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抗美援朝電視劇推薦

抗美援朝電視劇推薦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抗美援朝電視劇推薦,相信大家都知道抗美援朝這一歷史事件,這是我們近代史上比較重要的一個歷史事件,我們每個人都要牢牢記住,爲了更好的還原歷史讓大家都知道,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抗美援朝電視劇推薦。

抗美援朝電視劇推薦

抗美援朝電視劇推薦1

一、 電視劇《三八線》

對一支軍隊,真實與客觀纔是最好的尊重

1、劇中李長順所在的部隊應該是吳信泉軍長率領的三十九軍,現在已經是第三十九集團軍,也是防備應對朝鮮半島事端的主力重機械化集團軍。

2、劇中幾次戰役原形應該是長津湖追擊戰和鬆骨峯戰役等。

3、劇中對當時志願軍的描寫,一點都不誇張,甚至可以說是收斂了很多,當時戰況之慘烈遠比劇中描寫的嚴重,可以參考兩部紀錄片,《血與雪——長津湖戰役全紀錄》《鐵在燒》

4、因爲天氣惡劣,裝備落後,志願軍在執行任務中成建制,保持戰鬥隊形凍死在陣地上,這不僅僅是長津湖纔有,幾次戰役一直都有。

5、劇中對志願軍步兵戰術有所還原,首先人海戰術這種污衊志願軍的說法可以歇歇了,劇中對三三制,小隊穿插夜襲,步槍輪流射擊保持火力等等細節描寫都有還原。武器還原也不錯,比一些胡亂使用道具的抗日神劇強多了。

6、劇中有一段對美軍戰俘黑人白人等級差異的描寫,事實上當時美軍等級差異很嚴重,黑人受歧視是社會現象,甚至在志願軍戰俘營裏都有表現,比如白人士兵拒絕和黑人士兵一起住。

7、美軍的空襲很厲害,對志願軍後勤補給影響很大,間接影響了前線的戰鬥。汽車兵損失是很慘重的,從東北出發的志願軍後勤汽車部隊存活率甚至只有兩成。

在當時,這種經營很久了的主力部隊,對三三制以及連隊的建設已相當完備,儘管武器遠遠落後美軍,卻能憑藉合適的戰術策略以及出色政工保證部隊完成任務。這些纔是比所謂單純而且空洞的亮劍精神更應該展現的東西,這也能有力說明爲什麼這支軍隊能夠在朝鮮戰場與美軍抗衡。三八線真實客觀反映了一隻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建立起來的部隊背後的機制。與其相信虛無縹緲的所謂軍魂,嚴密的組織、出色的政工、保家衛國的期望纔是當時的真實存在。

這片的一大亮點就是完整展現了我軍的一些特色,如政治工作,官兵平等,以及內部互相競爭勇爭先進的不服輸的文化和精氣神等。

除去最後比較水的幾集,總體上還是不錯的,值得看

二、 電視劇《戰火熔爐》

《我們的戰爭》已改名爲《戰火熔爐》,與《三八線》類似,都是微觀視角下的戰爭敘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被俘的國民黨軍連長。陰差陽錯中,他被當做志願軍戰士帶到了朝鮮戰場,在槍林彈雨中他見證了歷史,也感受到了精神信仰的力量。

《戰火熔爐》爲全景還原戰場,對抗美援朝戰場的高度還原,驚心動魄、蕩氣迴腸的戰鬥場景。該劇是最接近真實戰鬥場景的國產戰爭劇。《戰火熔爐》所展現的是更加立體鮮活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形象,他們是頑強不息、可歌可泣的中國英雄。看過《戰火熔爐》後,能夠更加理解是什麼讓每一個凡人做出了超越平凡的選擇,我志願軍戰士每場戰鬥爲什麼而戰。《戰火熔爐》選擇抓住抗美援朝基層部隊戰鬥中的特寫,通過一個個熱血男兒的刻畫展現赤誠火熱的家國情懷,在磅礴且細膩的筆觸中,突出一代人平凡卻又偉大的付出與犧牲。

原本24集的電視劇被剪成13集,可想而知劇情之間不夠緊湊,雖然結尾幾集比較水,總體上還是很不錯的,值得看。

三、 電視劇《彭德懷元帥》

除了《三八線》《戰火熔爐》,2016年播出的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也有大量篇幅涉及到抗美援朝戰爭,集中在第26-33集。

《彭德懷元帥》在劇中大量使用了2000年製作完成的未上映電影《北緯三十八度》的素材。

借用的素材集中在美軍將領相關戲份、美軍行軍場景、大場面調度的戰爭戲等。而《彭德懷元帥》的導演宋業明正是當年電影《北緯三十八度》的導演。

有B站網友將《彭德懷元帥》中借用《北緯三十八度》的素材單獨剪輯出來,竟也有約35分鐘。

在《外交風雲》中,類似的“套娃”現象依然存在:《外交風雲》套用了《彭德懷元帥》的素材,而《彭德懷元帥》嵌套着《北緯三十八度》的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彭德懷元帥》與《外交風雲》的導演都是宋業明,編劇都爲馬繼紅。兩部電視劇的“移花接木”,也讓國內的觀衆某種程度上一睹《北緯三十八度》的風采。

抗美援朝電視劇推薦2

抗美援朝五大戰役

抗美援朝的五大戰役是指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期間經歷的五次大的戰役。這五次戰役從1950年開始到1951年結束。這五次戰役鍛鍊了志願軍的意志同時也給美帝主義沉重的打擊。

第一次戰役

從1950年10月25日開始,至11月5日結束,共12天。這次作戰的特點是,敵我雙方在運動中由遭受進入交兵。我之基本意圖爲穩定局勢,站住腳根,掩護朝鮮人民軍北撤整理,爲爾後作戰創造條件。志願軍參戰部隊共6個軍18個師,敵方參戰部隊爲4個軍10個師另1個旅1個團。敵我兵力爲1∶1.2(敵海空軍未計在內)。10月19日,志願軍在緊急情況下入朝,原準備搶佔龜城、泰川、球場洞、德川、寧遠、五老裏一線,組織防禦。後因敵人已超出志願軍預定組織防禦的地區,並繼續分兵冒進,志願軍即採取了在運動中殲敵的作戰方針,利用敵未估計到志願軍參戰這一戰略上的突然性和敵分兵冒進的弱點,以一部兵力(第42軍之第125師)於東線黃草嶺地區進行防禦,阻敵前進。同時集中主力(第38、第39、第40軍、第50、第66軍和第42軍之第125師)於西線之宣川、龜城、博川、雲山、溫井、熙川等地區,在運動中將敵各個消滅。此役於10月25日打響,志願軍實行大膽的戰役迂迴,配合正面主力堅決英勇地進攻,獲得了戰場上的主動權,贏得了初戰成功,殲敵1.55萬餘人。把敵人從鴨綠江邊趕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敵企圖於“感恩節”(11月23日)之前吞併朝鮮、結束戰爭的計劃。

第二次戰役

從1950年11月6日開始,至12月24日結束,共49天。這次作戰的特點是,誘敵深入、正面突擊與戰役迂迴相結合。第一次戰役後,敵雖遭志願軍沉重打擊,仍毛病地判斷志願軍兵力不大,輕視志願軍氣力,發動了所謂“聖誕節”(12月25日)攻勢,企圖佔據全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對此,志願軍決定採取故意示弱、誘敵深入和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的方針,爭取將陣線推動到平壤、元山地區。在戰役佈勢上,志願軍以剛入朝之第9兵團(轄第20、第26、第27軍)於東線長津湖地區爭取在運動中殲敵一部;同時,集中主力於西線博川、價川、德川、寧遠地區,向敵實行反突擊。根據第一次戰役的.教訓,西線採取雙層戰役迂迴,以兩個軍(第38、第42軍)從敵翼側薄弱部(德川、寧遠地區)突破,向敵縱深猛插,斷敵退路,主力四個軍(第39、第40、第50、第66軍)由正面配合,實行戰術上的分割合圍,各個消滅敵人。東線採取分割包圍的戰法。西線和東線參戰部隊在缺少冬裝的情況下,冒着零下40度的酷寒氣溫,艱苦戰役,克服了敵人,殲敵3.6萬餘人,光復了三八線以北除襄陽之外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全部領土,迫敵於“三八線”以南轉入防禦,基本上改變了戰局。

第三次戰役

從1950年12月31日開始至1951年1月8日結束,共8天。這次作戰的特點是,主要從政治上斟酌必須打過三八線,中朝部隊向預有防禦準備之敵發起進攻。戰役企圖爲粉碎敵人利用三八線既設陣地進行的防禦,不給敵以喘息機會。中朝兩軍以5個軍(第38、第39、第40、第50軍和人民第1軍團)於西線向東豆川、漢城實行主要突擊;以4個軍(第42軍、第66軍和人民軍第2、第5軍團)分別向濟寧裏、加平、春川方向和自隱裏、洪川方向實行突擊。作戰中,經急促炮火準備後即全線發起進攻,突破敵防禦後,迅速投入第二梯隊,向敵縱深實行穿插迂迴,切斷敵人退路。全線進至“三七線”附近時,即停止了追擊,轉入積極防禦作戰。此役,是志願軍入朝後首次大範圍向預有防禦準備之敵的進攻。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並肩連續作戰7晝夜,殲敵1.9萬餘人,向前推動80至110千米

第四次戰役

從1951年1月25日開始,至4月21日結束,用時87天。這次作戰的特點是,一翼進行堅守防禦,從側翼實行反突擊和作頑強的機動防禦作戰。在三次戰役中,敵遭中朝部隊連續打擊,損失慘痛,被迫退至“三七線”,將兵力集中後稍事整理,即趁志願軍轉入休整之際,向北發起進攻。志願軍因連續進行了3次戰役,減員甚大,極度疲勞,部隊未得到休整和必要補充,又值酷寒季節,工事構築不容易,食糧缺少,且運輸線延長,補給十分困難,在戰役第一階段,以3個軍(第38、第50軍和人民軍第1軍團)在西線漢江南北地區進行堅守防禦,箝制敵主要進攻團體;在東線橫城地區誘敵深入,集中主力6個軍(第39、第40、第42、第66軍和人民軍第3、第5軍團)實行反突擊。東線反突擊獲得了成功,但進攻砥平裏受挫,未能打破敵全線進攻。戰役第二階段,志願軍全線轉爲機動防禦,節節阻擊敵人。經過艱苦奮戰,制止了敵人的進攻,將陣線穩定在“三八線”南北地區。此役共殲敵7.8萬餘人,敵每天前進不到1.5千米,志願軍贏得了掩護戰略豫備隊集結的時間。

第五次戰役

從1951年4月22日開始,至6月10日結束,共50天。這次作戰的特點是,爲粉碎敵軍登陸計劃,提早發起進攻戰役。參戰部隊共15個軍,即除使用原本的志願軍第9兵團和第39、第40軍,人民軍第1、第2、第3、第5軍團外,還投入了剛入朝的2個兵團6個軍(即第3兵團的第12、第15、第60軍,第19兵團的第63、第64、第65軍)。戰役的基本指點思想是,以一部份兵力突破敵防禦後,直向戰役縱深發展進攻,割裂敵全部防禦體系,集中主力對預期消滅之敵實行兩翼迂迴,配合正面突擊,分割包圍,各個消滅敵人。戰役共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解放軍集中3個兵團12個軍(內人民軍一個軍團)於西線實行主要突擊,經7天激戰,推動50餘千米,殲敵2.3萬餘人,造成東線之敵翼側暴露,迫敵主力退至春川、漢城地區組織防禦。第二階段,敵爲破壞志願軍的進攻,繼續北犯,志願軍迅速調劑部署,轉移主力,以第3、第9兵團和人民軍金雄團體向東線之敵實行主要突擊。首先集中主力一部割裂美軍和南朝鮮軍的聯繫,消滅縣裏地區之敵,爾後向縱深發展。以第19兵團在西線箝制美軍主力,積極配合行動。此階段消滅南朝鮮軍第3師、第9師大部,將第5師、第7師擊潰。第三階段,實行戰略轉移。敵及時以戰役豫備隊梗塞了缺口,構成東西相連的防禦體系。志願軍經連續作戰,糧彈基本用完,繼續進攻亦有困難,決定停止進攻,以一部兵力進行機動防禦,掩護主力轉移休整。轉移中,志願軍第180師遭受了嚴重損失。此役共殲敵8.2萬餘人,消耗與緝獲了敵大量物質設備,鍛鍊了剛入朝參戰的部隊。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