有科學家的風範。也許你們今天的選題還顯得比較稚嫩,沒有很多的創新性,但你們像一個科學家一樣經歷了一個完整的科學研究過程,這就是一種收穫,一種成長。我相信,我們堅持每年開展1-2個課題研究,等到高中的時候,你們的獨立研究能力將有很大的提高。再過20年、30年,在你們當中一定會形成能傲視同行,在學界產生影響力的科研成果(說不定你們的論文或研究報告會刊登在美國的科學雜誌《自然》,在你們當中產生長江學者、甚至是諾貝爾獲獎者)。老師期待着!

謝謝!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12

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教師充分考慮到學生中存在的差異程度,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指導,以便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展。分層教學在教學目標上致力於促進全班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在教學組織形式上綜合交替運用班級、分組和個別教學形式;在教學效果上則謀求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分層教學充分體現了面向全體、分層優化、因材施教、主體參與的教學特點,對於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大面積提高學習成績,是很有效的。分層施教起點低,能多層次地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競爭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實際,具有保尖、促中、補差的作用。

本課題是建立在因材施教理論上開展研究的。現實告訴我們:中學生在生理髮展和心理特徵等方面客觀存在差異性,特別是心理方面的智力、興趣、愛好等因素表現的差異更爲明顯。傳統班級授課活動中,在班級的組織形式中順應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施教是不現實的。事實上,個體與個體之間既有差異性,又有共同性,把某些方面相類似的學生劃歸同一層次,既可照顧學生個體間存在的差異性,避免不分對象的 一刀切 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分層教學就是依據因材施教理論和學生個體差異相結合而提出的一個新課題。

國外發達國家在分層教學方面的研究理論比較豐富,加之已經實現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基礎教育擺脫了高考的影響,進行分層次教學的目的完全是爲了一切學生都能達到基礎教育階段應該具有的學歷水平而採取的有效措施。他們的分層教學實現了完全意義上的 小班制 個性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分層對象的確定完全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學力基礎自主決定。

國內對分層教學的研究也比較多,但由於國情的不同,國內的分層教學主要定位在 大班授課制 下的實施,在分層教學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進行了以學生分層、目標分層、教學分層、測練分層、作業分層、評價分層和起始分層、中途分層、班內分層、年級內分層等多維度的分層;同時,也明確了分層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及對教學管理上的要求。

從目前國內外的研究可以看出教育越來越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教育觀念已經從單純傳授知識轉變到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統一上來。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着眼於提高國民素質,實行個性化教學,鼓勵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性,重視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基礎教育作爲我國培養人才的奠基工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進行因材施教,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此,在我國大班授課制情況下,分層教學是解決差異教學的最好辦法之一,其研究前景非常廣闊,需要研究的內容,尤其是實踐層面的研究還很多。

本課題力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構建以 學案導學 的形式推進分層教學的實踐模式,即以 學案 爲依託,將因材施教等基本理論轉化爲分層教學的教育實踐,試圖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創新,形成獨特的個性。通過研究該課題,使教師進一步更新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樹立以人爲本、促進發展的課程觀和學生觀,突破接受學習的定勢,探索引導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和策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和拓展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使教學課堂從封閉走向開放。

研究的意義及價值

(1)理論意義

①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解決教改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問題;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能力等問題。因此,本課題對如何紮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②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出實施分層教學的載體 學案 ,運用 學案導學 的方式有效解決分層教學過程中如何科學調控各層次學生的學習行爲問題,高效推進分層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因此,本課題具有一定的實效性,對於提高教學質量具有普遍的借鑑意義。

③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對廣大教師改變教育觀念,轉變 教授化 的教學策略,形成基於學生學習策略培養的 學習化 教學策略具有指導意義。本課題研究將爲廣大教師開展教學策略研究在理論指導、目標、評價標準及方式、內容、方法等方面提供可選擇的新的思路和操作樣式。

(2)實踐價值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使得分層教學的個體差異與因材施教理論更加具體化,充分運用了巴班斯基的 教學過程最優化 理論,使分層教學的理論更具有操作性、實踐性和一定的推廣價值。同時,在研究的過程中,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取得的關於 學案導學 的基礎性理論和規律性的認識豐富了教師教學理論的研究。

研究內容

①分層教學:本課題的分層教學是指在常規班級授課制條件下,既注重學生在同一班級中學習的共同特徵,又重視學生個體發展中的差異性。

②學案:教師把教學目標轉化成學生學習目標,把經過認真制定的學習目標設計成學習方案展示給學生,建立一種有目標的學習嚮往,給學生以明確的思維導向。

③學案導學:是以學案爲操作藍本,以突出學生主體性學習、教師主導調控爲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情感態度爲目的、以學法指導爲主線,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策略體系。

研究目標

①使學案的編寫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並能形成以體現學生的個性差異爲特色的學案校本教材,使學案具有引領性、針對性、動態發展性和可操作性。

②以學案爲載體,以學法指導爲主線,形成以培養學生學習策略爲目的的教學體系和教學策略。

研究依據

①個體差異與因材施教理論

② 最近發展區 理論

③ 教學過程最優化 理論

研究的方法和分工、步驟

研究方法

①行動研究法:對課堂分層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探索,研究分層教學的切入維度,並根據學生差異,形成學案導學式的課堂分層教學模式。

③比較研究法: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形成和情感態度等在實驗前後的變化結果進行比較研究,檢驗分層教學實踐的效果。

課題組組織機構及人員分工

(1)組織機構;

(2)人員分工

實施步驟

本課題預期定爲2年,研究分爲準備階段、實施階段、深化階段、總結評價階段。

(1)準備階段(20xx.5 20xx.9 )對學生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組建課題組,確定研究對象;啓動課題研究。撰寫課題的初步操作方案及開題報告 階段負責人:劉雪芹

(2)實施階段(20xx.9 20xx.2)①制定明確實施計劃,確定課題組成員的具體研究任務②深入進行 學案編寫與應用 的調查研究,積極進行教學實踐③開展 學案編寫與應用 的經驗交流活動,(4)開展 課堂分層教學中問題與對策 的學術討論。

(3)深化階段(20xx.3 20xx.9 )①及時修改、完善研究內容,採取相應改進措施,形成有效的評價機制,加強實踐,擴大研究成果②完善本學科的導學學案校本教材③撰寫科研論文,總結課題研究中的經驗與不足。

(4)總結評價階段(20xx.120xx.12 )

研究能力:

(3)日常工作中要加強理論學習,用新的觀念指導實踐。把課題研究的任務落實到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圍繞實驗研究課題,開展實驗。課題組定期舉行集體研討活動,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

課題中期成果

課題實施方案、階段性計劃、階段性理論講座、調查報告、教學案集錦、課堂教學錄像、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學效果。

最終研究成果

課題研究報告、相關教學案集、優秀課例光盤、科研論文等。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13

一、課題實施的背景

當今聞名遐邇的意大利瑞吉歐教育體系,把個案記錄作爲一種全新的觀察幼兒、瞭解幼兒的教育方法,在當今世界被公認爲最優秀的教育方法。個案記錄不是純粹的活動記錄,它的使命是讓教師在對每個兒童進行關注時,能更好的遵循新《綱要》的精神,讓它更有利於針對每個兒童的教育和對特殊兒童的行爲矯正,讓教師自主、深入的去尋求掌握觀察兒童的方法,提高觀察的敏銳力,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到了實處。它體現的是被觀察對象的一系列發展進程,也體現了教師與幼兒互動、兒童與教師互動、家長與教師互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幾年前,上海兒童基金會普陀幼兒園,開始了有關“觀察、記錄、分析和評價幼兒和幼兒園教育”的課題研究。該課題研究從加登納和瑞吉歐的合作研究《讓兒童的學習看的見》中獲得靈感,研究過程中得到了幼兒教育家喬治·富門的指導和幫助。國內外進行豐富的個案研究,如:“幼兒家園行爲不一致”的個案研究、“幼兒交往能力”的個案研究、“幼兒多動行爲”的個案研究這些研究讓老師看到了“記錄”的價值,教給老師記錄的方式,從真正意義上指導我們的研究。

二、課題實施的現實意義

1.當前,我們在研討有效教學時發現,教學中普遍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教學目標不具體,沒有把握教學難點、採取有效教學策略解決難點;二是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及時反映,靈活駕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教師備課時備幼兒不充分,對幼兒的知識經驗不夠了解,活動的組織形式沒有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對幼兒的學習情況估計不足。要進行有效教學,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幼兒,個案觀察記錄就是觀察瞭解、分析幼兒的有效途徑。通過個案記錄的實踐研究促進幼兒園的有效教學,這是我們開展此課題研究的現實需要。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學前教育應當尊重每個幼兒的自身發展的特色,應當因人而異,在觀察、瞭解每個幼兒的基礎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如何使教師在有限的時間裏能面對所有的孩子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無疑,開展個案研究是一個有效的策略。個案教育研究能促使教師圍繞案例中所反映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反思教育教學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是我們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的體現。

3.我們幼兒園的辦學思想——順天應人、以智啓智,這就意味着要貫徹以幼兒發展爲本的思想,要遵循以孩子爲中心的原則,要有對幼兒快樂學習生活的追求,要讓幼兒園成爲幼兒幸福生活的樂園。對我們教師而言,要求我們心繫幼兒,真心關心幼兒,關注並瞭解幼兒的行爲表現,從孩子的角度設計和開展活動,要有用智慧啓發幼兒智慧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教學技巧。個案研究是貫徹辦學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個案研究能加快辦學思想建設的步伐,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

三、課題實施的理性思考

1.課題概念的詮釋

⑴“幼兒”指3—6歲的兒童。(本研究對象指本園在讀幼兒)

⑵“幼兒個案記錄”指各研究者根據本班實際,確定研究對象,對個別或少許幾名幼兒的生活、學習過程或現象進行細緻和整體的描述和分析。可以是案例的記錄,也可以是連續跟蹤的觀察記錄,記錄的方式可以是筆錄,也可以是量表統計,還可以攝像、攝影等。

⑶“幼兒個案記錄的實踐與研究”指對觀察記錄的幼兒個案進行分析、研究,採取積極有效的教育策略,進行因材施教,以此促進幼兒發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相關理論支撐

⑴“兒童中心論”—杜威教育理論,瑞吉歐人繼承和發展了杜威的這一思想,反對教育在教學中對兒童進行知識的單向灌輸,針對傳統教育中重心在教師、教材,唯獨不在兒童的“無兒童”的現象,提出了“兒童中心”的論點。

⑵瑞吉歐教育體系幼兒教育最獨特的貢獻,就是把“記錄”作爲教育實踐的基本組成部分。美國著名幼兒教育家琳蓮·凱茨認爲,瑞吉歐的“記錄”爲幼兒教育提供的是基本的、同等重要的革新。第一,記錄幫助幼兒從活動中獲得廣泛而深入的學習;第二,記錄是家長及時瞭解幼兒在學校中所獲得的經驗;第三,記錄是教師研究的一種重要形式,可以使教師瞭解幼兒以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作爲改進教學的依據;第四,記錄提供幼兒學習和發展的信息。瑞吉歐教育體系使業內和業外的人士都感到震撼,併爲之折服,在很大程度上與瑞吉歐教育體系所建立的豐富“文檔”是有關聯的。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觀點和可能創新之處

1、主要觀點:

(1)以兒童發展爲本的觀點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堅持以尊重、理解、信任兒童爲前提,確保個案記錄研究的真實性。

(2)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

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獲得滿足和成功。教師在觀察時,本着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帶個人感情色彩,都應把自己當做局外人,把自己的、幼兒的行爲、語言都如實記錄,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真實、生動、具體的資料。

不干擾幼兒。記錄自然狀態下的表現,特別在“點點滴滴”中避免因記錄而干擾幼兒的活動,否則記錄只會流於形式;不喧賓奪主。觀察記錄只是爲教育服務,不爲了記錄而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不爲了記錄而放棄了對幼兒的指導,美其名曰:“爲了記錄”這本身就違背了記錄的初衷。

2.可能創新之處

(1)對尋常幼兒的個案記錄更全面、細緻、豐富、具體。

(2)個案記錄的開式多樣化(文字、圖片、照片或錄像),以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爲,提高教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師的觀察更敏銳,教學策略更有效,更能體現教師的智慧。

四、課題研究的操作思路

1.研究目標

總目標:

通過幼兒個案記錄,促進幼兒個性發展和教師的專業成長。

具體目標:

(1)通過實踐研究,掌握觀察記錄的方法,真實記錄整理、準確分析個案,學會從個體到整體的個案研究方法,積累課題研究的經驗。

(2)聯繫個案記錄研究,更有效的開展備課、上課、評課。

2.研究內容

(1)個案記錄的內容包括個案記錄研究對象的確立、如何觀察並記錄幼兒一日生活、記錄的方法、怎樣分析記錄的內容以及怎樣評析記錄的過程。

(2)通過幼兒個案記錄的實踐與研究,促使教師全方位的備幼兒,瞭解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身心發展規律、學習特點,從幼兒角度設計、組織評價教學活動,更好的促進幼兒的發展。

(3)個案記錄促進有效教學。備課時教師將教學目標具體化,把握重點,

掌握突破難點的策略;在課堂中教師及時反映、靈活駕馭;課後教師及時記錄分析評價課堂的有價值的研究現象,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3.主要研究方法

(1)文獻法:通過查詢相關資料,學習古今中外有關個案記錄的理論知識以及個案記錄的研究方法,爲此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2)行動研究法:堅持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探索個案記錄的操作策略。

(3)個案研究法:老師們將幼兒在一日活動中發生的有意義、有價值的片段或過程真實的記錄下來,加上情境分析和反思、感悟,進一步提升形成本課題研究的相關理論觀點。這就是個案研究法。這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4)經驗總結法:在各個不同的研究階段,運用經驗總結法,對本課題的實踐操作進行整理和歸納、提煉和總結,形成具有一定結構體系的經驗和研究成果。

4.研究重點

(1)建立幼兒成長檔案,探索影響個別教育的相關因素,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

(2)積累豐富的個案集,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素養和專業水平的提高。

(3)找出家園合作存在問題,以及針對問題採取的措施、方法。 5.研究思路設計

(1)組建一支具有一定實踐和研究水平、具有創新精神的以中青年骨幹教師爲主的課題研究團隊。聘請市、縣教科研的專家爲課題顧問,對課題的理論支撐、研究方向、總結提升等方面做指導。

(2)對幼兒個案進行及時的分析、整理,有效的調整教師的教育策略,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

6.研究步驟構想

(1)準備階段完成選題,選好子課題,確立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驟,制定研究計劃。包括:劃分工作階段的程序,確立工作內容,安排工作時間,規定組織形式和表現形式。

(2)實施階段課題開題。研究者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研究工作。按月、按學期進行個案跟蹤觀察、記錄、分析,定期總結交流。

(3)總結階段對研究的過程和結果作價值判斷,形成研究報告,並整理相關的論文集。

五、預期成果及保障措施

2、保障措施

(1)本課題組核心人員均爲本科學歷,從事幼教工作平均爲12年,多次與省市級課題研究,有較強的研究能力,均取得過研究成績。

(2)本課師組爲學習型團體,成員們勤於學習,樂於研究,團結協作,業務能力很強。

(3)本課題組圍繞課題已開展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蒐集了大量的與本課題有關的資料,做了充分的、務實的調研工作。

(4)本課題能自籌研究經費,保障研究時間。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14

“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課題研究開題報告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與《數學新課程標準》貫徹實施的新環境下,爲了進一步提高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鍛鍊學生的思維,進一步培養初中學生合作、交流學習的方式,,全面推動新形勢下農村初中學生的合作學習,特成立本課題小組。結合我校目前開展進一步貫徹素質教育新精神,我們確立了“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研究”爲研究課題。這裏將課題研究有關的幾個重要問題報告如下:

一. 課題的應用價值與意義

1、課題研究的意義 新的教育方式,教育形式,要求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人,不再是課堂的主宰。取而代之的是“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因此,如何在課堂小組學習中加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對在新形勢下,發展學生的能動性有很大的實踐意義。

2、課題的應用價值 本課題研究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實際應用價值:

1)扭轉教學現狀 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的是教師的教,注重的是知識的灌輸。現代教育的發展則趨向以學生,學法爲出發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能並重視學習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因此,小組合作學習適應了現代學生課堂學習的需要。

2)學習形式的轉變 傳統的學習方式,注重知識的記憶,注重知識的運用,而現代的學習形式更加註重讓學生明白知識的轉變和形成過程,然後,在這個前提下,進一步推動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繼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的合作學習,正好給學生提供了這樣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平臺。小組內同學的相互合作、交流,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也將產生巨大的作用。

二、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思路與觀點

1、課題的涵義界定

1)學生課堂合作小組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其目的是指導學生,在相互交流中自主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引導學生自主創新學習”理論中的“引導”之涵義在於以下三個方面:

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標的,教育的方向和目標是教育活動的核心。一切教育活動直接或間接地爲達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開。

2)教師對學生的成長負有道義上的責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教師在學校肩負着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和追求成功的責任。受教育者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嚴的、具體的、現實的個體。尊重學生的意志和人格是教育本身內在的規律。“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創新學習”有着內在的聯繫。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方法和思想。創新學習是一種超前教育和境界。前者是基礎,後者是超越和昇華。

2 、課題研究目標

1)小組合作學習,目的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內學生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某個知識點的學習。讓學生在相互的交流、合作中,形成共同進步的格局,互幫互助,“一個都少不了”。

2)更新課堂學習觀念 小組合作學習,旨在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通過教師的指導,在同學間的相互交流、合作學習,體會到知識的形成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課堂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和趣味性,爲今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3.課題的研究方法

1)主要採用課堂觀察、教師和學生訪談,

2)深入一線廣泛調研和深度反思相結合,

3)綜合運用實驗法和經驗總結法。

4.課題的研究步驟

(一)20xx年3月—20xx年5月 理論學習與開題論證階段 主要內容是:

①認真學習課題研究的相關理論、研究方法,填寫申報表;

②運用文獻研究法,深入學習關於合作學習的相關教育理論,對合作學習進行理論上的研究;

③制訂實驗計劃和方案。

(二)20xx年6月—20xx年10月 第一階段實驗 主要內容是:

①採用教育調查法,對教師成功和失敗的合作學習教學案例設計進行調查,並進行分析和總結;

②對學生進行關於合作學習的問卷和訪談,瞭解學生對於合作學習的態度、看法,調查學生喜歡和能夠接受的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比較和研究;

③制訂第二階段實驗方案,爲下階段實驗做準備。

(三)20xx年11月—20xx年6月 第二階段實驗 主要內容是:

①按計劃在繼續第一階段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

②學生撰寫小組合作學習的體會;

③總結第二階段的實驗成果。

(四)20xx年9月—20xx年12月 總結階段 主要內容是:

1)收集和整理研究資料,分析和研究實驗情況;

2)制定總結階段計劃;

3)總結和提煉研究成果;

4)全面總結實驗工作;

5)結題論證;

6)成果展示(研究論文、研究報告)。

5、預設研究成果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3—20xx.5)

確定課題,制定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6—20xx.10)

1、調查案例,分析原因

2、制定第二階段計劃 (20xx.11—20xx.7)

1、改進措施,鞏固成績

2、總結經驗,整理數據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8—20xx.12)

整理材料,撰寫研究報告、結題報告,總之,在每個階段的研究過程中,要定期召開研究人員交流會、研討會、學習理論,提高認識水平,交流經驗,及時反思,用校本研訓的理念,指導課題研究。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飽滿的工作熱情,精誠合作,同心協力投入到這項課題研究工作當中,爲我校的校本課程的研發與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做一點貢獻,更重要的是通過研究使我們自身的執教能力大幅度提高。

課題開題報告範文15

班級是學校班級授課制的基本單位,是學校教育結構中最基本的要素。班級是學校的基石,班級管理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之一,是班主任按照教育方針的原則,運用科學的方法,爲實現培養目標而進行的德育活動。然而,面對新形勢和現代教育的要求,現行的班級管理模式也明顯存在着一些不足,本課題研究如何有效實現高中學生班級實施自主管理的教育策略,通過實施自主管理,培養高中學生自主性,使他們真正成爲學習中的主體,教育中的主體。

研究價值:

1理論價值 作爲教育主體的學生的自主管理在理論上和在實踐上,還處於遠遠滯後的境況,所以打破傳統高中班級管理的弊端,實行“以生爲本”的班級管理策略是教育理論和管理理論發展的迫切要求。因此,對本課題的深入研究是對班級管理理論的豐富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本研究是對班級管理理論的完善與延伸,進一步豐富了班級管理理論,爲班級管理提供了理論依據。

2實踐價值

本研究促進班級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強高中學生主體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班級管理的效能。 本研究對學校和班級管理者有效地實施班級管理,解決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和困惑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和實踐意義。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傳統管理模式與現代學生獨立意識的覺醒,自主意識的確立和民主參與意識的增強極不適應。班主任用什麼手段和方法管理班級,會使學生產生不同的反應,這種反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教育的質量和成果。因此,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可以爲學校和班主任工作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爲“自我管理”的高中班級管理策略的實施提供借鑑和參考,從而有效的推動學生管理改革,全面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另一方面,班主任除了擔負正常的教學工作,還要負責全班幾十個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心理、人身安全等瑣碎的工作。面對升學壓力、來自家長的壓力和目前學生難教難管的事實,班主任工作陷入了無奈與尷尬的境地。所以,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發現和分析高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有利於解決學校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的一些困惑,而且對他們今後的工作也會產生重要的指導作用。

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假設和創新與突破之處:

1普通高中學生自主管理的心理特徵和行爲特徵研究。

2普通高中班主任教育教學特徵和管理策略研究。

3普通高中班級管理狀況與學生成長髮展評價機制研究。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範圍的限定,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自主管理是對班級各種組織以及每個學生充分授權,讓其產生責任感,即從而激勵班級組織和個人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管理方式,準確的說是一種管理思想。班級自主管理全過程充分注重人性要素,充分注重學生的的潛能的發揮。注重學生的個人目標與班級目標的統一,在實現班級目標的同時實現學生的個人追求。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這一思想像一根紅線貫穿於他的教育理論體系。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是蘇霍姆林斯基首先提出的。他把“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個性發展”三者融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他指出,在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自我教育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英國教育家尼爾創立了著名的薩默希爾學校,他主張自由教育思想,在管理方面十分注重自治和自律: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是由兒童自己制定並經學校全體大會通過,而全體大會由全校師生員工組成,一個小孩的票與一個教師或校長的票具有同樣的價值,這在教育史上是罕見的。他反對外界對兒童的壓制,主張給兒童充分的自由。這種自由主要體現在學什麼、怎麼學、誰管理等方面。 我國教育學的一個特點是長期以來對學生研究的忽視,儘管這一現象己引起人們的反思與關注,但教育界對學生管理的研究總體仍屬薄弱,一是數量少,二是缺乏理論深度。但是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己經

越來越多,主要表現爲許多教育類文章在論述相關教育問題時經常涉及這一問題。對學生管理中的不民主現象進行批評,呼籲在學生管理中“把學生組織還給學生”,在學生管理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參與性、民主性等。 我國學生管理價值取向研究的一個趨勢是注重學習借鑑國外的學生管理研究的成果。受各種社會經濟文化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個人價值理性和多元價值觀、人本主義及後現代哲學思潮的影響,西方發達國家的學生管理歷來受到重視,研究也比較系統深入,其總的趨勢是尊重學生的個人價值,重視學生的民主權利和參與,重視學生的自由和發展,體現出以人爲本的管理理念。

研究方法、實施步驟、具體措施和預期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行動研究法、過程評價法爲主,輔之經驗總結法、個案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調查研究法:

運用觀察、問卷、訪談談、個案研究等科學方法,把握課題研究現狀,提高指導與駕馭課題研究能力。

行動研究法:

邊研究、邊總結、邊反思、邊調整,對課題實施過程中的現象和問題進行研究,總結規律。

過程評價法:

及時評價與反饋,減少研究結論與理論假設之間的技術性偏差,確保研究工作的質量與價值。

實施步驟、措施:

(1)準備階段:20xx、11——20xx、3

與課題相關的調研工作:

1、學習教育理論,選定申報,制定實驗方案和實施計劃。

2、調查分析目前學校各年級班級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3、確定課題組人員,查閱資料,進行培訓。

4、進行分工。

具體分工:

馮巖 統籌規劃

李來豹 問卷設計

季春臨 資料統計

常遠志 材料保管

豐佔軍 具體實施

楊柏春 具體實施

(2)研究階段:20xx、3——20xx、7 按照課題方案進行研究

1、 討論研究課題實驗方案。

2、 以學習、討論、研究、反思、小結、論文爲主要形式,開展課題的實施和研究。

3、 以學期爲單位,制定研究計劃,開展實驗,材料整理、小結。

4、 及時反思調整,再研究。

(3)結題階段:20xx、7——20xx、11 形成課題研究報告、整理研究成果

1、根據前幾階段研究過程,整理材料並彙編。

2、總結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結論。

3、完成實驗結題報告。

4、彙總課題成果。 研究成果: 完成時間爲20xx年11月。

1、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2、撰寫相關學習論文。

3、班級管理典型案例若干。

4、班級狀況改善的調查報告。

理論基礎和事實依據:

新課改理念重視以人爲本,以學生髮展爲本,新課程理念下的班級管理提倡“自主化的班級管理。自主化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把班級管理的立足點從直接管理轉移到設計管理上來。

引導學生制定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班級管理制度 新課標強調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制定班級制度不僅是爲了班級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而且更應爲學生的發展服務,對學生的要求要從學生的發展出發。 激發學生自主參與,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班級管理上來。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性,並在自主參與中提高了自主管理能力。 豐富班內評價,把評價的責任和權利還給每個學生,實現班級管理中評價體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高學生自主管理的效果。建設班級文化,把創造個性的任務還給學生 。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它具有自我調節、自我約束的功能。學生們的頭腦裏不斷迸發創造性的火花,創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發揮,班級成員之間的凝聚力也日益增強。所以,班主任的工作應該是“放”手而不是“離”手。 尊重差異,發掘同學的潛能 。班級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性,都是唯一的,他們相互之間必然存在着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實現在原有基礎上個性和特長的發展。班級管理的自主動性化改革是一個在探索中曲折前進的過程。只要不斷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改革理論和工作方法,班級管理自主化的改革,一定能夠走出一條成功之路。 轉貼於 課題主持人的主要學術經歷;主要參加者的學術背景、研究經驗和組成結構(如職務、專業、年齡等): 課題主持人爲市科研骨幹教師,連續十年承擔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班主任導師。參與過“十五”“十一五”國家級多個重點課題的研究工作,並主持“十二五”市重點課題,在各級各類學術報刊雜誌上發表多篇論文。

主要參加者都是一線教師,並且有多年班主任經驗,都是年輕的中流砥柱。均爲35歲以下。

課題研究者已取得相關研究成果的社會評價:

研究者多篇論文獲各級各類獎勵,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多個課題順利結題。

參考文獻:

[1]葉瀾.中國教師新百科一中學教育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xx

[2]【英】伯特蘭·羅素著、亞北譯.西方的智慧[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xx

[3]鄭傑.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4]成達如。學校管理的人本意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

[5]【美】斯騰伯格(St蹦.)、(美)威廉姆斯(William,W.M.)、張厚粲譯.教育心裏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xx

[6]薛彥平、薛浩.中學班級管理探析[J].西藏科技.20xx(5)

[7]趙昌木.教師成長論[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xx

[8]任長鬆.探究式學習——學生知識的自主建構[蛔.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

[9]張萬興.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完全手冊[MJ.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xx

[10]楊同銀.班主任工作技能訓練[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杜.20xx

完成課題的保障條件:

1、科研隊伍精良。本校是一所有着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名校。她是黑龍江省首批示範性高中。20xx年被評爲黑龍江省教育界唯一的一家“全國文明單位”。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具有廣泛影響。八十多年來,本校以“敦品勵學,嚴謹求實”爲校訓,培養了一批批品德高尚、學業精良的優秀人才。有着深厚的科研氛圍。

2、本校重視班級管理的實效性,重視與學生的互動,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重視德育滲透,具有人文關懷傳統。

3、本校校領導和科研室對科研的十分重視,積極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開展科研創造條件,搭建平臺。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