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抗日戰爭時期的偉人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的偉人故事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抗日戰爭時期的偉人故事,抗日時期感人的偉人故事有很多,在中國快要沒落的時候,他們站起來抗爭,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銘記,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抗日戰爭時期的偉人故事,歡迎大家借鑑和參考。

抗日戰爭時期的偉人故事1

吉鴻昌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舉爲主任委員,準備在家鄉河南發動中原暴動,向國民 政府發難。

經黨組織同意,準備將在江西的吉鴻昌舊部兩個師調回河南,與河南當地的地方武裝結合起來,進行暴動。

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遭工部局逮捕。

抗日戰爭時期的偉人故事

爲置吉鴻昌於死地,宋美齡不遺餘力,她拿公款向租界行賄,將吉鴻昌引渡到北平軍分會。

11月24日,經蔣介石下令,吉鴻昌被殺害於北平陸軍監獄,時年39歲。

抗日戰爭時期的偉人故事2

馬本齋

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活躍着一支以回民兄弟爲主組成的抗日部隊——回民支隊。這支部隊屢建戰功,威震敵膽,給日本侵略軍以沉重打擊,被八路軍冀中軍區譽爲“無攻不克,無堅不摧,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毛澤東稱其爲“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馬本齋就是這支英雄的回民支隊的司令員。

馬本齋,1901年出生於河北省獻縣的一個回族農民家庭。早年投身奉軍當兵,逐級升至團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面對國土淪喪,報國無門,因不滿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對日不抵抗政策,毅然棄官卸甲,到了故鄉河北省獻縣東辛莊。

抗日戰爭時期的偉人故事 第2張

1937年7月,全國抗戰爆發後,馬本齋在家鄉組織回民抗日義勇隊,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1938年4月率隊參加八路軍,所部改編爲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任總隊長。1939年,回民教導總隊改編爲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任司令員。1942年8月,回民支隊奉命到達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馬本齋被任命爲冀魯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隊和廣大羣衆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編後的回民支隊,在馬本齋的率領下,戰鬥力不斷提高,隊伍發展到2000多人,成爲一支能征善戰的抗日勁旅。從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不懼犧牲,浴血作戰,奮勇殺敵,經歷大小戰鬥870餘次,殲滅日僞軍3。6萬餘人,在廣闊的冀中平原和冀魯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屢建戰功,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

在黨組織幫助下,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和抗日戰爭烽火硝煙的考驗中,馬本齋的政治覺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黨的偉大,決心加入中國共產黨,爲黨的事業,爲打敗日本侵略軍,爲祖國和民族的解放而奮鬥。他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我甘心情願把我的一切獻給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獻給爲回族解放和整個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鬥的偉業。”1938年10月,馬本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3年底,馬本齋在率部參加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反蠶食戰鬥中,頸後長了毒瘡。由於戰事繁忙,加之缺醫少藥,未能及時治療,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隊奉命開赴延安。出發前,他抱病爲部隊作了最後一次動員,叮囑同志們“要跟着黨,跟着毛主席,抗戰到底!”同年2月7日,馬本齋在山東莘縣不幸病逝,時年42歲。

抗日戰爭時期的偉人故事3

臺兒莊戰役

汽車沿着陝西省銅川市一片繁華的商業街慢慢行駛,街道並不寬闊,樹木倒很茂盛,道路兩邊密密麻麻排列着商場、餐廳,突然轉進臨河的一個普通小區,獲得了片刻的寧靜。

抵達93歲老兵鮑鴻海的家時已是中午時分。他靜靜坐在沙發上等候,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一個小鐵盒,裏面裝有他此生最珍貴的東西——幾張泛黃的證書和一枚閃閃發光的勳章。

“這枚勳章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時國家給頒發的,我爸爸可寶貝它了。”鮑鴻海的小女兒鮑易君說。

打開盒子的`瞬間,老兵也打開了一段塵封的記憶。

鮑鴻海曾是原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二十七師的一名文書,參加過著名的臺兒莊戰役等。戰爭使他的耳朵受到損傷,聽力一直不好。80歲的老伴兒李偉珍坐在丈夫身邊,時不時伏到他耳邊說話,充當“翻譯”。兩個人攜手走過了六十多個年頭,甘苦與共。

鮑鴻海還能清楚地回憶起臺兒莊戰役的一些情景。“白天陣地丟了,晚上我們就再去奪回來。夜裏敵人的大炮、飛機使不上,我們肉搏,連長死了排長補上,排長死了班長補上。送飯的、炊事班的、通訊班的都用上了。”

老兵每說一段都會停下來沉默好久,雙目下垂,陷入深深的思考。象徵榮譽的勳章靜靜地躺在茶几上,歷史的時鐘滴答滴答迴響,彷彿濃縮進了數十年時光。

“500個敢死隊隊員揹着大刀,每人配備了兩個手榴彈,連槍都沒帶就衝進敵營,最終奪回了東門。我聽說最後只剩幾十人。”鮑鴻海說,他的聲音有些顫抖。

客廳裏掛着的“抗日英雄,民族脊樑”幾個字是老兵一生最好的寫照。鮑鴻海的大兒子鮑玉龍說,父親的三個哥哥都參加過抗戰,全部犧牲在戰場上,除了自己,他沒有對任何人說起過。

抗日戰爭時期的偉人故事 第3張

銅川市耀州區孫塬鎮寶劍村的一個普通農家小院裏,掛滿了耙子、鐵鍬等各種農具。一位鬍子花白的老人坐在藤椅上,飽經風霜的臉上佈滿了深深的皺紋,眼睛卻很有神。

90歲的抗戰老兵文生明還能記起許多戰友的名字。他曾是原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三十八軍獨立46旅的一名戰士,參加過中條山的望原會戰等。

當時不知道害怕,人一害怕就不行了,”文生明說,眼眶裏閃着淚花,“一起抗戰的,有回來的人,有沒回來的,孫塬鎮就活着我一個。”

文生明也有一枚勳章,上面寫着“敬獻給爲我中華獨立自由抵禦外敵的民族英雄”。這是關愛抗戰老兵公益組織頒發給他的。因爲經常拿出來看,每次拍照都會戴上,勳章的漆已掉了大半,別針也壞了,只能用一根鐵絲別在衣服上。對老兵來說,現在已是風燭殘年,別無他求,清貧一生過得並沒有怨言。

今年7月,民政部重申有關政策,並表示將不斷提升包括原國民黨抗戰老兵在內的困難羣體、特殊羣體、優撫羣體的保障水平。參與“尋找老兵”的志願者說,在大陸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有2萬餘人,目前尋找到的不到1/10,平均年齡在90歲以上,大多數生活在偏遠農村。

志願者劉寬利2009年開始自發組織找尋抗日老兵線下活動系列報道。他說:“抗戰老兵成仁取義的民族精神足以震撼我們。在他們面前,我覺得自己太渺小了。勳章代表的不僅僅是榮譽,而是他們希望被時代記住的心聲”。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