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明星動態 > 爲什麼稱楊絳爲先生?楊絳簡介資料人生經歷與百歲感言

爲什麼稱楊絳爲先生?楊絳簡介資料人生經歷與百歲感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近日,錢鍾書的夫人楊絳以105歲高齡悄然告別人世,楊絳先生簡介資料是什麼?爲什麼稱呼楊絳爲先生?楊絳的人生經歷是什麼?楊絳百歲感言有哪些?

爲什麼稱楊絳爲先生?楊絳簡介資料人生經歷與百歲感言

  爲什麼稱楊絳爲先生?

對有一定地位、學識的人可以稱爲先生。尊稱,表示恭敬的稱呼,在不同的時期可能會稍有不同的外延,但基本是對有一定地位與身份的人的一種尊稱。都是用於稱呼男性,也有用於稱呼有較高學識與地位的女性,所以,稱楊絳爲先生。

  楊絳個人資料簡介

楊絳,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1911年7月17日出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是家中第四個女兒。

1928年考入蘇州東吳大學,後轉至清華大學借讀。

1935年楊絳與錢鍾書結婚,同年夏季一起赴英國、法國留學。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

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一生創作不竭,著作豐厚。楊絳先生早年創作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遊戲人間》等,被多次搬上舞臺。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60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

來到社科院後,她翻譯了《吉爾·布拉斯》《堂吉訶德》等多部高水平的譯作,朱光潛先生對她的翻譯也是倍加讚譽。由她翻譯的《堂吉訶德》被公認爲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

1980年,她發表了長篇小說《洗澡》;1981年發表《幹校六記》並被譯成多種語言;1984年作品《老王》入選初中教材;1985年散文集《隱身衣》英譯本出版。2003年,93歲的楊絳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100多萬冊;2007年,96歲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102歲時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據悉,2001年,錢鍾書、楊絳把一生的稿費和版稅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截至2016年,該獎學金捐贈累計逾千萬元,惠及學子上千人。

爲什麼稱楊絳爲先生?楊絳簡介資料人生經歷與百歲感言 第2張

  楊絳的作品有哪些?

《幹校六記》(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本書1981年7月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尤其受有幹校經歷的人喜歡,堪稱“幹校”文學中之經典。後來不斷再版。

《洗澡》(人民文學出版社):是一部反映新中國成立後,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的長篇小說。此作品人物衆多,故事曲折,其中尤以姚宓和許彥成之間的純潔感情爲人所稱道。

《洗澡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洗澡》中有純潔感情的男女主角,在《洗澡之後》終於有了一個稱心如意的結局。這部續作,可以說是作者對自己喜愛的角色一個“敲釘轉角”的命運交代和分配。

《將飲茶》(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最早於1987年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出版後深受知識界和廣大讀者喜愛,成爲散文經典之作。再版時增加了《收藏十五年的附識》一文,同時在《回憶我的父親》一文後增加了一篇附錄。

《我們仨》(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楊絳在92歲高齡的時候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聽楊絳談往事》(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10月,錢鍾書先生逝世已近十個年頭。三聯書店出版名爲《聽楊絳談往事》的新書在全國各地同步上市,書的暗綠色扉頁上題寫着“謹以此書紀念錢鍾書先生辭世十週年。”楊絳爲此書親筆手寫的序言,在序的最後她寫道:“爲我寫的傳並沒有幾篇,我去世後也許會增加幾篇,但徵得我同意而寫的傳記,只此一篇。”

《楊絳文集》(八卷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楊絳文集》(八卷本),在讀書界引起過熱烈反響。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了《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這是一個耄耋老人獨自在生命的“邊緣”,面對死亡,探討“生、老、病、死”這一人生規律,思索人生價值和靈魂有無的作品,被譽爲百年中國文學史上“繞不過去”的一部著作。

《坐在人生的邊上》(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7月,楊絳先生在她百歲壽辰前夕,又以答問形式發表的《坐在人生的邊上》,可視爲《走到人生邊上》的姊妹篇。同樣是“人生邊上”,一個是“走到”,一個是“坐在”,顯示出境界的微妙差別,似乎作者已進入到一個更爲從容的境界。

《楊絳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楊絳文集》(八卷本)時楊絳先生已93歲,此後10年中,她又創作多篇(部)新作。

爲什麼稱楊絳爲先生?楊絳簡介資料人生經歷與百歲感言 第3張

  楊絳百歲感言

“在我的一生中,我也一直努力做一個不媚上、不欺下,謹守忠恕之道的正直誠懇的人”。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人要成長,必有原因,背後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於普通人。所以,關鍵還在於自己。”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是藝術,我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

“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如要鍛鍊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

爲什麼稱楊絳爲先生?楊絳簡介資料人生經歷與百歲感言 第4張

楊絳一家三口合影

  楊絳與錢鍾書的婚姻

“我見到她之前,

從未想到要結婚;

我娶了她幾十年,

從未後悔娶她。”

1932年春天,楊絳考入清華大學與錢鍾書相識。第一次見面,錢鍾書就說:“我沒有訂婚。”楊絳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1935年,楊絳與錢鍾書成婚,一同出國留學。在牛津,錢鍾書曾在詩歌裏追憶他見到楊絳的第一眼:“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

神仙般的愛情往往困頓於瑣碎的婚姻中,但楊絳先生的智慧豁達讓她的婚姻家庭生活美滿,其間的智慧足令世人學習。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周絢隆介紹說,有人曾問過楊絳先生,您出身書香門第又受過現代教育還出國留學過,和錢先生結婚後,要回去給公婆行叩拜禮,你這個動力哪兒來的?楊絳先生說:“是因爲愛,出於對丈夫的愛,我愛丈夫勝過自己。”周絢隆說:“我記得她在回憶文章裏也寫過,爲了愛情,不就是磕個頭嗎?有什麼了不起?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那就別結婚了。”

楊絳曾把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這句話念給錢先生聽,錢先生說,“我和他一樣。”楊絳說:“我也一樣。”才學、志趣、觀念和家世都完配,此外,還有通融豁達的爲人處世,這樣才能練就最好的婚姻。

爲什麼稱楊絳爲先生?楊絳簡介資料人生經歷與百歲感言 第5張

年輕時候的楊絳

  楊絳人生經歷

  壹

  從“寒素人家”走出“四小姐”

楊絳先生出生於江蘇無錫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用楊絳本人的話說,就是“寒素人家”,她的曾祖父、祖父的身份,無外乎書生、窮官,但都秉性正直,酷愛讀書。

楊絳,一九一一年七月十七日(陰曆辛亥年六月二十二)出生在北京,原名楊季康,後以筆名楊絳行世。楊絳出生時,上面已有壽康、同康、閏康三個姐姐,所以排行老四。

一九二○年,楊絳隨父母遷居上海,她和三姐跟隨大姐同在上海啓明女校(現爲徐彙區第四中學)讀書,寄宿在校。父親楊蔭杭嫌上海社會太複雜,決計到蘇州定居。

定居蘇州的時候,楊絳開始念中學,進的蘇州振華女校,正好十六歲,由於她長得小巧,看上去只有十三四歲。

一九二八年夏,楊絳準備報考大學。這時,清華大學剛開始招收女生,當年不到南方來招生。於是,楊絳只好就近考入蘇州的東吳大學。

楊絳在東吳大學上了一年學以後,學校讓他們分科(即分專業)。她的老師認爲她有條件讀理科,因爲楊絳有點像她父親嘲笑的“低能”,雖然不是每門功課一百分,卻都平均發展,並不偏科。

楊絳欲選讀法預科,打算做她父親的幫手,並藉此接觸到社會上各式各樣的人,積累了經驗,然後可以寫小說。楊蔭杭雖說任女兒自己選擇,卻竭力反對她學法律。他自己並不愛律師這個職業,就堅決不要女兒做幫手,況且她能幫他幹什麼呢?於是,楊絳只好改入政治系。

雖說楊絳進了政治系,可她對政治學卻毫無興趣,只求得功課敷衍過去,她課餘時間都花在圖書館裏博覽羣書。

楊絳在東吳大學讀三年級的時候,她母校振華女校的校長爲她申請到美國韋爾斯利女子大學的獎學金。楊絳告訴父母親自己不想出國讀政治,只想考清華研究院攻讀文學。後來她果然考上了,她父母親當然都很高興。

  貳

  在清華,遇見錢鍾書

楊絳在北京的大學生活中,發生了決定她一生命運的事情,這就是與錢鍾書的相識與相戀。對此,她母親唐須荌常取笑說:“阿季腳上拴着月下老人的紅絲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華。”

與楊絳同寢室的同學,還有幼年時的蘇州好友蔣恩鈿。楊絳曾作舊體詩《溪水四章寄恩鈿塞外》,送給好友蔣恩鈿和未婚夫錢鍾書。錢鍾書當時已名滿清華。楊絳與他相識在一九三二年春天的清華校園。

那一天清華園的紫藤盛開,幽香襲人。楊絳去看望老同學孫令銜,她和楊絳同來清華借讀。孫令銜也要去看望表兄,這位表兄不是別人,正是錢鍾書。

孫令銜帶錢鍾書來到古月堂門外。清華校規,男生不許進女生宿舍。楊絳回憶說:“我剛從古月堂鑽出來,便見到了他。”

楊絳還記得,後來他倆在典雅的工字廳會客室談過幾次。錢鍾書鼓勵她報考清華外文系研究生。楊絳自學一年,果然於一九三三年夏考上清華外文系研究生,她的同班同學有季羨林等。這年夏天,她和錢鍾書在蘇州訂婚。

爲了趕在出國前結婚,錢、楊兩人決定於一九三五年夏天舉行婚禮。他們的婚禮是在無錫七尺場進行的。這天到場的有很多客人,清華的同學當中有陳夢家、趙蘿蕤夫婦。

結婚不久,楊絳隨丈夫錢鍾書遠赴英國。他們不等學期開始就到牛津了。錢鍾書已由官方爲他安排停當,入埃克塞特學院,攻讀文學學士學位。而楊絳正在接洽入學事宜。她打算進不供住宿的女子學院,但那裏攻讀文學的學額已滿,要入學,只能修歷史。

這顯然不合楊絳的心願。她曾暗想:“假如我上清華外文系本科,假如我選修了戲劇課,說不定我也能寫出一個小劇本來,說不定系主任會把我做培養對象呢。但是我的興趣不在戲劇而在小說。那時候我年紀小,不懂得造化弄人,只覺得很不服氣。既然我無緣公費出國,我就和鍾書一同出國,借他的光,可省些生活費。”

錢鍾書和楊絳在這裏除了聽課之外,把業餘時間全部泡在讀書上面。他們借來一大堆書,涉獵包括文學、哲學、心理學、歷史等各種圖書,固定佔一個座位,一本接一本地閱讀。

爲什麼稱楊絳爲先生?楊絳簡介資料人生經歷與百歲感言 第6張

年輕時候的錢鍾書與楊絳

  叄

  淪陷“孤島”,戲劇創作一鳴驚人

楊絳與錢鍾書兩人在歐美留學之際,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雲密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正在踐踏着祖國河山。國難當頭,他們中斷學業,匆匆踏上歸國的征程。

一九三八年九月,法國郵輪阿多士號正駛向中國。楊絳和錢鍾書告別了法國的友人,與女兒錢瑗一起,乘坐在這艘輪船上。

孤島期間,錢鍾書的散文集《寫在人生的邊上》得以出版,陳麟瑞、李健吾作爲審閱人,幫助不少。錢鍾書夫婦爲了表示謝意,曾一起小聚一次。他們幾個人一起吃飯時,談起了戲劇,陳麟瑞、李健吾竭力鼓動楊絳寫劇本。

戲劇是當時人們所喜聞樂見的一種文藝樣式。文藝界、戲劇界的著名人士黃佐臨夫婦和柯靈、李健吾、陳麟瑞等人先後主持了“上海職業劇團”、“苦幹劇團”等。那時,上海職業劇團已開張了一段時間,他們正在四處物色好的劇本。而在當時,寫劇本的爲數不多,“但一枝獨秀,引起廣泛注意的是楊絳。她的《稱心如意》和《弄真成假》,是喜劇的雙璧,中國話劇庫中有數的好作品”(柯靈語)。

楊絳初出茅廬便一鳴驚人,《稱心如意》引來陣陣喝彩聲。而她步入劇壇,並非偶然,來自於她對都市小市民生活的體驗和知識分子生活的積累。上海灘這個大都市特有的新舊參半、土洋結合的生活形態,正是引發劇作家靈感的淵藪。十里洋場中的小市民生活的灰色平庸,楊絳十分熟稔,劇作深入地表現了上海市民生活的種種尷尬、種種疲軟,劇中人物身上的喜劇因素,折射出五光十色的社會萬象。

復旦大學教授趙景琛在《文壇憶舊》一書中寫到:“楊絳女士原名楊季康,她那第一個劇本《稱心如意》在金都大戲院上演,李健吾也上臺演老翁,林彬演小孤女,我曾去看過,覺得此劇刻畫世故人情入微,非女性寫不出,而又寫得那樣細膩周至,不禁大爲稱讚。”

隨着《稱心如意》的成功,楊絳一鼓作氣接連創作了喜劇《弄真成假》、《遊戲人間》,悲劇《風絮》,這是楊絳惟一的一部悲劇作品。最初發表在抗戰勝利不久,鄭振鐸與李健吾合編的大型文學月刊《文藝復興》上,連載於該雜誌的第三、四期合刊和第五期。

錢鍾書的《圍城》是一九四四年動筆,一九四六年完成的。就如該書原《序》所說:“兩年裏憂世傷生”,有一種惶急的情緒,又忙着寫《談藝錄》;他三十五歲生日詩裏有一聯:“書癖鑽窗蜂未出,詩情繞樹鵲難安”,正是寫這種兼顧不及的心境。這種“竈下婢”精神可敬可愛,正如錢鍾書在《圍城》序言中所寫的:“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兩年裏憂世傷生,屢想中止。由於楊絳女士不斷的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省出時間來,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照例這本書該獻給她。”

楊絳爲《圍城》這一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曠世名著的成功問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同時,她也分享了“閨房之樂”:“每天晚上,他把寫好的稿子給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樣反應。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有時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對大笑,因爲笑的不僅是書上的事,還有書外的事。我不用說明笑什麼,反正彼此心照不宣。然後他就告訴我下一段打算寫什麼,我就急切地等着他怎麼寫。他平均每天寫五百字左右。他給我看的是定稿,不再改動。”

  肆

  新生伊始,翻譯創作旗鼓相當

上海於一九四九年五月獲得解放。這時,楊絳、錢鍾書已接到清華大學的聘函。楊絳舉家離開上海,定居北京,從此再也沒有離開京城(除“文革”“五七幹校”之外)。楊絳、錢鍾書曾在清華求學,度過了終生難忘的學生生涯,如今他們雙雙又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將在這裏執掌教鞭。他們夫婦於八月二十四日攜帶女兒,登上火車,二十六日到達清華。

錢鍾書主要是指導研究生。楊絳是兼任教授,因爲按清華的舊規定,夫妻不能在同校一起當專任教授。兼任就是按鐘點計工資,工資很少。對此她就自稱“散工”。後來清華廢了舊規,系主任請楊絳當專任教授,她卻只願做“散工”。她自己認爲,因爲她未經“改造”,未能適應,借“散工”之名,可以“逃會”。在清華初期,楊絳翻譯出版了西方文學史上首部流浪漢小說——《小癩子》。

一九五三年初,根據安排,楊絳、錢鍾書被調整到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一九五六年文學研究所劃歸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學部,簡稱“學部”。學部於一九七七年獨立並擴充成爲中國社會科學院,胡喬木出任首任院長。

起初,楊絳、錢鍾書都在文學所外國文學研究組工作,不久,錢鍾書被鄭振鐸借調到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組,用錢鍾書的話說,“從此一‘借’不再動”。後來古代組和外文組分別升格爲文學所、外國文學研究所,他們夫婦分別成了這兩個研究所的研究員。在此前後,楊絳開始翻譯法國作家勒薩日的名著《吉爾·布拉斯》

一九五九年,楊絳忍不住技癢,開始寫研究文章。她的《論薩克雷〈名利場〉》就是這時寫作的。該文是楊絳爲她的小妹楊必翻譯的英國古典名著《名利場》一書而寫的。爲了譯好《堂吉訶德》,楊絳從一九五九年初開始自學西班牙文,學了兩年,一九六一年開始動手翻譯,至一九六六年她已經完成工作的四分之三。由於“文革”的干擾不斷,直到一九七六年才完成。

十年“文革”,楊絳受到打擊迫害。

一九七六年十月,長達十年之久的內亂終於結束了。楊絳和錢鍾書,也於一九七七年上半年結束了“流亡”生涯,遷居至位於三里河南沙溝的國務院宿舍,新居寬敞而明亮。說起這新居,還是錢鍾書的老同學胡喬木關照的結果。

前面提到,楊絳早在一九五九年就選中西班牙大作家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作爲翻譯的新起點,至“文革”開始已完成譯稿的四分之三,“文革”中楊絳這份心愛的譯稿幾經周折,終於“珠還”,這耽擱的數年反倒成了她的“冷卻”期。五七幹校回來之後,她不滿意舊譯,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從頭譯起,提高了“翻譯度”,最後經過“點繁”(一點就點去了幾萬字),“文革”結束前後她抓緊工作,終於將七十多萬字的小說譯竣。一九七八年,漢譯本《堂吉訶德》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它的問世,填補了我國西班牙語文學翻譯的一個空白,立即受到西班牙方面的高度評價,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親自向楊絳頒獎。

楊絳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文學創作上蔚爲大觀。特別是散文創作較之四十年代有着很大的突破。她的散文作品,已經結集的有《幹校六記》、《將飲茶》、《雜憶與雜寫》等,另有集外散文多篇。

在新時期的文學創作中,楊絳的代表作當推《洗澡》,這也是作者惟一一部長篇小說,它通篇採用了幽默和諷刺的筆法,描摹了知識分子在建國之初的衆生相。

爲什麼稱楊絳爲先生?楊絳簡介資料人生經歷與百歲感言 第7張

  伍

  “打掃完戰場”,“我們仨”團聚了

楊絳的家庭充滿着恩愛、和諧的氣氛,但是,在九十年代後期,短短兩年,楊絳屢遭不幸。先是愛女先老人而去,錢鍾書又一直在重病中。翌年,錢鍾書也離開了楊絳。

一九九八年錢鍾書去世以後,年近九旬的楊絳用了無數個日日夜夜,將錢鍾書留下來的零散而殘破的手稿,一張一張精心拼貼起來,井井有條地整理好,並陸續付梓。楊絳曾笑稱自己現在還是“錢辦主任”,是他們家留下來“打掃戰場”的。

這些年來,楊絳整理錢鍾書的筆記,計有外文筆記一百七十八冊,三萬四千頁,中文筆記部分大體數量與此相當;另有“日札”二十三冊,二千餘頁,合在一起足足有四十卷。在爲《錢鍾書手稿集》寫的序言中,楊絳說:“許多人說,錢鍾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他本人並不以爲自己有那麼‘神’。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工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所以,他讀書雖多,也不易遺忘。”

楊絳和錢鍾書一樣,一生淡泊名利,人們對其家庭生活一向不甚瞭解。其實,這是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個長期身居陋室、吃苦耐勞、只知埋頭做學問的典型中國知識分子之家。

楊絳的體形,屬於那種長壽型的老人,瘦小輕盈,走路不彎腰駝背,白髮裏還裹着些許黑髮,牙齒基本完好,思維敏捷,90多歲的高齡還在著書寫作便是最好的明證。當然人老了不免會有病來侵襲,但楊先生注意鍛鍊,前些年只要天氣好,她一定會出來走走。後來,楊先生不大在院子裏散步了,但每天要在家裏堅持走7000步。院子裏的人說她能活到120歲。她聽了笑笑說:“活那麼久太苦了。”可見她對生死的豁達。

百歲大壽這一天,楊絳跟美國回來的三姐的孩子一起過,其他跟往常一樣。楊絳曾對比較親密的幾位朋友說,天太熱,別來祝壽了,“你們在家替我吃一碗壽麪,別麻煩大家了。”

二〇一四年,九卷本《楊絳全集》正式問世。全集收入了楊絳的新作《洗澡之後》,這是楊絳長篇小說《洗澡》的續篇。《洗澡》結尾部分,互相傾慕的許彥成和姚宓約定,只作君子之交。如果說錢鍾書的《圍城》讀出來的是進入死衚衕般的無奈和認命,那麼楊絳的《洗澡》讀出來的則是對有情人難成眷屬的抱憾和不甘心。《洗澡之後》小說的最後一句是童話的風格,“姚太太和女兒女婿(編者注:指許彥成和姚宓)從此在四合院裏,快快活活過日子”。這個稱心如意的結局體現了老人特有的仁慈寬厚。

經過三年多整理,48冊《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由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責任編輯陳潔感慨:“實現了楊絳先生的一個夢。”

錢鍾書《外文筆記》 於二〇一四年五月先期推出第一輯之後,商務印書館和莫芝、宜佳夫婦齊心協力,每隔幾個月就有一輯問世,送到楊絳手中。她每次都早早坐在客廳裏等候,喜悅急切之情溢於言表。她會經常望着牆邊的矮櫃,囑咐保姆把錢鍾書的《外文筆記》和《中文筆記》皇皇72卷碼放到櫃子上,旁邊還擺着錢鍾書和女兒錢瑗的照片。

親人離開快二十年了,楊絳獨自留下打掃戰場。如今,楊絳以105歲高齡悄然告別人世,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我們仨”終於團聚了。

□羅銀勝(《楊絳傳》作者)

“如果說,淪陷在日寇鐵蹄下的老百姓,不妥協、不屈服就算反抗,不愁苦、不喪氣就算頑強,那麼,這兩個喜劇裏的幾聲笑,也算表示我們在漫漫長夜的黑暗裏始終沒喪失信心,在艱苦的時候裏始終保持着樂觀的精神。”

——楊絳談劇本《弄真成假》、《遊戲人間》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