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的資料

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的資料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的資料,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每年過傳統節日可以說是有益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而且傳統節日也蘊含着很多優秀的傳承,下面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的資料。

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的資料1

一、除夕

除夕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又叫年三十晚上或者大年夜或者除夕。“除”,是“去”;“夕”本義原是“日暮”,引申爲“夜晚”之意。因此除夕之夜,便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即“除舊佈新”或者“除舊迎新”。有哪些習俗呢?全國各個地方又有不同的差異,但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圍爐閒聊,辭舊迎新,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習俗。

據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始於南北朝,直到今天,我國人民依然在除夕守歲,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屋外時鳴鞭炮,室內圍爐團坐,吃餃子,剝花生瓜子兒,看春晚,歡聲笑語,喜迎新春。

如韓愈在《春雪》中詩“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又如納蘭容若在《浣溪沙.庚申除夜》日:“收取閒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竹葉樽空翻採燕。九枝燈灺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二、春節

春節的時間是農曆正月初一,是農曆的歲首,俗稱“過年”,是中華民族的最熱鬧最隆重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才結束。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瞭解全國各地的活動內容異常豐富多彩,像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除夕守夜、拜年、壓歲錢等習俗非常盛行。

三、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元宵節的得名,是因爲它的節俗活動在農曆一年的第一個月(元)的十五日夜(宵)舉行而來。元宵節也叫“燈節”、“燈夕”,因在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是夜晚放燈。此外,元宵節也叫“上元節”(另外中元節是農曆七月十五,俗稱鬼節;農曆十月十五是下元節)。

元宵習俗有賞花燈、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如紅樓夢裏老太太夫人小姐們猜燈謎過元宵)、吃元宵(鬧元宵)等,宋代就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湯圓,用糯米粉做成的帶餡的圓子,現在的湯圓有豆沙餡的,有芝麻餡的,有肉餡的等,五花八門,各種味道都有,象徵團團圓圓,圓圓滿滿。

歐陽修《 生查子元夕 》中:“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的資料

四、寒食節

在這個節日要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時間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因爲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後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爲清明習俗之一。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爲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寒食節淵源於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爲躲避戰禍流亡他國十幾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割自己大腿的肉給重耳吃)。後重耳勵精圖治,成爲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但介子推反而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爲了邀他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大火燒死。

晉文公爲感念其恩,將其葬於綿山,修祠堂立廟宇,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嚴禁煙火吃冷食,以表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相關詩句如蘇軾 《 寒食帖 》 中有:“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五、清明節

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時間在公曆的 4 月 5 日前後,正好在春光明媚的三四月間,從節氣來講,清明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五個小節氣。由於二十四節氣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在氣溫、降水等方面的變化,因此勞動人民利用它來安排農事活動。

在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由節氣演變爲節日的只有清明。主要節俗活動有禁火寒食、掃墓踏青(白蛇傳許仙清明回錢塘祭祖西湖“偶遇”白娘子)、插柳帶花、盪鞦韆、蹴鞠(踢球)、放風箏、拔河、打馬球等。相關詩句如杜牧《清明》裏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尋,牧童遙指杏花村。 ”

六、端午節

在農曆的五月初五,已經有兩千多的歷史,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我們有很多的傳說,最著名的就是爲了紀念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咬他的屍體,便用糯米用糉葉包裹煮熟投入江中,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

於是端午習俗主要有吃糉子、划龍舟、掛艾草或菖蒲、喝雄黃酒、佩香囊等。有文天祥《端午即事》道:“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也有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日:“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七、中秋節

在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習俗主要有吃月餅、賞月、燃燈、觀潮、賞花(主要是賞桂花)、飲桂花酒、設宴等。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最著名的還是嫦娥奔月,傳說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個太陽後西王母賜予他不老仙藥,但后羿捨不得吃下,就交於嫦娥保管。

后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當天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舍不下后羿,嫦娥就停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從此長居廣寒宮。后羿回家後傷心不已,於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着月亮與嫦娥團聚。

相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唐代李商隱的《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重陽節

在農曆的`九月初九,中國古人以九爲陽數,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所以叫“重陽”。重陽節,又有“老人節”之稱。重陽節的習俗主要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觀賞菊花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中藥植物,味道辛辣濃烈,古人認爲折之插於頭上,驅逐惡濁邪氣的侵襲;燃薰後可以避免被蟲咬,在這“百足之蟲,死而未僵”之時

燃薰之後裝入香囊佩戴來驅蟲避邪。相關詩句: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毛澤東《採桑子.重陽》中:“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的資料2

中國傳統節日盤點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龍擡頭(二月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七月半(農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冬至節(陽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後一天)等。

另:二十四節氣當中,也有個別既是節氣也是節日。如:清明、冬至等,這些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此外,中國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曆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

傳統節日有哪些風俗

春節

春節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時間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自古以來春節就有一個非常好的寓意,我們把春節寓意爲新的開始,新的一年,所以是正月初一的這個時候。古時候,新年並不是正月初一,反而是四節氣中的立春。

漢族人把春節看得尤爲重要,我們在過年的時候會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看燈花,發紅包,拜訪親戚等等,也有很多少數民族,他們也會過春節,但只是形式不一樣。

二月二龍擡頭

二月二龍擡頭是一個有寓意的傳統節日,以龍命名,寓意着希望來年能夠風調雨順,莊稼能夠長得非常好,又稱青龍節。主要的目的就是他們希望神龍能夠在天上保佑他們,所以二月二他們會把碾子立起來,認爲碾子是龍的化身,是對龍的一種尊重。

還有一個習俗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那就是“正月不能剃頭,剃頭會死舅。”因此很多人會選擇在二月二日剃頭,意思就是剃了龍頭,圖個吉利。其實正月裏剃頭死舅是以訛傳訛的一個說法。清朝人爲了紀念明人,他們不願意剃頭,是一種思舊的表現,後來思舊被後人理解爲死舅!還有個傳聞,說在二月二日也不能開大車,怕砸了龍腰。

冬至

古代大部分人都認爲冬至是冬季的開始,特別是唐朝的時候,很多人喜歡過冬至。冬至是一個節氣,有很多南方人會在這一天吃熱騰騰的餃子。

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的資料 第2張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就是元宵節,古代的人們特別喜歡月亮,而元宵節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代表着吉祥,人們定會在這一天慶祝!他們會去看燈會,也會吃元宵,自家人和和睦睦,預示來年團團圓圓!

清明節

也叫踏青節,是過了冬至後的第108天,清明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在這一天都會去掃墓或者祭祖。從周朝開始就有清明節,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在中國不只是漢族人過清明節,還有很多少數民族也都會過清明節。

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比較古老的節日之一,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午的原名是端五,古人認爲五月不吉祥,而初五又是五日,所以爲了避諱“五”,因此改名爲“午”。有傳聞說端午節是屈原設立的,但是根據歷史記載在西周初期就有端午節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各地過端午節的方式也不太相同。

唯一相同之處就是在這一天都會吃糉子,不同之處就多了,有些地方的習俗是這一天女兒回孃家、插艾草、比武、吃打糕等,還有些地方在這一天要賽龍舟、蕩秋天、飲用雄黃酒、吃新鮮水果等等。

重陽節

每年的九月九日即爲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早在戰國時期就有這個節日,後來在唐朝被正式定義成民間節日,在古代很多詩人在這一天會作詩吟曲,表達異客思親的感受。在19。89年的時候,中國把這一天也定爲老人節,就是要孝敬老人、愛護老人、救助老人的意思。

除夕

農曆最後一天就是除夕,除夕也叫“除終”,百姓通常叫“大年三十”。除的本義是去,夕的本義爲日暮,寓意去除舊年迎接新年,所以就有了除夕之夜一說。在中國這一天是最爲重要的一個節日,這一個晚上都是以吃喝玩樂爲主。

再一個就是發壓歲錢,壓歲也叫“守歲”,發完壓歲錢之後就開始貼門神,然後把大門關上,全家人開始通宵守歲,然後在第二天一大早就要開大門迎財神。所以在這一天很多家庭都是徹夜不眠,過了凌晨12點之後就代表了初一的到來,於是開始放鞭炮慶祝迎新年財運。

中秋節

農曆的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從唐朝開始就有中秋節,到了宋朝之後開始被民間重視,後來成爲中國特別重要的節日之一。不只是在中國過中秋,在東南亞一帶也有過中秋節的習俗,特別是東亞及東南亞的華僑,過中秋節極爲隆重。從古至今就有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寓意以圓代表團圓,寄託着對故鄉的思念,親人之間的渴望團聚,同時也期盼家人幸福美滿。

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的資料3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採用公曆紀元後。古代“春節”與“春季”爲同義詞。

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爲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於鎮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着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爲流行。春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裏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是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寫照。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了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慶祝歲首春節的風俗。

當時的歷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曆”,明確規定以農曆正月爲歲首。從這時起,農曆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爲春節。

【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爲元月,古人稱夜爲“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爲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爲漢文帝。

因爲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爲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爲重大節日。

【寒食】

清明節前一天,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裏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

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國君後,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子推便隱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爲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後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爲清明習俗之一。

【清明】

農曆三月初八(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那一天,公曆4月5日左右),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曆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戴花等。歷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爲題材入詩的。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

一般認爲,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於是人們以吃糉子、賽龍舟等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糉子、插花和菖蒲、鬥百草、驅“五毒”等。端午節是我國較爲古老的傳統節日。每逢陰曆五月初五這天,人們都要在江河湖海上舉行賽龍舟,還要吃糉子、戴香袋、踏青採艾蒿等,這些活動已成爲千古不變的習俗,從古至今一直在沿續着。

若說到端午節的來歷,人們首先就會想到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戰國時,楚襄王寵信奸佞,屈原因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秦國趁機進攻楚國,楚地千里疆域毀於一旦。眼見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迴天,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羅江而去。

當地百姓聞聽屈原投江,紛紛前來救助,他們順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尋見屈原的屍體,湖面上舟船往來穿梭百舸爭遊的場景蔚爲壯觀。這一日正是陰曆五月初五日。後來,每逢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意在懷念屈原。人們還把糉子投入水裏,只爲了餵飽魚龍蝦蟹,保全屈原的屍身不被吞食。

【乞巧】

農曆七月初七,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少女節或七夕。相傳,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後,雲錦織作稍慢,天帝大怒,將織女逐回,只許兩人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夜晚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或說: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將織女抓回天庭,只許兩人一年一度鵲橋相會。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的談話,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七夕節又稱爲“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相傳,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

【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農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

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繫起來後,更富浪漫色彩。歷代詩人以中秋爲題材作詩的很多。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爲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爲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的資料 第3張

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爲月精。”嫦娥此舉所付出的代價是罰作苦役,並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爲此頗爲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藥秋復春,女亙娥孤棲與誰鄰?”嫦娥自已雖覺月宮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清之時,返回到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須回到月宮。

後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與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年復一年,人們把這一天作爲節日來慶祝。

【重陽】

農曆九月初九,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易經》將“九”定爲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曆九月初九爲“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重陽節又名重九節,九月九,榮萸節,菊花節等。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慶祝風俗。唐代把重陽正式定爲節日。在唐代,重陽節人們有登高、插茱萸的習俗。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代。屈原在《遠遊》中曾寫道:“集重陽人帝宮兮”。到了漢代,重陽之俗逐漸在民間流行。據說,漢高祖劉邦的愛妃威夫人被呂后慘害後,侍候戚夫人的宮女賈也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爲妻。賈傳出: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於是,重陽之俗便從宮中傳到了民間,並逐漸盛行。

【臘日】

農曆臘月初八,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這是古代歲末祭祀祖先、祭拜衆神、慶祝豐收的`節日。臘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後——個月(臘月)舉行,南北朝時臘日已固定在農曆十二月初八。

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習俗。佛教的臘八粥後也滲入臘日習俗。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爲“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爲“佛成道節”。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小年】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爲竈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因此祭竈王爺,只限於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竈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竈”、“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竈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除夕】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掃一清的屋裏,擺上豐盛的菜餚,全家團聚吃“年飯”。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謎下棋,嬉戲遊樂,謂之“守歲”。零點時,衆人爭相奔出,在庭前攏火燃燒(古稱“庭燎”,取其興旺之意),並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之時搶先放出三個“沖天炮”,以求首先發達,大吉大利。

此時,爆竹聲、歡叫聲響成一片,一派“爆竹聲中除舊歲”的景象。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