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中秋節的歷史淵源

中秋節的歷史淵源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秋節的歷史淵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到來。中秋節做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歷史淵源是我們需要學習並瞭解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中秋節的歷史淵源1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在古老的中華文化裏面,一年四季中,每個季節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所以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爲“仲秋”,現在講的通俗一點,尤其是中國大陸就直接稱它爲‘’中秋‘’了。

中秋節的歷史淵源

中秋節似乎是一個外來異端,長久以來一直不是中原王朝的固定節日,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

“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也是在隋朝的時候才流行起來。

據專家考證,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這非常有道理。進入20世紀,國內外的專家相續在一些發掘的考古遺址裏面發現了具有月亮崇拜的圖案。

有專家在網上說中秋節是唐代的某個將或者說是唐代的某個皇帝發明的,這樣的論斷是毫無歷史依據的。中秋節的來源顯然要比唐代要早的多。

中秋節的歷史淵源 第2張

實際上世界各國,從東亞到西歐,歷史上都有過慶祝秋收的節日,只不過隨着時間流逝,這些節日漸漸的被各國淡忘或者說轉化成爲了另外一種形式。從西歐到中東,波斯,歷史記載裏面充滿了對豐收節描述。

在3000年前的中東,農民們把最後一捆小麥收割下來,並且堆放好的時候,往往已經到了九月底十月初。你想象一下,當農民們傍晚時分站在田地裏面,勞動完以後,擡起頭往往能看見一輪金黃的滿月。後來約定俗成,月最圓的這一天定爲豐收節。這種節日全世界都有,在東亞也沒能例外。

再往後來豐收節裏面又加入了對月神的崇拜。陸陸續續、隨着時間流逝,各種神話也加入了進去。位於中東的蘇美爾文明似乎是這一切月亮崇拜的源頭。至今在世界各國的文化裏,還可以看到秋收和對月亮崇拜的遺蹟。

在東亞、在中國,對月亮的崇拜,隨着宗教在中國大陸的消退,慢慢地淡去它原有的色彩,與大吃大喝有關的家人團聚,卻變成了中秋節最本質的內容。

中秋節的歷史淵源2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爲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爲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爲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歷史沿革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爲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爲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爲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爲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爲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中秋節的主要習俗

一、賞月(玩月):文人月下吟詩對詩,賞月,喝酒,聊天。民間月下踏歌,月下歌舞、月下

二、盪鞦韆,喝酒,月下男男或女女結伴出走,又叫“踏月(採月,濱江採月)”在月下踏歌吳地有走月亮、走三橋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遊,走過至少三座橋(見顧祿《清嘉錄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見玉魷生《海陬冶遊錄》)。“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喝酒在月下吟詩

中秋節的歷史淵源 第3張

三、賞桂:桂樹下賞月,吟詩,喝酒

四、拜月:婦女拜月。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拜月亭》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拜月全家拜還是隻有婦女拜。《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陸啓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

五、拜月老:求愛情,求偶,愛情如月滿

六、吉祥物兔爺(兔君):在老北京,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都有拜兔爺的習慣。兔形玩具,穿人的衣服。或用泥,或用面做。《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爲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

七、焚香:焚以桂花香。婦女用桂花油,桂花香粉

八、團圓節:夫妻和美。祭祖祭祀。何家團圓飯,賞月

九、月宮符: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臺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十、拜新月:唐代流行每當新月初生,婦女們便在深夜拜禱,希望自己青春永存,韶華常駐。“此只能婦女拜,團扇,又叫月扇。

中秋節的歷史淵源 第4張

十一、中秋互贈銅鏡

既然中秋節也是銅鏡的節日,銅鏡之上出現中秋題材的月神形象紋飾也就變得十分流行,其中最重要的形象是蟾蜍、玉兔和嫦娥。

中秋賞月已是大衆習俗,而秋夜賞鏡,知之者不多。但凡知曉者,從見它的第一眼起,便會漸漸迷戀上滲透着亙古的氣息的、如月光般明亮的銅鏡。

相耀生輝的明月與銅鏡淵源始於盛唐時期,每到丹桂飄香的季節,鑄鏡師的當務之急便爲鑄造“雙秋”鏡——千秋鏡、中秋鏡,以供佳節之用。

在中秋題材的若干個銅鏡品類中,無論是雙鸞瑞獸花鳥鏡、雙鵲月宮盤龍鏡亦或是唐皇夜遊月宮鏡,都具有寓意深刻的人文歷史意味,凝結了時代的審美趣味和工藝智慧,而這些銅鏡,也將成爲後代永遠追慕的珍品。

中秋節的歷史淵源3

作爲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是一個象徵團圓的節日,一個富有詩意的節日。祭月拜月、慶豐祈福、團圓歡聚……中秋節承載着人倫孝悌的血脈親情,寄託着國泰民安和社會和諧的美好願望,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從古至今,中秋節習俗傳承不息,並被賦予新的含義,強烈地體現着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價值取向,凝聚着共同的民族精神。

中秋節的歷史淵源 第5張

◆ 一個因月亮而生的節日

我國傳統文化對月亮情有獨鍾,月亮始終是柔和與光明的象徵。人們在靜謐的夜晚與月亮對話,將月亮看作上天對人事的見證,認爲月亮能夠帶來人生的幸福,這種人生與自然的和諧是國人所特有的情感

中秋節正是這樣一個因月亮而生的節日。早在遠古時代,當我們的祖先遙望浩瀚天空的一輪明月時,不免對於月中的奇妙影像產生一些神奇的聯想,進而形成許多關於月亮的神話,最著名的當屬“嫦娥奔月”神話。“嫦娥奔月”融美月、美人、美景於一體,是人類以原始思維對月亮美好想象的結果。這一傳說廣泛流傳於民間,也直接促進了中秋這一歲時節日的形成,給節日籠罩上迷人而瑰麗的光彩,增添了濃郁的詩意。

不過,中秋節真正的源頭卻是我國古代的秋祀祭月。在農耕社會,農業的發展與季節、天氣密切相關。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時代,爲祈求五穀豐登,人們往往要祭祀土地神,春天播種時有“春祈”(春祀)習俗,待到秋季穀物成熟報告豐收時就有“秋報”(秋祀)習俗。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國語·周語》中,就有“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於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的記載。三國時期吳國史學家、經學家韋昭注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這其中的“夕月”就是古代帝王祭祀月亮的儀式。由此可見,真正將秋與月對應的,是皇家祭祀典禮。秋分拜月、祭月的禮制,直接反映了中國文化對月亮的崇拜,也體現出中國曆法巧妙地把季節轉換與農事結合起來的智慧。

古老的中秋節祭月拜月習俗,實質上是人們敬奉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表達感恩祈福之情的表現。時至今日,我國不少地方和民族仍有中秋之夜祭拜月亮的傳統習俗,雖表現形式各有不同,但在對月亮表達崇拜與敬畏,以獨特的儀式和虔誠的心態祈福這一本質上有異曲同工之處。

中秋節的歷史淵源 第6張

◆ 以賞月活動爲中心的中秋民俗

中秋賞月是自古至今普遍流行的節俗。“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時節,秋高氣爽,月光如水,人們沐浴在潔淨的月光中,獲得身心的愉悅。賞月是人與自然對話、溝通的良機,也是實現人際關係協調的有效途徑。

據史料記載,魏晉之時,我國民間便開始有了中秋賞月之舉,但尚未形成習俗。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唐代詩人李涉的《中秋夜君山臺望月》有云:“大堤花裏錦江前,詩酒同遊四十年。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見當天。”此詩是李涉遇赦自今湖北宜昌返回洛陽途中所寫,有劫後餘生的小欣喜,因此擡頭賞月,自是分外明亮。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一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全詩構思巧妙,情景交融,細膩入微,感人至深。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爲千古佳句,意境雄渾豁達。

及至宋代,賞月習俗從文人雅士遍及民間百姓,以賞月活動爲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因此形成。北宋米芾的《中秋登樓望月》就描寫了當時中秋登樓望月的習俗:“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蘇軾的《水調歌頭》大家更是耳熟能詳。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神話與現實、出塵與入世、感慨與曠達,層層交織,極富浪漫主義色彩,也極富哲理與人情。其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更是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賞月之餘,品嚐月餅逐漸成爲中秋節的一個民俗符號。有學者考證,月餅最早出現於北宋,主要爲祭月儀式中供奉之用。南宋詞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載了南宋開始出現作爲食品的月餅。元末明初,月餅開始被作爲饋贈禮物和節令食品。明代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餘》載:“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明清以降,祭月活動已遍及全國,親友們互贈月餅、月果已成禮俗。清代詩人袁景瀾的《詠月餅詩》,“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皓月瑤池怨,碗中泛青光。玉食皆入口,此餅乃獨絕。沾巾銀絲透,舉頭相思愁。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詳細記述了製作月餅和中秋飲宴的情景。

中秋之夜賞月、玩月、吟詩、宴飲,既有聚會玩樂的世俗享受,又有天人合一的超脫體驗,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這種氛圍影響了整個社會,從而推動中秋節成爲大衆化的節日。

賞月節俗在今天尤有意義。在明月當空的情境中,久居喧鬧都市的人們難得地享受着迴歸自然的樂趣,而現代科技手段的加入,更是極大地創新了傳統中秋節活動的表達形式,使之具有更爲突出的藝術魅力和吸引力。

中秋節的歷史淵源 第7張

◆ 團圓、共享是永恆的主題

團圓觀念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精神內涵。天上圓月,人間團圓,圓滿是人們希冀的生活目標,是國人特別追求的一種人倫境界。象徵團圓的中秋節及其節令食品月餅無疑是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在長期的民俗活動與文化傳承中,建構起人們以“家”爲核心的團圓意識。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它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是社會凝聚力的重要來源。中秋是親人團聚的節日,親人的團聚有利於培養人們的家庭意識,而家庭意識則往往與義務、責任感密切相聯。尤其是在當代社會,我國人口處於大流動、大遷移的狀態,成千上萬的人離開熟悉的家鄉前往陌生的異地求學、務工,對家庭、家鄉的思念使他們產生一種強烈的團圓情感渴求。利用中秋節這一傳統節俗,有助於滿足人們的情感訴求,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進而實現社會和諧,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小家”之外,還有“大家”。家國團圓的願景是中國人愛家愛國的家國情懷的深層心理結構,是民族凝聚力的深層心理依據,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種精神資源

作爲中華民族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產生和形成的優秀傳統文化,中秋節因其節俗豐富,貼近人民生活的本性,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已成爲全球華人共享的傳統大節。同時,中秋節通過週期復現的形式,在傳承傳統文化中涵養家國情懷,也在不斷強化着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因此,通過中秋這一時令節日,建構一個充滿親情、溫情的美好社會,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正是當今中秋節的重要功能之一。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