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初中中國歷史知識點總結

初中中國歷史知識點總結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初中中國歷史知識點總結,我們祖國的歷史文明悠久,在歷史的長河中留存了無數的文化,初中歷史講述了很多關於歷史的一些要點,下面大家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初中中國歷史知識點總結的相關知識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初中中國歷史知識點總結1

初中中國歷史知識點總結

洋務運動

(1)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2)目的:師夷長技以自強。

(3)代表人物:中央:奕沂;地方代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4)頑固派和洋務派的區別:頑固派盲目排外,仇視一切外洋事物。洋務物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5)洋務派的主要活動:前期,以“自強”爲口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如辦新式學校,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設立翻譯館,翻譯外國科技書籍;派留學生。後期:又提出“求富”口號。開辦民用工業,以輔助軍事工業。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籌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軍。

(6)評價(意義):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它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爲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開闢了道路;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戊戌變法

(1)公車上書: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爲、梁啓超聯合各省參加會試的舉人一千三百多人,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歷史上稱這次上書爲“公車上書”。

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維新變法的內容:要求民權,發展資本主義。

(2)百日維新:從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佈《定國是詔》,實行變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變法失敗,前後104天,因此叫“百日維新”。1819年是舊曆戊戌年,歷史稱這次變法爲:戊戌變法。

(3)戊戌變法的主要內容:(三冊P71表)

(4)戊戌變法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有利於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預政權,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啓蒙作用,爲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辛亥革命

(1)孫中山的主要活動,a、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興中會的成立標誌着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初步形成。b、1905年,孫中山聯合華興會、光復會和興中會等革命團體的成員,於8月在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2)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起義,第二天起義軍佔領武昌,接着,漢陽,漢口的新軍起義,革命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這一年是舊曆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爲辛亥革命。10月11日,起義軍成立湖北軍政府,宣佈廢除宣統年號,建立中華民國。

b、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C、《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爲“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成爲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3)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由於資產階級政治上的軟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發動廣大羣衆,這次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但是,孫中山和他領導的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功績,永遠閃耀着光芒。

新文化運動

(1)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在文化領域裏推行尊孔復古的反動政策,復古思想到處氾濫。一些帝國主義分子也乘機興風作浪。目的:反對尊孔復古。

(2)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

(3)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民主和科學

(4)新文化運動的陣地:以《新青年》爲主要陣地,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5)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把鬥爭鋒芒指向維護封建制度的孔教。

(6)新文化運動的作用:是我國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性質)

(7)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是我國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它促使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8)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頌揚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9)爲擴大宣傳馬克思主義,1918年底,李大釗在北京創辦了《每週評論》。

百家爭鳴

1、儒家學派--創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時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貢獻: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爲政以德"。他的學說被後來的封建統治者所利用,成爲統治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②教育--A:興辦私學,廣收門徒B:他要求學生按時複習學過的知識,"溫故知新"C:學習的態度要老實D:溫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編訂了《詩經》、《尚書》、《禮》、《易》、《春秋》;

儒家學派--戰國時期:是孟子,他反對戰爭,提出"春秋無義戰",主張"民貴君輕"的思想,實行"仁政"。反對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這樣自然資源才能再利用。這反映了他的可持續發展觀。

2、道家學派--創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時期的人,著有《道德經》老子認爲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並且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具有樸素辨證的思想。

3、墨家學派--創始人是墨子,主張"兼愛""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戰國的韓非,主張改革,提倡法治;主張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著作是《韓非子》。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 是孔子說的,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爲政以德"。他的學說被後來的封建統治者所利用,成爲統治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在文化上的貢獻:編訂了《詩經》、《尚書》《春秋》

"我那堅硬的牙齒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軟的舌頭卻還在!"體現了老子的主張。意思是堅硬的東西未必結實,柔可以克剛,體現了他樸素辯證的思想。

初中中國歷史知識點總結2

中國歷史知識點1

1、吐谷渾最終因爲誰的侵襲舉族內遷成爲唐的屬民?

答案:土藩

2、安祿山死在誰的手裏?

答案:李豬兒

3、歷李朔雪夜襲蔡州迫使誰投降?

答案:吳元濟

4、清朝初年的“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

答案:吳三桂(平西王)、尚可喜尚之信(平南王)、耿精忠(靖南王)

5、在七七事變後被宋哲元留在北平與日本人周旋的人是誰,後來他被

答案:張自忠

6、是哪位周天子有西遊崑崙會王母的傳說?

答案:周穆王

7、漢武帝的乳名是什麼?

答案:劉彘

8、“王與馬,共天下”裏的王指的是誰?

答案:王導

9、《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分爲哪四部?故名四庫。

答案:經、史、子、集

10、韓林兒在誰的擁立下,帶領紅巾軍與元軍抗衡?

答案:劉福通

中國歷史知識點2

1、古代流傳的名曲“十面埋伏”主要由哪種樂器演奏?

答案:琵琶

2、“番菜爭推一品香,西洋風味睹先嚐。刀叉耀眼盆盤潔,我愛香檳酒一觴。”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現於哪個朝代?

答案:清朝

3、“銅權”是古代常見的金屬器物,後來被俗稱爲什麼?

答案:秤砣

4、中國古代某項水利工程興建後,當地出現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的景象。該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誰?

答案:李冰

5、隋煬帝(楊廣)即位後,曾幾次去討伐高麗?

答案:三次

6、“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髮興,辮子滅;愛國帽興,瓜皮帽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曆興,陰曆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這首民謠反映了某個重大歷史事件引起的社會風貌的變化。這一事件是什麼?

答案:辛亥革命

7、古詩“風、雅、頌”中的“風”是指什麼?

答案:《國風》

8、漢成帝下詔罷將軍官,以驃騎將軍爲大司馬,御史大夫爲大司空,封列侯,俸如丞相,標誌着什麼制的開始實行?

答案:三公

9、《南京條約》什麼時候簽定的?(年月日)

答案:1842、8、29

10、《呂氏春秋》認爲君道應該怎麼樣?

答案:無爲和貴因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