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呢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呢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呢,地震一直是人類恐懼又無法攻克的難題,難於預測、難以防範,很多人都不知道地震是怎麼形成的,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地震是怎麼形成的呢的相關資料。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呢1

地震分爲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誘發地震。當地球內部積累的能量使岩層無法承受時,岩層就會發生斷裂或者錯位,積累的能量也會釋放出來,並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就這樣,地震就形成了。而火山地震是由於地下深處大量岩漿損失,來不及補充,從而出現空洞,引起岩層斷裂而形成的;陷落地震是因爲地下溶洞或礦山採空區的陷落引起的局部地震;誘發地震,也叫人工地震。是由於人工爆破、礦山開採、軍事施工及地下覈實驗等引起的地震。簡單地說,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個大板塊之間互相擠壓、另外還有火山噴發引起、

地震分爲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天然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它是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構造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地震,稱爲火山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了也會產生地震,如巖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隕石衝擊地面(隕石衝擊地震)等。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呢

人工地震是由人爲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爲12公里。

地幔物質的熱對流。是由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能量所驅動的。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外部表現。內部能量釋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塊運動,地質構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1〕在地球內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釋放能量(地震波)從而引起一定範圍內的振動.

〔2〕其它地質災害或自然災害,也可以間接誘發地震.

而降水,風,洋流,河流等地表過程都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即太陽所驅動的。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呢2

地球上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它發源於地下某一點,該點稱爲震源。振動從震源傳出,在地球中傳播。地面上離震源最近的一點稱爲震中,它是接受振動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爲海嘯。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對整個社會有着很大的影響。

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爲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

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稱爲構造地震(圖 1-1)。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爲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纔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呢 第2張

3、塌陷地震

由於地下巖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爲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生在溶洞密佈的石灰岩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採的礦區。

4、誘發地震

由於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稱爲誘發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或油田地區發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人爲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爲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爲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呢3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震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

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按照地震的成因,最常見的地震爲構造地震,它的誘發機理和岩石圈的移動有關。

地球表面的岩石圈並不是完整的一塊,而是被分爲了許多板塊,它們被其下方地幔的熱對流帶動而不停地移動,互相碰撞擠壓。在每一個板塊內部,岩石也並非渾然一體,而是隱藏着衆多的斷層。

板塊運動的過程中會對其內部的岩石產生應力,岩石在受力的過程中會發生形變並積蓄能量,一旦受力強度超過了岩石的承受強度,或克服了斷層間的鎖定和摩擦,岩石就會發生斷裂、錯位,或者沿着斷層滑動,從而把能量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導致地面震動。

地震是怎麼形成的呢 第3張

其中,岩石發生斷裂或滑動的地方被稱爲震源,是地震的發生處,它所對應的地表位置被稱爲震中。

世界各地每年會發生超過50萬次地震,只不過大部分的地震人們感覺不到。按照地震本身的規模和所釋放的能量大小,人們給地震劃分了震級,其中最常用的是里氏震級。

里氏震級每增加一級,地震釋放的能量就會增加31、6倍。一般來說,只有3級以上的地震纔會廣泛地被人們所感知,而6級以上的地震才具有較大的破壞性。

同時,根據地震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人們也給地震分了烈度。

地震雖然可能會對城市造成破壞,但也能幫助人類更好地去認識地球的內部。例如,人們正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的不同、在不同地層交界面會發生折射和反射等原理,推測出了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