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熱點 >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自阿爾法狗打敗人類以來,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討論愈來愈熱烈。機器人的出現改變了人類控制工具的格局。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1

如果說鑽木頭生火爲人類文明打開了新的一頁,那麼機器人的出現改變了人類控制工具的格局。科學技術正逐步接近自然界的各種“極限”,如超高溫、超低溫、超真空、超導性、超強磁場等。自從阿爾法狗打敗人類以來,關於人工智能的討論越來越激烈。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

我們不得不承認,越來越多的工作逐漸被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所取代。比如銀行網點很多櫃員都在“消失”,智能機器人可以代替櫃員97%的工作,機器人的運行成本也比櫃員低很多。機器人的初始成本需要30多萬,但30萬隻能僱傭出納員幾年。爲了銀行業的長遠發展,使用機器人是非常合理的。中國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已經開始建設無人銀行網點,其他中小銀行也正朝着這一趨勢發展。

此外,還有物流業。快遞業的龍頭平臺在科技上投入了巨資,包括京東無人機投遞、申通的分揀機器人、每天至少分揀20萬件快件等,這些快遞公司都在積極轉型。一股“人工智能+快遞”的機器生成浪潮正在席捲整個快遞行業,也影響着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  第2張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人工智能技術進步的推動下,受人口紅利下降和人力成本上升的影響,智能工廠和工業機器人在全球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機器換人”已成爲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

比爾·蓋茨預言,機器人將重複個人電腦崛起的道路,成爲改變世界的下一項技術。事實上,近年來世界機器人的快速發展似乎印證了這一預測。去年10月20日,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顯示,到2025年,將有超過8500萬個人工崗位被機器取代。

這一結果或許並不奇怪,因爲近年來,在政策和市場的推動下,國內很多企業都在積極安排機器人在各個生產環節的應用,實現生產線的快速更換,儀表製造業也不例外。如威盛集團、川儀股份、天康集團、福建宏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業通過“機器換人”實現了減員增效。

從勞動密集型製造到智能製造,製造業的“機器換人”已成爲不可逆轉的趨勢。另一方面,很難“對衝”勞動力流動和生產效率的影響。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  第3張

隨着智能製造技術的發展和“機器換人”的加速,很多一線員工開始擔心“機器換人”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其實,“機器換人”的背後,人才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未來,單一技能、單一技術的簡單崗位將被“淘汰”,而新的多技能、多技術複合崗位正在迅速涌現。這些新工作的出現甚至可能超過簡單傳統工作的消失。

所以說,“機器換人”過程中的“減人”“增人”現象,減的是可重複工種的普工,增的是適配專業的新技術工人,用於對機器人進行編程及維護保養等。現在,很多製造企業喊缺人。缺的是技術人才。機器人技術人員、機器人工程師和其他技術工人更是“一師難求”。因此,面對“機器換人”,一線工人不必過於擔心。

事實上,被機器取代並不意味着大量失業,因爲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歷史數據表明,技術可以創造就業機會。在技術改造中,勞動力市場將隨着勞動力需求的變化而調整。例如,阿里巴巴零售平臺在2018年創造了4082萬個就業崗位。因此,人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完全被取代,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秉持“技多不壓身”的學習態度,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立於不敗之地。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2

如果說鑽木取火爲人類文明揭開了新的一頁,那麼,機器人的出現則改變了人類控制工具的格局。科學技術正在步步逼近自然界的各種“極限”,超高溫、超低溫、超真空、超導、超強磁場等等......

自阿爾法狗打敗人類以來,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討論愈來愈熱烈。

10月20日,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顯示,到2025年,將有超過8500萬個人工工作崗位將被機器取代,但同時自動化的發展也可能創造更多的新工作崗位。

人類進步的必然

報告稱,首當其衝是管理和數據處理領域中的一些常規工作和體力工作,但在護理、大數據和綠色經濟領域將出現更多工作機會。

世界經濟論壇此次調研涵蓋了300家全球最大的公司,這些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共擁有近800萬的員工。

超過50%接受調研的僱主表示希望加快公司中部分崗位的自動化進程。43%的僱主表示,他們可能由於技術原因裁減崗位。

目前主要是基於數據的人工智能的技術可以幫助我們用各種自動化裝置取代人們的各種生產活動,從而提升社會整體發展效率。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  第4張

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商之一富士康曾宣佈引進100萬臺機器人代替人工,在大陸各生產基地已經部署了超過4萬臺機器人,一時間,“富士康暫停招工”、“引發失業潮”等驚惶報道頻頻見諸報端,“人機大戰”還未開始,口水戰就已鋪天蓋地拉開一輪又一輪。

世界首位機器人公民“索菲亞(Sophia)”成爲擁有沙特國籍的女性機器人,成爲被授予合法公民身份的公民;2020年上半年,全國共有1318家商業銀行物理網點分支機構關停;普通百姓相對陌生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但在醫療行業赫赫之名,是當前應用最廣泛的手術機器人系統,已進入了各大手術室......

機器將在惡劣環境或標準化生產領域更多地代替人工。衆所周知資本是逐利的,技術就能夠最大化的實現資本的目標,技術與資本體現出來一定程度的同構性。資本作爲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能夠最大化的將資源放在最好的技術路徑中進行配置。

就業大變遷時代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設備代替人工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

早前麥肯錫就曾經給出了一個觸目驚心的數據:在自動化發展迅速的情況下,到2030年,全球8億人口的工作崗位將被機器取代。在自動化發展相對緩和的情況下,到2030年,機器將取代全球4億個工作崗位。

被機器取代並不意味着大量失業,因爲新的就業崗位將被創造出來,歷史數據表明,科技能夠創造就業。

如上圖所示美國1850-2015年全行業就業情況,歷經兩次工業革命後,美國農業、製造業和礦業的就業人數有明顯減少,但在貿易、教育和醫護行業就業的人數明顯增多。自動化的影響因不同國家的收入水平、人口結構和產業結構而變化。勞動力市場會隨着技術改革對勞動力需求的變化而調整。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  第5張

阿里平臺上產生的新職業具有數據經濟時代的典型特徵,它們生於互聯網、長於互聯網,更脫胎於互聯網反哺線下實體經濟。

2018年阿里零售平臺創造了4082萬個就業機會。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三部門聯合發佈13個新職業,其中,數字化管理師、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運維員等超半數類別的新職業都是以阿里巴巴爲代表的數字經濟平臺上涌現出來的。

麥肯錫預計,在自動化發展迅速的情況下,3.75億人口需要轉換職業並學習新的技能;而在自動化發展相對緩和的情景下,約7500萬人口需要改變職業,同時幾乎所有工人都需要適應日益強大的機器。

這些適應需要更高的教育水平,或者花費更多的時間在需要社會和情感技能、創造力、高級認知能力和其他相對難以自動化的技能活動上。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  第6張

在自動化得到迅速應用發展的情況下,從人口數量來看,中國將面臨最大規模的就業變遷——最多可達1億人,即佔2030年勞動力的12%。

雖然這看起來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與過去25年中從農業中轉型的數千萬中國人相比,這個數字相對較小。

歷史的車輪

將歷史拉回到五百年前,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工具,而地球上的人卻越來越多。

郭臺銘曾在2011年公開表示,富士康要在2014年裝配100萬臺機械臂,在5到10年內完成首批自動化的工廠,這也就是所謂的“百萬機器人計劃”。

但是,富士康推進機器人的進展並不像之前郭臺銘預計的那樣順利。富士康研發的機器人仍然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機器人的不穩定、精確度乏善可陳,很多複雜的工序,如擦亮iPhone的金屬外殼,仍需要人工操作。

但是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不願意從事單調重複、薪資低的裝配線工作,使得富士康難以吸引到足夠數量的工人。

YouTube 在2020年初,將內容人工審覈團隊大量裁撤,全部替換成爲 AI 進行內容審覈,但是在9月YouTube 決定暫時叫停這一推進,返聘年初解僱的人工審覈員。AI 審覈被叫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 AI 審覈的規則相較於人工,會導致大量誤傷。

10月國慶期間,《新工人》系列報道備受關注,三一重工多種激勵促傳統工人轉型 “老師傅”學編程實現“機器換人”。“70後”張新古,有着近30年銑工經驗的老師傅參加了公司組織的培訓班,每天晚上學習兩個小時的機器人編程基礎知識

三一重工的`母公司三一集團專門出臺了關於機器人編程語言的認證激勵辦法。通過認證的人員將享受現金獎勵、工資上調、每月津貼,總金額預計達到數千萬元。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3

世界經濟論壇發佈《2020年未來就業報告》稱,新冠疫情促使就業市場的變革速度遠超預期,加之“機器人革命”,預計2025年將有8500萬個人工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

面對如此扎心的數據,很多人紛紛開始擔心:2025年離現在就只有5年的時間,自己會不會失業,成爲被替代的那一個?

其實,機器人早已開始大規模和人“搶飯碗”了

人類已經不是第一次被AI恐嚇,其實,機器人早已開始大規模和人“搶飯碗”了,今天,我們暫且用幾個看得見的,且目前已在試行的AI案例,來說明。

比如紅外測溫——疫情期間,在密集的人流,高鐵站、機場等交通樞紐,增加了高效的紅外人體溫度快速篩檢儀,僅需幾名工作人員就能完成每天對數萬人的測溫工作,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和準確率。

無人工廠——中國秦皇島一家生產水餃的無人工廠,全廠用工在20人以下,而且大部分員工都在控制室及試驗室中工作,車間裏看不到一個工人,極大的節約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再比如智能醫療——2016年,百度正式發佈“百度醫療大腦”後,許多醫療領域的智能科技正在涌現。未來的人工智能可以將患者的症狀匹配數據庫裏千萬份病例,分析出所有可能的病症,並給出診斷建議。這意味着,中國400萬基礎醫護人員面臨失業。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  第7張

無人駕駛——2017年,李彥宏乘坐無人駕駛車上五環的消息人盡皆知。同年,全球首條無人駕駛公交線路在深圳試運行。據估計將有100萬以上以駕駛爲手段謀生的公交車、出租車司機,面臨失業。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  第8張

……

我們發現,幾乎每一個行業、每個職位都有將被AI滲透的可能。人工智能就像一列火車,人類苦苦把它盼來,終於來了,它可能就呼嘯而過,把你拋在身後。

機器人在取代崗位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崗位

5年後,機器將取代8500萬個崗位,智能時代到來,我們該何去何從?實際上,機器人雖然代替了千千萬萬個工作崗位,但科技的發展又重新創造了新的千千萬萬個崗位。

4年後將有超過8500萬工作崗位被機器取代  第9張

據《2020年未來就業報告》顯示,會計師與簿記人員、審計師、數據輸入員、行政與執行祕書、裝配線工人、行政人員、客戶服務人員、維修技師、物料紀錄與倉儲管理人員等這些行業工作機會消失的同時,其實也有970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被創造出來,整體就業市場仍然增長,只是增長的行業反映在數據分析師、數據科學家、大數據專家、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專家、數碼營銷、自動化專家、信息安全、軟件與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等與高新科技相關的產業職位。

從這份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還是有大把新的工作機會可以選擇的。(值得驚喜的是這大部分崗位與當下新興的互聯網技術有關,都是屬於當下及未來非常有前途的職業)

所以可以預見,在未來,我們的就業環境既充滿挑戰又多了許多機會。

掌握不可替代的前沿技能,擁抱新時代

未來已來,作爲普通人,我們又該如何不被機器人所淘汰呢?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愛好特長,發揮優勢;其次要了解目前最火、最具有前景的行業,爲抓住時代風口做準備;其次要保持學習的思想,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

如果你還在擔憂自己的工作被取代、被淘汰,其實不如學一門不可替代的高薪技術。

狄更斯在《雙城記》裏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大體而言,命運不會格外垂青哪一代人,也不會格外委屈哪一代人。所以,沒有糟糕的時代,只有糟糕的個體。願我們都能踩準步點,擁有一份不可替代的專業技能,在大浪淘沙中勇立潮頭。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