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熱點 > 什麼樣的家庭的孩子比較敏感

什麼樣的家庭的孩子比較敏感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9.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什麼樣的家庭的孩子比較敏感,家庭情況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培養的孩子也是充滿愛的,反之則孩子的身心將受到極大影響,那麼什麼樣的家庭的孩子比較敏感?

什麼樣的家庭的孩子比較敏感1

一、控制慾強,性格強勢,大男子主義的父親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一般來講都是父親大於天,家裏一般有大事時做主的都是父親,父親代表着威嚴與莊重,而且對比母親來講也是更加嚴厲的,甚至會有“一言堂”的情況,大男子主義的父親更是認爲自己只要賺錢養家那就什麼事情都必須聽他的。

對於孩子更是過度管控,甚至是因爲一點小事而對孩子大發雷霆,剝削孩子的獨立意識,對於孩子的成長也只會起到負面作用,從而導致孩子的人格不完善,而父親也從不會反省自己,只會說是孩子不懂事。

強勢的父親會導致孩子形成自卑,懦弱又敏感的性格,害怕自己做錯事情,父親對自己惡語相向,導致孩子幹什麼事情都需要小心翼翼,壓抑時間久了必然會出現不可挽回的問題,不敢向任何人敞開心扉。

什麼樣的家庭的孩子比較敏感

二、對妻子的漠不關心,不尊重妻子

很多男性對於家庭的表現來說,都是隻要賺錢養家了就行,不用管家務,更不用陪伴妻子和孩子,理所當然的認爲除了賺錢剩下的一切都是妻子應當應分的,妻子就像一個保姆忙裏忙外,而父親就是一個甩手掌櫃,甚至還會抱怨妻子和孩子花錢大手大腳。

生活中爸爸的表現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擁有一個和諧的家庭至關重要,爸爸對妻子尊重,知道妻子不容易,給予妻子滿滿愛意的父親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都有一個積極向上的性格,對於孩子來說,擁有一個夫妻恩愛,和諧,包容性強的家庭勝過於任何說教。

作爲父親一定不要以愛之名卻做着傷害孩子的事情,更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積極陪伴孩子的成長。孩子在和諧有愛,開明民主的家庭中成長,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以及積極向上的生活習慣;特別是對男孩長大以後關於兩性關係的認知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父親足夠尊重母親,生活纔會如魚得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爸爸愛媽媽,也是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孩子缺乏安全感會飽受困擾,例如:擔心老師同學不喜歡自己,擔心爸爸媽媽會分開,心理壓抑,恐懼,自卑等等,適應能力也一定不如別的孩子。

安全感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尤爲重要,父母平等友愛的夫妻關係,對於男孩子來講以後也會對女性更加尊重,成年之後也會更加懂得怎麼與異性相處,一個好的父親對於兒女的成長有重大意義,父母恩愛是孩子一生的底氣。

三、脾氣大,做事急躁易動怒

其實小孩的內心很脆弱,他們是非常需要關心和愛的,而易動怒的父親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有着非常消極的作用,也很難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父親的易怒更會使孩子產生恐懼沒有安全感的心裏狀況。

易動怒的`父親比強權主義的父親更可怕,甚至會對孩子進行家庭暴力,從而給孩子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與脾氣暴躁的父親一起生活的孩子往往會養成偏激型人格,會沒有安全感,形成比較固執的性格,以後很難去感受別人的好意,也很難將別人的話聽進心裏。

一個陰晴不定的父親對孩子最大的影響就是性格改變,甚至是肉體上的折磨,會使孩子變得孤僻,缺乏自信,甚至是不敢與人正常溝通,從而導致內心壓抑,讓孩子從小身體與心理就備受打擊,而這樣的父親也承擔不起來一個家庭,更無法做到一個父親應有的擔當,最後只能用非常偏激的方式解決問題。

什麼樣的家庭的孩子比較敏感2

一、父親對孩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直以來,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我們總是在過度強調母親對家庭教育的付出與犧牲,很少強調父親對家庭教育的影響。

其實父親的教育意義在某些時候遠遠勝過了母親帶來的積極影響。

衆多心理學研究顯示,父親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積極影響,超過了母親對孩子的影響,美國的一項心理學研究邀請了350名被試,這350名被試的母親都有着相同的教養方式,不同的是父親的性格,採用縱向研究的方式,跟蹤檢測4年之久,通過評測孩子的成長與性格狀態來評估父親可能會對孩子造成的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這項研究主要是爲探討父親對孩子成長的作用,控制了額外相關變量後,不同父親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差異化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性格更加積極的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尤爲明顯,而一個家庭中即便有着性格積極的母親也難以抵消消極父親的影響。

那麼什麼樣的父親纔會教育出擁有消極性格的孩子呢?譬如自卑又敏感?上述研究只是強調了父親對孩子的影響,並未具體研究哪幾種父親極易造就孩子的自卑與敏感。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三種父親極易培養出自卑又敏感的孩子

1、性格過於強勢,控制慾極強

每個有着強烈控制慾的父親都很難教育出自信,勇敢的孩子,一直以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父親象徵着威嚴與莊重。

大部分中國式家庭中父親扮演的角色都比母親更加嚴厲,而強勢的父親也比比皆是,對於家長來說,這的確是一種樹立威信的絕佳方式,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種威信實則是一種陰影,對於他的成長來說也是一種極爲壓抑的存在。

強勢的父親,不僅會過度管控孩子的成長,也會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剝削孩子爲人的主體性與獨立性,對於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只會起到阻礙作用。

甚至會讓孩子形成敏感又自卑的性格,從小成長於父親的控制之中,一言一行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父親突然火冒三丈,惹得父親惱怒厭煩。

嚴父的確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當嚴父變成爲了一種打壓孩子的角色時,很難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

什麼樣的家庭的孩子比較敏感 第2張

2、不愛,不尊重自己的妻子

一個父親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莫過於對妻子的愛,對於孩子來說家庭的穩定與和諧遠勝於任何一種有聲教育,成長於父母恩愛之下的孩子多半是樂觀的,也是積極向上的。

當一個丈夫失去了對於妻子的愛,那麼他也失去了一個能夠健全成長的孩子。

不管是影視劇還現實生活中,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一定有着恩愛的父母以及民主的父親,一方面來說,父親對母親的態度映射了一個家庭的溫暖程度,也會對孩子對於兩性的認知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如果自己的父親足夠尊重自己的母親,那麼對於男孩子來說,就更容易成長爲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成年人,同時也會對女性抱有更加尊重態度,在家庭教育中子女所習得的異性父母的相處模式會影響他們成年之後與異性的相處過程。

原生家庭中父親對母親的態度成爲了,子女對異性的重要初映像,短時間內很難改變,甚至會伴隨終生,一個好的父親對於女兒,兒子的成長都意義重大。

3、做事急躁,容易動怒

好的父親不僅會教會孩子如何爲人處事,也會讓孩子形成更加積極的性格,一個做事急躁,容易動怒的父親,絕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比前文的強權父親更加可怕,這種父親的情緒波動性過大,情緒閾限過低,急躁情緒裹挾之下,要麼說出傷人話語,要麼做出傷人舉動。

對孩子的身體健康與精神健康都是一種折磨,成長於這種環境之中孩子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爲這種父親往往不會與孩子講過多道理,他們大多偏激而又片面,並且固執很難將別人的話記在心中。

什麼樣的家庭的孩子比較敏感 第3張

不管是對子女還是對伴侶來說,無異於一個“定時炸彈”。

而孩子敏感與自卑性格的形成少不了多變的環境與陰晴不定的父親,每一個情緒不穩定的成年人無法肩負起自己身上的重擔,也無法扮演好父親的角色,甚至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敏感與自卑之餘,往往用極端而又激進的方式解決問題。

當孩子的性格過於消極而又自卑時,此時的父親就應該思考自己的性格是否有着不夠合理的成分,導致孩子不敢表達自己正常的需求。

什麼樣的家庭的孩子比較敏感3

不當的家庭教育

阿德勒在自己的作品《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中提出,原生自卑在孩童時期誕生,這種自卑主要形成於不當的家庭教育中。

這些孩子的父母總是喜歡不停打擊或貶低自己的孩子,認爲孩子是一無是處的。

同時他們也會不斷放大孩子身上的缺點,將自己的孩子與其他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在這種家庭環境中成長,孩子會在童年時期過早的產生自卑感,認爲自己處處都比不上別人。處於人羣中時,他們也常常會感到自己十分弱小,無法獨自完成某些重要的事情。

在剛剛進入學校學習時,這類孩子總是會覺得十分痛苦。因爲他們總是十分無助,習慣性依賴身邊的其他人。學校中的學生和他們年齡相仿,這讓他們始終無法正常融入到羣體當中,也無法在陌生的環境中找到可以讓自己依賴的人。

爲了克服帶給自己痛苦的自卑感,這些孩子學會爲自己構建出一個虛擬的目標,例如將來自己要做一個奉獻者。

很多擁有原生自卑情結的孩子,長大後都會選擇做一些可以幫助別人的工作,像老師、醫生或是志願者等成就感較強的工作。

在拯救我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他們可以重拾自我的信心,從中獲得成就感與力量感,實現自我價值的認同。藉助這份工作,他們也可以有一定的底氣與那個原生家庭階段弱小的自己相抗衡。

什麼樣的家庭的孩子比較敏感 第4張

貧困的家庭環境

從現有的數據來看,那些從小生活在貧困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產生自卑的情節。因爲從小過着清貧艱苦的生活,這些孩子的心理過早成熟,在很小的時候就要表現得比同齡人更加懂事。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因爲家庭條件受限,這些孩子對金錢表現得十分敏感。即使長大後,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賺取更多的錢財,但那種刻在骨子裏的羞恥感和脆弱感卻無法輕易忘卻。很多孩子即使擁有了一定數量的金錢,也不敢輕易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

他們害怕再次過上從前那樣清貧的生活,甚至在潛意識中認爲自己使用金錢享受人生是錯誤的。

即使他們的生活已經非常富裕,也不敢真正支配自己賺來的金錢。這些人的儲蓄觀念很強,會習慣性的儲存大量財富。

看着賬戶中存款金額不斷增長,會讓他們產生幸福感與成就感。當然有時這些孩子也會走向另一個極端。

因爲從小家庭條件不好,他們總是需要不斷壓抑自己心中的消費慾望。一旦長大後擁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他們就會大肆揮霍賺來的金錢。

我們常常說這種消費習慣是報復性消費,這些人並不是真的需要這些物品,他們只是在不斷補償自己的童年。實際上這是童年自卑心理的一種不健康的延續,這種毫無節制的揮霍,對自己和家人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慢於同齡人的生長速度

身體上的缺陷也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很多孩子都害怕自己發育緩慢,隨着年齡的增長,慢慢變得比同齡人更加矮小,或是學習能力越來越差。這些成長速度較慢的學生,更容易受到身邊同學的嘲笑,甚至家長或好朋友也會在無意識中打擊他們。

然而身體條件並不是他們可以自由控制的,這也會使他們產生一種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力感。如果這個孩子本身就比較敏感內向,很容易就會在自卑情結裏越陷越深。

其實就算是失敗或跌倒,也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我們根本不需要因爲這樣的事情感到自卑。

同理可得,那些智商不夠高或是樣貌不夠優秀的學生,也容易在成長的過程中遭受他人的嘲笑,滋生出長久的自卑情緒。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現自卑情緒,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就需要經常鼓勵讚美他們,溫柔的話語絕對會比你想象得更有力量。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