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服飾搭配 > 服裝搭配 > 中國旗袍的起源

中國旗袍的起源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旗袍的起源,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爲旗人,故將其稱之爲旗袍,下面來看看中國旗袍的起源。

中國旗袍的起源1

一、旗袍的起源和文化

1、風行於本世紀20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的變化並不複雜。

2、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旗袍的款式幾經變化,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臀的舊貌。

讓女性的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適合了當時的風尚,促進了女性解放。旗袍的誕生幾乎成成爲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

3、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準服裝,無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傳到了外國,被西洋女子效仿穿着。

4、發展至今,旗袍的樣式花色都逐漸繁多,隨着復古風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繹昔日的精彩。作爲中國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旗袍,有着悠久的歷史,象徵着華夏文明,襯托東方女性的優雅氣質,仍然在樣式上不斷創新,在時尚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二、袍的寓意和特點

旗袍樣式多樣,基本都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爲開襟半襟形式,立領盤組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旗袍是美麗典雅的代名詞,展現女性的端莊優美與迷人曲線,非常適合突女性柔美的特徵。旗袍是傳統的象徵,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承載着歷史和文化的積澱,作爲時裝,章顯女性的婉媚,承載着女性身上的雋永和優雅。

中國旗袍的起源
  

三、旗袍的花紋樣式

1、花草圖案

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花草圖案,就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了,再有就是蓮花等,具有美好象徵意義的花紋圖案。

【梅】

梅花凌寒獨自開,所以堅韌、經霜傲雪等特質在人們心中具有美好的印象;梅花有五瓣,象徵福祿壽喜財;梅花和喜鵲一起出現時,又代表着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

【蘭】

蘭花清新淡雅,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在旗袍上以蘭花作爲裝飾,也能夠凸顯女性的溫婉氣質。

【竹】

高風亮節,堅韌不拔,是想到竹的第一印象。旗袍紋樣中的竹的形象,大多是翠綠的竹葉點綴在旗袍上。

【菊】

菊花的花型十分的飽滿,雖然菊花的印象屬於悠閒恬淡,但是在旗袍上的菊花圖案卻有着富貴長壽的寓意。

花草圖案是旗袍紋樣當中運用最多的花紋,既可以簡單簡約,也可以富麗華貴。

2、鳥獸珍禽

現在的旗袍不太注重用動物作爲主要的裝飾圖案。用的較多的就是龍鳳圖案。一般來說,婚禮旗袍,龍風就會作爲主要的圖案出現在旗袍上;

但如果是非婚禮旗袍,龍鳳只是作爲次要的裝飾,並會用花草加以點綴,弱化了龍鳳的象徵意義。還有和花草香配合出現的喜鵲等鳥類也是旗袍中常出現的紋樣。

中國旗袍的起源2

旗袍的起源有人認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爲時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着一定的淵源關係。

袍服自漢代被用於朝服,袍服式樣歷代有變制,漢代深衣制袍,唐代圓領襉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寬身長袍,穿着者多爲知識分子及統治階層,久而久之蔚成風尚。

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種不事生產的上層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閒生活。寬衫大袍,褒衣博帶,逐漸成爲中原地區衣飾文明的一種象徵。

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且較穩定,故袍服可視爲典型服飾。

順治年間(公元1644年),清世祖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着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至此傳統的冠戴衣裳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飾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着裝中。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

中國旗袍的起源 第2張
  

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着血緣關係,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爲“旗袍”的範疇。

從順治、嘉慶年間屢次頒佈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爲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較爲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得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繡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

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峯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峯造極的境界,此時的清王朝正爲挽救危亡,清廷洋務派提出“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

在中國學生最先出現了西式學生的操衣、操帽,洋裝的輸入,提供了評判美的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社會服飾觀念的變更。日後旗袍演化爲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響的改變可說即是由此開始。

中國旗袍的起源3

(一)起源

中國文化有五千年之久,雖然「旗袍」只佔了其中二百多年,卻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容忽略。旗袍是袍服的一種,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深衣是中國最重要的服裝形式之一,它影響了中國大部分朝代的服制。深衣爲右袵,下襬不開衩,長至腳踝,左面衣襟加長,加長後衣襟成三角形。此時的袍服是一種不分上衣下裳、上下通體、男女通用的長衣。

1616 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推行八旗制度,通稱八旗,滿族人因此稱爲「旗人」,而他們的日常服飾就被後人統稱爲「旗袍」。

當時的旗袍以寬筒直身爲基本樣式,圓領、大襟左袵、窄袖、四面開褉、帶鈕釦、束腰帶。當時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袖口,因形似馬蹄,被稱爲「馬蹄袖,又稱「箭袖」。

至於滿族人的衣服材質也很特別,其中一項是魚皮!因爲女真人是北方遊牧民族,他們的製衣材質大都來自畜養的'牲畜,或在松花江中捕到的魚,但隨着時代的進步,至今用魚皮製衣裳的女真人已極爲少見。

中國旗袍的起源 第3張
  

(二)清代

1642 年,清兵入關,明朝滅亡,滿清正式統治中國。當時能穿上「旗袍」的只有紫禁城裏的王公貴族,以及有着旗人血統的滿人女性才能穿,其中有例外的,就是被皇帝選進紫禁城裏的漢人妃子。

雖說旗袍在清初是皇族的象徵,但畢竟是在漢人社會,在入關前後也有些許差別,例如:旗袍的材質在入關前是以動物的皮來製作,入關後則是以漢人常用的棉布或絲綢製作;

入關前旗人在袍裏只有穿一件襯褲(現代人稱衛生褲),入關後受漢人穿着方式影響,換掉襯褲,和漢人一樣內着褲子,再罩上袍子。

在樣式方面,清朝前期流行的是兩邊爲衽片,以右衽,在衽上繞上一條白色小絲巾,一邊蓋在衽裏,一邊露在衽外,在露出的一端可繡上一些圖案,圖案可不能亂繡,階級低只能繡花,若是鳳鳥只有皇后的衣服能繡。袂寬大,已有短小的立領。

服裝搭配
服裝單品
明星裝扮
時尚街拍
奢華品質
秀場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