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中國通史》精選讀後感500字

《中國通史》精選讀後感500字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7.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通史》精選讀後感500字,丟掉閱讀的能力是非常可悲的,著作中的思想內涵是不可忽視的,閱讀的好處不僅僅在於提高文學素養,閱讀能夠創造出與自己對話的世界,一起來看看《中國通史》精選讀後感500字吧。

《中國通史》精選讀後感500字1

中國——世界五大文明古國之一。它擁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讀了《中國通史》,我深深感受到中國歷史的悠久文化的深長和美麗。

《中國通史》精選讀後感500字

從傳說中的“人文始祖”——堯、舜、禹到最後的帝國——元、明、清,經歷了何等漫長的年代。用環環相扣、源遠流長來形容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更迭並不爲過,用波瀾壯闊、異彩紛呈來形容中國曆代所發生的大家一點也不誇張。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南朝祖沖之創造新曆,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宋代畢昇發明活字印刷……這樣的歷史不能不讓人驕傲,這樣的歷史不能不令人神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歷史上有許多優秀的將領:精忠報國的岳飛、被稱爲“飛將軍”的李廣、肅清倭寇的戚繼光……當然,歷代詩人更是數不勝數: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一代才女李清照、曠世奇才蘇軾……再說秦始皇,大家都說他是個暴君,但誰也不能否認他不是一個英雄。是他,統一了中國;是他,修築了萬里長城,建築了兵馬俑;也是他,建築了規模宏大的阿房宮。但是這在當時貧民百姓的眼裏,他大興土木,累死了衆多的百姓,在他們眼裏,這些建築都是用百姓的血和肉搭建起來的墳墓,在他們眼裏,他只是會讓他們苦不堪言的昏君,但他在我們21世紀人的眼中,是個偉大的英雄。

前人的經驗是寶貴的財富,可以幫助後人洞察世事,少走彎路,所以培根說:“讀史使人睿智。”退而求其次,至少知史可以讓你具有與衆不同的學識和魅力。

有歷史是一種榮耀,它是一個名族智慧的積澱。華夏文明博大精深,非一家之言所能道。願大家都看看這本書!

《中國通史》精選讀後感500字2

讀了這本《中國通史》(上卷),我覺得我們的中國是歷史悠久,文明深厚的,因爲她是從災難中一次又一次地站起來的。歷史,把中國面對艱難困苦時的樣子一一給我們展現出來。在面對這些艱難困苦的時候,中國也在做着並且實現着一個巨大的夢。

《中國通史》精選讀後感500字 第2張

這本《中國通史》(上卷)主要講述了中國大地上從猿人開始一直到唐朝末期的文明發展歷程,這個歷程也是中國夢走向現實的歷程。

在史前史的時候,我們的祖先——猿人就逐漸進化到早期智人或晚期智人,那也就意味着中華民族的祖先不再是矇昧和野蠻的了。考古資料證明,中華民族的祖先從龍山文化開始,就已經進入文明的時代。

商王朝令我很在意,不僅僅意味着這個時代甲骨文已經出現,更主要是因爲在商朝中晚期時,教育開始出現,雖然那時的教育和現在的教育有很大的區別,學生們只學有關宗教祭典等禮儀知識,但是,教育的出現讓中華文明的傳承更加快捷,更加有效。

《秦朝》這還講述了有關秦始皇的故事。秦始皇統一了文字、貨幣和度量衡,這些措施更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中華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秦始皇修建了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是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奇蹟之一。它充分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無限的創造力。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文明的象徵。這是中國夢隨着長城出發的時代。

在東漢時期,蔡倫發明了造紙術。這一技術的推廣,讓中華文明的傳承有了更爲方便、更爲廉價的基礎。

隋唐時代是中國經濟和文明大發展的時代。隋朝,是中國進入繁華的時代。此時的中國,已經和日本等外國有了交往,並且把自己的經濟文化傳向國外,中外人民也開始建立起深厚的友情。唐朝,中國社會經濟繁榮,政治上實施開放政策,對外交往日益增多。唐朝成爲中華文化最興旺的一個時代。

中國正在實現她的夢,正在成爲一個富強文明的中國。這不僅僅是中國的夢,也是每個人的夢。

這就是我看了《中國通史》(上卷)所獲得的啓示。

說明:寫此讀後感經歷了“三改”程序。第一遍,孩子讀了書後撰寫提綱,基本上完成了1-5、7、9段的書寫。我看完後,覺得孩子的眼光不錯,選材基本上符合要求,當然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對主題的把握還不到位,對具體細節、事件的選擇還可再斟酌。經我提示,孩子進行了第二次修改,增加了第6段和第8段的內容,增加了秦始皇統一文字等細節。但是,我發現,孩子的這篇讀後感在文字上、在緊扣主題上還有可繼續修改的地方,因此,我建議她在每一個片段中都要緊扣“文明”、“夢想”這樣的詞語;同時進一步疏通文字,使文字更連貫。經過第三次修改,文章基本成型。最後我爲她擬定了題目,並添加了最後一句話。

《中國通史》精選讀後感500字3

史詩化呈現厚實的歷史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不知過去,無以圖將來。”看歷史,是爲了看見歷史中我們的真實形象。丘吉爾說過:“那些忘記歷史的人註定會重蹈覆轍。”牛津大學出版的《技術史》也指出:“過去的教訓是將來行動的指南。”對一個國家來說,歷史衍進中的任何成敗得失、經驗教訓,都是後人的財富,都值得我們借鑑。所以,對歷史,我們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對古代的成功經驗,我們要本着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學態度,善於從歷史中看成敗、知興替、鑑是非。

《中國通史》精選讀後感500字 第3張

江河萬里總有源,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泱泱華夏,上下五千年,通史著作不少。優秀者,往往既重史料翔實,又重文字優美。案上這套《中國通史》,就是民國公認史學大家的集大成。其中,呂思勉先生的文字中,引用的史料十分豐富,旁徵博引,大氣磅礴;張蔭麟先生則不圄於史籍,甚至把《詩經》、《楚辭》、《論語》中的詞句用得出神入化,文字十分優美;而蔣廷黻先生則是在近代史研究上採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觀念,倡導原始檔案材料的收集。他寫李鴻章,就不止是看史料,還曾親自走訪李鴻章的舊部、助手、祕書等。

歷史是厚實的,正如《中國通史》一樣。厚厚的上中下三冊,翻起來不輕鬆,讀起來更加意味深長。《中國通史》,不但有歷史內容,還有思想深度,更有莎士比亞式的情節生動性和豐富性。著名歷史學家譚其驤稱其“以史學名著而兼通經、子、集三部”。嚴耕望贊呂思勉“通貫各時代,周贍各領域”,這也是《中國通史》的主要特色。顧頡剛評價《中國通史》“以豐富的史識與流暢的筆調來寫通史,方爲通史寫作開一新的紀元”。《中國通史》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史料之翔實,觀點之新穎,語言之生動,對歷史人物的評判之公正,爲同類書所不及。

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東方五千年,爲人類創造了燦爛不熄的偉大文明的歷史,那是人類最珍貴的遺產之一。張蔭麟、呂思勉、蔣廷黻所著《中國通史》,從“民族的形成”起筆,沿着歷史的道路,回顧梳理了王朝更替、歷史興衰的來龍去脈,分門別類地敘述中國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學術的發展情況,內容包括封建婚姻的變遷、同族與異族的同化和異化、文化思潮的形成,以及近代政治社會對現代經濟、社會、教育的影響,等等。不應忘記歷史,“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瞭解一個國家從哪裏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麼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裏去和不會往哪裏去。”

“欲知大道,必先爲史”。《中國通史》“思接萬載,視通萬里,千恣百態,令人銷魂,因此它比其他學科著作更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列寧說:“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休謨認爲,“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併爲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吳晗說:“我們的歷史是一份無比珍貴的遺產,是值得我們自豪的。”我們從歷史中走來,它是我們存在的依據和理由,它是我們成長的沃土和甘露。說的更通俗點,《中國通史》是一份無比珍貴的遺產,是一套值得細讀、深讀的傳世經典,所有對中國歷史、語言、文學、藝術和考古感興趣的人都將感激於這套書,它在相對少的篇幅裏準確而富有見解的解釋了中國從最早時代一直到今天。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