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事業成功的例子

事業成功的例子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事業成功的例子,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夠成爲一個成功的人,但是成功的人不是那麼容易做的,當中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小編今天爲大家整理好了事業成功的例子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事業成功的例子1

樑穩根

“中國首富粱穩根”自9、10月開始至今,都爲互聯網上熱門搜索詞。當粱穩根榮登福布斯、胡潤雙料首富之時,當他從政消息傳來之時,當三一重工全資子公司涉嫌海外避稅時,衆多媒體都在尋找這個低調而又神祕的中國首富樑穩根。然而,他卻始終躲在幕後。

10月18日,有媒體指出,三一重工全資子公司涉嫌海外避稅。而2011年的中國首富——三一集團實際控制人樑穩根,“中國首富”之稱,於媒體,是追逐熱點;於百姓,是日常談資:但於樑,卻毫無意義。

“你可以讓天下人都知道三一,但最好任何人都不知道樑穩根。”這是三一集團董事長、創始人樑穩根曾對三一副總裁向文波說的話。

低調“中國首富”

傳來當樑穩根成爲中國首富以及從政消息之時,無論是在辦公樓內,還是生產廠區,整個三一集團都異常平靜,絲毫感受不到老闆已經成爲中國首富的任何喜慶。“這對於我們來說,沒有任何影響。”三一重工的工作人員說。

細心瀏覽三一集團和三一重工的官方微博,竟然對董事長樑穩根成爲中國首富之事以及從政事件無任何消息發佈與轉發。工作人員透露說,因爲早已熟識樑的低調風格,因此,在此事處理上亦同樣低調。

採訪樑穩根這一要求被衆多媒體提起過,三一集團工作人員的回答是“幾乎不可能”。近幾年,樑穩根從不接受媒體採訪。而最近的2008年的破例接受媒體專訪,也是通過私人關係才得以約到。“之前跟他說過幾次採訪但都被拒絕了,總說他會不高興。”上述人員表示。

果然,無論是三一的員工,還是認識樑穩根的所有人,對樑的評價只有兩個字:低調。

開會時,一支筆、幾張白紙是樑必不可少的。無論發言者位居高管,抑或只是普通員工,他都會耐心地在紙上不斷地做着記錄,但從不打斷髮言者。如果會議結束前,他有了定論會公佈。如果沒有,他則會通過其它會議進行判斷。

“至今,我始終堅持每天工作到晚上8點,我也要求我們的整個高管團隊都這麼做,目的是希望讓三一始終保持創業伊始的執行力和創業激情。”樑穩根說。

事業成功的例子

並不低調的“三一集團”

樑穩根,這個名字對許多人來說,也許並不熟悉,這是源於他的低調。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三一集團”並不陌生,相較於其董事長樑穩根的“低調”風格,他的三一集團,卻並不低調。

2011年9月7日、8日,三一集團創始人樑穩根先後登上胡潤與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之頂,首次成爲中國首富。在億萬富豪榜上,更有七位高管進入榜單。一時間,三一集團被稱作“造宮工廠”。25年前,樑穩根與同伴用拼湊的6萬塊錢成立了漣源茅塘焊接材料廠。25年後,曾經不起眼的小廠已發展爲產值超500億元、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製造基地,並造就了“中國首富”。

三一被看作行業的攪局者,更是行業的另類,在這裏沒有“不可能”。2008年初,三一就有了千億級的發展戰略,即到2012年,三一集團要實現1000億元的收入,進入世界500強一這在當時看起來有點“天方夜譚”。2010年,三一銷售收入已突破500億元,一切似乎並非不可能。

三一沒有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優勢,沒有國企的政策優先,更沒有雄厚的資金。所以,有人說三一集團的成功是民營企業的奇蹟。

民企掌舵人的上升路

在“三一重工世界最長臂架泵車下線新聞發佈會”現場,面對“長沙市怎麼看待這次對樑穩根的考察”的提問,參會的長沙市市長張劍飛婉轉作答:“關於三一集團樑總身份的轉變,現在還處在考察階段,你們最好再找黨務部門作進一步瞭解。”

據瞭解,樑穩根能成爲高層部門的考察對象,除了他在三一集團的巨大貢獻外,也與其做人低調和他本人體現出的從政稟賦有關。

事實上,樑穩根即將獲得的華麗跨越,不僅是對他個人成就和榮譽的一次簡單提升,更代表了整個中國民營企業家羣體的地位之變。

業內觀察人士評價,儘管早在多年前青島海爾CEO張瑞敏、中石化董事長李毅中等企業家也曾先後進入中央高層序列,但有一個不可忽略的背景是,這些企業均是國企或央企。而作爲擁有個人財富超過350億的下海民營企業家,此次若能順利晉升,樑穩根應是中國民企第一人。

學界人士認爲,此舉象徵意義更大於政治意義。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浦興祖說:“以民營企業家的身份進入國家權力核心,既表明執政黨對民營經濟發展的態度,也有利於民營企業家所在階層的利益表達。”

施奕青卻一連用了三個“不會”來回應“樑穩根從政”的消息,“樑董不會放棄三一重工的控股權,不會離開董事長的位置,三一高管也不會因此發生變動。”

因此,樑穩根的晉升機遇,意義非凡。

三一重工高管“低買高賣”?

10月18日,有媒體指出,三一重工全資子公司涉嫌海外避稅。根據三一重工公告,被指涉嫌海外避稅的公司爲此前的三一重機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三一重機投資”)註冊地爲英屬維爾京羣島,註冊資本僅爲5萬美元,下屬全資子公司有三一重機(中國)有限公司(維爾京)(下稱“三一重機中國”),這兩家公司均爲持股性公司,自身無實際生產經營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三一重機投資由樑穩根等十名自然人於2003年註冊於維爾京羣島,包括唐修國、向文波、易小剛、毛中吾等大部分三一重工(或三一集團)高層,該公司前身名爲Specklemark Ltd。當時,樑穩根僅出資2.891萬美元,其他自然人出資更是少至從幾百美元到4410美元。

當日,三一重工有關人稱,對於海外公司的企業所得稅及個稅避稅等問題,目前公司高層已經知道媒體在關注,但並沒有正式迴應。不過,樑穩根等10名自然人因持有“三一重機投資”已有豐厚的斬獲。

2010年時,三一重機的整體評估值高達近20億元。因此,有人士質疑,三一重工及其高管存在將挖掘機資產“低買高賣”的嫌疑。

不過三一重工也曾迴應,三一重機在2001年和2002年時,存在技術水平、產業鏈建設、營銷服務體系及財務狀況等各方面難題,前景有諸多不確定性,而當時三一重工這家上市公司若要整合挖掘機產業需要投資大量資金,所以決定出售資產。

無論“樑穩根從政”,還是“三一集團涉嫌海外避稅”,衆多媒體呼籲:如今他或許需要再次面對公衆,解釋自己是否通過一家海外註冊公司實現了對企業所得稅和個稅的高額規避。然而,最終事態進展如何,還是不能阻擋樑穩根“低調”的步伐。與許多民企領導人追求高曝光率不同,樑穩根將全部精力放在三一重工集團的經濟建設之上。這或許正是三一集團不斷得以壯大的原因。

或許在乎的不是財富,而是如何使三一重工實現國際化,成爲世界500強。這對於不斷創造奇蹟的三一集團來說,對於樑穩根來說,或許值得期待。

事業成功的例子2

孟非

正是年輕時跌宕起伏的生活經歷和主持新聞類節目積累的閱歷,讓他對於婚戀這個社會性的話題有着獨到的見解,更能瞭解普通人的心態,由此,此檔經他主持的節目一經播出,便火遍全國。

1971年,他出生在重慶市一個普通市民家庭,後來隨父母的工作調動來到了南京。1990年高考落榜之後,他南下深圳尋求發展。來到深圳後,他馬不停蹄地開始找工作。然而,奔波了十幾天,他竟然一無所獲。眼看身上帶的錢所剩無幾,他只好從小旅館搬出來,住進了破爛不堪的簡易房裏。那段時間,他每天所做的都是從街邊撿來的舊報紙裏收集招工信息,然後一次次去應聘。

輾轉奔波了一個月後,他終於應聘到了一份搬運工的工作。這份工作累且報酬少得可憐,還得時常忍受苛刻老闆的責罵。和着淚水與汗水,他勉強做了一個月,便離開了深圳。

回到南京後,他做了一名印刷工人。這份工作要不分晝夜地連續3天工作,每10個小時,才能休息一次,而且要是手腳稍微慢一點,在規定的時間完不成流水線作業,就會影響下一個環節,會受到班組長的一頓大罵。即使這樣,爲了生存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拿到第一個月薪水的時候,他報了成人高考。因爲這個時候的他,開始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意識到要改變命運,只有靠知識。他十分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機會,無論多忙多累,他都會準時出現在課堂裏。這種一邊打工一邊上課的生活,讓他的休息時間少得可憐。由於勞累過度,工作的時候他的手被捲進了機器裏,後來由於搶救及時,他的手保住了,但也因爲這件事丟了工作。

1994年2月,他憑着自身過硬的素質,應聘進了江蘇電視臺文藝部,做了一名體育組的接待員。雖然這份工作只是一份伺候人的工作,但能進入嚮往已久的電視臺,也足以讓他歡欣鼓舞了。

事業成功的例子 第2張

就這樣默默無聞地做了一年“茶水小子”。1994年7月,拿到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專科文憑後,他爲自己確立了一個更高的目標,那就是不能再做“茶水小子”,自己也要做一名記者。

有了目標後,他就一門心思朝着理想的目標往前奔。他每天早早來到臺裏,利用幫記者們打掃衛生的機會熟悉記者的工作流程,在一些老記者出去採訪時主動請纓扛攝像機,因此學會了一些採訪技巧和攝像機的操作。與老記者混熟後,他的勤奮與吃苦肯幹,終於打動了老記者,漸漸地,有些小新聞,老記者便交給他。雖然自己僅僅是個將名字署在老記者後邊的幕後記者,但他還是非常高興,因爲他將這種得來不易的機會當成了鍛鍊與提高自己的平臺。

之後,隨着在電視上曝光頻率的增加,臺領導終於注意到了他,破例允許他在幹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可以出去跑新聞。領導的“法外開恩”讓他終於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從此,他每天透支體力拼命趕做節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但看到自己拍出來的片子,心裏還是充滿了成就感。

1996年8月,他作爲總攝影參與拍攝了26集專題片《飛向亞特蘭大》。該電視片在全國長篇電視專題片評比中榮獲二等獎。憑藉着這個成績,他終於被轉成了正式記者。

接下來,他的事業一帆風順。1995年,江蘇電視臺爲了搶佔先機,組建了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籌備了一檔10分鐘的深度報道欄目《都市傳真》。他進入該組後,正式開始了跑社會新聞的歷程。

2002年1月,江蘇電視臺爲了提高收視率,決定改《南京新聞》爲新聞直播節目,起名爲《南京零距離》,宗旨是“爲平民百姓服務”。經過激烈的角逐,在面向全社會的公開競選中,他以絕對優勢勝出。《南京零距離》第一期播出後,他詼諧幽默像拉家常似的主持風格,就受到了電視觀衆的歡迎。由於關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樂,沒過多久,《南京零距離》收視率就一路飆升。與此同時,他也成爲《南京零距離》不可替代的核心人物,不少觀衆親切地將他稱爲“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2010年,江蘇電視臺新增了一檔婚戀交友類節目《非誠勿擾》,臺領導將節目主持的重擔交給了他。從新聞節目到情感真人秀節目,幾經磨合他很快適應了主持角色的轉換。正是年輕時跌宕起伏的生活經歷和主持新聞類節目積累的閱歷,讓他對於婚戀這個社會性的話題有着獨到的見解,更能瞭解普通人的心態,由此,此檔經他主持的節目一經播出,便火遍全國。這檔節目,不但捧紅了許多80後的交友選手,也讓他迎來了事業的巔峯。靠着非誠勿擾的人氣,他成功入圍第四屆華鼎獎主持人榜單。

他就是江蘇電視臺相親節目《非誠勿擾》的主持人孟非。對於曾經的艱辛,孟非有自己的看法:“人不會一輩子倒黴,總會有云開日出的時候,而成功的機遇,總是會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是苦難中積聚的力量一步步將我引向了成功,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成名之前艱辛打拼的那段歲月,是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從搬運工到“最睿智的月老”,孟非經歷了十幾年的磨礪。那麼你呢?爲了成功,你準備好了嗎?

事業成功的例子3

極品布丁

20世紀60年代,當時只有十幾歲的利茲·蕭尼斯曾因嚴重的反叛心理而成了墨爾本很少見的街頭少年。如今,她經營的“極品布丁”公司已經成爲資產上百萬元的企業,並且給那些處於困境中的年輕人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

這位年近50而生氣勃勃的女企業家渾身散發着幹勁、精力、熱情,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同情心。

她帶我參觀了不大的廠區,當時是晚上7點鐘,機器在全速運轉,年輕的女孩們正忙着攪動大桶裏的布丁配料。利茲興奮地談到,由於企業的規模已超過了這些廠房所能容納的範圍,他們明年要搬到更大更好的地方去。

在她桌子上放着一排包裝樣品。極品布丁以其講究的包裝而聞名。這顯然是一種有效的銷售策略。

利茲善於與人交流。她用一種有趣的方式講述着她的生活和經營戰略:“我們有口味最佳的布丁,有最精美的包裝,這是最好的產品……”

背景

利茲·蕭尼斯於1951年出生在東墨爾本的一個信奉衛理公會宗教的家庭。她母親是教堂的風琴手,父親是教堂的引導員。利茲說:“教堂支配着我們全部的生活—一種耗費時間、完全僵化的生活。”因此,利茲和她哥哥都很痛苦。

她母親死於腦溢血,終年42歲。那是一個下午,利茲放學回家後發現母親失去了意識。在被送往醫院搶救後,母親只活了兩個星期。“那時,我快12歲了。”

一年半後,她的父親再婚了。繼母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她對孩子們很冷漠,還讓他們的父親在孩子和新任妻子之間做個選擇。他選擇了妻子。後來的30年裏,父親和女兒一直沒有見面,直到父親臨死的時候,他們才重新團聚。“但太遲了,我們什麼也沒說。”

作爲一個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利茲走上了錯誤的道路。“我只是爆發了。家裏沒有了愛,所以我把這作爲一種報復。‘媽媽怎麼能死呢?她爲什麼要這樣對我?’這種想法與天生的叛逆結合在一起,結果是不可理喻的。”

20世紀60年代,社會正在經歷着劇變,這在澳大利亞歷史上是一段有特殊意義的時期。15歲的利茲離開了學校和家庭,出去工作了。她開始投身於音樂劇,成了一名未成年的夜總會會員。在接下來的一年半中,她搬了13次家。面對道德的危險品—毒品、厚臉皮的人、烏七八糟的房間,她從小接受的嚴格教育起了作用,使她不可能融入其中。於是,她成了這個“黑社 會”場面的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我只對欣賞音樂和跟人結識感興趣。”

不過,她的家人還是出面了。在把她送往當地警察局的車上,一位女警狠狠地罵了她一頓。

利茲從一無所有到擁有一家成功的現代企業,這種巨大的變化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

利茲曾經從事過一系列的辦公室工作,接受了爲期兩週的接待員培訓,這幫她得到了第一份發揮潛力的工作。她雖然沒有正式的文憑,對此她曾耿耿於懷很多年並一直以此爲憾,但後來她還是摒棄了那種要做出成績必須先有一個學位的觀點。“對我來說,這是一個轉折點。我知道我可以做所有的事情。我意識到一個人所需要的一切就是基本的智慧。”

最終,她在夜校讀完了12年級,並在斯文波恩理工學院修完了一門銷售課程。儘管如此,她還是認爲自己所學到的大部分東西是從工作中得來的。

接下來的12年,她一直在塑料行業工作,爲一個年輕的有進取心的企業家處理辦公室的事務。“除了開卡車外,我什麼都幹,完全是個雜工。我從最基本的東西開始,學到了經營管理的全部內容。這對後來經營我自己的企業是一項很好的培訓。”利茲從那兒又跳到一個更高的職位,在地毯行業裏做管理工作。她是負責生產計劃和管理的經理。“我們的產品在地毯市場上是高檔的,這些地毯的色彩由顧客自己決定,設計是一次性的,這意味着我要跟建築師及室內設計師合作去創造美麗的居室環境。”

利茲在地毯行業裏工作了九年。終於有一天,她剛剛走進辦公室,就立刻意識到在這裏的路已經走到頭了。“我知道我必須前進。在那兒,我的精神已經奄奄一息了。”那是1993年,她決定創辦自己的企業。

創業

怎樣從地毯走向布丁呢?利茲曾一直幫一個朋友做週末食品供應。“我負責甜點。”利茲解釋道。她去艾米莉·麥弗森圖書館查到了早期澳大利亞移民的食譜,其中之一就是現在非常有名的古爾高維布丁—後來這種布丁把她推向了成功之路,這就是後來的極品布丁。

“古爾高維”這個土著詞語是位於新南威爾士西南方的一個鄉間小鎮的名字。那兒是非常落後的農村,貧瘠且被灌木覆蓋。人們是在1800年把它作爲牧區而來此定居的,後來爲這裏衆多的大型牧場修建了一條鐵路。利茲曾親自到古爾高維去考察,希望找到一些浪漫的或不同尋常的東西,結果一無所獲。

在19世紀初期,這個地區的女移民發明了一種不用麪粉的布丁,這種布丁的原料有香蕉、麪包和製作葡萄酒用的水果,比如無核葡萄。她們把這種布丁叫做“古爾高維布丁”。利茲對原始配方稍微做了一點改動,加入了大量的國王島奶油。“它們簡直美味極了,每個人都很喜歡,他們大口吃完又回來接着買。”

每天晚上,利茲都會用廚房的爐子烤三個特別大的布丁,用細棉布捆起來,然後把它們掛在走廊裏。到了週末,她就把它們切碎,帶到集市上去賣。“我是在觀察消費者對布丁的反應如何,看看我是不是真能做出點成績。我在市場上擺了個小攤,結果所有的東西都賣出去了。”

她發現產品很受歡迎,就決定把它推向航空公司。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後來的堪塔斯公司)給了她第一份訂單—每週1 000個甜點大小的小布丁。那時是1993年,她沒有廠房,沒有生產用的廚房,沒有員工,也沒有足夠的資金。

航空公司通知利茲要檢查她的廠房。“我當時想,什麼廠房?我沒有廠房。但我卻回答:‘哦,行。’我開始害怕了,但我實在不想因爲沒有廠房就放棄這樁生意。”

利茲很快便開始尋找生產用的廚房,找到了現在的工廠,這塊地方後來被她擴大了。她從1993年5月開始一直租用至今。她又從一傢俬人醫院買來兩個蒸鍋,現在她仍在使用這兩個鍋。這樣,廠房就順利通過了澳大利亞航空公司的視察,儘管那裏還沒有生產過一個布丁。

“我每四個星期做4 000個布丁,這兩個蒸鍋足夠應付了。但是,我現在反倒不如以前了,因爲客戶在價格上給我施加壓力,而我不能說我做不了。”

利茲說她有一種被推着向前走的感覺。她仍然擔心自己走進了一個不熟悉的領域,她所擁有的一切只是一紙合同。?食品博覽會

利茲決定全身心投入,並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她親自到新加坡食品博覽會去看看食品究竟是怎麼回事,去學習怎樣真正開辦一個食品企業。“那次博覽會教會我如何介紹並推出產品,還給了我很大的鼓舞,讓我覺得可以在這一行埋頭做下去。”

利茲真正開始創辦極品布丁公司是在參加完1994年墨爾本食品博覽會之後。這次博覽會上的一個展位要價大約是1 000元。食品博覽會非常重要,因爲那裏是所有食品採購商都會去的地方。她從古董商那裏借來了價值十萬元的法國古董,用這些古董把展位裝飾起來,使它看上去像一間法國的畫室。雖然是首次參展並且只有一種參展產品,但利茲的展位出人意料地獲得了博覽會最佳展位獎。

“我只有一個布丁,但我讓它看起來像是101個。”於是她的企業真正開辦起來了。

一個月後安塞特航空公司跟她取得了聯繫,於是她得到了第一張價值75萬元的大訂單。她每天要在澳大利亞全國範圍內爲安塞特供應4 000個布丁,並且把產品冷凍起來送往全國各地。

航空公司要求她的第一批產品交貨期不能超過五週。“我所擁有的一切就是兩個蒸鍋。我需要設備、洗滌機、洗碗機。我需要僱人。我對產品能否凍住一無所知。我也不知道怎樣把小批變成大批。我需要設計出包裝,想出保證食品不變質的辦法。我要知道加工如此大量的食品需要多少原料。而我只有四個星期去做這些事情。”

首先要找到資金。利茲先去了她從年輕時就與之有來往的銀行,但他們不想聽她說下去,因爲75萬元的合同對銀行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她去了五家銀行,都被回絕了。她快沒時間了。“但我不會讓這個合同泡湯的。總會有家銀行給我貸款的。”11個小時之後,她在ANZ銀行的借貸部終於找到了一個對整個計劃充滿信心的年輕人。

後來回想起這些,她說她可以理解爲什麼人們會覺得她那是蠻幹。銀行的理由是:“你自己從來沒有經營過企業。”“食品業充滿了風險。”“如果你失敗了會怎樣?”食品配備設備的轉賣價是很低的,所以銀行擔心如何收回資金的問題。利茲說:“家裏有我的資產,但由於我是個女的,這就暗示了我所做的一切是在冒險。”

後來,利茲離實現計劃只有一個星期了。

她已經研究了所需的包裝。“我訂做了特殊的盒子和托盤。托盤必須製成能相扣在一起的樣子。我必須做好準備,比如900千克的香蕉,還要有搗碎香蕉的機器。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但還是沒有員工。而此時已經是必須開始生產的前一天了。”

利茲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去聯邦就業服務中心(CES)找人。“我腦子裏充滿了要給年輕人機會的想法。過去我在一些機構裏做過很多志願者性質的工作,工作對象是街頭少年和貧困孩子。我請服務中心的人告訴我,哪些年輕人失業時間最長。這些年輕人不是沒工作過就是長期失業,只有很少的工作經驗或者沒有工作經驗。我承認這是一個可能會失敗的實驗。”但是它成功了。利茲說:“我們要做的一切就是在上崗前一天對他們進行培訓。”

在聯邦就業服務中心那裏可以有很多選擇,但她還是固執地僱了最先來找她的四個年輕人。這四個人中有一個現在還在她身邊工作。“他剛來的時候是一個17歲的孩子,現在是我的生產主管。公司成長了,他也在和它一起成長。他成熟了許多,承擔着越來越多的責任。”

他們第一次批量生產了600個布丁。“這離我們的目標還很遠,但我們很快就有了存貨,那個星期快結束時,我們可以發送第一批產品了,一共是24 000個。我們晝夜不停地幹,終於準時完成了任務。”

與安塞特合作六個月中,極品布丁的合同履行得非常好,每次都能準時交貨,因此合同又續簽了六個月。

那種小古爾高維布丁不僅在初期進入了安塞特和澳大利亞航空公司,之後它又在安塞特的推薦下進入了凱利多涅航空公司和聯合航空公司。截至2000年,企業的員工已經增加到十幾個人,年產250 000個布丁,銷售額超過100萬元,並且每年翻一番。令利茲引以爲豪的是,其客戶名單簡直就是澳大利亞的一本“著名企業錄”。

極品布丁仍然與航空公司保持着聯繫,但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和削減成本導致國內航班的菜單裏刪去了布丁。利茲仍然爲頭等艙和商務艙提供膳食,但正如她所指出的那樣:“這方面的消費量不大。這不足以使工廠開工。”

壯大

1995年,利茲再次參加了食品博覽會,這次是在悉尼和墨爾本兩個地方舉辦的。她把12個月的市場營銷活動集中到了參加博覽會這四天裏。“我發現這筆開銷很值,因爲你將會見到你想見的所有人,而不用花幾個月的時間去找他們。”

現在,極品布丁主要是供給市場上的高收入階層,在全國範圍內的服務對象有麥爾—格雷斯兄弟公司、戴維·瓊斯公司、悉尼里茲飯店和許多五星級飯店,還有高爾夫球俱樂部、餐館、企業配餐公司以及私人醫院。目前,他們正在打算與澳大利亞各地的醫院簽訂購銷合同。

儘管古爾高維布丁仍然是最受歡迎的甜點之一,但現在的布丁已經發展到十幾個品種了。利茲自己發明了大部分配方。她滿懷喜悅地誇耀着一些極好的配方:“比如我的巧克力和碎果仁布丁、梨和生薑布丁、棗椰和胡桃布丁、橙子和無子葡萄布丁……”

當墨爾本糖尿病國際研究院的理事開始考慮與極品布丁合作後,利茲他們又多了一件值得驕傲的事。糖尿病國際研究院希望利茲爲糖尿病患者提供甜點,使患者們在沒有糖的情況下吃得開心。利茲把所有的產品都拿出來由糖尿病研究院進行測試,結果有三種產品不含糖。“所以我們有三種產品不必更改配方就能滿足他們的要求。”

利茲的一個理念是爲顧客提供天然口味的產品,完全不需要任何添加劑。這意味着要在不使用防腐劑的情況下,使產品的保質期足夠長。她已經設法實現了這一點,使布丁既有比較長的保質期,又能很好地冷凍起來。正如她所指出的:“把食品冷凍起來就是一個保質過程。”

極品布丁以類似的方式,被推上了國家心臟基金會爲一流佈丁開展的“√”計劃。利茲笑着說:“這意味着我們將成爲惟一一家擁有心臟基金會認可產品的澳大利亞布丁公司。”爲了得到紅“√”,他們必須對布丁配方做一些修改。“爲了達到標準,我們把脂肪含量降低到他們要求的水平,還修改了配方。這是公司成功的又一個里程碑。”

公司的支柱之一是傳統的聖誕布丁,一種被利茲稱之爲“美妙絕倫”的布丁。利茲仍然是親自研究所有的配方,並以小批量生產的方式進行試驗。“在製作這種絕妙的聖誕布丁時,我用了三種不同的配方,直到最後做成了我喜歡的那種。”她承認自己沒有受過廚藝培訓,這可能反而是個優勢,使她自己發明了配方。“我知道什麼樣的食品受人喜愛,我知道哪種口味會受到人們的歡迎,因爲我對食物有一種永恆的'熱情。這就是祕訣所在。”她不僅對甜點感興趣,而且對澳大利亞豐富而奇妙的食物都很感興趣,因此她能夠採用多種配料。她說:“如果一開始就有很多非常好的配料,你就會情不自禁地要做出一個好的產品。”

這是極品布丁理念中的又一個部分:“我們想以最合理的價格提供質量最好的產品,這樣才能擁有越來越多的顧客。即使我們的目標市場集中於高收入階層,產品的定價也沒有超過多數人可以承受的界限。非常合理的定價,精美的包裝,極佳的口味,可以說我們讓一切都盡善盡美。”

利茲在不斷地開發新配方,嘗試新包裝,尋找新市場。他們現在的目標是把產品推向海外市場,目前主要是英國,其次是東南亞國家。她希望企業未來利潤增長的大部分來自於出口,因爲在澳大利亞,美食家和高收入階層只是一個很小的市場,而在諸如英國這樣的國家,熱衷布丁的卻大有人在。

“在英國,僅倫敦市區和市郊就有將近1 200萬人,有很多人是喜歡吃布丁的。英國人把甜點稱爲布丁,它可以是從粘棗椰布丁到奶酪飴糖或冰淇淋的任何東西,然而在澳大利亞人的觀念中,布丁是一種熱的東西,只有在冷天和聖誕期間才吃。人們把它看做是冬季食品。”

事業成功的例子 第3張

利茲正在努力改變這種觀念,對顧客進行再教育。“舉例來說,我們有一種很好吃的烈酒麝香布丁和無花果胡桃布丁。它們不僅是極妙的甜點,而且放在乾酪淺盤上也很好看。所以我跟顧客說:‘爲什麼不把布丁放在淺盤上呢?’”

他們生產與法國的大瑪尼爾公司共同調味的巧克力軟糖布丁,並從大瑪尼爾那裏獲得了兩個許可證,在許可的範圍內生產兩種產品。這意味着他們可以在包裝上使用大瑪尼爾的商標,從而成爲澳大利亞僅有的四家獲此許可的公司之一。

與大瑪爾尼合作之後不久,克因喬公司來找利茲了。克因喬非常熱衷於跟她聯手做一些標準包裝,這可以幫她拓展倫敦市場,還把利茲的產品拿到其法國釀酒廠的分店裏。利茲把這看做是一項極其令人興奮的提議,因爲克因喬是一個很知名的品牌,尤其是在倫敦。目前利茲正在與克因喬和弗蘭蓋裏克兩家公司合作開發一些產品。“這兩家歐洲的大酒作坊很樂意在這些項目上跟我們合作,因爲它們也期望從合作中獲利。”

現在看起來,極品布丁的壯大似乎是沒有盡頭的。他們還進軍蛋糕業,製作一系列烈酒黃油布丁,並首先跟大瑪爾尼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隨着品牌越來越有實力,利茲創建了康那瑟系列公司,其產品不止是布丁,利茲把這看做是進軍其他行業的時機。

聖誕節是一年中最長的旺季,他們從5月就開始生產聖誕布丁了,截至6月底,他們已經完成了第一批聖誕訂單,都是給大企業客戶的,比如戴維·瓊斯公司或麥爾—格雷斯兄弟公司。

初期遇到的困難

利茲認爲任何企業最早的困難都出現在創業初期,而她遇到的困難是跟那些把創辦企業看得很複雜的人打交道,尤其是銀行。“人們仍然認爲任何與女人、食品有關的東西最多不過是個小作坊,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企業。總是有人對我說:‘你是在家裏製作產品的嗎?’你不可能每年在家裏製作250 000個不同形狀和尺寸的布丁,但人們就是有那種感覺。當初我們的企業就被看做一個小作坊,現在我們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利茲坦率地承認極品布丁的發展是很神奇的,但這是一個可控的發展。很多人對銷售額很重視,但對她來說更重要的東西是利潤。“如果沒有利潤,我不會因很高的銷售額而興奮不已。雖然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我們還是確保把獲得的每一分利潤都重新投入到企業中去,這正是我們能生存下來的原因。我自己依然拿很少的工資。”

“我認爲在企業的經營中有一個危險期,在我看來大約是五年的時間,我們的危險期剛剛過去。五年是被市場接受的一個期限,也是完全克服了投入資金多、收穫卻很少的困難之後的舒服日子。我認爲任何新興企業五年之後,都會在現金週轉方面好過些。”?建立各種關係

現在極品布丁公司被其主要的競爭者和顧客看做是一個很重要的企業。利茲說:“這很像學徒掙飯吃。在這個行業,尤其是在這個國家,我們正在經歷這樣一個階段,人們處在歇業狀態,製造業是最艱難的一個領域。在這方面,食品行業跟其他行業沒有什麼不同。像麥爾—格雷斯兄弟公司這樣的大公司,它對我們的信任是隨着時間推移而形成的,因爲我們始終堅持,從不妥協。我們在生產一個偉大的產品,在這五年裏許多人都見證了這一點。”

“我相信企業是建立在一種關係之上的。的確,我們有一種神話般的產品,我敢說沒人能在市場方面比我們做得更好。我們通過包裝、產品和準時交貨建立了信譽,同時也建立了廣泛的社會關係,包括我們和員工、供應商以及顧客之間的關係。五年來我一直在邀請一些人訂貨,結果是一個訂單都沒有,但我還是建立了關係。最近事情有了轉機,幾年來一直受到邀請的一些人終於給我發出了訂單,而且還是數目不小的訂單。五年多的艱苦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

成功的祕訣

利茲·蕭尼斯個人把什麼帶進了企業中呢?她成功的祕訣是什麼呢?“我覺得自己好像是這裏的一個守約人,是這個企業至理的守護者。很久以來,我覺得我就是這個企業,我就是布丁的同義詞。但是,隨着企業的發展壯大,我僱的人也比過去多了,現在我明白了,我只是企業的一部分,他們也是企業的一部分,用他們自己的方式爲企業做着貢獻。我仍保持着旺盛的經營熱情。正是這份熱情加上我對供應商、對員工、對顧客的尊重推動着企業向前發展。我心中充滿着夢想。我告訴那些爲我工作的人,我不苛求他們跟我分享所有的夢想,但既然他們來到這個企業工作,就必須分享其中的片段。這似乎難以理解,但是一旦你來到這兒看到我們如何富有計劃性又充滿激情地工作,你就能明白他們可以分享那個夢想的某些片段,並且成爲它的一部分,成爲企業發展壯大的奠基者。”

利茲說最好的一個例子就是一名女青年。她來公司將近五年了,是跟企業一塊成長的。她最初的工作是整理訂單,利茲看到她身上有很大的潛力,於是她成了利茲的助理。按利茲的說法,她現在也充滿了同樣的激情和熱情。“她賣布丁能跟我賣得一樣好,她知道她的未來發展是與企業同步的。我們把產品打入倫敦的計劃令她特別興奮。她明白自己是企業發展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很大的動力。其他的員工也會有這種機會。”

利茲是如何看待個人的成功祕訣的?“永不言敗,以及做事的激情。我經常在辦公室工作到半夜,研究新配方,試驗不同的布丁調配方法。有一段時期我們在人力資源方面有些困難,那時我整夜都在工作,一直到早上5點,回家睡一個小時的覺,衝個澡,7點回來。實際上每天晚上我都工作到半夜,一般是上午9點回來。每週有6天都是這樣。”

利茲設法讓自己的生活遠離工作,她覺得自己很幸運,有一個法國丈夫。當談到房東變成生活伴侶對她個人的生活和事業是多麼大的一個賞賜時,她笑了。在聖誕夜的生意結束時,他們會搭乘飛機前往法國。他們在那兒有另一個企業,在法國南部出租畫室。他們去法國後,就在其中一間畫室裏住上四個星期。

險境

這個企業所面臨的最大難題是產品的季節性。因爲他們開發了一項成功的聖誕產品,所以大部分產量是在下半年完成。這意味着他們從5月到12月很忙,之後卻開工不足。因此對利茲來說,最大的考驗是她得保證有足夠的活兒,使工廠在一年的12個月都能運轉。對極品布丁公司來說,現金週轉始終是一個主要的問題,這主要是經營的季節性造成的,這就是他們迫切進軍英國和歐洲市場的原因。“這會使我們一年到頭都有活幹。”

爲提高淡季的業務量而做的另一個嘗試是分銷從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進口的香草風味礦泉水。利茲認爲這擴展了公司的經營範圍,給公司又增添了一份力量,尤其是他們得到了維多利亞公司的分銷權。這一系列香草和果汁飲品在市場上作爲成人喝的酒和軟飲料的替代品,使企業創出了更好的業績。“我們的銷售理念就是,如果你想要好好享用蘇格蘭威士忌,那麼惟一的辦法就是同時喝一種好喝的蘇格蘭礦泉水。”他們還出售來自威爾士的泰恩礦泉水。“這是一種由泉水製成的香檳,裝在很漂亮的藍瓶子裏。”現在,利茲在銷售布丁的高檔品市場上同時還銷售12種不同的礦泉水,這極大地拓展了業務,使公司可以脫離險境。

給他人的建議

“我認爲一個人如果沒有激情、恆心和耐力,那麼他就不該介入企業的經營。開辦企業是艱難的,絕對不是一條坦途,你必須有一種堅定不移的意志和繼續前進的能力,同時你還需要情感上的耐力。在這五年裏,我始終沒有喪失對未來的憧憬和夢想,我認爲這是必需的一點。你必須胸懷全局,目標明確,打破常規進行周密的思考,對突如其來的事情立刻做出判斷。你必須用智慧和技巧機敏地把握局勢。壓力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一個人需要有一種能力,使他能應付一個又一個的挑戰而不會被擊垮。”

利茲在開辦自己的企業之前,已經在很多行業工作過,這使她學到了很多不同行業的知識。“這是我的學徒期。”正如利茲所認爲的那樣,你創業前的一切經驗都能派上用場。這就像不斷擴充一本大百科全書並且能夠利用它。

利茲所擁有的另一個寶貴的財富就是良好的記憶力。她是個學習知識的能手。“我看到那些爲我工作的年輕人正在通過學習和積累建立他們自己的知識數據庫,這非常好。”

結論

利茲已經開始向亞洲市場進軍,她還打算進軍北美市場。從貧困到富有,這位聰敏而堅定的、有着敏銳的商業頭腦的女性將會在布丁世界大顯身手。

極品布丁是一個現代澳大利亞的成功故事,是一位頑強女性的讚歌,這位女性的堅強意志曾在墨爾本小巷的“底層生活”中得以錘鍊。她本來可能以無家可歸、意志消沉甚至毀滅作爲結局。但與此相反的是,利茲·蕭尼斯成了一個最終的成功者。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