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新媽科普 > 新生兒特有的10種正常現象 新媽別擔心

新生兒特有的10種正常現象 新媽別擔心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寶寶出生了,一家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小傢伙身上,呀,寶寶的臉怎麼這麼黃?寶寶怎麼吐奶了?寶寶爲什麼總握着拳頭?寶寶出院幾天怎麼體重變輕了?.....新媽媽都會有很多擔憂跟疑問,其實不必擔心,這些都是新生兒特...

新生兒特有的10種正常現象 新媽別擔心

1.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代謝功能不完善的一種表現,是暫時性的,一般在新生兒出生1周後出現。這時候新生兒的皮膚呈現金黃色,之後逐漸減輕,2周後就會消失。患生理性黃疸時,新生兒其他方面沒有任何不適,吃睡也都正常,可以不藥而癒,對新生兒健康沒有危害,所以不需擔心。你只要注意觀察新生兒的膚色和黃疸的出現、消退時間即可。

如果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就出現黃疸,而且出現後程度迅速加重,顏色很深,不是金黃色,而是暗銅色,則是病理性黃疸,需請醫生採取一定的方式來治療。

生理性黃疸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母乳性黃疸,這跟母乳餵養有關。新生兒患母乳性黃疸時,吃母乳會延緩黃疸的消退過程或者在黃疸消退過程中再次加重。母乳性黃疸對新生兒也沒有危害,只需要停喂幾天母乳就可以減輕或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患母乳性黃疸時不需要完全斷母乳,只要停喂幾天,等黃疸消退了就可以再次餵母乳了,千萬不要因爲寶寶有黃疸而放棄母乳餵養。在停母乳期間,可以將母乳擠出來,以免回奶。

新生兒特有的10種正常現象 新媽別擔心 第2張

2.總是攥着小拳頭

很多新媽媽可能會感到奇怪,寶寶的拳頭爲什麼總是緊握着的?這是因爲,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屈肌的力量要強於伸肌。大約在寶寶三四個月左右,隨着神經系統的逐漸發育成熟,屈肌的力量會逐漸減弱,伸肌的力量逐漸增強,二者會逐漸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到那時,寶寶的小手也會呈現鬆弛自如的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在剛出生後不久,當你用手扒寶寶的手指時也能扒開,而且寶寶各個手指頭的關節活動自如,如果你用力扒也扒不開,或者寶寶手指關節不能活動就要引起注意。另外,如果4個月以後寶寶的小手依然時時刻刻都緊攥着,就需要去醫院看醫生。

新生兒特有的10種正常現象 新媽別擔心 第3張

3.生理性體重下降

新生兒出生後2~4天,體重有可能不增反降。這是因爲新生兒出生後排出胎便,損失水分,而此時媽媽奶水較少,新生兒吃得不多,攝入相對較少造成的差距而導致的,這是正常現象。在寶寶出生後大約第7天,新生兒吃奶量增加,體重就會開始增加,約到第10天的時候,回覆到出生時的體重,接着就會迅猛增加。

新生兒特有的10種正常現象 新媽別擔心 第4張

4.鵝口瘡

新生兒的牙牀上通常會長出米粒或綠豆大小、白色的凸起物,看起來像剛剛萌出的小牙,就是俗稱的“馬牙”。如果新生兒口腔內兩頰部幫助吮吸的脂肪層(醫學上稱爲頰脂體)過於發達,就會出現兩頰向口腔部突出的現象,俗稱“螳螂嘴”。“馬牙”和“螳螂嘴”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特別處理。

新生兒特有的10種正常現象 新媽別擔心 第5張

5.總是用力地“抻”胳膊“抻”腿兒

寶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動作有很多原因,原因之一是:寶寶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自己排氣。我們都知道新生兒的腸道發育還不完善,容易有脹氣的情況出現,無論是通過打嗝還是放屁的方式將脹氣排出,都會令寶寶感到舒服一些,而他“抻”來“抻”去的運動方式也有利於胃腸蠕動,加速脹氣的排出。原因之二是:這是寶寶緩解快速生長給自己帶來不適的一種方式。剛剛出生後的一個月,是寶寶生長最快速的時期,正常情況下,寶寶在這段時間內會增長7~8釐米,除了骨骼在24小時不停地生長以外,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韌帶包括皮膚組織也在生長,這種快速生長會令寶寶感到不太舒服,“抻”胳膊“抻”腿就是寶寶緩解這種不適的表現。此外,3個月以前的寶寶還不會翻身,而“抻”來“抻”去也就成了寶寶自發運動的一種方式。

新生兒特有的10種正常現象 新媽別擔心 第6張

6.呼吸時快時慢

正常新生兒出生後,立即開始呼吸。由於新生兒的鼻腔、咽、氣管、支氣管均較狹小,胸部的肌肉尚不夠發達,肺部彈力組織發育也不完全,因此,新生兒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以腹式呼吸爲主,而胸廓運動較淺,呼吸時肚子一鼓一癟,看起來好像是用肚子在呼吸。

根據這一特點,可以通過看寶寶腹部運動來數呼吸次數。新生兒呼吸時,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氣量較少,但他們機體所需的氧氣量並不少,所以只好通過加快呼吸頻率來彌補每次吸入氣量的不足。正常新生兒每分鐘呼吸35~45次。由於新生兒呼吸中樞還不夠健全,所以會出現呼吸節律不規則,有呼吸深淺交替或快慢不均的現象,入睡後更明顯,這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寶寶呼吸暫停超過20秒或者出現臉色發青、發紫的現象就要及時去醫院看醫生。

新生兒特有的10種正常現象 新媽別擔心 第7張

7.全身脫皮

這是大部分新生兒都會出現的現象,寶寶出生以前,都是泡在子宮的羊水裏,溫暖溼潤,而出生以後,外界環境乾燥,加之皮膚表皮層和真皮層發育薄和結構疏鬆,更容易丟失水分,而此時的寶寶新陳代謝又比較旺盛,所以皮膚容易出現乾燥脫水,表皮層就容易脫落,這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父母不必擔心,也可以在洗澡後給寶寶的全身塗抹滋潤的護膚油,保持皮膚的滋潤。隨着寶寶皮膚屏障功能的逐漸完善,這種現象就會得以緩解。

新生兒特有的10種正常現象 新媽別擔心 第8張

8.睡覺“一驚一乍”

通常情況下,一個成熟的大腦,不僅能接收外界的信息和刺激,同時會將這種刺激傳導到相應的器官進行處理。比如我們成人聽到雷聲立即會對這種聲音做出反應,“告訴”大腦,這是雷聲,不必太擔心。但在大腦皮層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寶寶雖然接收了外界的刺激,卻不能很好地將這種刺激傳遞給相應的器官並進行處理,反而是把這種刺激“泛化”了,也就是全身的肌肉都對這種刺激做出收縮的迴應,表現出來就是我們看到的“一驚一乍”。

除了這個原因以外,寶寶淺睡眠的時間較長也是原因之一,淺睡眠的時候,大腦皮層更容易感知到外界的刺激,並做出全身的反應,而成人的潛睡眠時間要明顯減少,出現“一驚一乍”現象的機率也很少。

新生兒特有的10種正常現象 新媽別擔心 第9張

9.吐奶

吐奶是6個月以內嬰兒比較常見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爲寶寶的胃與成人的胃不同。

寶寶的胃還是水平的,而我們成人的胃是垂直的,按照比較傳統的說法就是寶寶的胃比較“淺”。而且食管的括約肌發育也不成熟,這就容易導致寶寶出現“胃食管反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吐奶”。

當寶寶吐奶以後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即將寶寶的小臉掰向一側,讓反流的奶液順着寶寶的嘴角流出來。切忌將寶寶立即抱起,因爲這樣可能會導致殘留在寶寶咽部的一部分奶液倒灌進氣管,嗆到寶寶。如果寶寶大口吐奶的現象比較頻繁,建議採取少量多次的餵奶方式,不要喂得過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吐奶現象的發生。約在6個月以後,隨着輔食的添加以及寶寶胃腸道發育成熟,吐奶的現象也會逐漸改善。

新生兒特有的10種正常現象 新媽別擔心 第10張

10.綠色大便

寶寶出生後2天內,大便的顏色會呈現暗綠或者黑褐色,這就是所謂的“胎便”。這是因爲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的時候,吃下了羊水和腸黏膜,出生後就會排出這種黑不溜秋或者發綠的大便。大約5~6天以後,就會變成普通的土黃色。

小編有話說:這還是新生兒 特有的現象,新媽媽不要大驚小怪哦!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