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草船借箭的故事5篇

草船借箭的故事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草船借箭的故事1

今天我看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草船借箭》。講的是三國時期,曹操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被迫和劉備一起抗曹。劉備的軍師諸葛亮被派往東吳,商量計策。周瑜非常嫉妒諸葛亮,就想把他置於死地。於是,他命令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不然按軍法處置。誰知諸葛亮說:“只需三天”。周瑜沒想到諸葛亮會自投羅網,他汗。魯肅說:“你不該上了周瑜的當”,諸葛亮卻說:“別怕,我早有準備”。說完,他向魯肅借了二十隻船和一千多個草人。第三天晚上,他把草人全部裝到船上,向曹操水寨開去。曹操以爲是東吳的軍隊,就命令弓箭手放箭。射了一會兒,諸葛亮讓士兵調轉船頭,這樣船的另一邊剛好受箭。到了第四天日出的時候,諸葛亮命令趕快往回開船。船靠岸後,他讓士兵把箭取下來,整整有十萬支箭。周瑜大吃一驚,沒想到諸葛亮按時完成了任務。

草船借箭的故事5篇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啓示是,要善於開動腦筋,借用對方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2

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讀了這段故事,常常使人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讚歎不已。然而,諸葛亮的一生並沒有幹過這件事。那麼,這個故事是不是羅貫中憑空杜撰的呢?那也不是,因爲他確有所本。

根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與孫權對壘濡須(今安徽巢縣西巢湖入長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戰,曹軍大敗,於是堅守不出。一天孫權借水面有薄霧,乘輕舟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軍部署。孫權的輕舟行進五、六裏,並且鼓樂齊鳴,但曹操生性多疑,見孫軍整肅威武,恐怕有詐,不敢出戰,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隨後,曹操下令弓弩齊發,射擊吳船。不一會,孫權的輕舟因一側中箭太多,船身傾斜,有翻沉的危險。孫權下令調轉船頭,使另一側再受箭。一會,箭均船平,孫軍安全返航。曹操這才明白自己上當了。

由此可見,“草船借箭”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並且這件事發生在赤壁之戰以後五年。最近聽一位歷史教師講《三國鼎立》這課,他把諸葛亮草船借箭當成真事給學生講,這是不對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3

公元前一世紀左右,中國正處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期,其中魏國佔據北方,蜀國佔據西南方,吳國佔據南方。有一次,魏國派出大軍,從水路攻打地處長江邊上的吳國。不多久,魏軍就進發到離吳國不遠的地方,在水邊紮下營地,伺機攻打。

吳國的元帥周瑜,在研究了魏軍的情形後,決定用弓箭來防守來犯之敵。可是怎麼在較短時間內造出作戰所必需的十萬枝箭呢?回爲根據當時吳國的工匠情況,要造出這麼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時間,而這對於吳國的防守來說,顯然是時間太長了。

當時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正好出訪吳國。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周瑜於是向他請教怎樣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所需的箭。諸葛亮對周瑜說,三天時間就可以了。大家都認爲諸葛亮是在說大話,但諸葛亮卻寫下了軍令狀,如果到時完不成任務,就會被斬首。諸葛亮接受任務後,並不着急。

他向吳國的大臣魯肅說,要造這麼多箭,用普通的辦法自然是不可能的。接着,諸葛亮讓魯肅爲他準備二十隻小船,每隻船上要軍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爲幔,並插滿草,諸葛亮並一再要求魯肅爲他的計謀保密。魯肅爲諸葛亮準備好船和其它必需的東西,可是並不知道其中的奧祕。

諸葛亮說三天時間就能夠備好十萬支箭,可第一天並不見到他有什麼動靜,第二天還是這樣,第三天馬上就要到了,一支箭也沒有見到,大家都爲諸葛亮捏一把汗,如果到時候沒有完成任務,諸葛亮就沒命了。第三天的半夜時分,諸葛亮悄悄地把魯肅請到一隻小船中,魯肅問:“你請我來幹什麼?”諸葛亮說:“請你跟我一起去取箭”。

魯肅大惑不解地問:“到哪裏去取?”諸葛亮笑笑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於是諸葛亮命令二十隻小船用長繩子連接在一起,向魏軍的宿營地進發。

當天夜裏,大霧漫天,水上的霧氣更是伸手不見五指。霧越大,諸葛亮越是命令船隊快速前進。到船隊接近魏軍營地時,諸葛亮命令把船隊一字排開,然後命令軍士在船上擂鼓吶喊。魯肅嚇壞了,對諸葛亮說:“我們只有二十條小船,三百餘士兵,萬一魏兵打來,我們必死無疑了”。諸葛亮卻笑着說:“我敢肯定魏兵不會在大霧中出兵的,我們只管在船裏喝酒好了。”

再說魏軍營中,聽到擂鼓吶喊聲,主帥曹操連忙召集大將商議對策。最後決定,因爲長江上濃霧重重,不知道敵人的具體情況,所以派水軍弓箭手亂箭射擊,以防敵軍登陸。於是魏軍派出約一萬名弓箭手趕到江邊,朝着有吶喊聲的地方猛烈射箭。一時間,箭象雨點一樣飛向諸葛亮的船隊,不一會兒,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滿了箭。

這時候,諸葛亮命令船隊掉轉身,把沒有受箭的一側面向魏軍,很快上面也扎滿了箭。諸葛亮估計船上的箭扎得差不多了,就命令船隊迅速返回,這時大霧也漸漸開始散去,等魏軍弄清楚發生的事情時,懊悔極了。

諸葛亮的船隊到達吳軍的營地時,吳國的主帥周瑜已經派五百名軍士等着搬箭了,經過清點,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萬支箭。吳國的元帥周瑜也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智慧了。

諸葛亮怎麼會知道當天晚上水上會有大霧呢?原來,他善於觀察天氣變化,經過對天象的仔細推算,也得出當天晚上水面上有會大霧的結論。就是這樣,諸葛亮運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從敵軍那裏弄來了十萬支箭。

草船借箭的故事4

三國時期,魏國佔據北方,蜀國佔據西南方,吳國佔據南方。

有一次,魏國派出大軍,從水路攻打地處長江邊上的吳國。不多久,魏軍就進發到離吳國不遠的地方,在水邊紮下營地,尋找時機出兵作戰。

吳國的元帥周瑜,在研究了魏軍的情形後,決定用弓箭來防守來犯之敵。可是怎麼在較短時間內造出作戰所必需的十萬枝箭呢?因爲根據當時吳國的工匠情況,要造出這麼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時間,而這對於吳國的防守來說,顯然等不了這麼長的'時間!

當時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正好在吳國進行訪問。諸葛亮聰明過人,周瑜於是向他請教怎樣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戰事所需的十萬枝箭。諸葛亮對周瑜說,三天時間就可以了。衆人都認爲諸葛亮是在說大話,但是諸葛亮卻寫下了軍令狀,如果到時完不成任務,就甘願被斬首示衆。一直嫉妒諸葛亮才能的周瑜則在暗地裏樂開了懷,一心等着諸葛亮完不成任務,命喪黃泉。

話說諸葛亮寫下軍令狀後,並不着急。他向吳國的大臣魯肅說,要造這麼多箭,用常規辦法自然行不通。接着,諸葛亮讓魯肅爲他準備二十隻小船,每隻船上要軍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爲幔,並插滿草,諸葛亮一再要求魯肅爲他的計謀保密。魯肅爲諸葛亮準備好船和其他必需品,但並不知道諸葛亮用來做些什麼。

諸葛亮說三天時間就能備好十萬枝箭,可是第一天並不見到他有什麼動靜,第二天還是這樣,第三天馬上就要到了,一枝箭也沒有見到,大家都爲諸葛亮捏了一把冷汗,如果到時候沒有完成任務,諸葛亮的人頭可就不保了。

話說第三天半夜時分,諸葛亮悄悄地把魯肅請到一隻小船中,魯肅問:“你請我來幹什麼?”諸葛亮說:“請你跟我一起去取箭。”魯肅滿臉迷茫地問:“到哪裏去取?”諸葛亮故作神祕地笑着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於是諸葛亮命令二十隻小船用長繩子連接在一起,向魏軍的宿營地進發。

當天夜裏,大霧漫天。霧越大,諸葛亮越是命令船隊快速前進。到船隊接近魏軍營地時,諸葛亮命令把船隊一字排開,然後命令軍士在船上敲鼓吶喊。魯肅嚇壞了,對諸葛亮說:“我們只有二十條小船,三百餘士兵,萬一魏兵打來,我們必死無疑!”諸葛亮卻從容地說:“我敢肯定魏兵不會在大霧中出兵的,我們只管在船裏喝酒好了。”

再說魏軍營中,聽到敲鼓吶喊聲,主帥曹操連忙召集大將商議對策。最後決定,因爲長江上濃霧重重,不知道敵人的具體情況,所以派水軍弓箭手亂箭射擊,以防敵軍登陸。於是魏軍派出約一萬名弓箭手火速前往江邊,朝着有吶喊聲的地方一個勁兒地射箭。霎時間,箭像雨點般飛向諸葛亮的船隊,不一會兒,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滿了箭。

諸葛亮瞅準時機,命令船隊火速轉頭,把沒有受箭的一面朝向魏軍,這一面很快也扎滿了箭。諸葛亮估計船上的箭扎得差不多了,就命令船隊迅速返回,這時大霧也漸漸開始散去,等魏軍弄清楚發生的事情時,氣得捶胸頓足,那叫一個悔啊!

諸葛亮的船隊到達吳軍的營地時,吳國的主帥周瑜已經派五百名軍士等着搬箭了,經過清點,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萬枝箭。吳國元帥周瑜對諸葛亮的智慧佩服得五體投地,自嘆不如。那麼,諸葛亮怎麼會知道當天晚上水上會有大霧呢?原來啊,他善於觀察天氣變化,經過推算,得出當天晚上水面上會有大霧的結論。就這樣,諸葛亮運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從敵軍那裏弄來了十萬枝箭。成語“草船借箭”便由此引申而出。

——《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求解驛站】運用智謀,憑藉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活學活用】諸葛亮觀察天象,~,周瑜甘拜下風。

【妙語點撥】周瑜雖有大將之才,卻心胸狹窄,嫉妒勝己一籌的“智多星”諸葛亮,甚至想置諸葛亮於死地,他以軍中缺箭爲由,生出一計,誘導諸葛亮立下軍令狀,短時間內造出十萬枝箭,由此看來,周瑜不僅妒忌心強,而且萬分狡猾、陰險。然而,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卻胸有成地答應下來,趁着大霧漫天,用草船從曹營借了十萬枝箭,順利完成任務。諸葛亮用實際行動給了周瑜一個響亮的耳光。有道是“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妒賢嫉能,不如努力讓自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成語接龍】草船借箭→劍(箭)拔弩張→張燈結綵→綵筆生花→花容月貌→貌合神離→離心離德→德高望重→重於泰山→山清水秀→秀外慧中→中庸之道→道聽途說→說三道四→四面八方→方寸之地→地久天長

草船借箭的故事5

《草船借箭》的故事流傳已久,深受同學們的歡迎。言語的交鋒,其實是智慧的較量。三國時代兩個最聰明的人,在軍帳中展示最高深的智慧鬥爭。每一句話都暗藏機鋒,每一個動作都蘊含深意。我們用“言語的放大鏡”把他們的心理、動作、表情都放大出來給讀者後,一切都變得更加易懂了,也更有趣了。

周瑜對諸葛亮心懷妒忌,覺得留下他必然會耽誤自己統一全國,一直想除掉他。

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想找個機會殺了他。大家坐定後,他不懷好意地問諸葛亮:“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了。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

諸葛亮一聽這話,輕皺了一下眉頭,然後微微一笑,道:“用弓箭最好。"

周瑜看到自己的計劃得逞了一步,有點小激動,他急忙向前探了探身子,說道:“對!先生和我想的一樣。”話剛說到這兒,他又緊皺起眉頭,十分懊惱地繼續說道:“唉!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

諸葛亮一聽,便明白了周瑜的小算盤:我說爲什麼問這麼簡單的問題呢,原來是想以公事來找我的麻煩啊!

想到這兒,諸葛亮向周瑜拱了拱手:“都督委託,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

周瑜看諸葛亮答應了,心裏樂開了花,可他還裝作很平靜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問道:“十天造的好嗎?”

諸葛亮一聽,愣住了:什麼?十天!公謹這可不是簡單的找麻煩,這是要我的性命啊!不過,好在我幾天前就預料到三天後會有一場大霧,早就做好了準備。那就讓你知道知道我的厲害吧!

他朝周瑜微微一笑,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

周瑜聽到諸葛亮嫌十天時間久了,心裏更高興了,急忙問:“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

諸葛亮豎起三根手指,胸有成竹地說:“只要三天。”

周瑜看到諸葛亮的三根手指,心花怒放,一下子抓住諸葛亮的手腕,嚴肅地說:“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

諸葛亮滿臉微笑,畢恭畢敬地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罰。"

周瑜心潮澎湃,恨不得馬上跳舞慶祝一番。他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請派500個軍士到江邊來搬箭。”

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