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爲什麼孩子會拒絕你的擁抱?

爲什麼孩子會拒絕你的擁抱?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多家長鼓勵孩子的時候會給孩子擁抱,但是有時家長也會發現孩子會拒絕自己或者家裏人的擁抱,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拒絕親吻和擁抱是沒有錯的,任何一個年紀的人都是這樣的。這是想要被尊重的信息,家長們要注意滿足孩子的這種尊重。

爲什麼孩子會拒絕你的擁抱?
爲什麼孩子會拒絕你的擁抱?1

1、讓孩子同意

家長要教會孩子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就是同意。孩子從父母的行爲中學到的永遠比言語中學到的要多,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在擁抱孩子之前要去尊重他的意願。

2、孩子是自己身體的主人

媽媽花了九個月的時間讓孩子成長,花了數個小時分娩,以及之後無數的時間來培養孩子,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你有權利支配孩子的身體。孩子的身體有自己控制的自由,並且他有權利決定自己是否願意和這個人擁抱或親吻。如果孩子不願意,爸爸媽媽就應該尊重這一點。

3、不瞭解

大多數時間父母希望孩子去擁抱的人都是在父母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但是和這些人有過去的是你,你的孩子和他們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所以,要給孩子時間去了解,這樣當他願意擁抱這些人的時候纔會加深他們的感情。

4、單純的不想擁抱

有的孩子不希望被擁抱,可能僅僅只是因爲他們不想。有可能要擁抱的這個人孩子不太喜歡被他擁抱,或者不喜歡來拜訪的這個人,也可能是因爲他們的孩子曾經嘲笑過自己,也許是因爲不喜歡他們的鬍子。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這些簡單的原因都可能導致孩子不願意接受他人的擁抱。

學會尊重孩子的意願,當孩子不願意時就不要勉強他,這並不會讓你沒有面子,反而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孩子拒絕擁抱或者親吻朋友或者是家庭成員,那麼這就是一個應該尊重的信息,作爲爸爸媽媽要保證孩子受到足夠的尊重。

爲什麼孩子會拒絕你的擁抱?2

1、對孩子缺乏陪伴

對應情形:孩子經常不讓爸爸/媽媽抱。

有一位媽媽說,她休完產假就上班了。平時白天上班,晚上爲了保證睡眠,就讓姥姥跟寶寶睡。後來她還被外派工作,經常出差,有時2,3周都見不到寶寶一次。後來有一天次,姥姥帶着寶寶在門口等待她回家。媽媽開心地伸手想抱寶寶時,寶寶竟然往姥姥身上躲,讓她很傷心。

孩子經常不讓媽媽或爸爸抱,這種情形往往是缺乏陪伴導致。有些媽媽總以爲,“有奶便是娘”,“自己生的,孩子自然就會跟自己親”,“跟自己不親,一定是老人使壞”……這些都是錯誤的認識,因爲小朋友很現實——“我需要陪伴時,誰在我身邊,我就會跟誰親。”親密的親子關係需要從小的'肢體接觸形成的,比如媽媽擁抱、安撫、親吻寶寶等親密行爲。美國密蘇里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的家庭親子關係研究者迪克.西梅耶經過研究發現,當爸爸或媽媽擁抱寶寶時,肢體碰觸能讓親子雙方的大腦分泌催產素,不僅給寶寶帶來安全感和愉悅感,大人也會產生知足感和幸福感,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

那些不注重陪伴孩子的父母,孩子也缺乏對他們的信任,也缺乏親密的情感關連,所以孩子不讓抱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2、孩子的自主意識較強

對應情形:前一分鐘與爸爸/媽媽還相處融洽,突然不讓抱。

客廳裏,一位小女孩要把小手伸進水壺裏玩水,被媽媽及時阻止和批評。媽媽說:“水壺的水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洗手的,洗手應該走到洗手間。”但是,當小女孩從洗手間洗手回來時,媽媽想抱女兒,小女孩把小手挽起來,一副氣鼓鼓的生氣的樣子,接着一轉身,就讓爸爸抱了。媽媽覺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平時與爸爸/媽媽相處融洽的孩子,因爲某件事情,突然不讓抱了,這是孩子自主意識較強的表現。在兒童心理學中,有個詞叫“第一逆反期”,大概發生在3到6歲,這僅僅是平均數,因爲有些孩子會早一些經歷,有些孩子會稍晚一些。在這樣的逆反期中,孩子會要求實現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就像上面的小女孩,由於被媽媽批評不能把手伸進水壺,便導致了拒絕被媽媽抱的行爲結果。不過這種情形下的“不讓抱”是暫時,只要爸爸媽媽一如既往地愛孩子,當孩子把關注點放在了其他地方後,孩子便會恢復讓媽媽抱。

3、孩子有恐懼感

對應情形:突然拒絕讓爸爸/媽媽抱,並且持續很長時間沒改變。

有一位讀者爸爸曾經給我留言,說他在某一天下班後回到家,他2歲多的兒子突然從房間撲出來,撲到他懷裏,說“爸爸抱”。當晚吃晚飯和洗澡,孩子都拒絕讓媽媽幫忙,而纏着一定要爸爸幫忙。後來的一週,小男孩仍舊只讓爸爸抱,不讓媽媽抱。孩子的媽媽很生氣,也很委屈,後來才找到了原因。原來,孩子不讓媽媽抱,是因爲當天媽媽爲了阻止孩子吃糖,不僅狠狠打了一下孩子的小手,還這樣恐嚇孩子:“如果你再吃糖,我會變成大灰狼,一口把你吞進去……”孩子對媽媽的恐懼感便產生了。

這一點,跟上面第二點的相同之處,都是“突然不讓抱”,不過第二點的“不讓抱”是暫時的,而第三點是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與此同時,孩子還可能表現出不安和恐懼感,這種表現,常見於孩子經歷了恐嚇或打罵,突然對實施打罵的爸爸或媽媽產生恐懼感,繼而拒絕被他們抱。知名腦神經科學家約翰.梅迪納曾經說過,懲罰、打罵能引起孩子的恐懼,傷害親子關係,導致孩子與大人疏遠。

總結一下:

當你家孩子也拒絕讓你抱,如果是第一種和第三種原因的,父母需要重視和做出調整。因爲陪伴,是親密的親子關係的關鍵;養育孩子,也不能通過恐嚇和打罵的方式,這樣也不利於小朋友的心智成長而對於第二點,孩子的自主意識值得鼓勵,爸爸媽媽的正確教導也是要堅持的。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