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營造自由宣泄的環境

營造自由宣泄的環境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營造自由宣泄的環境,家長需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的、開放的、積極的成長環境,然後給孩子熱切的期望和耐心的等待,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是很重要的,下面是營造自由宣泄的環境內容!

營造自由宣泄的環境1

每個孩子都渴望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成長,高興的時候可以歡呼雀躍,不高興的時候可以任意發泄,有玩伴的時候可以盡情玩樂,總之要讓孩子感到不受約束。這樣孩子才能時刻以開放的心態面對生活,樂觀成長。

教育專家陶行知認爲,家長需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的、開放的、積極的成長環境,然後給孩子熱切的期望和耐心的等待,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

他很明確地表示,孩子的發展,必須遵循天性,絕不能抹殺孩子的創造慾望和玩樂心理,要讓孩子自由地發展,孩子纔會健康快樂。

孩子所追求的自由主要包括有一個自由說話、發泄、玩樂的環境。當孩子想表達疑問、表達心情時,父母要讓他隨意地說;

當孩子心情不好時,父母應該允許孩子發點兒小脾氣,發泄一些內心的不良情緒;當家裏來了小朋友時,父母應該允許孩子和小朋友瘋玩一下。

如果父母能保證孩子有這樣的成長環境,那麼你就不用擔心孩子會形成孤僻、寡言的性格。

營造自由宣泄的環境

有個孩子在一篇名爲“我的自由生活”的文章中寫道:

“我的爺爺是位藝術家,我的媽媽是大學的物理教授,我的家是一個夢幻組合(人文+科學)。

爺爺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做人要坦蕩,對世間萬物要有感恩之心,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努力發現身邊的美;媽媽用嚴謹的物理知識告訴我:世界必有規律可循,只有求真務實才能開拓進取。

爺爺和媽媽的話對我來說是一種鼓勵,讓我從小就生活在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中,小時候我對大自然中的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心。

我經常趴在地上和螞蟻對話,坐在魚缸旁邊觀察魚兒是怎麼遊動的,經常和小?友在屋前屋後躲貓貓。

當我心情不好時,我偶爾會大發脾氣,這時候爸爸媽媽從來不會打罵我,而是讓我回到房間裏發泄。每次我發泄了一會兒就累了,然後就靜下來思考自己的行爲,從而認識到自己的錯。

我的爸爸媽媽非常民主,從我記事起,我就有了發言權,每次家裏有什麼事情,他們都會鼓勵我大膽發表意見。

比如,小時候我寫作文從來不打草稿,做數學題目也不把每個步驟都寫下來。我覺得只要把重要的步驟寫出來就可以了,爸爸媽媽都尊重我的做法,他們的態度使我的個性在寬鬆的環境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這個故事很好地表明瞭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作爲家庭教育的實施者——父母,必須有正確的教育觀念,要認識到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要摒棄刻板的、嚴肅的作風,在家裏營造輕鬆活潑的氣氛,讓家成爲一個可以自由表達、自由發泄、自由玩樂的樂園。

生活中,有些父母性格比較內向,做人做事比較嚴肅認真,在對待孩子的時候,也保持這一風格,和孩子喜歡錙銖必較,孩子稍犯錯就嚴厲批評。平時不苟言笑,不允許孩子隨意發表意見,家裏有事也不和孩子商量。

當孩子心情不好、生氣發脾氣時,他們則強制孩子乖一點兒。這些做法往往會使家庭氛圍變得很嚴肅,讓孩子覺得有很多限制,這樣孩子說話、玩鬧、發泄的時候就會有很多顧忌。

唐老師班上有個女生,平時非常乖,但有一天下課鈴剛響,她就尖叫了一聲。唐老師循聲望去,簡直不敢相信她那麼乖巧的女孩會尖叫。

唐老師私下把她叫到一邊,問她爲什麼要尖叫,她低着頭,什麼話也不說。在確定不是因爲班裏的事情影響了她的心情後,唐老師徵求了她的意見,給她的媽媽打了個電話,瞭解了一下女孩家裏的情況。

在電話裏,唐老師把女孩的.反常舉動告訴了女孩的媽媽。女孩的媽媽表示,她的女兒最近一段時間不太聽話,每次她給女兒講道理,女兒就會說:“你不要給我講大道理,我都知道了。”

女孩的媽媽表示,自從她買了汽車之後,女兒就變得很反常。唐老師建議女孩的媽媽多和女兒談心,讓她把心事說出來,引導她適當地發泄自己的情緒。

幾天後的一次放學,唐老師碰巧和那個女孩一起走出校門,唐老師問她爲什麼自己趕車回家?女孩告訴唐老師,自從媽媽買車後,就不再來接她了。

唐老師知道,孩子因爲媽媽不去接她,而覺得自己被忽視了,因此有了牴觸情緒,而且這種不良情緒得不到很好的發泄,所以積累到一起,纔會有了那天的“驚天一吼”。

營造自由宣泄的環境 第2張

作爲父母,對孩子要仔細觀察,有時候我們認爲很小的一件事,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心情。

而當孩子表現出不良情緒時,父母切忌不由分說地斥責孩子“不聽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孩子盡情地發泄,然後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只有讓孩子有一個自由說話、發泄的環境,孩子纔不會成長在壓抑中。

此外,下面幾點還值得父母借鑑。

1、給孩子一個遊戲、玩樂的空間

三四歲的孩子就可以嘗試獨立睡覺了,孩子有了獨立臥室後,父母可以將這間房子安置豪華的照明設備,既可以讓孩子將其當成自己的餐廳、書房,也可以讓孩子將其當成遊戲的場所,只要孩子願意,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

假日的時候,父母可以鼓勵孩子邀請小朋友到家裏玩,讓孩子們在你家孩子的房間裏盡情地做遊戲,相信孩子盡情玩耍之後會更加開心。

2、鼓勵孩子自由發表觀點、意見

很多家長髮現年幼的孩子總是嘴巴不停歇,不是提問題,就是插話,這讓很多家長感到煩惱。其實,這是一種好現象,孩子喜歡說話證明他有自己的想法,家長應該鼓勵他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

比如,經常向孩子提問,引導他去思考、去回答,再比如家裏有事情,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即使最後不能採納孩子的意見,家長也應該讓孩子參與進來。

3、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要強硬幹涉

孩子愛哭鬧、愛發脾氣,這是很多父母見識過的“鬧心”問題,每當孩子大哭大鬧、大吼大叫時,很多父母就會呵斥孩子“別吵”“安靜”“乖點”,可是這些命令根本不管用。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孩子去發泄,父母只需平靜地看着孩子,不讓他做傻事就可以了。等孩子發泄完了,再給孩子適當的安慰和教育,這樣孩子更容易受到教育,同時又給了孩子自由發泄的機會,保證孩子的內心沒有受到壓抑。

營造自由宣泄的環境2

1、教育生態學中教養方式的不同對幼兒生命的影響

(1)“一言堂”的教養方式帶來孩子情緒的失控

當父母和老師的溝通方式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專制、粗暴,甚至是“一言堂”的時候,在孩子的心中總會留下無言的傷害。

一個被專制的溝通方式所奴役的孩子,他就會通過某個渠道發泄出來,所以就有一部分幼兒會出現不定期的無理哭鬧,甚至是不聽任何的勸告。

這是孩子情緒的宣泄,但也揭示了孩子心理存在巨大壓力,這就給父母敲響了警鐘,必須引起重視。

(2)交流方式中的冷淡與漠視會造成幼兒情緒的自我封閉、性格的不合羣

現代社會有一個現象叫“生養分離”即父母外出打工,由祖父母一輩來撫養孩子。像這樣的孩子,跟父母之間的溝通機會可以說是很少很少,親子之間的交流可以說是一片荒蕪。

營造自由宣泄的環境 第3張

這種溝通方式養育出來的孩子在很多時候會顯得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不肯跟同伴進行交流,甚至是孤僻而不讓人接近。這樣的幼兒如果父母不及時醒悟,不進行及時的關懷與心理疏導,他們的情緒孤僻的現象便會變得日趨嚴重。

(3)“包辦型”溝通方式讓幼兒產生對家長不正常的依賴

有些家長和老師總認爲孩子還小,不會獨立思考,所以就採取“包辦”一切的養育方式。在溝通方式上也是全部由老師和家長自己“說了算”,不會問孩子的感受與意見。

這種溝通方式就是對兒童自主權的漠視,讓孩子喪失了獨立的能力,所以有些幼兒在很多時候會顯得特別依賴成人。這樣的情緒正是表現出了幼兒內心的某種焦慮和恐懼,使得他不敢面對自己一個人的獨立。

(4)幼兒園過度知識課程的束縛

現在有些幼兒園過分講究對幼兒的知識教導,而忽視了對孩子的心理關注。如果過分重視知識教導,那麼不但剝奪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也進一步加重了孩子心理壓抑的發展。

營造自由宣泄的環境 第4張

2、教育生態學創設的“讚美孩子”的環境基石

(1)讚美是最好的教育藝術

讚美是最好的教育蜜糖,這是給孩子以精神的鼓勵,更是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因此,作爲一線教師,我們不僅要注重觀察每一個孩子的特點,也要肯定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善於表揚,善於讚美。

(2)讚美藝術的有效運用

孩子需要讚美與欣賞。當然,讚美不是亂誇一通,也是需要技巧與智慧的。比如老師看見孩子做好的一件手工作品,只是泛泛地誇孩子“做得很好”、“你真棒”,反而顯得很虛僞。

如果老師能夠具體到手工製作、設計美感等方面給予孩子肯定,並從專業的角度給孩子提一些改進的意見,那麼孩子不但會欣然接受,也會在自信心上有很大提升。老師在與孩子對話時應該有足夠的真摯與誠意。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